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6000000071

第71章 职官八(2)

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又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汉氏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贮之于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兰台秘书及麒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后汉图书在东观,桓帝延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属太常,以其掌图书秘记,故曰秘书。后省。魏武帝又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即中书令之任。文帝黄初初,乃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而秘书改令为监,掌艺文图籍之事。初属少府,后乃不属。自王肃为监,乃不属。其兰台亦藏书籍,而御史掌之。魏薛夏云:「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晋武帝以秘书并入中书省。其秘书著作之局不废。惠帝永平中,复别置秘书监,并统著作局,掌三阁图书。自是秘书之府,始居于外。其监,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华峤为秘书监,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统之。峤集谢秘书监表曰:「刘向父子,世典史籍,马融博通,三入东观,非臣庸贱所敢投迹。」华谭为秘书监,自负宿名,意甚不快,曰:「臣老矣,将待死秘阁。汲黯之言,复存于今日。」上不悦。温峤表曰:「国史之兴,将明得失,使一代之典,焕然可观。」今之秘书著作是也。宋与晋同,梁曰秘书省。任昉字彦升,为秘书监。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纷杂,昉手自雠校,由是篇目定焉。陈因之。后魏亦有之。后周秘书监亦领著作,监掌国史。说在秘书丞注。隋秘书省领著作、太史二曹。炀帝增置少监一人,后又改监、少监并为令。大唐武德初,复改为监。龙朔二年,改秘书省为兰台,改监为太史,少监为侍郎,咸亨初复旧。天授初,改秘书省为麟台,神龙初复旧。掌经籍图书,监国史,领著作、太史二局。太极元年,增秘书少监为二员,通判省事。其后国史、太史分为别曹,而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而已。汉初,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之事,至魏晋,其制犹存。故历代营都邑,置府寺,必以秘书省及御史台为邻。虽非要剧,然好学君子,亦求为之。魏征后为秘书监,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自是秘府图籍,灿然毕备。

丞:魏武帝置秘书令及丞一人,典尚书奏事。后文帝黄初中,欲以何祯为秘书丞,而秘书先自有丞,乃以祯为秘书右丞。文帝征何祯,至为秘书郎,月余,祯因事,帝令问外曰:「吾本用祯为丞,何故为郎?」按主者罪,遂改为丞。时秘书旧丞尚未转,乃以祯为右丞。其后遂有左右二丞,刘放为左丞,孙资为右丞,后省。魏薛夏字宣声,为秘书丞,帝常与推论书传,呼之不名,谓之「薛君」。晋复置秘书丞,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嵇绍、司马彪、傅畅、王谧等并为此官。宋为黄绶,余与晋同。齐、梁尤重。齐王俭字仲宝,为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献之。梁刘孝绰除秘书丞,武帝曰:「第一官当与第一人。」又张率字士简,吴郡人,迁秘书丞。武帝曰:「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冑绪未有为之者,今以相处,卿定有名称也。」陈、隋印绶与齐同,历代皆有。后周柳虬为秘书丞,时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因虬为丞,始令监掌焉。大唐龙朔二年,改为兰台大夫,咸亨初复旧。掌府事,勾稽省署抄目。

秘书郎:后汉马融字季长。为秘书郎,诣东观典校书。及魏武建国,又置秘书郎,尝以刘劭为之,出乘鹿车。王肃表曰:「臣以为秘书职于三台为近密,中书郎在尚书丞、郎上,秘书丞、郎宜次尚书郎下,不然则宜次侍御史下。秘书丞、郎俱四百石,迁宜比尚书郎,出亦宜为郡,此陛下崇儒术之盛旨也。尚书郎、侍御史皆乘犊车,而秘书丞、郎独乘鹿车。不得朝服,又恐非陛下转台郎以为秘书丞、郎之本意也。」晋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校阅脱误。进贤一梁冠,绛朝服。亦谓之郎中。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中四人各掌其一。左太冲为三都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中。又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中书令虞松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锺会、左太冲、刘隗等并为此官。宋、齐秘书郎皆四员,尤为美职,皆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十日便迁。宋王敬弘子恢之,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日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无竞之地。」文帝许之。梁亦然。张缵字伯绪,为秘书郎,固求不迁,欲遍观阁内图籍。自齐、梁之末,多以贵游子弟为之,无其才实。当时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历代皆有,北齐又谓之郎中,隋除「中」字,亦四员。大唐亦四员,分掌四部经籍图书,分判校写功程事。龙朔中,改为兰台郎,咸亨初复旧。开元二十八年减一员。

