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崇上嗣,冠责成人。受记过而置史,期寡尤于治身。元服既加,思主器之增重;官箴御侧,俾载笔以维寅。自昔明王,建兹元子。谓夫豫储贰,所以恢壮于基构;早教谕,所以辅成其德美。故乃生则使吉士负之,暨少长而与正人处矣。迨春秋之甫盛,弁兮有容;免保傅之至严,史焉居此。将使夫言也无违,行也无疵。渐仁义以中立,绎温文而允宜。毓德少阳,由三加而谕志;紬书庄士,参众臣而尽归。非天子不得备夫官联,惟圣人是以尚乎冠事。着代于阼,重名而字。着代所以壹系于大本,重名所以使弃其幼志。惟命兮靡常,修身兮匪易。是宜绳愆纠缪,无隐恶以成章;广记备言,职思忧而相示。且夫事莫大于无悔,过莫先于改为。故不于有咎,而甚病于弗知。不有史也,其谁诏之。结佩以朝,念服备而能谨;执简识失,将文胜以无遗。是知教义方者,爱子而常然;惇孝弟者,既冠之所守。位愈尊而事愈重,德弥盛而养弥厚。或通之于前,或相之于后。纤介而必书,周旋于善诱。故得学宫齿冑,责四行而何訧;寝门问安,日三至而奚咎。火哉德茂明两,材由少成。正万拜于大卞,隆永世之英声。彼望苑延宾,以方术而互进。洞箫作颂,资燕乐以【误】【娱】情。是皆不践于典,蔑闻于警戒。汉道似以未善,世嫡于焉有败。夫岂若信臣书过,而日新焉。此易所谓「忧悔吝者,存乎介」矣。
【《永乐大典》卷一万六千二百十八「冠」字韵,页七下引「刘攽彭城集」。(藏牛津大学图书馆)】
为韩相贺史馆相公启
伏审涓选休辰,显应典策。伏惟庆慰。恭以某官秉德纯固,造道几深。任重而未尝去仁,器远而靡求近效。是谓社稷之镇,股肱之良。资帝睠之简衷,实民性之注意。诞告伊始,佥论翕然。九功之德,由是可歌;千龄之期,抑推胥协。某位联公餗,居仰阶符。甫深凫藻之诚,遽沐函书之赐。佩铭喜忭,交集于兹。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二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贺江宁相公启
近审宠分瑞节,出镇南邦。帝睠忧贤,赐履所以均逸;海隅傒志,于蕃犹之具瞻。惟涓日而布和,固殿邦而多福。吉祥止止,启处休休。恭以某官业茂敕天,道隆稽古。民怀师保之德,朝倚股肱之良。惟九功之可歌,实万世之永赖。申伯于谢,喜浃周邦;姬公在东,叹兴信处。行复衮衣之赐,用正泰阶之符。勉祈节宣,下副言愿。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三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贺宋相公启
伏审宠升左户,改镇壁田。虽霖雨之期,尚觖时望;在股肱之寄,诚出上心。凡被顾怜,尤深庆抃。恭以某官弼谐帝业,寅亮天工。盛德着乎九歌,仁泽孚于四海。下兴济济之诵,上有巍巍之名。间者剖麟玉而保厘,资衮衣而信处。四方维则,实观商【色】【邑】之先;三后协心,允继姬文之治。惟昆吾之旧宅,大有隗之遗风。复赖殿邦,以资覃化。伫下玉堂之册,还司金铉之和。某云云。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三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贺吕开封启
伏审光膺命书,尹正天府,恭惟庆慰。窃以某官清徽肃物,高论端朝。裁经术以自将,耸德华而绝出。雍容迩列,表范士林。总外计之繁,则赋舆充入;任中权之寄,而戎索底平。方骤历于钧衡,复详试于畿甸。缁衣流咏,益闻郑伯之功;扶阳启封,将继韦成之拜。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三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贺晏相公启
一违恩闳,屡更岁律。愀焉挈缾之智,窘若系匏之姿。逖仰阶符,祗摇心。兹者伏审光膺帝制,居守别都。成周三后之功,京邑四方之则。允属元老,用熙兆民。恭惟涓选谷辰,和布美化。神明攸劳,茀禄用康。伏以某官天寿高严,人文明焕。务致君于道,以康世为怀。吁谟庙堂,覃化区宇。孰不被运钧之赐,有以致敕天之勋。及乎权中军之严,分阃外之寄。戎索修治,边夷服从。方将还熙载于本朝,故复资保厘于留钥。伫颁优策,以快具瞻。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三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贺刘相公启
伏审光被制书,宠正钧席,伏惟庆慰。恭以某官炳灵山岳,德股肱。敦正始之远猷,修大中之宏度。越在初试,靡求近功。盖自许以伊,期必治君于尧舜。风之所偃,泽之所沾。上有巍巍之名,下臻济济之诵。声实轶于邴魏,规画壮于萧曹。听之佥俞,陟是良弼。且重熙之会,礼乐盛兴;欲治之符,圣贤胥遇。庶乎包六经而摅颂,炳三代而同风。凡在具寮,用此相庆。某早繄钧铸,亲觏昌逢。莫随班贺之仪,徒积由衷之喜。瞻望符照,不任踊跃之极。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四十「启」字韵,页三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辙可户部侍郎制
敕:国赋之入,邦用之总。察其盈虚,乃可以调度;审其有无,则可以散聚。主计之任,司会之事,在文昌推为剧曹,故朝廷用为精选。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事而慎于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吹万。以游刃之余地,宜擢材而重任。是用进联地官,贰司邦计。夫六府三事,正德为之本;经赋入,中正为之法。尔无俊常以益上,志近而忘远,则民生厚而王化隆矣。其慎之哉!
