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
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后聊试问近事对答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
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
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囗爽自
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
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
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
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
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
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
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
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
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
年二十八始宦
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
时之俊乂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
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
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
龙鸿鹄之裴徊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
耒以纸札为良田以元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
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宝珍着文章为锦绣蕴五经
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
宇修道德为广宅
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囗王曰此人初
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
合
林下诸贤各有囗才子籍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
远雅正涛子简囗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
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
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
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王太尉云郭子元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囗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
其中当自神王
锺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
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
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羊长和父繇与太傅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蚤卒
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
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
王浚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锺士季须臾去后客问
锺曰向二童何如锺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
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
囗也
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
大厦有栋梁之用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
物
世说补周弼称裴逸民若武库五兵纵横
张茂先甚重成公简尝曰公简清静比扬子云默识
拟安世
世目邓士载为伏鸾陆士龙为隐鹄
晋书裴楷传楷有知人之鉴初在河南乐广侨居郡
界未知名楷见而奇之致之于宰府尝目夏侯元云
肃肃如入宗庙中但见礼乐器锺会如观武库森森
但见矛戟在前傅嘏汪翔靡所不见山涛若登山临
下幽然深远
汪翔世
说作江廧
经外杂抄晋郭奕字大业为野王令羊祜尝过之奕
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大业少选复往又叹曰羊叔
子去人远矣遂送祜出界数百里坐此免官
世说新语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
王夷甫云闾丘冲幼于满奋郝隆此三人并是高才
冲最先达
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朗作碑云当时标
广为乐广之俪
晋书孙楚传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
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
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庾翼传翼字稚恭风仪秀伟少有经纶大略京兆杜
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
此囗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见桓
温总角之中便期之以远略因言于成帝曰桓温有
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囗畜之宜委以
方邵之任必有弘济艰难之勋
李密传密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
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
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
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
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大雅诰与凡人言宜碎孔
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褚陶传陶召补尚书郎张华见之谓陆机曰君兄弟
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己尽不意
复见褚生机曰公但未睹不鸣不跃者耳华曰故知
延门之德不孤川岳之宝不匮矣
王戎传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
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
然是风尘表物谓裴頠拙于用长荀勖工于用短陈
道宁囗囗如束长竿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
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尝
经黄公酒垆下过顾为后车客曰吾昔与嵇叔夜阮
嗣宗酣畅于此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阮云亡吾
便为时之所羁绁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初孙秀
为琅琊郡吏求品于乡议戎从弟衍将不许戎劝品
之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诛而戎衍获济焉
戎从弟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
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
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武帝闻其名问
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
之
世说补卫叔宝是乐彦辅囗并有海内之名裴叔道
尝称之曰妇翁冰清女囗璧润
世说新语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绍是石崇姊夫
苏则孙愉子也
晋书刘隗传隗伯父讷字令言有人伦鉴识初入洛
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大鲜明乐彦辅我所敬张
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王衍传衍弟澄字平子衍有重名于世时人许以人
伦之鉴尢重澄及王敦庾敳尝为天下人士目曰阿
平第一子嵩第二处仲第三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
而神峰太隽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澄由是
显名有经澄所题目者衍不复有言辄云已经平子
矣
庾敳传敳有重名为缙绅所推而聚敛积实谈者讥
之都官从事温峤奏之敳更器峤目峤森森如千丈
松虽礧砢多节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乐广传广少与弘农杨准相善准之二子曰乔曰髦
皆知名于世准使先诣裴頠頠性弘方爱乔有高韵
谓准曰乔当及卿髦少减也又使诣广广性清淳爱
髦有神检谓准曰乔自及卿然髦亦清出准笑曰我
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论者以为乔虽有高
韵而神检不足乐为得之矣
世说补王平子尝行经陈留郡界陈留时为大郡名
有人士太守遣吏迎王王问吏曰此郡人士为谁吏
曰有蔡子尼江应元是时郡人多居大位者王以其
姓名问曰甲乙等非君郡人邪何但称此二人吏曰
向谓君侯问人不谓问官位王笑而止到郡以语太
守曰旧名此邦有风俗果然小吏亦复知此
世说新语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
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
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咏遗言不如亲
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
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
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囗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
有此舅焉有此甥
郭子元有囗才能言老庄庾敳尝称之每曰郭子元
何必减庾子嵩
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
才
晋书谢鲲传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
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
敦坐见鲲谈话无囗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盼敦
其为人所慕如此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
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
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
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
阮孚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
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
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
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
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世说新语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
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
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王丞相云刁元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