秘书校书郎:汉之兰台及后汉东观,皆藏书之室,亦著述之所。多当时文学之士,使雠校于其中,故有校书之职。初,汉成帝时已命光禄大夫刘向于天禄阁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令李柱国校方伎。后以诸大夫扬雄等亦典校于其中。后于兰台置令史十八人,秩百石,属御史中丞。又选他官入东观,皆令典校秘书,或撰述传记,后汉明帝以班固为兰台令史,撰光武本纪及诸传记。又以傅毅为兰台令史,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盖有校书之任,而未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明帝召班固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后迁为郎,典校秘书。又刘珍与校书郎刘騊駼、马融校定东观五经、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定正文字。又杨终字子山,征诣兰台,拜校书郎。又窦章为东观校书郎。騊,徒刀切。駼,大呼切。以郎中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中。后汉蔡邕拜郎中,校书东观。又马融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当时重其职,故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焉。至魏,始置秘书校书郎。晋、宋以下无闻。至后魏,有秘书校书郎。北齐亦有校书郎。后周有校书郎下士十二人,属春官之外史。隋校书郎十二人,炀帝初,减二人,寻更增为四十人。大唐置八人,掌雠校典籍,为文士起家之良选。其弘文、崇文馆,著作、司经局,并有校书之官,皆为美职,而秘书省为最。

秘书正字:后汉桓帝初置秘书监,掌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同异。其后监令掌图籍之纪,监述作之事,不复专文字之任矣。今之正字,盖令、监之遗职,校书之通制。历代无闻。齐集书省有正书。北齐秘书省有正字。隋置四人。大唐因之,掌刊正文字,其官资轻重与校书郎同。贞元八年,割校书四员,正字两员,属集贤殿。

著作郎:汉东京图书悉在东观,故使名儒硕学入直东观,撰述国史,谓之著作东观,皆以他官领焉,盖有著作之任,而未为官员也。兰台令史班固、傅毅,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及杨彪等,并著作东观。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隶中书省,专掌国史。卫觊字伯儒,以侍中尚书典著作。晋元康二年,诏曰:「著作旧属中书,而秘书既典文籍,宜改中书著作为秘书著作。」于是改隶秘书,后别自置省,谓之著作省。而犹隶秘书。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李充字弘度,为大著作。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分作四部,秘阁以为永制。又曰:荀勖以中书监、孙盛以秘书监并领著作。孙绰以散骑常侍及陈寿并为大著作。又应亨祖嘉让著作表曰:「自司隶校尉奉至臣父,五代著作不绝,邦族以为美谈。」进贤两梁冠,介帻,绛朝服。王隐待诏著作,单衣介帻,月朔诣于著作省,亦其任也。宋、齐与晋同。梁制一梁冠,而无印绶。以上并大著作。

魏氏又置佐著作郎,亦属中书。晋佐著作郎八人,进贤一梁冠,绛朝服。秘书监自调补之。太元四年诏:「秘书无监,使吏部选佐著作郎,有监复旧。」又阎纂集云:「邹湛谓秘书监华峤曰:『阎纂可佐著作。』峤曰:『此职闲重,势贵多争,不暇求才。』」按此则大著作亦监自调也。晋制,佐著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宋初,以国朝始建,未有合撰者,其制遂废矣。宋、齐以来,遂迁「佐」于下,谓之著作佐郎,亦掌国史,集注起居。梁初,周舍、裴子野皆以他官领其职,冠制与大著作同。陈氏为令、仆子起家之选。后魏有著作郎、佐郎。北齐有著作郎、佐郎各二人。后周有著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掌缀国录,属春官之外史。隋于秘书省置著作曹,著作郎二人,佐郎八人,炀帝加佐郎为十二人。大唐为著作局,置著作郎二人,佐郎四人,开元二十六年,减佐郎二员。亦属秘书省。自宋以后,国史悉属秘书。龙朔二年,改著作郎为司文郎中,佐郎为司文郎,咸亨初复旧。初,著作郎掌修国史及制碑颂之属,分判局事,佐郎贰之,徒有撰史之名,而实无其任,其任尽在史馆矣。其属官有校书郎二人,后魏著作省置校书郎,北齐著作亦置校书郎二人,隋亦同,掌雠校书籍,若本局无书,兼校本省典籍。正字二人。隋著作曹置正字二人,今减一人,掌同校书。

