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处世,如毛之附皮,燕之巢幕。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幕倾危,则巢何以安?是以无贵贱,无智愚,同寅协恭,惟恐大器之不安。故上自三公坐而论道,九卿百僚诤谏匡辅。左史纳言,右史书事。智者竭其谋,才者效其力。百工执艺以谏;下至士传言,庶人谤。上下情通,如手足之卫腹心,如枝叶之庇本根。上之视下,如父母之爱其子;下之亲上,如子孙之爱父母。中孚交通,无纤芥之凝滞;首足之气周流,无斯须之阻隔。是以心君康泰,百体顺令。叔世以来一一反是,君自圣于上,以天下之知莫己若,唯天下之莫违予。臣竟谀于下,唯恐失其富贵,苟合奉迎,贱辱百至。民顽嚣于下,漠然无情,如秦人不知越人之肥瘠。天变于上,而无一人告之者;众恐于下,而无一语陈之者。百司庶府,无一物之得而莫有言者。昏昏默默,共坐漏舟,可为寒心哉!
或曰:历观古今,治常少而乱常多,何也?曰:为政在人。人之类,数千年无一圣,数百年无一贤。圣贤不生,生而不得其位,政何以治?庸人之私智小慧,小人之刻薄残忍。无智慧而行残忍,顷刻之间,内不自静,天下安得而不乱?故曰:「为人君止于仁。」仁则静,静则天地位,万物育。大臣者,人君之耳目股肱。耳聋于五音,目盲于五色,股肱堕于安佚,淫于游荒,蛊惑其心,无所不至。心虽欲静,其可得乎?
孟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今之人,卤莽苟且,自以为足,先已自欺不明。一旦出门接物临政,颠倒错缪,自以为是,漫不加省,不知所以,为困国家。又无绳愆纠缪,彰善瘅恶之法。且无家塾、乡庠、党序、国学之模范。然而欲士之成己,欲小民之被泽,欲皇极之建,欲帝载之熙,欲百务之具举,欲泰山之盘石,垂法遗安于子子孙孙,亦难矣。三代之世,上成其下,下成其上。季世以来,上下相坏。招邪纳奸,以术不以诚,上坏其下也。谗谄面谀之人日至,上曰可,下亦曰可;上曰不可,下亦曰不可。声出而响应,形动而影随。使为上者自明自圣,下坏其上者也。正如一人之身,心不能养四体,四体不能卫腹心,互相残贼,自以为计。惜哉!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五「着」字韵,页四下引「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洪朋:《洪龟父集》二卷
洪朋,字龟父,号清非先生。南昌(江西)人。宋元佑、绍圣(一囗八六──一囗九八)间两举进士,不第。年三十七而卒。朋与其弟羽、刍、炎世称「四洪」,朋尤为江西诗派所推崇。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洪龟父集》二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洪龟父集【二条】 洪龟父清非集【三条】
洪清非诗【二条】 洪朋清非集【六条】
以上共十三条,馆臣漏辑者七条。
杂诗
陆沉翰墨场,春事忽云【莫】【暮】。文字森在眼,回首不长顾。弃置在北门,以写忧思虑。春水泱莽浮,上有桃李树。安得酒如江,毕竟醉烟雾。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九「诗」字韵,页二十二上引「洪朋清非集」。(影印本第九册)】
五绝
其一
支径雨浓草色,短墙风动筠梢。黄鹂犹啭夏木,紫燕纔出春巢。
其二
千里烟波渺渺,四时啼鸟匆匆。堤柳日浓旧色,庭花月换新红。
其三
江柳风吹袅袅,池荷雨洗田田。吟鸟千声夏啭,熏炉万宇晨烟。
其四
南窗棐几净隐,北园藤杖闲。在野秋风蟋蟀,界天暮雨虹蜺。
其五
窣堵坡临南户,给孤园映北窗。未能掌擎千界,会须口吸西江。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九「诗」字韵,页二十二上引「洪朋清非集」。(影印本第九册)】
奉陪方从教泛东湖
可人一宇宙,十顷降魔镜。彼美撰清明,令我赏兹胜。荷芰相因依,投壶入鱼艇。龙蛇上峥嵘,两浒静相映。本末隐兰若,风中度钟磬。夏虫语交加,此中有真静。对此欲何言,妙处心已领。聊复归去来,日入西峰暝。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二「湖」字韵,页十一上引「洪龟父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李新:《跨鳌集》三十卷
李新,字符应。仙井(四川)人。宋元佑三年(一囗八八)进士。崇宁二年以言抵罪夺官。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跨鳌集》三十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李新诗【一条】 李跨鳌集【一条】
李跨鳌先生集【二十三条】
以上共二十五条,馆臣漏辑者十条。
半方壶诗
主人未得老三山,半作方壶忆夜坛。鹤本令威来汉表,凤翔萧史下琼栏。到门佳客双凫落入座清风六月寒。破黄金已无数,定知云翼说烧丹。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五十六「壶」字韵,页十九下引「李跨鳌先生集」。(影印本第十七册)】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
其一