峰距
世目周侯嶷如断山
杜弘标鲜季野穆少
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蓝田何似王曰
真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淡处故当不如耳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
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囗恭为荒年谷庾家论云是
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
王丞相云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亦推此二人唯
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王刘每不重蔡公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
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
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
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
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
西子也
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敦谓鲲曰余
不得复为盛德之事矣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以
后日亡日去耳敦又称疾不朝鲲谕敦曰近者明公
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实怀未达若能朝
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从
众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
时人以为名言
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觐以
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
意每引作它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丞相翘须厉
色上坐便言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意满口重辞
殊不流王公摄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
复谈郗遂大瞋而出不得一言
晋书谯刚王逊传逊子闵王承元帝以承为湘州牧
承行达武昌释戎备见王敦敦与之宴欲观其意谓
承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承曰公未见知
耳铅刀岂不能一割乎承以敦欲测其情故发此言
敦果谓钱凤曰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
为也听承之镇
世说新语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颍曰敝时论以颍
比邓伯道敝比温忠武议郎祭酒者也
晋书羊曼传曼少知名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
高平囗鉴为方伯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济阴卞壶
为裁伯陈留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高平刘绥为
委伯而曼为伯凡八人号兖州八伯盖拟古之八
囗也
陶侃传侃察孝廉为孙秀舍人时豫章国郎中令杨
囗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侃诣之囗曰易称贞固足
以干事陶士行是也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荣甚奇
之吏部郎温雅谓囗曰奈何与小人同载囗曰此人
非凡器也
世说新语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
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
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王长史是庾子躬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
已上人
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
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着
会稽虞元皇时与桓宣武同狎其人有才理胜望
王丞相尝谓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
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未达而丧
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郗鉴周曰鉴方臣如有
功夫复问郗郗曰周顗比臣有国士门风
王大将军下庾公问闻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
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阿平故当最劣庾曰
似未肯劣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
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左右蹑公公乃止
人问丞相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嶭
明帝问周侯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周曰陛下不须
牵顗比
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
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晋书郗鉴传鉴拜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
西诸军假节镇合肥敦忌之表为尚书令征还道经
姑孰与敦相见敦谓曰乐彦辅短才耳后生流宕言
违名检考之以实岂胜满武秋邪鉴曰拟人必于其
伦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
亲疏及愍怀太子之废可谓柔而有正武秋失节之
士何可同日而言敦曰愍怀废徙之际交有危机之
急人何能以死守之乎以此相方其不减明矣鉴曰
丈夫既洁身北面义同在三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
壤邪苟道数终极固当存亡以之耳敦素怀无君之
心闻鉴言大忿之遂不复相见拘留不遣敦之党与
谮毁日至鉴举止自若初无惧心敦谓钱凤曰郗道
徽儒雅之士名位既重何得害之乃放还台
卫玠传刘惔谢尚共论中朝人士或问杜乂可方卫
洗马不尚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惔又云杜乂
肤清叔宝神清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于时中兴名
士唯王承及玠为当时第一云
阮裕传裕除东阳太守寻征侍中不就还剡山有肥
遁之志有以问王羲之羲之曰此公近不惊宠辱虽
古之沈冥何以过此又云裕骨气不及逸少简秀不
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殷浩而兼有诸人
之美
石勒载记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
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
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
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已太过
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
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
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
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
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世说新语王珣疾临困问王武冈曰世论以我家领
军比谁武冈曰世以比王北中郎东亭转卧向壁叹
曰人固不可以无年
王孝伯道谢公浓至又曰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
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刘万安即道直从子庾公所谓灼然玉举又云千人
亦见百人亦见
庾公为护军属桓廷尉觅一佳吏乃经年桓后遇见
徐宁而知之遂致于庾公曰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
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世说补王季琰与兄元琳并有美称季琰又出元琳
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
晋书孙绰传绰与许询一时名流或爱询高迈则鄙
于绰或爱绰才藻而无取于询沙门支遁试问绰君
何如许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
许将北面矣
后秦录姚苌大破苻登置酒高会诸将咸曰若值魏
武王不令此贼至今陛下将牢太过耳苌笑曰吾不
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
一也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
二也谈古知今讲论道义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
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履险若夷四也
魏武王姚襄礼待杨亮亮奔桓温温问亮曰襄何如
人答曰天下杰也神明器度故是孙策之俦而雄武
过之
世说新语王右军少时丞相云逸少何缘复减万安
邪
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军向刘
尹称之刘问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
得便比方回刘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
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爱之甚至一时
无所后
阮光禄云王家有三年少右军安期长豫
王右军目陈元伯垒块有正骨
王右军道谢万石在林泽中为自遒上叹林公器朗
神囗道祖士少风领毛骨恐后世不复见如此人道
刘真长标云柯而不扶囗
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
以卜江左兴亡
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
子悦子以告宣武宣武云且为用半赵俄而悉用之
曰昔安石在东山缙绅敦逼恐不豫人事况今自乡
选反违之邪
谢公领中书监王东亭有事应同上省王后至坐促
王谢虽不通太傅犹敛囗容之王神意闲谢公倾
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故自未易有虽不相关
正是使人不能已
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
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谢中郎云王修载乐托之性出自门风
谢太傅道安北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
人思
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
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
有人目杜弘治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
庾公云逸少国举故庾倪为碑文云拔萃国举
孙承公云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
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郗嘉宾问谢太傅曰林公谈何如嵇公谢云嵇公勤
着脚裁可得去耳又问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
支乃过殷然亹亹论辩恐口欲制支
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
答修龄曰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
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囗边听既
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令辞不如我
