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013

第13章 泰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7)

祖望谨案:皇甫泌《易书》中有《纪师说》一卷,《精微》一卷,当即此十卷之二也。泌称受之常山抱犊山人,三衢亦有常山,即长民也,特故讳之以神其说耳。

长民私淑

集贤徐先生庸

徐庸,三衢人。(云濠案:弘治《衢州志》云:「其先汴人,官于衢,因家焉。」)直集贤院。着《周易意蕴》,亦长民之学,当是私淑弟子也。

祖望谨案:先生皇佑时人。其论《易》九篇,祖刘长民,兼本陆秉。

至之门人

忠肃刘先生挚(父居正。)

刘挚,字莘老,东光人。儿时,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十岁而孤,鞠于外氏,就学东平,因家焉。擢嘉佑甲科,历南宫令。韩魏公荐为馆阁校勘。王荆公亦器异之,擢为御史里行。入见神宗,问曰:「卿从学王安石邪﹖安石极称卿器识。」对曰:「臣少孤独学,不识安石。」退,上疏言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语侵荆公。荆公欲窜之岭外,神宗谪监衡州监盐仓。久之,出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擢侍御史,疏蔡确、章惇过恶。执宪数月,百僚敬惮。元佑初,擢御史中丞,累迁尚书右仆射。自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然性峭直,竟为朋纔奇中,罢知郓州。徙青州。绍圣初,再贬光禄卿,蕲州居住。四年,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以疾卒。绍兴初,赠少师,谥忠肃。先生嗜书,至老未尝释卷。家藏书多自雠校,或手钞录。经学于《三礼》尤粹。晚好《春秋》,考诸儒异同,辩其得失,通圣人经意为多。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参史传。)

左丞梁先生焘

梁焘,字况之,须城人。以父任为太庙斋郎。举进士中第,历官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元丰时久旱,上书论时政,疏入不报。内侍王中正将兵出疆,干赏不以法,先生争之不得,请外,出知宣州。未几,提点京西刑狱。哲宗立,如为工部郎中,累迁右谏议大夫。坐诟同列,出为集贤殿修撰、知潞州。值岁饥,不待命发常平粟振民。流人闻之,来者不绝,先生处之有条,人不告病。明年,以左谏议大夫召。甫就道,民攀辕不得行,踰太行抵河内乃已。既到,上书曰:「帝富于春秋,未专宸断,太皇保佑圣主,制政帘帷,奸人易为欺蔽。愿正纪纲,明法度,釆用忠言,讲求仁术。」两宫嘉纳焉。进御史中丞。改权户部尚书,不拜,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郑州。旬日,入权礼部尚书,为翰林学士。元佑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同醴泉观使,改知颍昌府。绍圣元年,知郓州。朋党论起,哲宗曰:「梁焘每起中正之论,其开陈排击,尽出公议,朕皆记之。」以故最后责,竟以司马温公党黜知鄂州。三年,再贬少府监,分司南京。明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三年,卒,年六十四。先生自立朝,一以引援人物为意。在鄂,作《荐士录》,具载姓名。客或见其书,曰:「公所植桃李,乘时而发,但不向人开耳!」先生笑曰:「焘出入侍从,致位执政,八年之间所荐,用之不尽,负愧多矣!」其好贤乐善如此。(同上。)

(梓材谨案:刘子卿《明本释》引先生语云:「不信己之所为,而归之天意,不可也。」又言其师事孙泰山门人姜至之。是先生姜氏门人也。)

詹事晁景迂先生说之(别为《景迂学案》。)

通议家学

知州莫先生表深(别见《安定学案》。)

乐圃门人

文定胡武夷先生安国(别为《武夷学案》。)

安逸门人(泰山三传。)

主簿冯先生正符(父尧民。)

冯正符,字信道,遂宁人。其父尧民,字希元,蜀中老儒也。先生从何群学,三上礼部不第,以经学教授梓、遂间。闭户十年,于诸经多解说,而最著名者《春秋》得法忘例》三十卷。熙宁中,太守何郯上之,久而不报。意以为荆公不喜春秋,故见绌。已而中丞邓绾荐之,得召试舍人院,赐同进士出身。荆公亦待之厚,授晋原主簿。先生《春秋》务通经旨,不事浮辞。其辩杜氏三体五例、何氏三科九旨之穿凿怪妄,最为详悉。邓绾责守虢略,先生与陈亨甫皆坐附会罢。李巽岩辩之曰:「信道之学,得之安逸处士何群。安逸学甚高,国史有传。信道之师友渊源如此,则谓其附会进取者,或以好恶言之耳。且荆公废《春秋》,而信道之学顾于《春秋》特详。邓绾,严事荆公者也,而能以是书言于朝,初不曰宰相所不喜也。此亦可见当时风俗犹醇厚,士各行其志,不以利禄故辍作,而邓绾亦加于人一等矣。然则信道要当与安逸牵连书国史,而邓绾者,偶相知而适相累者也。信道无子孙,其书为估人擅易其姓名,属诸李陶字唐父者。唐父学于温公,最贤而通经,然是书则非其所论也,不知者妄托之耳。」予观于巽岩之言,而惜先生之书之不传,又叹《宋史》竟不能牵连书之安逸传后,今着之《学案》中,使得祖徂徕而宗泰山,以见安逸之学盖有传者,巽岩其可以无憾矣。(补。)

