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900000047

第47章 辨证一(1)

唐词纪多收伪词唐词纪为郭茂倩所辑,杨、董御多收伪词以广之。有以其名同而滥收之者。今取刘禹锡纥那曲云:“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按词品,阿那、纥那皆当时曲名。刘禹锡言变南调为北曲,盖随方音而转也。刘采春罗曲云:“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按曲有三解,一名望夫歌,取其一以存调。无名氏一片子云:“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按教坊记有此名。乐府解题所不详者,更有琴曲,名千金意。始分前后段,起句三字一音,如音音音三字。起句后接心心心三字,起句而下,俱指法,未能格之也。[古今词话]

诗句词调同名今以五七言之别见者汇校之。如何满子已收六言六句矣,兹考薛逢之何满子云:“系马宫槐老,持杯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山光。”如三台令已收六言四句矣,兹考李后主之三台令云:“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如杨柳枝已收七言四句矣,兹考李商隐之杨柳枝云:“画屏秀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如醉公子已收无名氏之五言八句矣,兹考无名氏之醉公子云:“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如长命女已收长短句矣,兹考无名氏之长命女云:“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如乌作啼已收长短句矣,兹考聂夷中之乌夜啼云:“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如长相思已收琴调之长短句矣,兹考张继之仄韵长相思云:“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又令狐楚之平韵长相思云:“君行登陇上,妾梦在关中。玉著千行落,银床一夕空。”如江南春既列长短句矣,兹考刘禹锡之江南春云:“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如步虚词,已列长短句之双调矣,兹考陈羽之步虚词云:“楼阁层层阿母家。昆仑山顶驻红霞。笙歌往见穆天子,相引笑看琪树花。”如渔歌子已列长短句之单调双调矣,兹考李梦符之渔父词二首云:“村市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落前山。徐徐拨棹却归去,浪叠朝霞碎锦翻。”“渔弟渔兄喜到来。婆官赛却坐江隈。椰榆杓子瘤杯酒,烂煮★鲈鱼满盎堆。”如凤归云已列林钟商之长调矣,兹考滕潜之凤归云二首云:“金井阑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秀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斜翻十二楼。”他如离别难、金缕曲、水调歌、白苎各有七绝,杂以虚声,亦多可歌者。后之集谱者,无以诗句而乱词调也。[同上]

词名原起说词名原起之说,起於杨用修及都元敬,而沈天羽掩杨论为己说。如蝶恋花,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满庭芳,取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点绛唇,取江淹“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鹧鸪天,取郑“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惜馀春取太白赋语。浣溪纱取杜陵诗意。青玉案取四愁诗语。踏莎行,取韩诗“踏莎行草过青溪”。西江月,取卫万诗“只今惟有西江月”。菩萨蛮,西域妇髻也。苏幕遮,[高昌女子所载油帽]西域妇帽也。尉迟杯,尉迟敬德饮酒必用大杯也。兰陵王,王每入阵必先歌其勇也。生查子,查古槎字,张骞乘槎事也。潇湘逢故人,柳浑诗句也。此升庵词品也。[即沈天羽所载疏名。]又如满庭芳,取柳柳州“满庭芳草积”。取白乐天诗“玉楼宴罢醉和春”。丁香结,取古诗“丁香结恨新”。霜叶飞,取杜诗“清霜洞庭叶,故欲别时飞”。清都宴,取沈隐侯“朝上阊阖宫,夜宴清都阙”。又云,风流子,出文选。刘良文选注曰:“风流言其风美之声,流於天下。子者,男子之通称也。”荔枝香,出唐书。贵妃生日,命小部奏新曲未有名,进荔枝至,因名荔枝香。解语花,出天宝遗事,亦明皇称贵妃语。解连环,出庄子连环可解也。华胥引,出列子,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塞垣春,塞垣二字出后汉书鲜卑传。玉烛新,玉烛二字出尔雅。此元敬南濠诗话也。卓珂月又云:“多丽,张均妓名,善琵琶者也。念奴娇,唐明皇宫人念奴也。”愚按宋人词调,不下千馀,新度者即本词取何命名,馀俱按谱填缀。若一一推凿,何能尽符原指。安知昔人最始命名者,其原词不已失传乎。且僻调甚多,安能一一传会载籍,自命稽古。学者宁失阙疑,毋使后人徒资弹射可耳。[词衷]

