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忌日∶初一 初五 初九 十三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八 晦 弦 立春 立春前一日二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十一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八 晦 弦 社 惊蛰 春分 春分前一日子丑 酉 子午卯酉乙未庚申四冲不收日三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九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八 丑 戌 晦 弦 清明 谷雨 辰未申酉四冲不收日四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八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八 未 晦 弦 立夏 立夏前一日 小满寅申巳亥未酉辰并壬子丙戌四冲不收日五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九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九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六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晦 弦 芒种 夏至 夏至前一日 卯 申六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十四 十五 二十三二十四 二十八 子 戌 晦 弦 小暑 大暑 伏 子辰戌丑未并壬子癸亥四冲不收日七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七 初十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八 二十九 晦 弦 伏 立秋 立秋前一日 处暑 酉 卯 亥 寅申己亥并乙卯四冲不收日八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十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七 二十八 晦 弦 社 白露 秋分 秋分前一日 午 未 子午卯酉并辛丑甲寅四冲不收日九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九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八 晦 弦 寒露 霜降 亥 寅未 辰 戌 丑 未并乙卯四冲不收日十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六 初十 十五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八 晦 弦 立冬 立冬前一日小雪寅 亥 寅 申己亥并壬申丙午四冲不收日十一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六 十一 十五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八 晦 弦 大雪 冬至 冬至前一日 酉 申 戌 子午卯酉并壬辰丁己四冲不收日十二月忌日∶初一 初三 初五 初八 十五 十六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八 晦 弦 小寒 大寒 辰巳午 辰戌丑未并丁巳丙午四冲不收日案《道经》)云∶男女交媾,最有避忌。若犯所忌,天夺其算,神降之殃,生子丑貌怪相,性行不良,生理残障夭札,实有明验。奉劝求嗣者,用小纸将日期录出,贴于壁上,每逢禁忌,当谨遵之。(《种子心法》参《祈嗣真诠》)又忌枯焦日∶正月(辰) 二月(丑) 三月(戌) 四月(未) 五月(卯) 六月(子) 七月(酉) 八月(午) 九月(寅) 十月(亥) 十一月(申) 十二(巳)诗∶九空焦坎日枯焦,嫁娶求男忌此宵。
