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史通俗演义》,清代白话章回小说。又称《樵史演义》,或省称《樵史》。八卷四十回。陆应撰,题“江樵子编辑”、“钱塘拗生批点”。版本有,清顺治刻本,卷首有自序,每回末有评点;北京大学一九三七年排印本筹。
该书开篇即详细述写明代天启年间,朝廷内部阉党与东林党、复社之间的惨烈的斗争。明天启皇帝(熹宗)少年登基,其乳母客氏与司礼太监魏忠贤狼狈为奸,结成阉党把持朝政,玩幼主于股掌。魏忠贤依阮大铖所呈东林党《点将录》与崔呈秀所献《天鉴录》、《同志录》名单,罗织大狱,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名士酷刑拷问。惨加迫害。魏忠贤又指使苏杭织造太监诬陷高攀龙、周顺昌等人定罪,高攀龙被逼投水,周顺昌在苏州被捕之日,万民为之呼冤。魏忠贤屠杀忠良、位极人臣,其党羽为他在各地建造生祠,并请封他为王。天启帝死,崇祯帝继位,魏忠贤、崔呈秀仍然气焰嚣张,群臣纷纷上本参劾,崇祯下旨暂贬魏忠贤到凤阳守皇陵,将崔呈秀交九卿会审。待逆案审明,便严惩阉党,魏忠贤,崔呈秀与客氏分别被戮尸掠死,余党依罪或斩首或流放;对被阉党迫害的忠良,则加以旌奖。
自崇祯即位之初,建州女真部落便从东部兴兵来犯,直至后来与清军之间大小战争,烽火不断。小说对四处勤王的将帅作了着意描述、如范景文、熊廷弼,袁崇焕等人,言之颇详,大部依照史实,如表崇焕以作战不利、误国入狱,被大辟;京师百姓争购袁崇焕之内啖之泄愤一事记之甚详。
此外,该书也以大量篇幅,记述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发生、发展、兴盛、衰败。写李自成、李过叔侄因杀死米脂县贪官外逃,投奔闯王高如岳,势力日渐壮大,自山、陕而入河南,继高闯王而称李闯王。罗汝才聚众山东,以善用兵而自号曹操王。罗汝才推李自成为盟主。开封杞县轻财重义的举人李岩被贪官迫害后,越狱携全家投奔闯王,李自成便如虎添翼,继而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等文人,武士亦纷纷来依归。李自成率兵破潼关入西安建大顺国而称帝。后又出兵山西,直捣京都,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李自成起义军由于自身的弱点,加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去辽东求助清兵,清兵大举入关,最后终被剿灭。
小说最后还记叙了偏安一隅的南京南明政权,先由福王监国,后立福王之子朱由崧为弘光皇帝。虽有史可法督师江北以御清兵忠心保卫明朝,但朝中政权全被兵部马士英把持,魏忠贤的党羽阮大铖东山再起,阮、马勾结为魏党翻案,又刮起谋害忠良的腥风,朝政混乱,弘光皇帝只知淫逸、十分昏庸。宁南侯左良玉,讨伐马士英未果病终;史可法孤掌难鸣,有志难伸,终在与清兵作战时被俘,不屈而死。
该书所记明末及南明朝政,多为实录,当时有各种杂史如《两朝从信录》、《颂天胪笔》等可以取资,大体可信。但作为小说而过分注重信史的传述,也影响了它的文学性;反之,在叙述农民起义军时,则又有不少偏离史实之处,因作者将李自成等视为流匪、反逆,故史料之外,又采入不少无稽不实的讹谣传闻。此书由于是站在汉人立场上写作的,所以,不能为清朝统治者所容忍,乾隆四十三年,朝廷开列的禁书目中,就有《樵史演义》,以后屡屡遭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