登陆注册
14857700000050

第50章 疾病(14)

伤寒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余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伤寒者,中阴寒杀厉之气也。寒盛于冬,中而疾病者,是为伤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则名为温病,至夏则名为暑病。然有四时不正之气随感随发者,亦名伤寒。寒邪束于肌表则玄府闭,阳气不得散越,乃郁而为热,故凡系外感发热者,皆伤寒之类。)然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巨,大也。太阳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其所属。)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风府,督脉穴。太阳经脉覆于巅背之表,故主诸阳之气分。)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人伤于寒而传为热者,寒甚则生热也。寒散则热退,故虽甚不致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矣。(表里俱受,是谓两感。)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巨阳,足太阳也,为三阳之表而脉连风府,故凡病伤寒者多从太阳始。太阳之经,从头项下肩膊,挟背抵腰中,故其为病如此。仲景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人身经络,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之序,则太阳为三阳,阳中之阳也;阳明为二阳,居太阳之次;少阳为一阳,居阳明之次,此三阳为表也。三阴之序,则太阴为三阴,居少阳之次;少阴为二阴,居太阴之次;厥阴为一阴,居少阴之次。此三阴为里也。其次序之数,则以内而外,故有一二三之先后者如此。邪之中人,必自外而内。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此所以邪必先于皮毛,经必始于太阳,而后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也。)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伤寒多发热,而独此云“身热”者,盖阳明主肌肉,身热尤甚也。邪热在胃则烦,故不得卧。余症皆本经之所及。仲景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胃胁痛而耳聋。(邪在少阳者,三阳已尽,将入太阴,故为半表半里之经。其经脉出耳前后,下循胸胁,故为胁痛、耳聋等证。仲景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之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曰∶“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盖邪在阴则寒。邪在阳则热,邪在表则无呕满等症,邪在里则胸满干呕不能食。

