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8500000011

第11章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至真要大论》)上病机一十九条,实察病之要旨。而“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一十六字,乃答篇首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之旨,而总结病机一十九条之义,又其要旨中之要旨也。河间《原病式》但用病机一十九条立言,而遗此一十六字,犹有舟,无操舟之工;有兵,无将兵之帅,不免临病之际,汤剂误投,致人夭折。今负 逾,引经传之旨,证其得失,其补大矣。夫诸风病,皆属于肝也。风木盛,则肝太过,而病化风,如木太过,发生之纪,病掉眩之类,俗谓之阳 、急惊等病,治以凉剂是也。燥金胜,则肝为邪攻而病亦化风,如阳明司天,燥气下临,病掉振之类,俗谓之阴 、慢惊等病,治以温剂是也。诸火热病,皆属于心也,热甚,则心太过,而病化火热,如岁火太过,病谵妄狂越之类,俗谓之阳躁谵语等病,治以攻剂是也。寒水胜,则心为邪攻,而病亦化火热,如岁水太过,病躁悸烦心谵妄之类,俗谓之阴躁郑声等病,治以补剂是也。诸湿病皆属于脾也,湿土甚,则脾太过,而病化湿,如湿胜则濡泄之类,仲景用五苓等剂去湿是也。风木胜,则脾为邪攻,而病亦化湿,如岁木太过,病飧泄之类,钱氏用宣风等剂去风是也。诸气 郁,皆属于肺也,燥金甚,则肺太过,而病化 郁,如岁金太过,甚则喘咳之类,东垣谓之寒喘,治以热剂是也。火热胜,则肺为邪攻,而病亦化 郁,如岁火太过,病咳喘之类,东垣谓之热喘,治以寒剂是也。诸寒病皆属于肾也,寒水甚,则肾太过,而病化寒,如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之类,仲景用乌头汤等剂是也。湿土气胜,肾为邪攻,而病亦化寒,如湿气变物,病筋脉不利之类,东垣用复煎散、健步丸等剂是也。其在太过而化之病为盛,盛者真气也,其在受攻而化之病为虚,虚者假气也。故有其病化者,恐其气之假,故有者亦必求之无,其病化者恐其邪隐于中,如寒胜化火之类,故无者亦必求之。其病之化似盛者,恐其盛之未的,故盛者亦必责之,其病之化似虚者,恐其虚之未真,故虚者亦必责之。凡一十九条病机,皆用此一十六字为法求之,庶几补泻不瘥也。今河间损此一十六字,但以病化有者为盛,无者为虚,而不复究其假者虚者为未备,此实智者之一失也。

〔《素》〕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宣明五气论》)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五脏生成篇》)〔《灵》〕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论疾诊尺篇》)〔《素》〕五脉应象,肝为弦,心脉钩(《难经》改钩作大),脾脉代(《难经》改代作缓),肺脉毛(《难经》改毛作涩),肾脉石(《难经》改石作沉)。

〔《灵》〕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邪气脏腑病形篇》)〔《难》〕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相应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十三难》)。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之曰切)。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堕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数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十六难》)海藏四正脉伤之(有正经自病,有五邪相干,以上经文,皆诊正经自病,其五邪相干诊法,附在治法门。

〔海藏〕∶相合脉变(脉之相合,各有虚实,不可作一体观之)。假令洪、弦相合,洪客弦主也。子能令母实也。弦、洪相合,弦客洪主也,母能令子虚也(洪、弦相合见于春,为子能令母实也,弦、洪相合见于夏,为母能令子虚也。又如沉、涩相合见于秋,亦子能令母实也,涩、沉相合见于冬,亦母能令子虚也,余皆仿此)。至于手足之经亦相合。假令伤寒膀胱脉浮坚而洪者,即手足经合也(余仿此)。

〔海〕脉不胜者,挟其子之势也。脉弦而入金之分,非火之势则不敢侵金之分。弦而带数,甲经于申也。紧而带洪,壬经于丙也。

〔《素》〕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五发也。五邪所乱,凡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癫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宣明五气篇》)〔《难》〕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四难》)。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五难》)上以脉之轻重候五脏。

〔《素》〕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两尺脉也。《脉经》左尺脉以候肾膀胱,右尺脉以候命门三焦。凡言外者皆指臂之外侧,凡言内者皆指近臂筋也)。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左关脉也。《脉经》左关脉以候肝胆)。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右关脉也。《脉经》右关脉候脾胃,与经文同)。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右寸脉也。《脉经》右寸脉以候肺大肠)。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左寸脉也。《脉经》左寸脉以候心小肠)。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脉要精微论》)《内经》以寸关尺脉候脏腑者,止于如此,至《难经》始定寸、关、尺为三部,浮、中、沉为九候,至后世但诊寸、关、尺之三部,湮晦其足手面之三部,为大失也。

无择∶心部在左手寸口,属手少阴经,与小肠手太阳经合。肝部在左手关上,属足厥阴经,与胆足少阳经合。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属足少阴经,与膀胱足太阳经合。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属手太阴经,与大肠手阳明经合。脾部在右手关上,属足太阴经,与胃足阳明经合。右肾部在右手尺中,属手厥阴心包络,与三焦手少阳经合。

