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晋书成帝本纪云云 按礼志咸康二年临轩遣
使持节兼太保领军将军诸葛恢兼太尉护军将军
孔愉六礼备物拜皇后杜氏即日入宫帝御太极殿
群臣毕贺贺非礼也王者婚礼礼无其例春秋祭公
逆王后于纪囗梁左氏传说与公羊又不同而自汉
魏遗事囗皆阙略武惠纳后江左又无复仪注故成
帝将纳杜后太常华恒始与博士参定其仪据杜预
左氏传说主婚是供其婚礼之币而已又周灵王求
婚于齐齐侯问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夫妇所生若如
人姑姊妹则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如人此则天子
之命自得下达臣下之答径自上通先儒以为丘明
详录其事盖为王者婚娶之礼也故成帝临轩遣使
称制拜后然共仪注又不具存
咸康八年六月康帝即位十二月壬子立皇后褚氏
按晋书康帝本纪云云 按礼志建元元年纳皇后
褚氏而仪注陛者不设旄头殿中御史奏令迎皇后
依成恭皇后入宫御物而仪注至尊衮冕升殿旄头
不设求量处又按昔迎恭皇后惟作青龙旗其余皆
即御物今当临轩遣使而五牛旗旗旄头罼罕囗出
即用故致今阙诏曰所以正法服升太极者以敬其
始故备其礼也今云何更阙所重而撤法物又恭后
神主入庙先帝诏后礼宜降不宜建五牛旗而今犹
复设之邪既不设五牛旗则旄头罼罕之物易具也
又诏曰旧制既难准且于今而备亦非宜府库之储
惟当以供军国之费耳法服仪饰粗令举其余兼副
杂器停之
穆帝永和三年议纳后行贺礼
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礼志永和二年台符问
纳后议贺不王述云婚是嘉礼春秋传曰娶者大吉
非常吉又传曰郑子罕如晋贺夫人邻国犹贺况臣
下邪如此便应贺但不在三日内耳今因庙见成礼
而贺亦是一节也王彪之议云婚礼不乐不贺礼之
明文传称子罕如晋贺夫人既无经文又传不云礼
也礼娶妇三日不举乐明三日之后自当乐至于不
贺无三日之断恐三日之后故无应贺之礼又云礼
记所以言贺娶妻者是因就酒食而有庆语也愚谓
无直相贺之体而有礼贶共庆会之义今世所共行
于时竟不贺
永和十年以太后临朝详定六礼版文称谓之制
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杜佑通典永和十年台
符问六礼板文旧称皇帝今太后临朝当何称博士
曹耽云公羊传婚礼不称主人母命诸父为主太常
王彪之云三传异议不可全据今皇后临朝称制文
告所达国之大典皆仰禀成命非无外事也岂婚聘
独不通乎六礼板文应称皇太后诏彪之又曰天子
嫁女使同姓之国为主者以受体于皇极则有亏婚
姻之敌体至于迎后之制必礼成而后入虽复戚属
之尊亦臣妾也天王之后宁可先之蕃国然后入临
六宫乎是以祭公来迎王后于纪使我为媒不云为
主符又问今后还政不复临朝当何称彪之云当称
皇帝诏
升平元年立皇后何氏纳后仪制一依咸宁故事又
迎后鼓吹应备而不作纳后无称贺忌月之文
按晋书穆帝本纪升平元年八月丁未立皇后何氏
大赦赐孝悌鳏寡米人五斛逋租宿债皆勿收大酺
三日 按礼志升平元年将纳皇后何氏太常王彪
之大引经传及诸故事以定其礼深非公羊婚礼不
称主人之义又曰王者之于四海无非臣妾虽复父
兄之亲师友之贤皆纯臣也夫崇三纲之始以定干
坤之仪安有天父之尊而称臣下之命以纳伉俪安
有臣下之卑而称天父之名以行大礼远寻古礼无
王者此制近求史籍无王者此制比于情不安于义
不通按咸宁二年纳悼皇后时弘训太后母临天下
而无命戚属之臣为武皇父兄主婚之文又考大晋
已行之事咸宁故事不称父兄师友则咸宁华恒所
上礼合于旧臣愚谓纳后仪制宜一依咸宁故事于
是从之华恒所定之礼依汉旧及晋已行之制故彪
之多从咸宁由此也惟以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而
咸康群臣贺为失礼故但依咸宁上礼不复贺其告
庙六礼版文等仪皆彪之定也其纳采版文玺书曰
皇帝咨前太尉囗军何琦浑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
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谋于公卿咸以宜率由旧
典今使使持节太常彪之宗正综以礼纳采主人曰
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臣从祖弟故散骑侍
郎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如人钦承旧章肃奉