故成无己曰∶“少阳之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三阳为表属腑,邪在表而未入于三阴之脏者,皆可汗而散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邪在三阳,失于汗解,则入三阴,自太阴始也。仲景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也。)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脉,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肾经属水,而邪热涸之,故口舌为之干渴,仲景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之。”)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六经传遍,乃至厥阴。邪热甚于阴分,故为烦满。仲景曰∶“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按,伤寒一病,传变无穷,此不过言传经之常,而未及于变。自仲景而后,诸大家俱有名言可法,学人所当尽读而精思之。然义多出于仲景,于仲景书又当闭户深求者也。)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伤寒邪在经络,本为表症,经尽气复,自当渐解。若六经传遍而邪不退,则深入于腑,腑不退,则深至于脏,故五脏六腑皆受病矣。邪盛于外。则营卫不行,气竭于内,则五脏不通,故六七日间致死也,善治此者,必不使其邪入内,亦必不使其脏气竭。知斯二者,近于神矣。止言足经,不言手者,以伤寒为表邪,欲求外症,但当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不必言矣,刘草窗不读此经,谬创邵说,万世唾骂,学人可不慎诸!)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邪气渐退则正气渐复,如下文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哀,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所谓其余皆十日以上者如此。)治之之法,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各通其脏脉,谓当随经分治也,凡传经之邪未满三日者,其邪在表,故可以汗已;满三日者,其邪传里,故可以下,然此言表里之大体耳。按,脉大浮数,病为在表,可发其汗;脉实沉数,病为在里,可下之。日数虽多,但有表症而脉浮大者,犹宜发汗;日数虽少,但有里症,而脉沉实者,即当下之。此汗下之法,但当以表里为据,有不可以执一也。)其两感于寒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两感者,表里同病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故在太阳则为头痛,在少阴则为口干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阳明、太阴为表里,二经同病也。谵言,妄言也,阳明病则身热谵言,太阴病则腹满不欲食。)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少阳、厥阴,表里同病也。少阳病则为耳聋,厥阴病则为囊缩而厥。至是则三阴三阳俱受病,故水浆不入,昏不知人,于六日之际当死也。)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如此之后三日乃死,谓两感传遍之后,复三日而死也,盖即六日之义。)盖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多气多血之经,若感于邪,其邪必甚,故不知人。凡两感于邪者,三日之后,胃气乃尽,故当死也。两感者,本表里之同病,似若皆以外邪为言,而实未必有尽然者,正以内外俱伤,便是两感,今见少阴先溃于内,而太阳继之于外者,即纵情肆欲之两感也;太阴受伤于里,而阳明重感于表者,即劳倦竭力,饮食失调之两感也;厥阴气逆于脏,少阳复病于腑者,必七情不慎,疲筋败血之两感也。人知两感为伤寒,而不知伤寒之两感内外俱困,病斯剧矣,但伤有轻重,医有贤不肖,则死生系之,或谓两感之症不多见者,盖亦见之不广,而义有未达耳。)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寒邪中人而成温病、暑病者,其在时则以夏至前后言,在病则以热之微甚言,故凡温病、暑病,皆伤寒也。)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暑气侵入,当令有汗,则暑随汗出,故曰“勿止”。温病、暑病,后贤另有成书,所当详考。)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治之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病虽衰而余热未除,尚有所藏,因而强食,则病气与食气相并,两热合邪,以致留连不解,故名曰“遗”。食滞于中者病之实,脾弱不能运者病之虚,实则泻,虚则补,虚实勿失,则逆从可调,病必已矣。)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复者病复作,遗则延久也。凡病后脾胃气虚,未能消化饮食,故于肉食之类,皆当从缓。若犯食复,为害非浅,其有挟虚内馁者,又不可过于禁制,所以贵得宜也。)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汗者,阴之液。身热脉躁者,阳之邪。病温汗出之后,则当邪从汗解,热退脉静矣。今其不为汗衰者,乃阳胜之极,阴气不能复也,故为狂言,为不食,正以阳邪交入阴分,则阴气不守,故曰“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惟精胜邪,所以能汗。邪从汗散,则当能食,不复热矣。)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俾,使也。精,阴气也。五脏所以藏精,脏气虚则不能使人饮食,故曰“精气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病气留而不退,则元气日败,必致损命矣。)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凡汗后脉当迟静,而反躁盛者,真阴竭而邪独胜也,故病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精气不胜病气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总五志为言也。志舍于精,精不胜邪则五脏之志皆失,故致狂言者,多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汗后辄复热不能食者,一死;汗后脉尚躁盛者,二死;汗后反狂言失志者,三死。有此三者,则必死之候。)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肝脉环阴器,故小便黄;抵少腹。故腹痛。肝主筋,筋热则 ,故多卧。邪在厥阴经则行于股阴腹胁,故身热。前言伤寒,此即所以治伤寒也,但前分伤寒之六经,此详伤寒之五脏。正彼此相为发明耳。观后节之复言两感,概可知矣。

凡欲察伤寒之理者,毋忽此义。)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热入于脏则邪正相胜,故曰“争”,下同。气争于肝则肝气乱,故狂言而惊,肝病主惊骇也。肝脉布胁肋,故胁为满痛。热极则生风,风淫四末,故手足躁扰。木邪乘土,必及于胃,胃不和则卧不安。)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庚辛属金,肝所畏也,故甚而死。甲乙属木,肝所王也,故汗而愈。)刺足厥阴、少阴。(少阳为厥阴之表,皆可泻其热邪,药法皆然,下同此义。)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肝脉与督脉会于巅,故气逆于上则头痛员员,脉引冲于头也。员员,靡定貌。)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心者,神明之所出,邪不易犯,犯必先觉之,故热邪将入于脏,则先有不乐之兆。)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热与心气分争,故卒然心痛而烦闷。心火上炎,故善呕。头者精明之府,手少阴之脉上出于面,故头痛面赤。汗为心液,心热则液亡,故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壬癸属水,心所畏也,丙丁属火,心之王也。)刺手少阴、太阳。(手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皆当刺之。)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脾胃相为表里,脾病必及于胃也。阳明胃脉,循颊车,上耳前,至额颅,故头重颊痛。脾脉注心中,故烦心,脾病则肝木乘之,故颜上色青。脾胃受邪则饮食不纳,故欲呕。太阴、阳明主肌肉,故邪盛则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腰者肾之府,热争于脾,则土邪乘肾,必注于腰,故为腰痛不可俯仰。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故腹满而泄。阳明脉循颐后下廉,出大迎,故两颌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甲乙木,脾所畏也。戊己土,脾之王也。)刺足太阴、阳明。(表里俱当取之,以去其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肺主皮毛,热则畏寒,故先淅然恶风寒,起毫毛也。