胡元瑞驳杨慎论词调名胡元瑞笔丛驳用修处最多,其辨词调尤极缕。如辨词名之本诗者,点绛唇、青玉案等,杨说或协,馀俱偶合,未必尽是。诗中“满庭芳草易黄昏”,唐人本形容凄寂,词名满庭芳,岂应出此。生查子谓查即古槎字,合之博望,意义不通。菩萨蛮谓蛮国之人,危髻金冠,璎络被体,故名,非专指妇髻也。兰陵王入阵曲,见北齐史。尉迟大杯,正史无考,乃误认元人杂剧。鹧鸪天谓本郑诗,则鸡鹿塞当入何调。曲中有黄莺儿、水底鱼、斗鹌鹑、混江龙等,又本何谓耶。元瑞此论,可谓词品董狐矣。愚按用修、元敬俱号综博,而过於求新作好,遂多琐漏。如一满庭芳,而用修谓本吴融,元敬谓本柳州,果何所原起欤。风流子二字一解,尤为可笑。词中如赞浦子、竹马子之类极多,亦男子通称耶。则儿字又属何解。荔枝香、解语花与安公子等类相近,似乎可据,若连环、华胥本之庄、列,塞垣、玉烛本之后汉书、尔雅,遥遥华胄,探河宿海,毋乃太远。此俱穿凿附会之过也。然元瑞考据精详,而於词理未尽研涉。毛驰黄诗辨坻驳胡元瑞云:“词人以所长入诗,其七言律非平韵玉楼春,则衬字鹧鸪天。而玉楼春无平韵者,鹧鸪天无衬字者,是不知有瑞鹧鸪而以臆说附会也。此数调本在眉睫,而持论或误,信乎博而且精之为难矣。”[同上]

曲调与词调同者沈天羽云:“词名多本乐府,然去乐府远矣。南北剧名又本填词,然去填词更远。为按南北剧与填词同者。青杏儿[中调]即北剧小石调。忆王孙[小令]即北剧仙吕调。小令之捣练子、生查子、点绛唇、霜天晓角、卜算子、谒金门、忆秦娥、海棠春、秋蕊香、燕归梁、浪淘沙、鹧鸪天、虞美人、步蟾宫、鹊桥仙、夜行船、梅花引,中调之唐多令、一翦梅、破阵子、行香子、青玉案、天仙子、传言玉女、风入松、剔银灯、祝英台近、满路花、恋芳春、意难忘,长调之满江红、尾犯、满庭芳、烛影摇红、绛都春、念奴娇、高阳台、喜迁莺、东风第一枝、真珠帘、齐天乐、二郎神、花心动、宝鼎现,皆南剧之引子。小令之柳梢青、贺圣朝,中调之醉春风、红林檎近、蓦山溪,长调之声声慢、八声甘州、桂枝香、永遇乐、解连环、沁园春、贺新郎、集贤宝、哨遍,皆南剧慢词。外此鲜有相同者,更有南北曲与诗馀同名而调实不同者,又不能尽数。胡元瑞云:“宋人黄莺儿、桂枝香、二郎神、高阳台、好事近、醉花阴、八声甘州之类,与元人毫无相似。若菩萨蛮、西江月、鹧鸪天、一剪梅,元人所用,悉不可按腔矣。”愚按此等九宫谱中悉载,然有全体俱似者,又有不用换头者。至词曲之界,本有畦畛,不得谓调同而词意悉同,竟至儒墨无辨也。[俞少卿]

隋炀帝望江南阕乃伪作海山记云:“隋炀帝东湖,制湖上曲望江南八阕。”按段安节乐府杂录云:“望江南,李德裕镇浙日,为亡伎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今改此名,亦曰梦江南。”据此,则隋时初无此调也。且曲词略不类隋人语,因留此一阕以后人之惑云。词曰:“湖上柳,烟里不胜摧。宿雾洗开明媚眼,东风摇弄好腰肢,烟雨更相宜。环曲岸,阴覆画桥低。线拂行人春晚后,絮飞晴雪暖风时。幽意更依依。”[青琐高议]

望江南宋人方加后叠忆江南又名梦江南,隋炀帝有八阕,但白香山二词,晓唐袭之,皆系单调。至宋方加后叠,故知隋词乃赝作者无疑。李后主“多少恨”及“多少泪”,本是二首,啸馀合之为一,大谬。此调作者甚多,何乃取李词二首牵合,以作五十四字格,致后人疑前后可用两韵耶。[万红友]

河传有二体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后仄韵。其一乃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然欧阳永叔所集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王孙曲,今河传乃仙吕调,皆令也。[碧鸡漫志][按:据此则河传、怨王孙只有二体,词律所收,殊为庞杂。]

清平乐非太白作杨用修所载太白清平乐二阕,识者谓非太白作,以其卑浅也。按太白清平调本三绝句则已,不应复有词也。[王凤洲]

石刻太白词“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李太白词也。得於石刻,而无其腔,刘无言自倚其声歌之。东皋杂录又以为范德孺谪均州,偶游武当山石室极深处,有题此曲於崖上,未知孰是。[词苑]