曰∶普劝世人知禁避,何愁玉树不抽条。
又忌非时非地犯者。昼合(不详),星月下,灯光下(削禄夺纪),烈风雷雨(损寿,产恶胎),酷暑严寒(得重病)。庙寺之中,井灶圊厕,灵柩冢墓之旁(恶人降胎,有害身命)。祖先父母诞日讳日(减寿一年)。夫妇生日、本命日(受祸得病)。郁怒(大怒伤肝必病)、远行(行房百里者病,百里行房者死),醉后(醉后行房,五脏反复),空腹(伤元神)、胎前(伤胎难产),产后(百日内致妇多病),天癸来时(男女俱损),病后(变病不痊)。种种非犯,报祸最烈。
若能慎于居处而清心寡欲,谨守待时,何患嗣之不得耶。敢为不知禁忌者告焉。(《保命集》)
针灸妇人病不怀孕
─经闭溺血,腰俞穴(针二分留七呼,灸五壮)。
─经血过多崩中漏下,通里穴(针三分,灸五壮)。
─漏下不止,阴谷穴(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
─崩漏月信不调带下,血海穴(针五分,灸五壮)。
─乳痈、月信不调,临泣穴(针二分,灸三壮)。
─香港脚、月信不调,久不成孕,难产,赤白带下,淋沥,三阴交穴(针三分,灸三壮。)─赤白带下,带脉穴(针六分,炙五壮)。
─劳疸、赤白带下,兼治男子下元诸虚,精冷无子,肾俞穴(针禁,灸三壮)。
─食蛊,行经头晕、少腹痛,内庭穴(针三灸留十呼,灸三壮。)─血蛊 瘕、浑身肿、单腹胀,行间穴(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水蛊胸胁胀满,太 穴(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以上诸病穴法,治之各有奇效。若已有孕者,切忌不可针灸,至嘱至嘱。(《针灸经》并《广嗣全书》)
受孕
戒交媾 妇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不与夫共寝,恐动欲念也。大抵三个月以前犯之,则欲起而子宫复开,多有漏下、胎动诸患。如三个月以后犯之,则胞衣浓而难产。要知欲火烁胎,必致污浊凝积,且儿身白滞,多疮毒,出痘细密难起,以致夭亡。
戒暴怒 口不可出恶言,手不可用鞭挞,盖怒最伤血气,血气既伤,自不能养胎,多有因此动胎者。即幸而不动,其怒气入胎,生儿多疾矣。
戒安逸 妇人怀孕,原赖血以养之,气以护之。宜时常行动,令血气周流。胞胎活动,则气强而胎壮。如久坐久卧久动,女工织纺之类,不得行走散荡,以致气不营运,血不流润,胎必凝滞不活,致多难产,且儿软弱多病。
戒暖热 凡有胎孕,宜微凉而忌太暖。北方火炕,南方火厢,皆不宜睡。凡胎动不安者,虚仅二三,热有八九,慎之哉。
戒猛药 有孕十日半月,脉微难辨,未曾过月,自亦不知。或遇身体不快,医士不知,误投破胎之药,伤害甚多。前贤云∶人知二三月坠胎,岂知月内伤胎者众也。
戒惊怖 受孕后,不宜受惊吓。如涉险傩神,以及入庙见异奇鬼怪形像,俱宜谨戒,则肝能育魄,不致种胎毒胎惊。
戒放纵 受孕至三四月后,宜用布一幅,紧束其身,勿令胎放,以致难产。
戒小产 受孕三五月,忽因胎脏损伤,胎系腐烂,以致胎堕,名为小产。比大产更重。盖大产如瓜熟蒂落,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其根蒂也。视为轻忽,而殒命者多矣。一切调养,须要如产后法。
调理脾胃 常人身体健康,气血充足,皆由脾胃调和,饮食有节。若怀孕妇人,脾胃尤为紧要。盖胎元全赖气血以养,气血又藉脾胃饮食而生。若饮食不节,脾胃必然受亏,更或七情内伤,气血因而渐耗,则痰火发炽、恶阻、痫症等病起矣。所以明医一见孕妇脾胃不和,急先调理,虽有他症,以未治之。但怀孕至二三月、六七月,饮食多不甘美,不妨少进香美,扶助胃气。凡新米新面,粘硬难消之物,极伤胎元,切宜谨戒。至于食不可顿饱,应吃得十分者,止食六七分,频频多顿,乃调理脾胃之要法。(《胎产摘要》)孕妇食忌 受孕之后。切宜忌不可食之物,非惟有感动胎气之戒。然于物,理亦有厌忌者,因备采诸说于下。
