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4400000013

第13章 思贤(1)

国之所以存者治也,其所以亡者乱也。人君莫不好治而恶乱,乐存而畏亡。然尝观上记〔二〕,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三〕,夫何故哉〔四〕?察其败,皆由君常好其所乱,而恶其所治;憎其所以存,而爱其所以亡〔五〕。是故〔六〕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七〕,限隔九州〔八〕,殊俗千里〔九〕,然其亡征败迹〔一0〕,若重规袭矩〔一一〕,稽节合符〔一二〕。故曰:虽有尧。舜之美,必考于周颂〔一三〕;虽有桀。纣之恶,必讥于版。荡〔一四〕。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一五〕。

〔一〕铎按:春秋以降,迄于汉世,分封同姓,不量能而授官,故亡国败家相续,此望治者所以思得贤材共相举救者也。故以“思贤”命篇。

〔二〕吕氏春秋务本篇云:“尝试观上古记”:高诱注:“上古记,上世古书也。”

〔三〕“秽”当作“灭”。贤难篇云:“三代之以覆,列国之以灭。”灭。秽字形相近。汉书食货志:“彭吴穿秽貊。朝鲜”,史记平准书作“彭吴贾灭朝鲜”,误正类此。吕氏春秋安死篇云:“亡国不可胜数”,高诱注:“不可胜数,亡国多也。”铎按:此“数”字读去声。”不数“即”无数”,与“有三”对。史记张释之冯唐传赞:“不偏不党,不党不偏”,即书洪范“无偏无党,无党无偏”。襄三年左传引商书:“无偏无党”,新序杂事一作“不偏不党”。周语上:“是以事行而不悖”,潜叹篇作“事行而无败”。是“不”与“无”同也。此书无。不多互用,汪偶未照耳。

〔四〕“故”字旧脱,据治要补。

〔五〕治要“以”作“与”,“乱”。“治”上并有“以”字。“恶”旧作“忘”,据治要改。汉书董仲舒传云:“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

〔六〕“故”字据治要补。

〔七〕续汉书律历志刘昭注引乐协图征云:“天元以甲子朔旦冬至,日月起于牵牛之初,右行二十八宿,以考王者终始。或尽一其历数,或不能尽一,以四千五百六十为纪,甲寅穷。”宋均注:'“纪”即“元”也。四千五百六十者,五行相代一终之大数也。王者即位,或过其统,或不尽其数,故一共以四千五百六十为甲寅之终也。王者起必易元,故不复沿前而终言之也。’

〔八〕新语道基篇云:“九州绝隔。”

〔九〕晏子春秋问上云:“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一0〕韩非子有亡征篇。铎按:“败迹”已见明闇篇。

〔一一〕尔雅释山郭璞注:'“袭”亦“重”。’铎按:袭。叠古音同部,今习用“叠”字。

〔一二〕孟子云:“若合符节。”礼记儒行郑注:'“稽”犹“合”也。’

〔一三〕荀子非相篇云:“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淮南子精神训高诱注:“考,观也。”铎按:旧说周颂为周室成功致太平之诗,故曰“必考于周颂”。

〔一四〕并诗大雅。”版:“作”板”,尔雅释训作“版”。礼记玉藻郑注:'“几”犹“察”也。”“讥”与“几”同。铎按:管子小匡篇:“关市几而不正”,即孟子公孙丑上篇“关讥而不征”,是“讥”与“几”同也。

〔一五〕诗荡。

夫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一〕。岂虚言哉〔二〕!何以知人之〔三〕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四〕。是故病家之厨〔五〕,非无嘉馔也,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故遂于亡也〔六〕。夫生囗囗梁〔七〕,旨酒甘醪,所以养生也〔八〕,而病人恶之,以为不若菽麦糠糟欲清者〔九〕,此其将死之候也。尊贤任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而闇君恶之,以为不若奸佞阘茸谗谀之〔一0〕言者〔一一〕,此其将亡之征也〔一二〕。老子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易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一三〕”是故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永永也〔一四〕。

〔一〕韩非子孤愤篇文。铎按:淮南子说山训:“与死者同病,难为良医;与亡国同道,难与为谋。”亦此义。

〔二〕老子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三〕“之”字旧脱。

〔四〕文子微明篇云:“人之将疾也,必先不甘鱼肉之味;国之将亡也,必先恶忠臣之语。”铎按:且。将一声之转,故互其文。

〔五〕说文云:“厨,庖屋也。”

〔六〕两“于”字治要无。按定四年左传云:“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荀子正论篇云:“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说苑建本篇云:“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齐策:'苏秦曰:“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三,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皆“遂亡”连文之证。铎按:笺所引诸书“遂”字,或为语词,或与“坠”,而皆不足以说此。“于”犹“以”也。韩非子解老篇:“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老子“于”作“以”。“于死”。“于亡”犹言“以之死”。“以之亡”耳。治要无两“于”字,盖不得其义而妄删,不足据也。

〔七〕尔雅释言释文引字林云:“囗,饭食也。”玉篇以“囗”为俗“饭”字。“生饭”未详。盐铁论散不足篇云:“豆羹白饭,綦脍熟肉。”“饭”或“白饭”之误。铎按:生。白形音俱远,无缘致误。实贡篇云:“夫说粱饭食肉。”与此同谓美食也。若白饭则何美之有?