菩萨蛮乃晚唐人词嫁名太白今诗馀名望江南外,菩萨蛮、忆秦娥称最古,以草堂二词出太白也。近世文人学士或以为实然。予谓太白在当时直以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言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且二词虽工丽,而气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坏。藉令真出青莲,必不作如是语。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辈。盖晚唐人词嫁名太白耳。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鬓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南部新书亦载此事。则太白之世,唐尚未有斯题,何得预置其曲耶。又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丞相假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按大中即宣宗年号,此词新播,故人喜歌之,予疑屡近飞卿,至是释然。[苕溪渔隐]

桂殿秋非李白词唐词载李德裕步虚词,即双调捣练子。唐词本无换头,捣练子本无双调,近刻列为李白桂殿秋二首。李集之考者多矣,不闻菩萨蛮、忆秦娥而外,别有桂殿秋也。吴虎臣得於石刻而无其腔,刘无言倚其声歌之,其说亦未足信。刘禹锡作潇湘神,起处叠三字一句,亦即捣练子,但为迎神送神词耳。[古今词话]

李白小曲小曲有“咸阳沽酒宝钗空”之句,云李白作。花间集云张泌所为,莫知孰是。[梦溪笔谈]

西塞山两说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张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今武昌府志,记大冶县东九十里为道士γ,即西塞山。塞音涩。水经云:“壁立千仞,东北对黄公九矶,故名西塞。横截江流,旋涡沸激,舟人过之,每为失色。”张耒诗云:“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怕危亡道士矶。”以为即志和所游西塞山,未知孰是。[词苑]

王建霓裳词王建霓裳词云:“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今教坊尚存其声,而其舞则废不传矣。近世有望瀛府、献仙音二曲,乃其遗声也。霓裳曲,前世传记论说颇详,不知听风听水为何事。白乐天有霓裳羽衣歌甚详,亦无风水之说,第记之,必有知音尔。[六一诗话]

同类推荐
  • 诸法本无经

    诸法本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清秘史

    皇清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典略

    三国典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箓祈祷午朝仪

    金箓祈祷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野处集

    野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语虚何以言知

    语虚何以言知

    一个因为不明原因进入离奇的异度空间的人,在失去记忆的同时,被抛入自己完全陌生的人类世界,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漫长旅程。
  • 我的星灵守护者

    我的星灵守护者

    渣男遇上守护自己的星灵,从此生活变得不可思议。一个花心,一个不能动情。为了找寻星灵王,俩人一起穿越各个时空……等你哪晚想我的时候,记得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也许哪天我够资格爱你的时候,会作为一颗星星陪伴你左右。——星灵王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全面收录了林徽因各个类型的作品,以及她与当时名人的往来书信,以呈现林徽因充满性情的真实面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林徽因所处的年代是白话运动兴起的初期,因此,当世很多文人的笔下都有在今天看起来十分蹩脚的行迹。在林徽因的文存中,常见以“那”代“哪”、以“的”代“地”,以及文言与白话混用等情况。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编者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修改,但仍保留了一些能够体现清末民初特色的小细节。希望这些小插曲,能够为读者们赏花的心境增添一抹悠然。
  • 剑刃传说

    剑刃传说

    一柄绝命孤岛上的漆黑之剑,一位修为尽废的落魄少年,当少年拔起长剑,就此编织出一段热血的剑刃传说,勾勒出一副宏伟的江湖画卷。
  • 紫云仙主

    紫云仙主

    紫云深处有仙,重生的苏宁,不畏艰险拜入仙门。问长生,看人世颠簸。
  • 嘘!我可喜欢你了

    嘘!我可喜欢你了

    关于青春,你总归有一个偷偷暗恋的对象,喜欢看着他(她)的背影发呆,你总归有个喜欢的对象,不用转身都能感受到他(她)的气息,感受到他(她)靠近的脚步,你的视线离不开他....或许值得你这样的人还没有出现,那一起看看这里的小故事吧?
  • 仇恨的心

    仇恨的心

    回来不是为了复仇,而是让你们知道过去的女孩已经消失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变了好多好多,因为过去被造成的伤害将她麻痹了。
  • 道法随心

    道法随心

    在世人看来,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胖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大。偏偏性格原因,让他失去了太多。穿越时空而来的奇遇,是否会让他做出转变。当废柴小胖子遇到猥琐老头子,这个天地间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局,这一路又会发生多少令人捧腹大笑,让人心酸落泪的故事,让我们跟随主角一起探索。
  • 疯道子传

    疯道子传

    阿瑶唯一记得的,就是月夜下自己和着花影起舞献祝的场景,还有一双亮如星辰的黑眸。而她如何不死不灭,究竟在找寻什么,却无一丝印象……或许,找到那双黑眸,一切问题,都会有答案吧!
  • 战破荒芜

    战破荒芜

    战之大陆有无数未解之谜,千年前的旷世之战,千年后的各领风骚。一名辑毒警察,重生在了这片大陆上,手持方天画戟,欲达到世界的巅峰,但又不止步于此。战!战!战!凭我手中之戟!破!破!破!,击破无尽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