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所辑刻之《沧海遣音集》,内列九家词,以沈子培(曾植,嘉兴,又号乙盒)先生之《曼陀罗寐词》冠首。李孟符世丈《郢云词》外,钱塘张孟劬先生(尔田)之《Т盒乐府》及海甯王静安先生(国维)之《观堂长短句》,亦各为九家之一。张孟劬先生宓于十余年前在沪拜识,(并识元和孙隘堪先生德谦)时从问学,蒙谆诲笃至。先生和易恳挚,不拘礼数,而疏通贯串,畅所欲言,匪特文学精博,其风度性情,在中国老辈中亦矫然特异也。张孟劬先生著述宏富,有《史微》、《玉溪生年谱会笺》,《清列朝后妃传稿》、(自印单行本,每部二册。)《清史》若干部分、(计《乐志》八卷、《刑志》二卷、《地理志江苏》一卷、《图海李之芳列传》一卷。)《沈乙庵蒙古源流笺证校补》及《论作史之方法与艺术函》(见《学街杂志》第六十八及七十一等期)等。诸书以《史微》为最要。然先生生平精力所萃之二书,迄今尚未作成:一曰《新览》,(古有《吕览》一书,故名。)拟仿诸子之体例,阐述先生独立综合之思想,成一家言。《史微》评述前人,为中国古来学术之总结算;《新览》则宣示自己独到之见解,志在创造。《史微》为《新览》之基础,《新览》则《史微》之外篇也。二曰《三礼之新研究》,旨在阐明礼意,使人晓然于古来制度仪节内蕴之精义,知其所以然及不得不然之故,庶中国圣贤制礼之苦心及古礼教之全部思想系统,可以大明。二书之内容如是。至于张孟劬先生之诗,精醇雅正,情韵丰腴,予最爱诵先生《乙卯南归杂诗》十八首,盖匪特诗中绘故都景物,为予等多年所流连欣赏之地,且以先生从事史局将近十年,癸亥归后,始不复出,此诗正可见先生之志事与行谊也。诗云:“老去然藜照汗青,归来深鬼草堂灵。江南塞北俱千里,(宓按此句出《明史扩廓帖木儿傅》)谁识东方是岁星。”“词赋兰成未易才,江关萧瑟总堪哀。可怜又皱观河面,金水桥边照影来。”“东马严徐满帝京,翩翩二陆又承明。佯狂洒尽穷途泪,只有厨头阮步兵。”“敢夸橐笔到金銮,依旧花移日八砖。凝碧池头春草合,别开驰道属天安。(原注:清史馆在东华门内,即国史馆旧址。”)“《布尔湖》连《铁岭山》,新声曾按御帘前。什帮掇尔都零落,愁听空山响杜鹃。(原注,时修《乐志》,《布尔湖》、《铁岭山》,皆铙歌清乐名。”)“小苑芙蓉俯夹城,金舆无复幸平明。秋波满眼宫墙泪,犹自东倾作玉声。”“一代宸游殿开,宜春黄瓦长秋苔。承恩最是龙池柳,却与章台走马来。”“何处寻春不可怜,江家亭子俯寒烟。新蒲细柳依然大,野老吞声又一年。”“薄有才名袁彦伯,不拘小节魏元成。长安尘土高三丈,谁赏何郎七字清。(原注:薄有二句,何君翻高藻翔诗。”)“眼明忽讶见梅花,晴雪楼台玉万家。竟日钩廉尘不到,西山浓翠坐煎茶。”“款段行行出国门,罗胸掌故万言存。男儿铅椠成何事,却是屠沽解报恩。”“闭门苦爱陈无己,颂酒偏怜胡孝辕。明日故人江上忆,觚棱梦影各飞翻。(原注:留别陈松山田,胡宗武嗣芬。”)“露辋前头万翠微,迎人北去送人归。东风三尺桃花水,好脍江鱼煮蕨薇。”“飘轮一驶绝长流,夜火如星点点浮。齐鲁好山青未了,又吹笳鼓过黄楼。”“怕向鸡鸣问劫灰,钟声还绕少林隈。不妨白社逢宗炳,说与闲人旧姓雷。”“白衣宣至白衣还,我比廉夫不汗颜。莫羡骑牛周柱史,蓬莱原在海东山。”(宓按:首句出《明史杨维桢传》,末句谓清史馆非清高之所。)“犹及江南二月春,田园下氵巽未全贫。满墙邻毕休惊看,梵志重来异昔人。”“亦是今生未了缘,黄齑淡饭屋三椽。他年若话春明梦,记取城南尺五天。”按张孟劬先生于庚午、卒未之间又来故都,有《颐和园昆明湖》诗一首云:“一片空氵蒙晓镜开,恩波犹绕旧瀛台。广寒夜夜无人过,汾水年年有雁来。玉座苔移唐殿柳,瑶阶叶落汉宫槐。伤心万古丹棱氵片,流出人间竟不回”。时先生居西郊达园,(燕京大学租用)地即扇子湖。乃“九一八”渖变旋起,癸酉夏,日军进逼北平。先生与邓之诚君有《槐居唱和集》(见《学衡》第七十九期)之刊。其时先生忧国感时之作甚多,固不止此集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故城书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坍塌的城池,留下的那些吉光片羽,偶一弯腰的拾掇,只留给行走的人们……本文为高中回忆录,段落式小章节还原高中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可文艺可逗比,可认真可疯癫的未成年们的日常。没有正经简介,只有坑爹对话:——你在干什么?——我在俯视你。——30°的俯视是什么?——30°是我鄙视你的角度。——为什么要把头低到30°?——为了让我的眼神扫射你。======凌茜的日常:上课——做作业——吃饭——逛操场——做作业——写小说——回家。顾知楠的日常:上课——做作业——吃饭——逛操场——做作业——发呆——回家。顾知楠:我要求改掉倒数第二个关键词。凌茜:上课——做作业——吃饭——逛操场——发呆——做作业——回家。顾知楠:……凌茜: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祖国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