〔八〕庄子有养生主篇。淮南子泰族训云:“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

〔九〕“欲”当作“饮”。楚辞招魂云:“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冻,冰也。”铎按:“清”疑当作“凊”,谓“寒水”也。蔡邕为陈留县上孝子状:“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笺引招魂“挫糟冻饮”,则又以美食当恶食矣。庄子人间世:“爨无欲清之人。”释文:“清,七性反。”字当作凊。

〔一0〕“之”字旧脱。

〔一一〕汉书李寻传云:“诸阘茸佞,抱虚求进。”

〔一二〕旧脱“也”字,据何本补。治要载尹文子曰:“凡国之将存亡有六征。”韩非子亡征篇云:“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

〔一三〕否九五。

〔一四〕两“永”字有误。程本作“国脉永”。按“脉”字疑非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淮南子说山训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俞樾云:'上“永”字不误,下“永”字乃“囗”之误。囗,古文“保”字,见说文。”身常安“与”国永保”,两文相对。

上医医国,其次下医医疾〔一〕。夫人治国,固治身之象〔二〕。疾者身之病,乱者国之病也。身之病待医而愈,国之乱待贤而治。〔三〕治身有黄帝之术〔四〕,治世有孔子之经〔五〕。然病不愈而乱不治者,非〔六〕针石之法误〔七〕,而五经之言诬也,乃因〔八〕之者非其人。苟非其人〔九〕,则规不圆而矩不方,绳不直而准不平〔一0〕,钻燧不得火〔一一〕,鼓石不下金〔一二〕,驱马不可以追速,进舟不可以涉水也〔一三〕。凡此八者,天之张道〔一四〕,有形见物,苟非其人,犹尚无功,则又况乎怀道术以抚民氓,乘六龙以御天心者哉〔一五〕?

〔一〕“下医”二字衍。晋语:'医和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铎按:晋语“人”字衍,“医”字蒙上省。此文“医”字不省。

〔二〕吕氏春秋审分览云:“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后汉书崔骃后实传政论云:“为国之法,有似理身。”

〔三〕韩诗外传三:“传曰:太平之时,无瘖。聋。跛。眇。尪蹇。侏儒。短折,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无襁负之遗育,然各以其序终者,贤医之用也。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无他焉,用贤而已矣。”

〔四〕汉书艺文志:“医经: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五〕白虎通五经篇云:“孔子定五经,以行其道。”

〔六〕“非”旧作“唯”。

〔七〕“针石”治要作“灸针”。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苦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八〕“因”疑“用”。

〔九〕易系辞下传云:“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一0〕吕氏春秋分职篇云:“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

〔一一〕说文云:“囗,阳囗也。”论语云:“钻燧改火。”“燧”与“囗”同。铎按:礼记内则郑注所谓“木燧”是也。

〔一二〕论衡量知篇云:“铜锡未采,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炉橐铸铄乃成器。未更铸橐,名曰积石。积石与彼路畔之瓦。山间之砾一实也。”昭廿九年左传云:“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杜注:“令晋国各出功力,共鼓石为铁”,疏云:“冶石为铁。用橐扇火,动橐谓之鼓。”

〔一三〕“马”。“进舟”旧作“金马”。“土舟”,据治要改。钻。鼓,驱。进同类。铎按:驱马。进舟并行之疾者,不得其人而用之,则不可追速涉水,作金马。土舟,则非其指。治要是也。

〔一四〕“张”谓“张着”。汉书王莽传云:“事势张见。”铎按:张。章同音,而义亦近,周语:“其饰弥章”,韦注:“章,着也。”

〔一五〕易干彖曰:“时乘六龙以御天。”

夫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一〕。治疾当得〔二〕真人参〔三〕,反得支罗服〔四〕;当得麦门冬,反得烝穬麦〔五〕。己而不识真〔六〕,合而服之〔七〕,病以侵剧〔八〕,不自知为人所欺也。乃反谓方不诚而药皆无益于疗病〔九〕,因弃后药而弗敢饮〔一0〕,而便〔一一〕求巫觋者,虽死可也〔一二〕。人君求贤,下应以鄙,与直不以枉。己不引真,受猥官之〔一三〕,国以侵乱,不自知为下所欺也。乃反谓经不信而贤皆无益于救乱,因废真贤不复求进〔一四〕,更任俗吏〔一五〕,虽灭亡可也〔一六〕。三代以下,皆以支罗服。烝穬麦合药,病日痁而遂死也〔一七〕。

〔一〕“真药”旧作“良医”,据治要。意林改。御览数引并同。铎按:“治世”御览数引作“理世”,避唐讳改。

〔二〕“得”字旧脱,据何本补。铎按:御览七三九。九九一引并有“得”字。

〔三〕说文云:“囗,人囗,藥艸,出上黨。”“參”為“囗”之借。

〔四〕意林及御览七百卅九。九百九十一“罗服”字皆从艹作,无“支”。御览九百八十引正论云:“理世不得真贤,犹治病无真药。当用人参,反得萝菔根。”“支萝菔”即“萝菔根”也。

