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見道所斷。十煩惱十俱斷頓。以真見道。總緣諦故。分別煩惱。迷於四諦。有總有別。而四句。
一數總。謂十煩惱迷四諦。三界一百十二。兼修道。共有一百九十三種二行總苦集。是彼因依處滅道。是彼煩惱怖畏處能斷彼三數別。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二見苦處起別。定非我扃。苦四行別。謂疑後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唯迷事。緣前三見。從他。而生如貪嗔慢。通迷理事。唯疎無明。通迷理事。唯親若親緣理。必親迷疑。及三見若疎緣理。未必親迷。為二取緣。事必迷事。若獨頭貪嗔慢。亦親迷滅道。若貪嗔慢。三隨見疑引生。是疎迷理惑。若隨二取引生。是疎迷事。俱生無明。通迷理事。獨頭無明。親迷四諦理。且如無明迷於一諦。邪見與疑同時起。初起時依諦。增近引生貪嗔慢。所緣諦增依諦劣。此見疑是何諦下惑。答。此隨緣判諦。依即是緣。
若作遠諦判。依增緣約隣近引。故局依緣增。依約疎遠引。故局緣。
若作迷諦。則有四句。一依緣俱增親引親。二依緣俱約疎引疎。三依增緣約親引疎。四緣增依約疎引親。
若依即是緣。隨緣判諦。所緣不定故有依苦身。而起緣二諦三諦。而起貪等。
若緣即依。隨緣判諦。依不定。故依多諦而緣一諦。
若依緣各異。初起隨依。後起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