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4400000004

第4章 务本(2)

〔一九〕史记平准书云:“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二0〕晋语云:“通商宽农。”汉书翟方进传云:“可少宽假,使遂其功名。”此以宽假。宠遂连言,盖即本于彼。铎按:楚语注:“宠,荣也。”礼记缁衣注:'“遂”犹“达”也。’宠遂,谓使之荣达耳。

夫教训者,所以遂道术而崇德义也。今学问之士,好语虚无之事〔一〕,争着雕丽之文〔二〕,以求见异于世,品人鲜识〔三〕,从而高之〔四〕,此伤道德之实,而或蒙夫之大者也〔五〕。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六〕,泄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文〔七〕,兴喻以尽意〔八〕。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九〕,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于世,愚夫戆士〔一0〕,从而奇之,此悖孩童之思〔一一〕,而长不诚之言者也〔一二〕。尽孝悌于父母,正操行于闺门〔一三〕,所以为列士也〔一四〕。今多务交游以结党助,偷世窃名〔一五〕以取济渡〔一六〕,夸末之徒,从而尚之,此逼贞士之节〔一七〕,而眩世俗之心者也〔一八〕。养生顺志,所以为孝也。〔一九〕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二0〕,终没之后,乃崇饬丧纪以言孝〔二一〕,盛飨宾旅以求名〔二二〕,诬善之徒〔二三〕,从而称之,此乱孝悌之真行,而误后生之痛者也〔二四〕。忠正以事君,信法以理下,所以居官也〔二五〕。今多奸谀以取媚〔二六〕,挠法以便佞〔二七〕,苟得之徒〔二八〕,从而贤之,此灭贞良之行〔二九〕,而〔三0〕开乱危之原者也〔三一〕:五者,外虽有振〔

三二〕贤才之虚誉〔三三〕,内有伤道德之至实。

〔一〕汉书扬雄传赞:'桓谭曰:“昔老聃着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

〔二〕后汉书樊宏后准传云:“儒者竞论浮丽。”

〔三〕“品人”犹言“众人”。晏子春秋外篇云:“今品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铎按:说文:“品,众庶也。”

〔四〕铎按:“高”治要作“尚”,复下文。

〔五〕论衡量知篇云:“人未学问曰蒙。”“或”与“惑”通,程本作“惑”。铎按:潜叹篇:“或君则不然”,亦以“或”为“惑”。

〔六〕周礼太师郑注:'“颂”之为言“诵”也,“容”也。’

〔七〕汉书扬雄传云:“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

〔八〕周礼太师注:“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九〕“饶”疑“挠”之误。淮南子齐俗训云:“诋文者处烦挠以为慧,争为佹辩,久稽而不诀。”铎按:“饶”当作“譊”。众经音义二十引仓颉篇:“譊,讼声也。”“譊辩”二字平列。”屈蹇“犹”蹇吃”,并双声。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言不通利,谓之蹇吃。”

〔一0〕说文云:“戆,愚也。”淮南子泛论训云:“愚夫憃妇”,高诱注:'“憃”亦“愚”,无知之貌也。’“憃”与“戆”通。

〔一一〕说文云:“誖,乱也。”或从心作“悖”。孟子云:“孩提之童。”

〔一二〕韩非子难二云:“言语辨听之说不度于义者,必不诚之言也。”史记高祖纪云:“人乃以妪为不诚。”

〔一三〕“尽”旧作“内”,据治要改。盐铁论孝养篇云:“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

〔一四〕旧脱“为”字,“列”作“烈”,据治要补。改。铎按:烈。列古或通用,韩策二:“乃其姊者亦列女也。”史记刺客传作“烈”。不改亦得。

〔一五〕“世”治要作“势”。按管子牧民篇云:“偷取一世。”韩非子诡使篇云:“巧言利辞,行奸轨以幸偷世者数御。”“世”字似不误。铎按:治要作“势”,误。势。世声近多相乱,韩非子孤愤篇:“处势卑贱”,干道本“势”作“世”;盐铁论论儒篇:“无势位,舜。禹不能治万民”,一本“势”作“世”,是其例。

