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6600000002

第2章

第二十九卷(大乘经律论入藏目录兼出异名及用纸多少等)

第三十卷(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入藏目录卷末兼出删除不入藏经等目录)

二总集群经录上之一

后汉刘氏都洛阳

从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至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凡十一帝一百五十四年。缁素一十二人。所出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诸经。总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于中九十七部一百三十一卷见在一百九十五部二百六十四卷阙本)以为后汉经录云于中直云帝者为直兼斥名者是伪。年代甲子依唐司隶甄鸾国子博士王道圭二家年历参定

后汉沙门迦叶摩腾一部一卷经

沙门竺法兰四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支娄迦谶三十三部六十七卷经集

沙门安世高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经律集

沙门竺佛朝二部三卷经

优婆塞安玄二部三卷经集

沙门支曜十一部一十一卷经集

沙门康巨一部一卷经

沙门严佛调五部八卷经

沙门康孟详六部九卷经律

沙门竺大力一部二卷经

沙门昙果一部二卷经

新旧诸失译经一百四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五十九部七十六卷旧集。八十二部八十二卷新附 四十二章经一卷(永平十年丁卯于白马寺与法兰共译初出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先来不译所以备彰。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聪敏。博学多闻。思力精拔。特明经律。尝游西印度有一小国。请腾讲金光明经。俄而邻国兴师而来。既将践境辄有事碍兵不能进。彼国兵众疑有异术密遣使觇。但见群臣安然共听其所讲大乘经明地神王护国之法。于是彼国请和上求法。明帝以永平七年甲子。梦见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光明赫奕飞在殿前。明日博问群臣。此何神异。通人傅毅进奏对云。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诏遣郎中蔡愔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八人。往适天竺寻访佛法。于大月支国与摩腾相遇。时蔡愔等固请于腾。遂与同来至于洛邑。明帝甚加赏接。所将佛经及获画像。驮以白马同到洛阳。因起伽蓝名白马寺。诸州竞立报白马思。腾于白马寺出四十二章经。初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内。自尔释教相继云兴。沙门信士接踵传译。依录而编。即是汉地经法之祖也。旧录云。此经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孝经十八章。出旧录及朱士行录僧祐出三藏记等。道安录中不载。腾以大化初至人未深信。蕴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经要以导时俗。腾后终于洛阳。载其由委备如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等。升寻录之源始意述译经之来。须有由致故傍采众说以广异闻。虽于文为繁而缘叙备矣 十地断结经八卷(或四卷亦云十住初出与竺佛念十住断结经同本永平十三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高僧传长房录等) 法海藏经一卷(一本无藏字初出与法海经等同本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佛本行经五卷(永平十一年出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佛本生经一卷(见高僧传及长房录等)

右四部一十五卷其本并阙

沙门竺法兰。亦中印度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洛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初共腾译四十二章经。腾卒。兰自译十地断结经等四部。昔前汉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非臣所知可问西域胡人。法兰既至追以问之。兰云。此是劫烧时灰。朔言有征。信者甚众。又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释迦像。是优填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来至洛阳帝即敕令图写。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丹素流演迄今。兰后终于洛阳。时年六十余矣。又长房等录云。兰译二百六十戒合异二卷者不然。细详名目非兰所翻。委求同异如下别录阙本中述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亦云般若道行品经或八卷初出与明度小品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光和二年七月八日出见敏祐二录)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亦直云无量清净经第二出与大阿弥陀及宝积无量寿会等并同本见吴录) 阿閦佛国经二卷(建和元年译或一卷初出与宝积不动如来会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亦云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戒品经或无国字) 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初与宝积普明菩萨会等同本一名古品遗日说般若经一名大宝积经一名摩诃述宝严经见僧祐长房二录) 般舟三昧经三卷(一名十方见在佛悉在前立定经旧称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二卷光和二年译初出与大集贤护经等同本见聂道真录及吴录) 兜沙经一卷(见僧祐录吴录是华严经名号品异译)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初出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旧录云伅真陀罗尼王经或三卷初出与大树紧那罗经同本安录无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阿阇世王经二卷(初出与普超三昧经等同本见僧祐录安云出长阿含者非也) 内藏百宝经二卷(亦云内藏百品初出与世高译者小异安公云出方等部见僧祐录)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亦直云问署经见僧祐录及吴录安云出方等部) 新譬喻经一卷(凡十一事祐云失译房见别录已上见在已下阙)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七卷(初出与昙无谶等出同本见李廓录)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祐有此一卷无三卷者静泰录或加大字第三出祐录云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梵般泥洹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大般涅槃经等同本见朱士行汉录或加大字第三胡般改为梵) 象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诸法勇王经一卷(初出见法上录) 光明三昧经一卷(初出祐云出录安房云亦见吴录) 孛本经二卷(初出见僧祐录) 首楞严经二卷(中平二年十月八日出第一译又云三卷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吴录) 大方便报恩经一卷(出吴录)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一卷(亦云阿阇世王经初出见长房录) 禅经一卷(初出房云见别录) 阿育王太子坏目因缘经一卷(佛涅槃后一百余年育王方出故非佛说或无经字初出见长房录)

