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9900000029

第29章 列传(9)

虽无从死之义然周公身请武王之命越姬心誓必

死之分上以报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祸下不令阴

氏有人豕之讥即欲饮药宫人赵玉者固禁之因诈

言属有使来上疾已愈后信以为然乃止明日帝果

瘳十四年夏阴后以巫蛊事废后请救不能得帝便

属意焉后愈称笃疾深自闭绝会有司奏建长秋宫

帝曰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

邓贵人德冠后庭乃可当之至冬立为皇后辞让者

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

选是时方国贡献竞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

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

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元兴元年帝崩

长子平原王有疾而诸皇子夭殁前后十数后生者

辄隐秘养于人间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

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和帝葬后宫人并归园太后赐

周冯贵人策曰朕与贵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十有

余年不获福佑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

夙夜永怀感怆发中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

叹燕燕之诗曷能喻焉其赐贵人玉青盖车采饰辂

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

又赐冯贵人玉赤绶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

一具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

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

首服又和帝幸人吉成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蛊事遂

下掖庭考讯辞证明白太后以先帝左右待之有恩

平日尚无恶言今反若此不合人情更自呼见实核

果御者所为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常以鬼神难征淫

祀无福乃诏有司罢诸祠官不合典礼者又诏赦除

建武以来诸犯妖恶及马窦家属所被禁锢者皆复

之为平人减大官导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

成之物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

而已旧大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太后囗止曰杀

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及郡国所贡皆减其过半悉

斥卖上林鹰犬其蜀汉扣器九带佩刀并不复调止

画工三十九种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金

银珠玉犀象囗瑁雕镂玩弄之物皆绝不作离宫别

馆储峙米糒薪炭悉令省之又诏诸园贵入其宫人

有宗室同族若羸者不任使者令园监实核上名自

御北宫增喜观阅问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

百人及殇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

大忧百姓苦役殇帝康陵方中秘藏及诸工作事事

减约十分居一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

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

奉公为人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今

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

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囗勿相容护自是

亲属犯罪无所假贷太后愍阴氏之罪废赦其徙者

归乡囗还资财五百余万永初元年爵号太夫人为

新野君万户供汤沐邑二年夏京师旱亲幸洛阳寺

录冤狱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羸困舆见畏吏

不敢言将去举头若欲自诉太后察视觉之即呼还

问状具得枉实即时收洛阳令下狱抵罪行未还宫

澍雨大降三年秋太后体不安左右忧惶祷请祝辞

愿得代命太后闻之即谴怒窃囗掖庭令以下但使

谢过祈福不得妄生不祥之言旧事岁终当飨遣卫

士大傩逐疫太后以阴阳不和军旅数兴诏飨会勿

设戏作乐减逐疫侲子之半悉罢象橐驼之属丰年

复故太后自入宫掖从曹大家受经书兼天文算数

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而患其谬误惧乖典章乃博选

诸儒刘珍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余人诣东

观雠校传记事毕奏御赐葛布各有差又诏中官近

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

济及新野君薨太后自侍疾病至乎终尽忧哀毁损

事加于常赠以长公主赤绶东园秘器玉衣绣衾又

赐布三万匹钱三千万骘等遂固让钱布不受使司

空持节护丧事仪比东海恭王谥曰敬君太后谅暗

既终久旱太后比三日幸洛阳录囚徒理出死罪三

十六人耐罪八十人其余减罪死右趾以下至司寇

七年正月初入太庙斋七日赐公卿百僚各有差庚

戌谒宗庙率命妇群妾相礼仪与皇帝交献亲荐成

礼而还因下诏曰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

孰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

育物乎传曰非其时不食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

者皆须时乃上凡所省二十三种自太后临朝水旱