〔五〕“得”字旧脱,据御览七百卅九补。“穬”旧作“横”,按证类本草六引陶隐居云:“根似穬麦,故名麦门冬。”今据改,下同。

〔六〕王先生云:'“而”字衍。’继培按:“而”字非衍,劝将篇云:“己而不能以称明诏”,是其例。铎按:汪说是也。而。乃古同声而通用。史记淮阴侯传:“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汉书蒯通传“乃”作“而”,是其证。说见经传释词。

〔七〕墨子非攻中篇云:“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注:“其治合之齐,则存乎神农。子仪之术云。”释文:“合,如字,又音合。”

〔八〕说文云:“侵:渐进也。”汉书哀帝纪赞云:“即位痿痹,末年寝剧。”王莽传云:“太师王舜,自莽篡位后,病痿寝剧死。”颜师古注并云:“寝,渐也。”寝。侵义通。史丹传云:“上疾稍侵”,师古注:“稍侵,言渐笃也。”又云:'上因纳谓丹曰:“吾病寝加。”’师古注:“寝,渐也。”艺文志论医经云:“拙者失理,以愈为剧。”扬雄传注:'郑氏云:“剧,甚也。”’

〔九〕旧脱“疗”字,据御览七百卅九补。说文云:“囗,治也。或从作疗。”

〔一0〕“而弗敢饮”御览作“弗敢复饮”。

〔一一〕“便”御览作“更”。铎按:下文“更任俗吏”,则作“更”是。

〔一二〕楚语云:“民之精爽不携贰者,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史记扁鹊传云:“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素问五藏别论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新语资质篇云:“卫人有病将死者,扁鹊至其家,欲为治之。病者之父退而不用,乃使灵巫求福请合,对扁鹊而祝。病者卒死,灵巫不能治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所以说GM什么的我才不想当啊

    所以说GM什么的我才不想当啊

    总的来说就是被神(?)绑来做坑爹的GM,虽然是各种狂拽炫酷是没错啦,但我要的是妹子啊!(QQ群号:650764569)
  • 瞎皇的守财奴:异瞳魂医

    瞎皇的守财奴:异瞳魂医

    出生之时酷夏飘雪众人说她乃灾被卖之后成为实验品她只求得一生平安命运与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总是不随她愿最后撒下诅咒是恨是怨?众人说他瞎,说他无能,说他死得早可偏偏,她嫁给了那个无能的男人众人看他们非死即伤………………对不起,老天不让她如愿她自然不会让别人如愿
  • 霸道权少,娇妻驾到

    霸道权少,娇妻驾到

    他本出身大院,年少被下放,碰到萌呆小对门,七年等待,让他成为海陆佼佼者。两人再次相遇,无人会阻拦。她属于呆萌属性,大学毕业后,被某腹黑属性的男人,拐带基地的家属楼,和某两个小说家,成为好友,被迫挖坑,被迫压榨。他乐呵呵的调戏,她呆呆的被调戏呆萌效果强悍,让两个女孩子,大呼受不了。萌呆呆的小宝宝随之而来,一家四口的平稳生活就此展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这本《培根人生的理想与成就》,可以说是培根一生经典的智慧。我们在编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读者的要求,对本书的后半部分内容,在原稿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标题,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 生化之我为大帝

    生化之我为大帝

    轻灵春风一夜起,汝乃江南烟雨玲。失去了你,对于我来说,得到了整个世界又有什么用!明帝朱林本事一枚贫穷的特种兵,因为一场末世袭来,因江雨玲帮助最终在这末世之中建立了现代化的唯一个私人王国!他的封号叫做明朝!
  • 空境之旅

    空境之旅

    想不到o(╯□╰)o只是想写能有些触动的作品,主题什么的如题,不断地旅行之类……的吧,有同人元素……一点吧╮(╯▽╰)╭手机码的,唉╮(╯▽╰)╭
  • 深牢大狱

    深牢大狱

    延续了海岩以往小说畅销的所有元素,塑造了一个在苦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这本书中,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向往、丑恶的犯罪与绝美的爱情依然相伴相生,小说中三个女性对爱情绝然不同的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爱,毁灭着爱;爱,也创造着爱…… 海岩最新力作,“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适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王向科开车赶路,突然掉进了历史的池塘,好在和他一起的还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附近的几个工厂,他应该怎么办?是热血的前行,还是理智的冷静,是解开崇祯脖子上的白绫,还是和李自成称兄道弟?-----这就是他的任务,修改每一份血泪斑驳,历史就得如此正经。
  • 张明礼的意外之旅

    张明礼的意外之旅

    一个打错的电话,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走向,之后的连锁反应,又让好几个人的生活起了波澜。当今社会的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会遭遇各种诱惑,潜藏的危险。有时候,善与恶、是与非、生与死、天堂与地狱,就存在于你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