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第一 论有十九章。今第一章。开涅槃之宗。如孝经之初有开宗明义章。今将谈大道。非言不启。故亦建言开宗也。无名曰者。大涅槃宗。以无名为主。故云无名也。经称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者。诸大小乘经。通有此说也。涅槃者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涅槃梵语。此国所无。何者。自书契已来。但言人事。至于涅槃般若。曾所未谈。庄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即其义也。此土既无其言。不知将何所译。今言无为灭度。但是义翻之也。肇公是后秦时。故曰秦言也。妙绝于有为。不坏假名。名无为等。迥然不同。为妙绝也。大患永灭。大患者身也。又是身云患。未必即身也。老子云。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患也。超度四流。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也。斯盖镜像之所归绝称之幽宅。经说诸法。如镜中像。令人修学。归于此处也。亦可直谓诸法体性毕竟本空。如镜中像。人皆悟此。即涅槃也。涅槃性空也。言此涅槃。毕竟性空。诸佛齐证。即是安隐幽玄之宅也。而曰有余无余者。经也。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处字上声读。非去声之出处耳。出者出也。处者入也住也。所以大般涅槃或名有余或曰无余者。无有有无之别体也。如唤眼为目。亦如左目右目义一也。故知出与入。殊而一也。故出处之异号。但是应物假设之名耳。良信也。圣人出则为有余。处则为无余。应见出者为之出。应见处者为之处。故云应物耳。余尝试言之者。小雅云。尝当也。当试言也。语出庄子。夫涅槃之为道也者。言涅槃之道。如下所说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此道绝言像也。夫尽像在乎亡言。言亡在乎无像。像所不能像。非像也。言所不能言。非言也。若非像非言。则不当像于言。不当像于言。则寂泊幽寥。虚通旷远。故云不可以形名得也。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言其思虑所不及也。超群有以幽升量太虚而永久。超越三界二十五有。幽远高升群物之外。量同法界。广大虚空。非尘沙历数之所能知。故云量太虚而永久也。随之弗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弗不。罔无。眺傍视。随后寻。寻求不得涅槃之踪迹。眺视不见涅槃之头首。老子云。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借此意以言道耳。六趣不能摄其生。凡品物之生。不出六趣。言六趣不能摄其生也。力负无以化其体。无常大力能负万物。而不能变化涅槃之体。明涅槃无体也。漠漭忽恍若存若亡。言漠漠漭漭不知边际。忽忽恍恍无定处所。不当有无。故云若存若亡耳。五目莫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响。五目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二听两耳也。又天耳。人耳也五目不睹其形。明无形也。二听不闻其响。明无声也。言涅槃之道。非色声也。冥冥窈窈谁见谁晓。庄内篇云。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今明。涅槃之体更过于此。幽深窈冥。难可窥晓也。弥纶靡所不在而独曳于有无之表。弥遍。纶通。言涅槃之道。非直被通有情无情。亦出有情无情之外。故云靡所不在。亦犹牵曳出有无之表。表外也。然则言之者失其真下。涅槃无言。言则失真。涅槃无知。知则反愚。涅槃非有。有则乖性。涅槃非无。无则伤体。而言愚者。无知无见。似如愚昧。大品色钝故般若钝。即其义也。所以释迦掩室于摩竭。以理不可言。故掩室杜口。掩室事者。有云佛初成道。欲度迦叶。假设方便。投彼寄宿。遂以毒龙之室。安置如来。毒龙欲害。降伏入钵。示施法化义。如掩室耳。湜谓此解不当。下释是也。直是如来初成道时。于三七日。思惟未说。似如掩室不开门也(此甚当耳)。大智论云。佛初成道。五十七日。不说法门。是掩室义也。净名杜口于毗耶。杜闭塞义。净名在毗耶离城。问诸菩萨不二法门。各各说已。次问文殊。言如我意。一切诸法无言无说。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净名言。何等是入于不二法门。时谁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云。是真入不二法门也。乃至无言无说。故云杜口也。亦以理中无言。言不得理。理不可言。故不语耳。须菩提及释梵前已出讫。斯皆理由神御故口以之默。以理御神。神无有言。口为之然耳。岂曰无辨辨所不能言也。心将缘而虑息。口欲辨而辞丧。故云岂无。但不能言耳。经曰真解脱者离于言数。此等诸文。是涅槃经中。解脱大意。非全文也。论曰涅槃非有亦复非无。此等是中论所明。涅槃大意也。亦非全文耳。寻夫经论之作也岂虚构哉。小雅云。寻用也。言用经论而兴制作。亦非构虚也。构造也。果有其所以不有。果果敢。决定义也。言涅槃果有其不有之所以。故不可说为有。无亦然也(亦合云。涅槃果有其不无之所以。故不可说之为无。举有既然。无亦如此。故云无亦然耳)。何者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于有境中。穷本涅槃。以五阴永灭。不可言有也。推之无乡幽灵不竭。毛诗云。乡所也。推究涅槃。入于无中。则幽微精灵不可穷尽。故云不竭也。抱一湛然。怀抱一相。湛然无变也(湜谓涅槃怀含蕴抱无所不包义也。无生性空统之。万法一义也。此义已无有迁迁然湛湛然也)。万累都捐。说文捐弃也。言烦累皆弃耳。与道通洞神而无功。此道神妙。谁欲称之。故无已。已尚无之。谁复论功耳。至功常在。虽无已无功。而功大矣。大则为常则不灭。故曰常在。冲而不改。字书云。冲虚也。涅槃之道。体性虚无。何所迁变。故云不改也。有无绝于内。涅槃之中。不当有无。本来寂灭。故云绝于内也。称谓沦于外。涅槃之外。无称谓也。称谓谓名字耳。既云涅槃无名。名何所有哉。视听之所不暨。左传暨至。小雅暨及也。言涅槃如此耳。四空之所昏昧。外道得四无色定。名曰空定。生四空处。将为涅槃。而不识真实涅槃。故昏昧也。恬乎而夷怕焉而泰。夷平也。老子云。视之不见曰夷。泰通泰也。恬虚寂泊。甚自空净耳。九流于是乎交归。九流者。谓道流。儒流。墨流。名流。法流。阴阳流。农流。纵横流。杂杂流。亦云小说流也。言此文字语言。皆是佛说。并会涅槃。故云交归。此即金刚经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此之谓也。众圣于是乎冥会。上句会法。则无法不会于涅槃。此句会人。亦无人不会于兹道。是故如来说一切人何是圣人。故大品云。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故云众圣于此乎冥会耳。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希微。夷坦。境界。太大。玄幽。乡域也。涅槃微而坦。大而幽。何界域之不遍。故云夷境玄乡也。而欲以有无题牓下。涅槃言语道断。而欲以有以无题牓名目。标指方域。其可得乎。不亦邈哉。而云尔者。不亦远矣。故云邈哉。邈远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诸神的纹章
在欧洲大陆上,长期流传着一个关于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的传说。在传说中,亚特兰蒂斯大陆无比富有,那里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有关它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艾欧里亚·前)350年撰写的《对话录》中。他写道:“1.2万年前,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好的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亚特兰蒂斯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在一次大地震后,这块大陆沉入海底,一些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最后在艾欧洛斯大陆落脚。而这些亚特兰蒂斯人的后代,曾在其局部地区创建过灿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