食马肉令子过月。附乳母食之,令子疳瘦。(《四声本草》)食驴骡肉延月难产。(《日用本草》)食麋肉令子目病。(《食疗本草》)食犬肉令子无声音。(《本草纲目》)食羊肉令子多热。(《仁寿集》)食羊肝令子生多厄。(《孙真人食忌》)食兔肉令子缺唇。(《本草拾遗》)食雀脑令子雀目。(《生生编》)食雀肉令子无耻多淫。(《广嗣全书》)食雀肉合豆酱,食之令子面生 黑子。(同上)食鸡肉与糯米同食,令子生寸白虫。(同上)食鸡肉同鸡子食,令子多疳疮。(《幼科指南》)食鸭子与桑椹同食,令子倒生心寒。(《求嗣秘书》)食鲍鱼,令子多疾。(同上)食鲤鱼 鱼及鸡子,令子多疖成疳。(同上)食鳗 鱼令胎有疾。(《夷坚志》)食鳝鱼合虾蟆(一云田鸡)同食,令子 。(《三元延寿书》)食鳖令子颈短及损胎。(《张鼎食疗》)食蛙(即田鸡也)令子寿夭。(《千金食疗》)食螃蟹损胎难产,令子横生。(《孟氏幼科》)食慈菇消胎气。(《日华本草》)食胡椒、葱蒜、吴茱萸毒胎。(《同寿 》)食粘腻煎 伤胎。(同上)食茄子伤子宫。(《食鉴本草》)食生姜令子手足指尖生疮。(《本草通元》)食红苋菜、马齿苋、薏苡、藿香及脐鱼堕胎。(同上)食菌子令子惊风而夭。(《丹溪补遗》)食烧酒三白酒,令子多生疮疖发痘毒。(《增订求子录》)食浆水粥,令子骨瘦不成人。(《陶氏别录》)食冰酱绝产。(同上)凡此之类,无不验者。盖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母食辛燥之物则乳毒。有是数者,子受其害矣。可不慎哉,可不戒哉。
孕妇药忌 歌曰∶斑水蛭地胆虫 乌头附子配天雄踯躅野葛蝼蛄类 乌喙侧子及虻虫牛黄水银并巴豆 大戟蛇蜕及蜈蚣牛膝藜芦并薏苡 金石锡粉及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 蜥蜴飞生及 虫代赭蚱蝉胡粉麝 芫花薇 草三棱槐子牵牛同皂角 桃仁蛴螬和茅根根 砂与干漆 亭长波流 草中瞿麦 茹蟹爪甲 皮赤箭赤头红马刀石蚕衣鱼等 半夏南星通草同椒姜蒜韭合紫葳 一切草药不须供切戒妇人有孕忌 俚歌牢记在心胸
产前
忌大醉 大忌药酒烧酒,恐产心神昏乱,即好酒亦宜少饮,数杯活血而已。
忌大怒 《正俗方》云∶怀孕妇人,性宜宽慈,神全气和,不惟胎安。生子必温浓,古所谓胎教也。
忌洗浴 不可洗头,不可浴身,不可濯足,临月更宜严戒,关系非小可也。
忌久睡久坐 《医方妙选》云∶婴儿所以少病者,其母怀妊,时时小心运动骨血,则气强胎盛。不然则胎气微弱,生子必软而多病。
忌负重登高 负重则气滞血凝,登高则气摇血动,伤胎最易,不必有倾跌之患也。至舟在跨涉,尤宜慎防。
忌药饵 孕妇无病,不必服药,即或胎动,亦当质诸博识者,延医照古方斟酌加减用之。若乱投安胎破气开膈之药,为害不小。
忌师巫 往往急于求子者,听信师巫,谓可转女为男,吞服符水,供奉邪神,祈禳魇魅,以致孕妇心神惊惑摇动,忌之忌之。
忌针灸 孕妇针灸,最易堕胎,即有大病,亦宜戒之。切勿听信人言,以致子母俱伤。
孕妇腹内胎啼 是脐带上疙瘩,儿含口中。因妊妇伸手高处取物,脱出儿口,以此作声。令妊妇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使儿复得含入口中即止。(同上各忌并《同寿 》)一方,用多年空屋中鼠穴土一撮,令妊妇含之即止。(《产宝》)孕妇转胞小便不通腹胀如鼓 用猪胞吹胀,以翎管安上,插入尿孔,捻胞气吹入,即大尿而愈。(《卫生宝鉴》)孕妇胎坠压胞不得小便胀极危困者 将橙一条,搭板门一扇,令孕妇仰面倒卧其上,头低脚高,其胎自上,小便即出。(《妇人良方》孕妇病欲去胎 苦实把豆儿(即番木鳖) 研膏,纳入牝户中三四寸。(《集简方》)孕妇胎痛欲产 日月未足者,以全蛇蜕一条,绢袋盛,达腰系之。(《千金方》)妊娠热病 青羊屎研烂涂脐,以安胎气。(《外台秘要》)妊娠一切热病内外诸症护胎法 用灶中心土为末,用井底泥调,敷心下,令胎不伤。(《医鉴》)妊娠伤寒热极 用嫩荷叶卷者,同蜂壳末捣,涂其腹。(《宜良李氏刊方》)妊娠伤寒护胎法 井底泥、青黛、伏龙肝为末搅匀,涂脐中二寸许,如干再涂上,以保胎孕也。(《保产良方》)妊娠多嗽 川贝母心去净,拌麸炒黄研末,入砂糖,和丸如鸡豆大。含化一丸立止。(《经验单方》)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者 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济阴纂要》)妊娠伤寒令子不落 犬尿泥涂腹上,干即易。(《本草纲目》)
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