〔《难》〕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太阳、少阴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十八难》)〔东垣〕两手搀抄于前,俱仰其手掌,左手居外,右手居里,则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序,而经纶四时之令无差忒矣。《六微旨大论》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是次列五行相生之理也。

〔《素》〕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王注云∶在额两傍动脉应手是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王注云∶在鼻孔下两傍近于巨 之分动脉应手)。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王注云∶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是也)。中部天,手太阴也(王注云∶在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脉应手)。中部地,手阳明也(王注云∶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分动应于手)。中部人,手少阴也(谓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下部天,足厥阴也(王注云∶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太冲之分)。下部地,足少阴也(王注云∶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太溪之分,动应于手)。下部人,足太阴也(王注云∶在鱼腹上越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动应于手。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动应于手是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王注曰∶“俱”犹“同”也)。

搀抄两手六脉五行相生之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足太阴阳明土,生手太阴阳明金。手太阴阳明金,生足太阳少阴水。足太阳少阴水,水流下而不能上,生足厥阴少阳木。足厥阴少阳木,生手太阳少阴火。手太阳少阴火,炎上行而不能下,生手心主少阳火。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上并《三部九候论》)上以三部九候候五脏。

〔《灵》〕庭者,首面也。关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

同类推荐
  • 佛说长阿含经

    佛说长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云象林本真禅师语录

    白云象林本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于阗国行程记

    于阗国行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荈茗录

    荈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臭小子即使我忘记额

    臭小子即使我忘记额

    她,曾经的放荡,如今的改变,直到在雨夜中他的出现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可能写的有点小小的传统,正在改进中
  • 想入飞妃

    想入飞妃

    曦郎骑竹马!苏妃绕青梅!这是两个神级男女都虐洼生涯!甜无极限!力求720度打脸以及秀恩爱!
  • 大宋英雄传

    大宋英雄传

    赵匡胤斧烛之谜\r吕蒙正宰相肚里能撑船\r宋仁宗生母之谜,狸猫还是太子\r一代名臣范仲淹\r西夏王朝王妃之谜\r惨烈的宋夏之战\r本书主人公叶芝春,实有其人,为北宋名将.其后裔遍及天下,被叶氏尊称为始祖公.\r书中塑造了叶芝春,叶享父子两位英雄人物,他们英勇善战,用兵如神,威武不屈,忠心爱国。本书将我们带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书中记述了北宋仁宗年间发生的各种大事,即有保家卫国,也有儿女情长。书中战争场面描写火爆,情节曲折动人,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r战争中主人公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局势,如何处理让人柔肠百结的情丝?请看《大宋英雄传》如何剖析。
  • 玄月逆袭者

    玄月逆袭者

    公元4365年,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了新的“绿洲”——克雷亚星系,地球的毁灭,人类的大肆移民,导致国际格局重新洗牌,一切回到原点,星际纷争不断加剧。公元4453年,近百年的星际纷争在德莫雷特际星的建立下统一。关于际星,说是统一,不过是压迫。人民的苦难只不过是加剧。一群“义军”的崛起,目标着推翻这一残暴的局面。新的星际冲突即将开启,星球大战一触即发。玄月的逆袭即将开始。
  • 高冷Boss深深爱

    高冷Boss深深爱

    筱佑说:米雪,你是个懦夫。当年做错的明明是那两个混蛋,为什么最后逃的却是你?米雪不可置否。四年后的今天,她再度回到E市,一切却已物是人非。曾经带给她巨大伤害的两个人,一个,已经成为了风靡亚洲的巨星,与昔日她的好友打得火热。另一个,则终于摆脱“私生子"的身份,成为许氏炙手可热的未来继承人,不日就要举行订婚。被过去伤害得体无完肤的,自始至终,只有她一个人而已……
  • 宫——太子妃

    宫——太子妃

    在繁华喧嚣的现代化大都市,有一位姑娘她的名字叫方雨柔,在一家知名品牌公司担任活动策划,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的她,却意外的发现好闺蜜吴昕既然怀了自己男朋友孟凡的孩子,令雨柔备受打击,在心情十分低落的情况下雨柔横穿马路不小心出了车祸,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失忆的她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王朝。化身十六岁的她心不由己,卷入了一场夺嫡之战中……
  • 逆天神医:等你盛宠

    逆天神医:等你盛宠

    说好的只是合作,怎么你会霸者我不放,还掐我桃花;“安安,我不许你看别人,他们有我美吗?”只见某男眼神哀怨的望着安安,只要安安说:“有。”估计马上会哭给她看!……男强女强,一对一
  • 凡者仙心

    凡者仙心

    黑暗并不代表肮脏,光明也并不代表纯洁,人心容易蒙上灰尘,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就在朝夕之间,勇敢无畏的少年少女们在命运的枷锁面前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魔心成圣

    魔心成圣

    天地为棋盘,众生做棋子,这一局棋谁能笑到最后?手起子落,阴谋算计,是下棋人的智慧还是棋子的无奈?风云变幻,步步为局,是棋子跳出棋盘逍遥自在还是下棋人手掌风云算计在心?百世轮回,万古布局,这一局终,只为看一眼棋盘外的世界,哪怕只是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