提刑门人

主簿郑扬庭夬(别见《王张诸儒学案》。)

忠肃家学

朝奉刘学易先生跂

刘跂,字斯立,东平人。忠肃长子,与其弟蹈同登元丰二年进士第,官朝奉郎。绍圣间,从忠肃于谪所。徽宗立,诏反忠肃家属。用先生请,忠肃得归葬。先生又诉文及甫之诬,遂贬及甫等。先生能为文章,遭党事,为官拓落,家居避祸,以寿终。(参史传。)

(云濠谨案:先生着有《学易集》二十卷,见《直斋书录解题》。晁景迂为先生墓志,称其晚作学易堂,乡人称为学易先生,其集名盖取诸此。景迂又称先生为孙明复、石守道之徒。大东莱《吕氏诗话》谓其初登科,就亳州,见刘攽所称引皆所未知,始有意读书,后与孙明复、石守道相埒云。)

奉议刘先生蹈

刘蹈,斯立弟,皆莘老子。以文学知名,自处约甚,人不知其为宰相子也。

(梓材谨案:此从紫微《童蒙训》移入为传。又案:先生为忠肃次子,官奉议郎。其卒也,忠肃为文祭之,称其「孝于父母,善于弟兄,行己应物,一以至诚,横逆不校,忧乐不惊」云。)

宣教刘先生长福

刘长福,学易之子,而芗林向侍郎之也。尝官右宣教郎。子荀。(参《胡五峰集》。)

(梓材谨案:先生子子卿《明本释》言朱汉上云:「其学宗程氏,先大夫受其《易》学。」是先生为汉上门人,而非终于宣教者矣。)

知军刘先生荀(别见《衡麓学案》。)

提刑刘顺宁先生芮(别见《元城学案》。)

泰山续传

进士李先生世弼

李世弼,须城人。从外家受孙明复《春秋》,得其宗旨。金贞佑初,三赴廷试不售,推恩授彭城簿。复求试。一夕,梦在李彦榜下,阅计偕士无其人,乃更名曰彦。父子同赴试,其子果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而先生第三甲第三人。父子褒贬各异,而先生遂不复仕。(从黄氏补本录入。)

李氏家学

尚书李先生昶

李昶,字士都,世弼之子。释褐,授孟州温县丞。蒙古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迁经历。亲老求罢,不许。寻以父忧去,杜门教授,一时名士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世祖伐宋,次濮州,闻先生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先生论治国则以用贤、立法、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为对,深见嘉纳。及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先生知无不言。时征需烦重,行省科征税赋,虽逋户不贷,先生移书时相云:「止验见户应输,犹或不逮。复令包补逃故,必致艰难。」省府从其言,得蠲逋户赋。中统二年春,内难平,先生上表贺,因进讽谏,帝称善久之。尝燕处,望见先生,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特授翰林侍讲学士,行东平路总管军民同议官。先生条十二事,除宿弊。至元二年,罢官家居。五年,起为吏、礼二部尚书,旋请老归。丞相安童奏征之,不赴。八年,起山东东西道按察使,旋致仕。卒,年八十七。所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等书。(同上。)

(梓材谨案:以上二传,黄氏补本本合为一传,列《李张诸儒学案》。今以其宗泰山之学,附入于此。)