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杂譬喻上一十部二十六卷见在大集经下一十二部四十卷阙本)

沙门支娄迦谶。亦直云支谶。月支国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名。讽诵群经志在宣法。桓灵之代游于洛阳。从桓帝建和元年丁亥。至灵帝中平三年景寅。于洛阳译道行等经二十三部。审得本旨曾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笔受。而旧译云胡般泥洹者窃所未安。上代翻经已来贤德笔受。每至度语无不称云译胡为汉。胡乃是西天边俗类此之有氐羌今乃称胡。岂关印度。深为楚越可不详焉。但佛所说经皆合称为梵本。梵者此言清净。昔劫初时梵世光音天来下彼土有食地肥者。身重不得复去因遂为人。即五天之本祖也。仍其天号而立称焉。若彼称胡理将何出。但彼称梵语如此土所谓汉言。盖有所凭非为谬耳。如旧日僧悉称俗姓。从符秦世有沙门道安。独拔当时居然超悟云。既剃落绍继释迦子而异父。岂曰承袭。今出家宜悉称释。及翻四含其文果云。四姓出家同一释种。众咸叹伏(四姓者一刹帝利二婆罗门三毗舍四戍达罗)

而安正当晋秦之世刊定目录删经论。自号弥天。楷摸季叶。犹言译胡为秦有五失三不易。此盖通人一蔽未尽美欤。上代已来有胡言处。今并改为梵字。庶无纰谬使谈者得其正焉

又长房等录。支谶译中复有大宝积经一卷。今以与佛遗日摩尼宝经既是同本不合再出。又寻文句非谶所翻。别录之中皆为失译。今依别录为正故谶录除之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初出与宝积弥勒问八法会同本见长房录) 太子慕魄经一卷(初出六度集中异译见长房录) 长者子制经一卷(一名制经初出与逝童子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一名遗日宝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初出与法界体性经同本见长房录)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初出与法护出者大同小异见长房录)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亦直云温室经初出见长房录) 明度五十校计经二卷(或直云明度校计亦直云五十校计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佛印三昧经一卷(见长房录) 八大人觉经一卷(见宝唱录) 舍利弗悔过经一卷(亦直云悔过经初出见长房录) 人本欲生经一卷(永寿二年出长阿含第十卷异译道安注解兼制序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一卷(或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出长阿含第十一卷异译见长房录)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一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出长阿含第九卷异译旧录亦云出长阿含见僧祐录) 一切流摄守因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卷异译旧录云一切流摄经吴录云流摄守因经亦云受固亦有云流摄亦云一切流摄守固见朱士行及僧祐) 四谛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七卷异译见僧祐录安公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本相倚致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卷异译吴录云大相倚致与本致经同本或作倚字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是法非法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一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漏分布经一卷(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安云出长阿含者或误也)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十六卷异译见长房录) 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一卷(出中阿含第六十卷异译见长房录) 普法义经一卷(亦云普义经一名具法行经普法义作舍利日俱法行作舍利弗余并同云出中阿含元嘉二年出与唐广义法门经同本见朱士行僧祐二录) 婆罗门避死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六卷异译见长房录) 阿那邠[邱-丘+玄]化七子经一卷(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九卷异译见长房录) 阿难同学经一卷(题云出增一阿含检无见长房录) 七处三观经一卷(出增一阿含中首末总三十经从初标名故也或二卷元嘉元年出见朱士行汉录及僧祐录) 五阴譬喻经一卷(或无譬字一名水沫所漂经出离阿含第七卷异译见朱士行汉录僧祐录) 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轮转经出杂阿含第十五卷异译与其本经后同前异见僧祐录) 八正道经一卷(出杂阿含第二十六卷异译见士行僧祐二录) 摩邓女经一卷(或名摩耶女一名阿难为蛊道女惑经见长房录初出与摩邓伽经等同本) 鬼问目连经一卷(初出与饿鬼报应经同本见长房录)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或云阿难问事经亦云事佛吉凶经见长房录初出与阿难分别经等同本) 奈女只域因缘经一卷(初出或无因缘字亦云奈女见房录)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一卷(初出或云地狱报应经见长房录) 坚意经一卷(初出一名坚心正意亦名坚心经见长房录)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或无守意字或云安般经安公云小安般兼注解及制序祐录别载大安般一卷房录更载一卷重也见士行僧祐李廓三录) 阴持入经二卷(或一卷祐云际持入误也亦云注阴持入安公注解制序房录阴持入外别存际持入者误也见士行僧祐二录) 处处经一卷(见长房录) 骂意经一卷(见长房录) 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见长房录) 出家缘经一卷(一名出家因缘经见长房录) 阿鋡正行经一卷(一名正意经见长房录) 十八泥犁经一卷(或云十八地狱经见长房录) 法受尘经一卷(见僧祐录) 禅行法想经一卷(见僧祐宝唱二录)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一卷(一名长者夭恼三处经亦直云三处恼经见长房录) 揵陀国王经一卷(或无国字见长房录) 父母恩难报经一卷(亦云勤报见长房录出中阿含检无) 九横经一卷(房云出中阿含捡无见长房录) 禅行三十七经一卷(或加品字见宝唱录) 犯戒报应轻重经一卷(出自连问毗尼经亦云犯戒罪报轻重或云自连问经见长房录)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一卷(或四卷亦云僧威仪经) 道地经一卷(初出加大字见僧祐录) 迦叶结经一卷(初出见长房录) 阿毗昙五法行经一卷(或无行字见僧祐录已上见存已下阙本) 无量寿经二卷(初出与宝积无量寿等同本房云见别录) 如幻三昧经二卷(或一卷初出与宝积善住意会等同本见长房录) 月灯三昧经二卷(出大日灯经第七异译见长房录) 十二因缘经一卷(初出亦云闻城十因缘经见僧祐录) 内藏经一卷(第二出一名内藏百品或云百宝元嘉二年十月出见朱士行录) 四不可得经一卷(初出或无可字见房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有时候