真有鬼谣藏古锦,曷须尘阀眩乌衣。但看湖上波光里,不欠当年小院归。
其二
碧摇虹影桥横水,翠漏林光日薄山。本绝机心成野步,惊鸥鹭不知还。
其三
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其四
芙蕖照水晚妆明,彩鹢无风自在行。争席要人相尔汝,新来翻为玉浆惊。
其五
纹楸圆玉鬬清坚,阵马云屯绝复连。坐据胡床消永日,此身今逐地行仙。
其六
麤疏犊鼻闲身,莫道吾家北院贫。自是江湖钓竿手,不妨烟水知人。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五「湖」字韵,页二十二上引「李跨鳌先生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汉源馆
消热层冰远,投凉嘉树稀。雨晴潇洒去,梦与沉寥归。禽静谷无语,云生山有衣。路行知水好,终不疗长饥。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八下引「李跨鳌先生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一晓发射洪循江而行书二诗州堆馆
其一
少健有力入云耕,耕云不怕山重重。岁时伏腊追社集,照水自爱双颊红。三十余年废田舍,芋魁豆饭忘乃翁。誓归复讲旧生计,无谓吾不如老农。
其二
翠麦铺茸不罅土,白白红红花日许。我行未尽天之涯,马足舆肩已辛苦。时名入手无一掬,昔年虎章今化鼠。疾归灌畦蔬换肉,无谓吾不如老圃。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八下引「李跨鳌先生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李光:《庄简集》十八卷
李光,字泰发,号读易老人。越州上虞(浙江)人。宋崇宁五年(一一囗六)进士。官侍御史,直龙图阁。绍兴间擢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参政知事。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卒。后谥庄简。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庄简集》十八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李庄简公诗【二条】 李庄简公文集【三条】
李庄简公集【二十二条】 李庄简公奏议【一条】
以上共二十八条,馆臣漏辑者一条。
跋东坡双泉诗
东坡先生,绍圣庚辰六月十七日,北归过琼,作《双泉诗》,盖有讥焉。先生度岭海,虽黎童蛮妇,亦【如】【知】爱敬。而士大夫或致厚薄爱憎于去来之间。故其诗曰:「一瓶之中,有渑有淄。」又曰:「岂弟君子,江海是仪。」虽先生旷怀雅量,亦未能忘情于此时也。今四十有六年矣,先生亲笔,【以】【已】为好事者取去。绍兴乙丑,予谪海南,儿子孟博、孟坚,更来视予。双泉旧有亭宇,因葺居之。暇日偶书先生诗,复揭之亭上。庶几先生雄词英气,千古不泯,抑使后来者有考焉。绍兴丙寅八月五日,上虞李某题。
【《永乐大典》卷九百七「诗」字韵,页十六下引「李庄简公文集」。(影印本第十册)】
张扩:《东窗集》十六卷
张扩,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江西)人。《永乐大典》作「张广」。宋崇宁五年(一一囗六)进士。南渡后,历知广德军、中书舍人等职。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东窗集》十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张广东窗集【九十三条】 张广诗【一条】
张彦实诗【三条】
以上共九十七条,馆臣漏辑者四条。
次韵曾大卿用东坡先生韵赋蜡梅
。湘潭有客善种花,晓移根来君家。天公着意为刻蜡,幻出新苞亦尤物。至游老僊旧相知,少年惜花多赋诗。而今更挽金蕉叶,与花一处成三绝。夜阑宝帐攒远山,钗头余芬熏醉眠。明朝红紫麾不去,妖艳妨人觅佳句。始信清臞自可人,此语嘱谁当嘱君。请为百花作檀越,得意不妨时击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一「梅」字韵,页六下引「张广东窗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再次前韵
。梅花声名降百花,蜡梅后出亦世家。真香不多护以蜡,玄官风流无长物。瀛洲阁老圣得知,不解藏锋屡作诗。君不见,大苏曾赋黄千叶,岁晚无胶续弦绝。君今颇陋饭颗山,枕上冥搜那得眠。想应不妨花归去,开处韩郎有新句。浅黄宫样苦撩人,此事从来合付君。我亦评花太僭越,不问吞针与囓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一「梅」字韵,页六下引「张广东窗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蜡梅近出或谓药中一种不结子非梅类戏作数语为解嘲云
梅花孤高少辈行,蜡梅晚出辄争长。素妆落额岂不好,浅黄拂杀更宫样。檀心半迎寒日吐,暗香坐待初月上。春风不是苦靳惜,未办开花大如掌。君不见,桃李开花到结果,削梗钻核终奇祸。蜡梅沾蜡如幻成,渠要调羹身后名。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一「梅」字韵,页七上引「张广东窗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祭弟彦取文