【《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三「郎」字韵,页五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七十二册)】
宣义郎吕由诚可卫尉寺主簿制
敕:具官某,乃父宣力前朝,抗节自任。搢绅称之,至今不忘。朝廷重贤者之世,乐育旌擢;故用其长子,使丞卿寺。无禄早夭,朕甚悯之。惟由诚宦为邑宰,能自立者,可以承兄之绪,复命以卫尉之属。使天下信吾厚于直臣,知所劝勉矣。可。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七「簿」字韵,页九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延州藩落都虞候俄千男仲政可三班借职制
敕:某壮士战死,勇于报国。义实可嘉,恩用不遗。由乃父之尽力,俾藐孤之蒙祉。古之道也,尔其勉之。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三班奉职孙轸男忠臣可三班借职制
敕:孙轸男忠臣,永乐之战,尔父没于敌场。徇义忘身,其可嘉也。恤孤置后,吾何忧【(一作爱)】焉。爰疏茂恩,以劝勇士。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汉州助教锺迪可三班借职制
敕:具官某。山泽之利,三三而有连锡。是地不爱宝,以为邦用。然必因人而发,其勤不可不劝也。赏有定格,汝是膺之。畀以新命,是为殊宠。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蕃官惠逋移厥可三班借职制
敕:某其在种落,皆为酋豪。相率欵边,足明归义。重译而明纶綍,解辫而袭簪裳。恩实不訾,图所为报。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皇太后殿管勾文字夏崇可三班借职制
敕:某执事长乐,效勤官书。廷宸推恩,厥有前例。始命受服,是谓宠光。罄而犬马之诚,以冀涓尘之报。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李佛郎与右班殿直梁仲文李养并与三班借职制
敕:某人等。朝廷惟寇盗强围,暴夺良民,名捕魁首,厚设爵赏。而佛郎等用志协力,罪人斯得。赐金既以差予,懋官亦宜溥及。各疏茂恩,以树成效。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皇太后殿管勾文字朱宗懿可三班借职制
敕:某执事宫省,效力文墨。岁月之勤,良可省录。粤属诞辰,厥有前例。锡兹初命,齿于仕版。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六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一班殿侍卫涓可特授三班奉职制
敕:某人。恤孤录嗣,朝有着令。矧父膺随龙之遇,宜厥子蒙世禄之荣。粤疏茂恩,俾从新命。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九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蕃官可三班奉职制
敕:具官某。声亲弟,朝廷录死事之孤,所以闵忠而劝能也。声果敢有功,没于战陈,而无子息可被任用。施及同产,使庇族属。服我优恤,思着来效。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九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蕃官京结京铎拶并可三班奉职制
而死,勇壮可嘉。录其孤儿,以示愍恤。可。敕:某等。其父为国亢贼,敌坚力寡,恪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九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殿前东西班弓箭手刘密可三班借职制
敕:某以挽强射逐,勇力出众。试之集教,亦能无过。宜可【(原缺)】使以责来效。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二十九下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故御前忠佐步军副都头成宗男京可三班奉职制
敕:具官某,男某。陈力奉上,得亲殿陛之严;哀死恤孤,宜有帷盖之报。详推往续,宜示赏延;粤疏渥恩,用光存殁。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三十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李贵男遵可三班奉职制
敕:具官某,男某。乃父殁身行陈,以死效力。虽其微品,志可嘉也。哀死恤孤,朝有常宪。锡尔一命,以劝来者。可。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三十上引「刘攽彭城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故朝奉大夫权知陕州军府事陈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