典制前太尉囗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
拜承诏次问名版文曰皇帝曰咨某官某姓两仪配
合承天统物正位于内必俟令族重章旧典今使使
持节太常某宗正某以礼问名主人曰皇帝嘉命使
者某到重宣中诏问臣名族臣族女父母所生先臣
故光禄大夫雩娄侯祯之遗元孙先臣故豫州刺史
关内侯恽之曾孙先臣安丰太守关中侯睿之孙先
臣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外出自先臣故尚书左丞
冑之外曾孙先臣故侍中关内侯夷之外孙女年十
七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次纳吉版文曰皇帝曰咨某
官某姓人谋龟从佥曰贞吉敬从典礼今使使持节
太常某宗正某以礼纳吉主人曰皇帝嘉命使者某
重宣中诏太卜元吉臣陋族卑鄙忧惧不堪钦承旧
章肃奉典制次纳征版文曰皇帝曰咨某官某姓之
女有母仪之德窈窕之姿如山如河宜奉宗庙永承
天祚以元纁皮帛马羊钱璧以彰典礼今使使持节
司徒某太常某以礼纳征主人曰皇帝嘉命降婚卑
陋崇以上公宠以典礼备物典策钦承旧章肃奉典
制次请期版文曰皇帝曰咨某官某姓谋于公卿泰
筮元龟罔有不臧率遵典礼今使使持节太常某宗
正某以礼请期主人曰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诏
吉日惟某可迎臣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次亲迎版文
曰皇帝曰咨某官某姓岁吉月令吉日惟某率礼以
迎今使使持节太保某太尉某以礼迎主人曰皇帝
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诏令月吉辰备礼以迎上公宗
卿兼至副介近臣百两蝼蚁之族猥成大礼忧惧战
悸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某稽首承诏皆如初答其纳
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
各十二斛惟纳征羊一头元纁用帛三匹绛二匹绢
二百匹兽皮二枚钱二百万玉璧一枚马六匹酒米
各十二斛郑元所谓五雁六礼也其马之制备物之
数较太康所奏又有不同云 台符问迎皇后大驾
应作鼓吹否博士胡讷议临轩仪注阙无施安鼓吹
处所又无举麾鸣钟之条太常王彪之以为婚礼不
乐鼓吹亦乐之总名仪注所以无者依婚礼今宜备
设而不作时用此议 纳后议贺否王述云婚是嘉
礼春秋传曰娶者大吉非常吉又传曰郑子罕如晋
贺夫人邻国犹相贺况臣下邪如此便应贺但不在
三日内耳今因庙见成礼而贺亦是一节也王彪之
议云婚礼不乐不贺礼之明文传称子罕如晋贺夫
人既无经文又传不云礼也礼取妇三日不举乐明
三日后自当乐至于不贺无三日之断恐三日后故
无应贺之礼又云礼记所以言贺取妻者是因就酒
食而有庆语也愚谓无直相贺之体而有礼贶共庆
会之义今世所共行于时竟不贺 穆帝纳后欲用
九月九月是忌月范汪问王彪之答云礼无忌月不
敢以所不见便谓无之博士曹耽荀讷等囗谓无忌
月之文不应有妨王洽曰若有忌月当复有忌岁
升平五年五月琅琊王丕即皇帝位九月戊申立皇
后王氏
按晋书哀帝本纪云云
哀帝兴宁三年二月东海王即位秋七月壬子立皇
后庾氏
按晋书废帝本纪云云
孝武帝宁康二年八月以长秋将建权停婚姻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宁康三年秋八月立皇后王氏大赦加文武位一等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安帝隆安元年二月戊子立皇后王氏
按晋书安帝本纪云云
义熙九年夏四月壬戌罢临沂湖熟皇后脂泽田四
十顷以赐贫人
按晋书安帝本纪云云
恭帝元熙元年春正月壬辰立皇后褚氏
按晋书恭帝本纪云云
宋
宋定皇后谒庙服及玺绶之制
按宋书礼志皇后谒庙服囗大衣谓之袆衣皇后
金玺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
武帝永初元年八月辛未追谥妃臧氏为敬皇后
按宋书武帝本纪云云
文帝元嘉元年九月丙子立妃袁氏为皇后
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元嘉三十年四月孝武帝即位五月乙酉立妃王氏
为皇后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