往辄破的胜我
世目殷中军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
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
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王笑曰痴
王右军问许元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许未答王因曰
安石固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
罗君章为桓宣武从事谢镇西作江夏往检校之罗
既至初不问郡事径就谢数日饮酒而还桓公问有
何事君章云不审公谓谢尚何似人桓公曰仁祖是
胜我许人君章云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故一无所
问桓公奇其意而不责也
宋袆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镇西问袆我何
如王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林公曰金玉满
堂复何为简选王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
会稽孔沈魏顗虞球虞存谢奉并是四族之囗于时
之杰孙兴公目之曰沈为孔家金顗为魏家玉虞为
长琳宗谢为弘道伏
谢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然
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
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
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
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
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囗囗啖尽
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
长云何孙曰云是世业人谢曰殊不尔卫自是理义
人于时以比殷洪远
王子敬问谢公林公何如庾公谢殊不受答曰先辈
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
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谢公云先辈初不臧贬七
贤
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伊窟窟成就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
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
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
之辞多推此知之
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
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王孝伯问谢太傅林公何如长史太傅曰长史韶兴
问何如刘尹对曰噫刘尹秀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
此二人邪谢云身意正尔也
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谢曰阿敬近撮王
刘之标
谢公语孝伯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孝伯云刘尹非
不能逮直不逮
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
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
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
不及韩故殷作诔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
清悟嘉宾故自上
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
反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
反
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何
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祖何如
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羊何如曰
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谓何如曰
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
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元胜远咏老庄
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
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
刘曰正是我辈耳
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
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
群心
前凉录张茂谓马岌曰刘曜自古可方谁等辈也岌
谓曰曹孟德之流茂默然岌曰孟德刘曜难易不同
曜殆过之茂曰曜可方吕布关羽而云孟德不及岂
不过哉岌曰孟德挟天子令诸侯仗大义讨不庭曜
一卒用乌合之众而能建威成大逆天下莫之当其
不优欤
晋书殷浩传浩为姚襄所败桓温上疏废浩为庶人
浩少与温齐名而每心竞温尝问浩君何如我浩曰
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
浩不之惮也至是温语人曰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
我弃去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也又谓囗超曰浩有
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
耳
卫玠别传永和中丹阳尹刘真长镇西将军谢仁祖
商略中朝士人遂及于玠或问杜弘治得方卫洗马
不谢曰安得相比其中可容数人
世说补刘真长标寄清远小时诸人比之袁羊刘喜
还告其母母有识鉴谓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
方之范汪者刘复喜母又不听后真长年德转升论
者比之荀粲
卫洗马天韵标令论者以为出王眉子平子武子之
右世人为之语曰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谢太傅云小时在殿廷会见王丞相便觉清风来拂
人
谢镇西称罗君章可谓湘中之琳琅
王长史问孙公郭子元定何如孙曰词致清雅奕奕
有余吐章陈文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孙兴公云庾太尉雅好所托常在尘埃之外虽柔心
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元对山水
世说新语未废海西公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
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
管仲
晋书王蒙传蒙与沛国刘惔齐名友善惔常称蒙性
至通而自然有节蒙每云刘君知我胜我自知
蒙徙中书郎简文帝之为会稽王也尝与孙绰商略
诸风流人绰言曰刘惔清蔚简令王蒙温润恬和桓
温高爽迈出谢尚清易令达而蒙性和畅能言理辞
简而有会及简文帝辅政益贵幸之与刘惔号为入
室之宾转司徒左长史晚求为东阳不许及蒙病乃
恨不用之蒙闻之曰人言会稽王痴竟痴也
世说新语人问殷渊源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
何殷曰故当以识通暗处
抚军问殷浩卿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简文目敬豫为朗豫
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
陈
王长史与大司马书道渊源识致安处足副时谈
简文目庾赤玉省率治除谢仁祖云庾赤玉囗中无
宿物
殷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
及其发言遣辞往往有情致
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
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
孙兴公许元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
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庾道季云思理论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
自此以还吾皆有之
王僧恩轻林公蓝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简文问孙兴公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负其才知
之者无取其体
蔡叔子云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
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
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杜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
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王刘善其言
刘尹抚王长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
不复减向子期
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
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桓元问刘太常曰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
深又曰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樝梨橘柚各有其美
旧以桓谦比殷仲文桓元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
之谓同坐曰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
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
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人问王长史江彪兄弟群从王答曰诸江皆复足自
生活
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
自胜
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囗伤其道
许元度言琴赋所谓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刘尹
其人非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简文其人
晋书谢安传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
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
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筭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
察弘以大纲威怀外着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王徽之传徽之子桢之字公干历位侍中大司马长
史桓元为太尉朝臣毕集问桢之我何如君亡叔在
坐咸为气咽桢之曰亡叔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
一坐皆悦
世说新语许元度送母始出都人问刘尹元度定称
所闻不刘曰才情过于所闻
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
于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
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
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
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
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囗
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
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