同类推荐
  • 要修科仪戒律钞

    要修科仪戒律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形意拳十法

    形意拳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惜春

    惜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通玄寺独朗禅师语录

    天台通玄寺独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明录

    幽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纹师世界

    纹师世界

    唐竹穿越了。他的敌人有,方炎、萧寒、叶仙、唐昊、林修、雷动、杨凡、罗尘……他唯一的追求,便是抗住这明显是一堆主角的寻仇。“唉!都是主角命,相煎何太急。”
  • 我和我的幻想男友

    我和我的幻想男友

    又名:爱做梦的夏天一个平凡的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来阐述生活中的自己为蓝本,最后幻想的世界变成现实。主要是告诉大家,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坎坷的,只是你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你的人生。
  • 火凤传

    火凤传

    家徽,家族荣誉的象征。穿越到武天大陆的霍枫,开头并未在意过。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为了这个本就不属于他的家徽,付出了太多。霍枫以为自己改变了武天大陆,最后却发现被武天大陆改变最深的是自己。武天大陆以地球没有的情怀感染着改变着霍枫
  • 简杏凝

    简杏凝

    简凝二十岁时将师傅给强吻了,后再将师傅给强睡了。睡后还敢做不敢当。简凝的胆子大了,敢和师傅对着干了。简凝,可爱小不点从小就是个孤儿.直到13岁那年,被飞铃给带回了尚云阁。飞铃,尚云的尚仙。
  • 奇异超能人

    奇异超能人

    讲述从一个高中学生,到一个超能力持有者的过程。在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灵异事件,从而获得更多的超能力,使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超能力持有者!!
  • 易书传说

    易书传说

    《易》是天下人间的大经大法,有‘书中之王,群经之首’的说法。众人对天地大法既畏惧又向往,易书之法,福泽中州,古书有灵,有人能通晓三易古卷,从此堪破生死......
  • 酷少独爱小痞妻

    酷少独爱小痞妻

    什么?他打算娶她?帮她养孩子?包袱款款,不用派车,她亲自登门!可惜,这真不是位吃素的主,瞧瞧他的话……“对、我、唯、命、是、从。”他冷哼!“好!”“你是妻,也是奴。暖了被,给我滚蛋!”他继续!“恩!”“帮我的情妇倒咖啡,收回你的苦瓜脸!”他命令!“哦!”“不准你叫宝宝‘儿子’!”他登鼻子上脸!“那叫什么?”“少爷!”没有最无情,只有更无情!妹的!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最弱妖皇

    最弱妖皇

    论此书,看一代至尊沦为凡人,却再度一手逆袭成皇!刀斩苍穹,只因,为皇正名!四族风云再起,不败妖皇终成过去。聚神器,证天地业位——转世为人,受尽屈辱踏四族,龙傲视苍生——拜师华圣,逆转神魔破天命,令浮生滔滔——问鼎天下,主宰臣服!
  • 校园欢聚

    校园欢聚

    三个校园的闺蜜,两个转校生的兄弟。五年二班的几个小鬼,到底会弄出什么样的笑话?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