惟我祖父凡十六孙,羣居出处,如鸰在原。孝友之声,浃于一门。或干蛊用誉,或从官显亲。内睦外御,手足义均。邃道日肥,人无间言。云駃川逝,岁月其奔。或寿或否,孰亡孰存。君无恙时,在者二人。人生几何,又复哭君。诸孤在疚,实伤吾神。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君】官南丰,卒殒其身。旅榇言还,行路悲辛。卜葬有囗,囗囗囗囗。囗诀亡魂,呜呼尚飨。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二「祭」字韵,页七上引「张广东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按:《永乐大典》原有漫患残缺。】
吕颐浩:《忠穆集》八卷
吕颐浩,字符直。其先乐陵人,后徙齐州(山东)。宋熙宁四年(一囗七一)生。绍圣元年进士。官河北转运使。南渡后,知扬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绍兴九年(一一三九)卒。赠太师、秦国公。谥忠穆。《宋史》卷三六二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忠穆集》八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吕颐浩诗【二十二条】
吕忠穆公集【十二条】
以上共三十四条,馆臣漏辑者二十六条。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
腐儒才术本庸庸【(胡广)】,祖业安能效太公。老去退休营小隐,闲来时幸濯清风。相从坦率形骸外,投分交游意气中。衰谢何堪抚鸣剑,梦魂犹拟灭羌戎。
其二
野堂岂意题佳句,强欲赓酬愧续貂。闲适更须驰马,访临无惜过溪桥。秋风南浦观垂钓,落日东山伴采樵。此乐有时惊自得,泥涂何必羡烟霄。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二下引「吕颐浩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次綦叔厚韵
其一
退丹丘已二年。买得石田东【廓】【郭】佐时勋业愧先贤,外,盖成茅屋北山前。长林远水相萦带,翠岫奇峰更接连。多谢朋游念衰飒,寄题佳句已成编。
其二
心存魏阙岂能忘,揣分非才合退藏。此日燕休难报国,半生艰险忆垂堂。枕戈每叹身先老,览镜常嗟貌不扬。每念蘧庐聊偃息,会须恢复返吾乡。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八上引「吕颐浩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次石迪功韵
其一
枫庭累岁玷朝班,老荷宸恩得退闲。枥马虺隤休入驭,陇禽衰倦合知还。莫辞敛迹归南亩,幸免移文向北山。恢复中原乖素愿,梦魂时得到乡关。
其二
丹丘无限好山川,迭翠峰峦插暝。郊外幽居三岁换,天边明月几回圆。野堂半隐慵欹枕,健笔题诗思涌泉。小圃剩开桃李径,飞觞同醉待来年。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八上引「吕颐浩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次洪成季韵
其一
壮岁勤劳不自量,退居栽植复何忙。静思身外功名误,老觉闲中气味长。雨后羣山千迭翠,春回幽圃百花香。农人不识归休客,载酒相邀入醉乡。
其二
圣运中兴偶幸逢,经邦曾乏古人风。闭关退处喧嚣外,抚剑行吟感慨中。尚有素怀思报国,可怜幽梦欲平戎。新诗增重林泉价,倍见交情我与公。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八上引「吕颐浩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
其一
胡尘一动隔吾乡,旋向丹丘筑草堂。方效潜鱼游海渚,忽随飞鴈到衡阳。雨余南陌千峰翠,春日东郊百草香。身在湖湘归未得,梦魂时到旧居傍。
其二
经纶无术致时康,何事连年住庙堂。退伴农夫耕晓月,闲陪渔父钓沧浪。壮怀衰谢休鸣剑,旧学荒芜面墙。别乘意勤贻雅什,续貂深愧不成章。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八下引「吕颐浩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次李泰发韵
东郊半隐绕羣峰,门外涓涓一水通。再岁依栖忻有幸,十年遭际叹无功。闲心不厌耕南亩,清梦犹思殄北戎。看去中原恢复后,麒麟图画首肤公。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八下引「吕颐浩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次张全真参政韵
其一
垂老归休荷圣恩,栽花种竹引儿孙。向来豪健风樯勇,老去光阴渴骥奔。往事不劳空咄咄,素怀犹欲济元元。天台山下柴荆路,白首栖迟学灌园。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