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存第七 非有非无。是谓妙有。故云妙存也。无名曰夫言由名起下。言因名字。名字因体相也。相因可相无相无名也。若以义分之。则因可相属前科。谓相貌因可相而立也。无相无名下。覆遣前语。诸法无相。是故无名。以无名故无言说。以无言说故不可闻也。若以文势读之。则相因可相。无相无名为句也。经曰涅槃非法非非法下。涅槃十九云。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等。今述彼大意也。子欲闻之耶。而汝欲闻。当为说也。小雅云。而如汝乃。尔若皆汝也。虽然善吉有云。此大品经文也。庶述其言亦可以言。汝既望述其言。今亦可以言说也。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此是彼舍利弗章中语耳。天女曰不出魔界下。即净名天女语也。彼云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解脱佛界也。淫怒痴魔界也。然则玄道存于妙悟。若然者。妙悟即见道也。妙悟存于即真。知即俗是真是。谓妙悟也。即真则有无齐观。既知即俗即真。即有无齐一同实相也。齐观即彼已莫二。既能齐观。则此彼何别。已是此也。所以天地与我同根。同一道根也。万物与我一体。同一道体也。同我则非复有无。既知同矣。更无有无之别也。异我则乖于会通。若言万物与我异者。则不能会通也。所以不出不在下。正以万物无别故。道在其中。体之则不出。惑之则不在也。何则夫至人虚。心默照下。释所以不出不在也。虚心者无执。默照者潜通也。妙理皆尽。故无不统耳。怀六合于胸中下。四方上下六合也。明见六合于心中。而心智有余力也。明见万有于心中。而心神无滞执也。至能拔玄根于未始。无始已来。玄理根源。而能拔出。又如群动即静也。恬淡渊默妙契自然。恬淡静也。渊默如渊之澄静也。妙契谓妙悟也。自然谓天然之理也。所以处有不有居无不无。处有不同有也。居无不同无也。居无不无故不无于无下。居无不同无。亦不无于无也。处有不同有。亦不有于有也。故能不出有无。而不在有无。正以处有不有故不在有中。不有于有故不出有中。居无不无故不在无中。不无于无故不出无中耳。然则法无有无之相下。若然者。则知诸法无有无之相等也。无有定有定无相。无有定有定无知也。圣无有无之知故则无心于内下。心是内法。数是外法也。此彼寂灭物我冥一。此谓内心也。彼谓外法也。物我亦是内外彼此也。泊尔无朕乃曰涅槃。寂泊无迹也。图度绝矣。言不可测度也。容可责之于有无之内下。何容可责于有无之内求涅槃也。又可征之于有无之外。容字贯下句。何容复可问有无之外征涅槃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