同类推荐
  • 寄范评事

    寄范评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坟

    三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一敕坛仪

    正一敕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仙—流

    仙—流

    一个被拾得的村野小孩,幸运地走上了修仙之路。谁说仙道本无情?
  • 君传说

    君传说

    集上古神器,入门派修仙,学炼器炼药,收乱世妖兽,镇压各式人民币玩家……
  • 等到花开雨落时

    等到花开雨落时

    为什么要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为什么就不能坦白承认?如果在雨落下之前,我会忘掉你的笑容,这样,你和她和我,会不会不一样?
  • 仙侠奇缘之千画

    仙侠奇缘之千画

    我的血泪滴落在忘川河畔,遍地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我抱着怀中渐冷的身体,心痛的好似万箭穿心……我坐在三生石旁,望着忘川河畔盛开的曼珠沙华,此情此景为何如此熟悉……当救世女重生穿越,遇到了她命中劫难——仙界之首上仙青决,他超凡脱俗,风骨超常,受万人景仰。当机灵可爱的小花痴,遇上严肃无情的青决上仙,他们的故事会历经怎样的波折?千辛万苦,百般柔情,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心碎收场?
  • 笑傲绝颠

    笑傲绝颠

    滚滚红尘阑珊梦,铁血丹心侠客行。凭栏醉卧风听雨,人间何处无真情。魔皇啸天战仙凡,天人一族振翅行。妖兽称王遍地走,鬼族幽灵身轻盈。开了九重天上路,踏遍仙界寻净土。破得六道轮回门,策马仗剑有豪情。地狱无极门大开,尸山血海骨盈盈。张阳笑傲心已死,无厘小跳登绝颠。
  • 另一个世界:天赐之眼

    另一个世界:天赐之眼

    我的眼睛,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所以,我活在不同的世界。母亲说,这是天罚。而他说,这是天赐
  • 转世重生小学生

    转世重生小学生

    一个二流大学的混日子的大二学生,回到自己的小学时代,是做一只掀起滔天巨浪的蝴蝶,还是做那一只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毛毛虫?
  • 帝王绝:谁之天下谁家妃

    帝王绝:谁之天下谁家妃

    她是江湖杀手排行榜上排行第一的杀手。她是闇楼的百变月主。一场错误的报恩,一段彼此算计的后宫之路。他是轻笑之间运筹帷幄的帝王,她化身为大秦后宫最受宠的妃子。而他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如雪男子,还有他总是那般漫不经心地坐观别人之间的争斗。神秘的闇楼日主,步步为营的阴谋算计,最后的最后,谁胜了,谁又败了?谁失了心?谁又晃了神?她入了不该入的局,爱了不该爱的人,绝天崖上,伤心欲绝,命绝天涯,却没想到命不该绝。于崖底遇上单纯少年,本想就如此与之平静地过一生,却偏偏还是无法离开,陷入了别人的恩怨之间。苍国王室的秘密,他们之间的恩怨,天下的风云再起,还有她真正的身世,当一切的一切全部浮出水面的时候,谁才是谁的错?他说,落落,我绝不再骗你。他说,落落,我们一直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他说,落落,你说过要和我永远在一起的。他说,落落,我只希望你能平安开心地过一辈子。
  • 乱棋

    乱棋

    重生转世的方麒,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心中背负了太多的秘密。他想要知道这些秘密的答案,更想知道的是关于自己的答案,因为自己似乎是一颗棋子,时时刻刻都在别人的掌控当中。为了找寻答案,方麒在这六界兜兜转转,遇到的有人也有鬼,有仙佛也有妖精,甚至也有所谓的魔,在这个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秘密压在自己身上。方麒想,如果……棋子掌握的秘密早已脱离了棋手的掌控,变成一颗乱棋,那么一切的一切会不会成为未知?不过到了最后,也许一切都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自己始终初心未改,只要自己感受到的感情是真实的,那么自己就会愿意为了守护这些感情付出自己的一切。修行路上,努力,奋斗!其实为的就是如此!
  • 天地传说之细说僵尸

    天地传说之细说僵尸

    其实每一个故事都仿佛是没有开头的,因为它不是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写的,但是每一个故事又是有开头的,因为它就是从你第一个字、第一句话……开始。人们为什么从是会相信鬼神的存在呢?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吗?或许是吧!不过也许有另一种说法,那些人们的幻想来自于对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一个并不属于现代世界的记忆。就像人死之后,灵魂演化为最初的能量,带着生命的印记进入下一个轮回。这样听起来也许有点玄,但是其实它遵守着宇宙能量守恒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