〔一六〕“济渡”以涉水为喻。诗匏有苦叶毛传:“舟子,舟人,主济渡。”

〔一七〕汉书匈奴传赞云:“城郭之固,无以异于贞士之约。”王先生云:'“逼”疑“违”。’

〔一八〕“眩”旧作“衒”,据治要改。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眩,惑也。”

〔一九〕礼记内则:'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孟子云:“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

〔二0〕韩诗外传一:'曾子曰:“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

〔二一〕礼记月令云:“饬丧纪。”文王世子郑注:'“纪”犹“事”也。’

〔二二〕晋语云:“礼宾旅”,韦昭注:“旅,客也。”

〔二三〕铎按:易系辞下传:“诬善之人其辞游。”

〔二四〕盐铁论散不足篇云:“古者事生尽爱,送死尽哀,故圣人为制节,非虚加之。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着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群书治要载崔实政论云:“送终之家,亦无法度,至用檽梓黄肠,多埋宝货,烹牛作倡,高坟大寝。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而俗人多之,咸曰健子,天下企慕,耻不相逮。念亲将终,无以奉遣,乃约其供养,豫修亡殁之备,老亲之饥寒,以事淫佚之华称。竭家尽业,甘心而不恨。”后汉书赵咨传云:“废事生而荣终亡,替所养而为厚葬,岂云圣人制礼之意乎?”意与此同。

〔二五〕鲁语:'臧文仲曰:“居官者当事不避难。”’

〔二六〕昭七年左传云:“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

〔二七〕汉书酷吏宁成传云:“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论语云:“友便佞。”治要作“玩法以便己。”

〔二八〕旧脱“徒”字。淮南子人闲训云:“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缪称训云:“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子曰苟义。”铎按:“徒”与“从”隶书形近而脱。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士礼居旧藏明刊本正作“苟得之徒,从而贤之”。

〔二九〕史记秦始皇纪琅邪台刻石辞云:“奸邪不容,皆务贞良。”

〔三0〕“而”字旧脱。

〔三一〕旧脱“者”字,据治要补。

〔三二〕“振”与“震”同。

〔三三〕管子明法解云:“群臣以虚誉进其党。”

凡此八者,皆衰世之务,而闇君之所固也〔一〕。虽未即于篡弒〔二〕,然亦乱道之渐来也。

〔一〕荀子王霸篇云:“闇君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孔安国论语注:“固,蔽也。”

〔二〕铎按:宣元年公羊传注:“即,近也。”

夫本末消息之争〔一〕,皆在于君,非下民之所能移也。夫民固随君之好〔二〕,从利以生者也〔三〕。是故务本则虽虚伪之人皆归本,居末则虽笃敬之人〔四〕皆就末。且冻馁之所在,民不得不去也;温饱之所在,民不得不居也〔五〕。故衰闇之世,本末之人,未必贤不肖也〔六〕,祸福之所〔七〕,势不得无然尔。故明君莅国〔八〕,必崇本抑末〔九〕,以遏乱危之萌。此诚治之危渐〔一0〕,不可不察也。

〔一〕易丰彖曰:“与时消息。”“争”疑“事”。铎按:“争”犹“辨”。襄二十九年左传:“辩而不德。”杜注:'“辩”犹“争”也。’“辩”与“辨”同。

〔二〕管子法法篇云:“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铎按:韩非子二柄篇:“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外储说左上篇:“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是其事。

〔三〕商子君臣篇云:“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令学问,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四旁无择也。民徒可以得利而为之者。”此下旧有“故君子曰”一段,凡二百卅七字,今考定入遏利篇。

〔四〕论语云:“行笃敬。”

〔五〕论语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盐铁论褒贤篇。论衡问孔篇。刺孟篇。高诱注吕氏春秋有度篇。后汉书陈蕃传“处”并作“居”。汉书叙传幽通赋云:“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用论语文。抱朴子博喻篇亦云:“不以其道,则富贵不足居。”