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

躬自减彻以救灾囗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元初五

年平望侯刘毅以太后多德政欲令早有注记上书

安帝曰臣闻易载羲农而皇德着书述唐虞而帝道

崇故虽圣明必书功于竹帛流音于管弦伏惟皇太

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虞妃比迹任姒孝

悌慈仁允恭节约杜绝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正

位内朝流化四海及元兴延平之际国无储副仰观

干象参之人誉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汉室绥静

四海又遭水潦东州饥荒垂恩元元冠盖交路菲薄

衣食躬率群下损膳解骖以赡黎苗恻隐之恩犹视

赤子克己引愆显扬仄陋崇晏晏之政敷在宽之教

兴灭国继绝世录功臣复宗室追还徙人蠲除禁锢

政非惠和不图于心制非旧典不访于朝弘德洋溢

充塞宇宙洪泽丰沛漫衍八方华夏乐化戎狄混并

丕功着于大汉硕惠加于生人巍巍之业可闻而不

可及荡荡之勋可诵而不可名古之帝王左右置史

汉之旧典世有注纪夫道有夷崇治有进退若善政

不述细异辄书是为尧汤负洪水大旱之责而无咸

熙假天之美高宗成王有雉雊迅风之变而无中兴

康宁之功也上考诗书有虞二妃周室三母修行佐

德思不逾阈未有内遭家难外遇灾害览总大麓经

营天物功德巍巍若兹者也宜令史官着长乐宫注

圣德颂以敷宣景耀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摅之罔极

以崇陛下烝烝之孝帝从之六年太后诏征和帝弟

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

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

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

乃诏从兄河南尹豹越骑校尉康等曰吾所以引纳

群子置之学官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

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欲褒崇

圣道以匡失俗传不云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

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

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永平中四姓

小侯皆令入学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先公既以

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修不触

罗网诚令儿曹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诏书本意则足

矣其勉之哉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

朝太后使内人问之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

耆宿者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

大人康闻诟之曰汝我家出尔敢尔邪婢怒还说康

诈疾而言不逊太后遂免康官遣归国绝属籍永宁

二年二月寝病渐笃乃乘辇于前殿见侍中尚书因

北至太子新所缮宫还大赦天下赐诸园贵人王主

群僚钱布各有差诏曰朕以无德托母天下而薄佑

不天早离大忧延平之际海内无主元元囗运危如

累卵勤勤苦心不敢以万乘为乐上欲不欺天愧先

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刘氏自谓

感彻天地当蒙福祚而丧祸内外伤痛不绝顷以废

病沈滞久不侍祠自力上原陵加咳逆唾血遂至不

解存亡大分无可奈何公卿百官其勉尽忠恪以辅

朝廷三月崩在位二十年年四十一合葬顺陵

安帝阎皇后

按后汉书后纪安思阎皇后讳姬河南荥阳人也祖

父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章精力晓旧典

久次当迁以重职显宗为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

兵校尉章生畅畅生后后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选入

掖庭甚见宠爱为贵人二年立为皇后后专房妒忌

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鸩杀李氏三年以后父

侍中畅为长水校尉封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四年

畅卒谥曰文侯子显嗣建光元年邓太后崩帝始亲

政事显及弟景耀晏并为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更

封显长社县侯食邑万三千五百户追尊后母宗为

荥阳君显景诸子年皆童囗并为黄门侍郎后宠既

盛而兄弟颇与朝权后遂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

丰等共谮皇太子保废为济阴王四年春后从帝幸

章陵帝道疾崩于叶县后显兄弟及江京樊丰等谋

曰今晏驾道次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

害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行四日驱驰还宫明日

诈遣司徒刘喜诣郊庙社稷告天请命其夕乃发丧

尊后曰皇太后皇太后临朝以显为车骑将军仪同

三司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显等定策禁中

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立为皇帝显忌大将军耿

宝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

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恽弟侍中笃笃弟大将

军长史宓侍中周广阿母野王君王圣圣女永永婿

黄门侍郎樊严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

为唱和皆大不道丰恽广皆下狱死家属徙比景宓

严减死髡钳贬宝为则亭侯遣就国自杀王圣母子

徙雁门于是景为卫尉耀城门校尉晏执金吾兄弟