    有时候

    《有时候》由李正谦著。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对平凡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我们的内心其实非常需要这种“有时候”的感动,正如《有时候》的名字一有时候。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宁静;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孤独中倾听心灵的呼唤;有时候,我们需要在风雨里期盼阳光、在迷雾中寻找出路。《有时候》分为感悟、纪实、故事、剧本、诗5部分。
  • 惊世魔妃:腹黑六小姐

    惊世魔妃:腹黑六小姐

    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准高中生,却因一朝穿越,成为了枫城姬家的废材嫡女,被庶姐欺压,庶母虐待。穿越重生后她的原则:伤她者,杀!骗她者,杀!辱她者,杀!欺她者,杀!求婚者……通通剁了喂狗!哼,说她是废物,这里睁眼瞎真多,她这叫废物,那其他人是不是不用活了?说她长得丑,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风华绝代!话说为什么总有人喜欢从天而降,还老是砸到她院子里。某天砸到她院子里的闷骚的妖孽男,说什么她要对他负责!
  • TFBOYS之爱的彼岸

    TFBOYS之爱的彼岸

    与梦想的接近,与偶像间的温暖~那么美好,那么梦幻。冰琪凌般的甜蜜,你值得拥有!
  • 超级兽书

    超级兽书

    中了彩票了,原本满心欢喜的去领奖,但是为何就搞成这样了呢?途中遇劫匪不说,好死不死的竟然还被一块‘金砖’给砸了!好吧,没死成,穿越了,可你也给小爷弄个好点的世界啊,满大陆的妖兽、灵兽,还让不让人活了!所以,小爷怒了,不要再惹小爷,否则,是兽小爷收了你!是人小爷就灭了你!“什么?你是神兽,天生高贵不可侵犯?”“乖,别闹,过来让小爷把你拍晕,给小爷当个坐骑辱没不了你.....”......看袁动带着一本‘金书’闯天下!
  • 无限世界之无限系统

    无限世界之无限系统

    要是有一天,你可以不用再受任何约束,为所欲为,你会怎么做?正义,还是邪恶?如果要你为了正义而死,你还肯坚持自己行善的选择吗?如果为了活下去,需要作恶杀人,那些人的性命,你是否能视之如草芥?一个又一个世界,善与恶的抉择里,孔缺蹒跚而行。他希望,在这个无所不能的轮回空间中,有一天,他可以改变世界,不再因世界而改变。这里是天堂,因为这里拥有地球上拥有的一切。所有你渴望的而又得不到的,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这里是地狱,因为每个人都要在这里艰苦挣扎,然后在分不清真假的世界中醉生梦死。这里,就是无限杀戮的世界……
  • 淡若年华

    淡若年华

    不管人生是什么!只想最美的年华!有最好的你!
  • 狐咒

    狐咒

    九尾狐是真实存在的,我对这点坚信不疑!盗墓贼玄灵是道里的半吊子,再一次倒斗后,玄灵发现自己以及当时一起倒斗的朋友,似乎都受到了的诅咒,这一切,似乎和一个曾经兴盛一时却神秘消失的狐族有关;在闺蜜何笑蓝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安影秋惨死后,诅咒到了玄灵自己,为了让诅咒停止,由玄灵组成的四人小组踏上了寻找狐族的旅程,在一次次的探险中,玄灵等人逐渐揭开了狐族的秘密,却发现其实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我们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被黑暗吞噬,最后被晨光撕扯,直至最后被太阳融化,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心中那长生不老的欲望……
  • 夜界传说

    夜界传说

    普通的都市青年肖逆,遭逢意外,却成为了夜界三皇子,看肖逆如何与一群兄弟在异界天地,续写一代强者传奇!
  • 掌故演义

    掌故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神思超拔,文锋犀利,进发着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孤鬼花妖、冥间地府无疑是蒲氏志怪传奇的聚焦点、演绎点,然而,大干世界,人间百态,或禽兽虫蝶,或山川沟壑,或潜鱼腾龙,或风霜雷电,或书斋科场,或官署衙门,或市井店铺,或闺闼宅庭,亦吞吐幻化,尽收笔底。其中,对科举弊端、官场腐败的讽刺揭露,极为痛快淋漓;那些被赋予美好人性的花妖鬼狐,以及人妖之间那种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尤其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