〔六〕俞樾云:'“人”字乃“失”字之误,“贤”字乃、“皆”字之误。言衰闇之世,本末之所以失者,未必皆不肖之故,乃为祸福所迫,不得不然也。’铎按:如俞改,则与上文不相应。不可从。

〔七〕“所”下有脱字。

〔八〕晏子春秋谏下云:“莅国子民。”

〔九〕盐铁论本议篇云:“王者崇本退末。”

〔一0〕“治之危渐”当作“治乱之渐”。危。乱字形相近,又误倒“之”字于上也。铎按:汪说近是。邵本改作“为治之渐”,不成语。

同类推荐
  • 筠谷诗

    筠谷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书考

    法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拉池县丞志

    拉池县丞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述书赋

    述书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彼岸双生花未开

    彼岸双生花未开

    曼珠沙华花,彼岸相对开;花开不见叶,叶开花落花,花叶永不遇。彼岸双生【我们是彼岸花,有花不见叶,有叶不见花。花叶永不遇。黄泉路上,三生石旁,奈何桥中,忘川河边;彼岸盛开,妖冶深沉,热烈美丽;泼泼洒洒,缠缠绵绵。最美年华,陌上花开,花开彼岸,彼岸双生,曼珠沙华。】——曼珠沙华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醉倚长天

    醉倚长天

    剑,凶器也;局,野心之谋;侠,以剑破局,又不堕凶道之人,可,真是如此……吗?
  • 璃夏释伤

    璃夏释伤

    亲爱的炎夏,那些生命中不是被自然流光带走的东西,那些在天灾人祸中陨落的生命,让我感到深深悲痛的这一切,我该如何以一颗柔软的心去面对?失去你之后,我的歇斯底里是忧伤还是烦恼?你可不可以告诉我?
  • 兽王·九央烈马

    兽王·九央烈马

    兰虎等人来云岩城执行抓捕凶兽任务,刚下飞船就遭到了当地部落杀手的刺杀,惊心动魄中众人在向无云家族的大本营、云岩城第一大势力向家堡中安顿下来。被兰虎用“封鱼剑”击败的“粉碎机”孔敖的弟弟孔玄夜为了替兄长报仇,尽遣帐下高手,配合两个仇视新人类的将军的手下追杀至云岩城。 沙漠部落的圣女突然到访,意图与兰虎结盟,更令兰虎对向家堡的家主向天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在圣女的指点下,兰虎找到了向家堡位于沙漠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战火重新燃起,兰虎再次举起了神剑,为生存而战……
  • 朔望集

    朔望集

    引子诗歌对于日益喧嚣的生活环境愈发显得不合时宜了,之所以还忘不掉,也恰是她独特的魅力之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风光霁月,亦或者是阴雨晦冥,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始终是相对接近大众所熟悉一种体现途径,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虽然消除了一些古体韵律方面严格的旧鄙,但对于诗歌来说,她还像正值豆蔻年华翩翩少女,魅力无限!不才对于诗歌是爱好而非专业,每有会意,便试着将自己所见、所感以诗歌的形式写出来,仅此,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读者予以指出,不胜感激!
  • 家养凯喵

    家养凯喵

    听说了么一只猫会卖萌,会耍帅,会撩妹,你知道他是谁么?
  • 山门石路

    山门石路

    山门石路,遥远的传说,现实的悬疑,究竟能否一探真相?
  • 血谜灵物

    血谜灵物

    一个服完役回来的吴盛华,却拥有一块诡异的手表,他阳光的性格,却变得十分冷峻,心爱的人死对他打击太大,因此成天无所事事,后来他父母被人所杀,他伤心欲绝,发誓无论如何要找出仇人。同时,接二连三的凶杀案在路桥发生,他会如何看待?
  • 星空进化路

    星空进化路

    少年人,宇宙行,路漫漫,夜无边。冰冷黑暗的宇宙,炽热璀璨的星辰。不论族群只分善恶!时代变而梦不变,岁月走然心依旧。世间万象皆迷雾,诸般风景梦中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