尚书门人

集贤李野斋先生谦

李谦,字受益,郓之东阿人。始就学,日记数千言。作赋有声。为东平府教授。时教授无俸,向敛儒户银备束修,先生辞曰:「家幸非甚贫者,可聚货以自殖乎!」翰林学士王盘以其名闻,世祖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迁左谕德,侍裕宗于东宫。陈十事,曰正心、睦亲、崇俭、几谏、戢兵、亲贤、尚文、定律、正名、革弊。裕宗崩,又命傅成宗于潜邸,所至以先生自随。转侍读学士。世祖尝赐坐便殿,饮众臣酒,曰:闻卿不饮,能为朕强饮乎﹖「赐蒲萄酒一,曰:」此极易醉人,恐汝不胜。即令三近侍扶之出。以足疾,辞归东平。成宗即位,召至上都,升学士。还家,又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年七十一,乞致仕。仁宗即位,召至行在,疏言九事,帝嘉纳。迁集贤殿大学士。归,卒于家。先生文章醇厚,有古风,不尚浮巧,学者宗之,号野斋先生。有《野斋文集》行世。(参史传。)

右丞马先生绍(附师张播。)

马绍,字子卿,金乡人。从上党张播学,复游李士都之门。尝知单州,民刻石颂德。累官中书左丞。有言事者,平章事欲罪之,先生曰:「国家导人使言,今罪之,岂不与诏书戾乎﹖」乃止。执政数年,时称其贤。仕终河南行省右丞。有诗文数百篇。(参《姓谱》。)

吴先生衍

吴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屰天前行

    屰天前行

    踏着尸堆,越过血海,不信神佛,不拜仙魔,以我之躯盖天威,以我之魂平天道,睁眼一抖天要呛抖,闭眼一座地要让座。
  • 独宠青梅天然呆

    独宠青梅天然呆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上一世苏涟夏一定是每天都在盯着季流宸看,要不然就凭苏涟夏负二百五十万的情商为什么能让高高在上的季男神看上她,因为是青梅竹马吗?呜呜,老天不公啊!
  • 羽落阳关雪

    羽落阳关雪

    重生九世,只为一份未完成爱恋。自以为是爱是恨,却忘记时间会改变一切......
  • 玉自昆山

    玉自昆山

    「听我的名字。」玉中的青年说,我是鲲,不是龙。你的镯子是用昆山玉做的,所以才能困住我。他又说,顺带一提,我也不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我的岁数比山还大,至于本体,连你这昆山玉也装不下。江卿语表示,行行行我一脸懵比,合着我就是因为你个老妖怪才莫名其妙到这儿的对吧。鲲皱了皱眉头:「没大没小。」
  • 东行末路

    东行末路

    继佛道之争五百年后,三十六重天外,一黑衣人向凡尘抛下一物,刹那间,四大部洲支离破碎;诸天圣人以无上神通开天辟地,再创洪荒;却遭神秘人算计,六圣陨落;新的故事由此开始。
  • 银生

    银生

    世界愈来愈黑暗,究竟何为对何为错,且看腹黑少年养成手册······
  • 猎命师传说

    猎命师传说

    当你在纠结犹豫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不是有两个声音在对峙?当你在无奈彷徨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一个声音在你脑海里回响?你有没有想过,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如果有,到底是先有人,还是先有魂?灵魂到底是什么?你有没有怀疑过,所谓灵魂只是寄生在你脑海中的另一种生物?灵魂控制命师,命师控制人类。还有一类人,他们是异类,自称猎命师。猎命师组织的创始人叫李白,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三开中,精力不够,这本暂停!
  • 万类

    万类

    你若相信自由,我便给你永生,万类霜天竞自由
  • 羽神劫

    羽神劫

    一万五千年前,她亲手杀了他至爱之人,血洗了他的家园,为了躲避追杀,遁入了轮回一万五千年后,她再次来到他身边,扬起白嫩的小脸,天真无邪的笑着,眼眸亮晶晶的,好似残垣上的繁星“阿袭,又遇到你了呢。”她嗓音甜甜的,纯洁无暇。“是啊,等你好久。”这时的她,并不知道,这句话,是在一万五千年前就为她准备好了的。九十九根炎龙刃,还有那剖心噬骨的痛。他扬起手中的剑,无情刺去。眼前一片血色,仿佛重现了那年的浩劫。他心痛,却不是因为触景生情……羲和园依旧纯粹的蓝着,她终于永远属于这个地方了。片片蓝花,封印了她的躯体,也封印了她的爱,熟不知,浩劫的真相,也随着她的死,缓缓而来……
  • 异世之疯魔战神

    异世之疯魔战神

    小人物天启是一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小时候被一个平凡的猎人从狼嘴里救出来,本来这个命苦的小人物或许会平凡快乐的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有一次经过村里雷雨天气过后被村人祭拜的大树时,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奇怪的能力。这种能力开始自己并不会利用,以至于自己饱受病痛的折磨。在求医路上,收养天启的老爹无意中接触到了“仙人”,从此这个小村不在那么平静,连同着的还有天启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