权要威福自由少帝立二百余日而疾笃显兄弟及

江京等皆在左右京引显屏语曰北乡侯病不解国

嗣宜时有定前不用济阴王今若立之后必当怨又

何不早征诸王子简所置乎显以为然及少帝薨京

白太后征济北河间王子未至而中黄门孙程合谋

杀江京等立济阴王是为顺帝显景晏及党与皆伏

诛迁太后于离宫家属徙比景明年太后崩在位十

二年合葬恭陵帝母李氏瘗在洛阳城北帝初不知

莫敢以闻及太后崩左右白之帝感悟发哀亲到瘗

所更以礼殡上尊谥曰恭愍皇后葬恭北陵为策书

金匮藏于世祖庙

顺帝梁皇后

按后汉书后纪顺烈梁皇后讳妠大将军商之女恭

怀皇后弟之孙也后生有光景之祥少善女工好史

书九岁能诵论语治韩诗大义略举常以列女图画

置于左右以自监戒父商深异之窃谓诸弟曰我先

人全济河西所活者不可胜数虽大位不究而积德

必报若庆流子孙者傥兴此女乎永建三年与姑俱

选入掖庭时年十三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

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太史卜兆

得寿房又筮得坤之比遂以为贵人常特被引御从

容辞于帝曰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不专为义螽斯

则百福之所由兴也愿陛下思云雨之均泽识贯鱼

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谤之累由是帝加敬焉阳嘉

元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以乘氏侯商先帝外戚春

秋之义娶先大国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帝

从之乃于寿安殿立贵人为皇后后既少聪惠深览

前世得失虽以德进不敢有骄专之心每日月见囗

辄降服求愆建康元年帝崩后无子美人虞氏子炳

立是为冲帝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冲帝寻崩复

立质帝犹秉朝政时扬徐剧贼寇扰州郡西羌鲜卑

及日南蛮夷攻城暴掠赋敛烦数官民困竭太后夙

夜勤劳推心仗贤委任太尉李固等拔用忠良务崇

节俭其贪叨罪慝多见诛废分兵讨伐群寇消夷故

海内肃然宗庙以宁而兄大将军冀鸩杀质帝专权

暴滥忌害忠良数以邪说疑误太后遂立桓帝而诛

李固太后又溺于宦官多所封宠以此天下失望和

平元年春归政于帝太后寝疾遂笃乃御辇幸宣德

殿见宫省官属及诸梁兄弟诏曰朕素有心下结气

从间以来加以浮肿逆害饮食寖以沈困比使内外

劳心请祷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复与群公卿士

共相终竟援立圣嗣恨不久育养见其终始今以皇

帝将军兄弟委付股肱其各自勉焉后二日而崩在

位十九年年四十五合葬宪陵

按胡广传广迁尚书仆射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

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

同类推荐
  • 佛说月光童子经

    佛说月光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玄百问

    通玄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公遗录

    曾公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樊山政书

    樊山政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半夏犹年琉璃殇

    半夏犹年琉璃殇

    Sakurasummer——樱恋盛夏,能不能永远不分离?
  • 洪荒崛起者

    洪荒崛起者

    洪荒大陆之上大山林立,有蛮荒凶兽蛰伏于大山深处,而在大山之间亦有无数大小不一的部落艰难存活。蛮龙部落,作为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小部落,每日为了食物,都要深入凶险的大山之中,与凶猛的凶兽厮杀。在某一天,蛮龙部落当代族长——蛮山狩猎时意外捡到一个弃婴,后来..........勇敢可爱的小蛮星迅速崛起,变异的图腾,神秘的血脉.......已有完结作品《九天噬神》大家可以放心阅读,绝对不会弃坑!星族:242301749欢迎加入!
  • 斗凌九霄

    斗凌九霄

    凌霄大陆,以玄气称霸,分为玄者玄师玄王玄皇玄尊玄圣玄帝。男主云霄,曾经的天才,现在的废物,他能否在这无边的大陆上至凌九霄?
  • 冰冷三公主的复仇之路

    冰冷三公主的复仇之路

    她是一个冰冷的女子,他是一个冰冷的少爷,两大冰山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都市之最强修仙者

    都市之最强修仙者

    地球元婴期大修,在渡劫时遭兄弟和道侣联手暗算,走火入魔,爆体而亡。重生回都市,一切重新开始!前世害我的那些人,全部干死!侮辱我的人,全部掌嘴!
  • 末世来的女王

    末世来的女王

    夜曼在一次围剿丧尸行动中死去,没想到再次醒来,她重生到了一个类似地球末世前的世界。
  • 江湖特工

    江湖特工

    这是一群江湖儿女,也是一群秘密特工,男儿侠肝义胆,女子飒爽柔情。叱咤于江湖之上,杀人于无形之中,远在千米,取人性命只弹指之间;近在咫尺,夺人魂魄于细语之际。杀人者手必沾血,但所沾的是仇敌之血,敌人,乃侵我国土的日寇;仇人,是辱我中华的倭贼。他们行动隐秘,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姓名却人人知晓,那几个字振聋发聩,感天动地——姓为抗日,名曰英雄。
  • 西游之命运我主

    西游之命运我主

    自西天取经之后,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皆已修成正果。这时,人间大乱,地府反叛,二郎真君统治天庭。师徒四人继续向前,斩妖除魔。截教天境,蓬莱仙境。碧游宫中,通天尊临!鏖战一触即发,火光冲天,曾经辉煌的神宫早已沦为废墟。而太古的十二祖巫,再度复活!通天教主、十二祖巫、东皇太一、冥河、鲲鹏······危机四伏,阴谋沉浮!这一路,师徒四人又将遭遇什么呢?自由,生来是人人应有的。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注意:该为游戏同人小说,先曾发布于游戏论坛,但剧情丰富,描写精美,因此在此驻站】
  • 无节操的宠物小精灵

    无节操的宠物小精灵

    主角是竹唯。在精灵世界闯荡,见证着精灵与人们的感情。为什么MM不是卖肉的。。****************更新不定。。名字什么的超难想的。。。lalala,啪啪啪。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