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1400000042

第42章

又问就一事上如何分礼义曰行之合宜是义合宜中又有条理节文是礼故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正男问智何以属水曰仁是生机故属东方木礼发越故属南方火义断制故属西方金智深沉故属北方水且流动活泼有似乎水故又曰智者乐水

仁义礼智四字自易文言发之然不过引其端至于以四字并提昌言正告则实自孟子始四端一章为天下古今开多少生面周子太极圗说以五性配五行是有得于易亦有得于孟子

薛文清云每日所行之事必体认其某事为仁某事为义某事为礼某事为智庶几久则见道分明仪谓如此必有议其工夫不能一片者然必由如此而至一片方是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今人天资则不及困学学问则喜说生知亦异乎文清矣

理一分殊四字古圣贤教人只在此处说来说去但未曾明明指出学者终无把握自张子西铭发其意程子遂提出此四字示人真是千圣千贤扬心要诀凡看道理到疑难隔碍处只提起此四字便如利刃在胸迎风辄解直是受用不尽

王男伟问理一分殊即理同气异否曰理同气异在物上看理一分殊在事上看知理同气异则观物不劳知理一分殊则应事不爽

沈孝恭问理一分殊即一本万殊否曰不同一本万殊犹言有一本然后有万殊是一串说下理一分殊犹言理虽一而分则殊是分别说开譬之于水一本万殊者如黄河之水出于一源而分出千条万派皆河水也理一分殊者如止是一个水而江河湖海各自不同也又譬之树一本万殊者如庭前之梅只有一根而长出千枝万叶皆此根也理一分殊者如同是一梅而千叶单叶緑蕚红葩各自不同也从此处体认自然有得

理一分殊四字最好学者不识此意终被异端惑过

分殊之极有与理一极相反者

理一分殊四字最妙穷天地亘古今总不出此四字会得此四字然后知当然所以然之理然后可与立亦可与权千变万化不离规矩予自庚辰夏始会得此四字尝以之旷观天地古今无有不贯因念尧夫遇物皆成四片此只是于阴阳老少处看得熟然未若见得理一分殊亲切则遇物一片亦可千万片亦可觉得四片终落气数也整庵困知记其言若出于一先生真先得我心者

予与舜光论理一分殊之道言凡事凡物皆有理一分殊时桌上有一谷舜光因举问曰此谷亦有理一分殊否予曰有之谷皆可食是理一谷有百种是分殊也

识得理一未是一贯识得分殊方是一贯今人纔望见理一门面即以为一贯此浅陋之甚者也须于分殊中识得理一始可到一贯地位

一贯贯字只透彻二字如天下之理十重九重皆透只一重未透亦呌不得一贯予尝登髙山至一峰则有一峰之胜然未至絶顶此心终以为歉乃强步而上未至山顶数步四顾诸峰虽境界已自殊絶而此身站立终未得安眼界心胸终未洞彻一至山顶则身心眼界一时俱豁不惟此山前后左右俱入襟怀即四面羣山皆得指点自念一贯境界即是如此然非厯尽羣峰遍观诸胜则絶顶终未可遽到即由小径偶到而一山之胜与心目亦絶不相关虚与实异也

论一贯最要实凡下一截工夫都要做到譬如登塔一层进一层俱要实厯然后登峰造极颜子髙坚前后仰鑚瞻忽正是理会分殊工夫也到得卓尔见前欲从末由与一贯只隔一些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此后只是涵养从容俟其自化耳

曾子随事精察颜子仰鑚瞻忽同是理会分殊同是研求一贯只是颜子说得虗圆活泼后人想不到都把来另作一义看此未尝实实体验故也圣贤言语不能实实体验只是寻求文义安得不毫厘千里

一贯是格致之极功朱子补格致传云至于用力之乆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是说这个境界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非一贯后始到也平日无一刻不在这里面用工只是未见到四通八达处一旦豁然便通体俱现此俱是实落境界不是影响话头嘉隆以来先辈论学亦多提一贯但只是葫芦提把门面大话来说与真实工夫絶无交涉

贯者通也通者不碍之谓也人学问未至一贯虽极力效法圣贤往往举足成碍为忠则碍孝为孝则碍忠志乎处则碍出志乎出则碍处存心理学则碍经济存心经济则碍理学甚至有奋身竭力以争一事捐躯委命以就一死而卒之无当于圣贤中正之道无益于天地民物之数者不知一贯故也惟一贯则忠不碍孝孝不碍忠处不碍出出不碍处理学不碍经济经济不碍理学从心所欲不踰矩千变万化不离于正故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一贯圣人岂特忠不碍孝行忠即可以全孝岂特孝不碍忠行孝即可以全忠行忠全孝禹平水土是也行孝全忠泰伯三让是也

系辞有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朱子注云会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处通谓理之所行而无所碍处何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处如一事而关系君臣又关系父子又关系夫妇举此则失彼无可或遗也何谓理之所行而无所碍处葢理足于中万事至前自然看定就无所不关系无可或遗之中自然有个重轻就其重轻之中君臣重则从君臣父子重则从父子夫妇重则从夫妇只就一路行而此不碍彼彼不碍此故谓之通通者权而得中也权而得中故曰典礼典者常也经也程子所谓权只是经也是即一贯之义也故学者随事精察而不知一贯谓之知分殊不知理一谓之知当然不知所以然谓之知小德不知大德谓之知物物太极不知统体太极谓之知常不知变谓之可与立未可与权谓之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而亢龙有悔既知一贯则理一分殊当然所以然小德大德物物太极统体太极常变经权进退存亡得丧出处洞然一了百当天地之间无复余事矣至此者谓之圣知此者谓之贤过此以往者谓之神未有不知一贯而可与语圣人之道者也

予晤虞九时正与及门说书义未即出予独步溪上见春光满溪桃李皆放因诵胜日寻芳之诗恍然有得于诗意其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分明道出一贯气象

忠者立心之本也恕者所以求通之方也无立心之本则凡事不可成无求通之方则虽能成事而终无以入圣贤神化贯通之域前夜独坐猛思得大学絜矩二字是忠恕二字注脚所恶于上一节又是絜矩二字注脚就忠恕二字以证贯通之义犹未为醒确就絜矩及所恶于上一节以想贯通之义则忠恕二字分明有八面四方玲珑透彻之意学者未识一贯而欲求一渐造一贯之方孰踰于此

存斋问权字非圣人不能学者未到圣人地位决不可行权是否曰此是圣贤立教语意然亦须有辨若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及揖让征诛放君杀弟诸大事此行权不如守经者也若嫂溺手援之类虽未至圣人地位岂可谓权字难行坐视其死而不救欤但学者于行权之时须要认得权字极清方可下手不然一有差失悔莫可追故圣贤不轻许人行权

晓得理一分殊便可与权

权只是中字权称锤也古人遇事必量度以取中故借权以为言孟子云权然后知轻重是也既知轻重则中自出故曰权而得中是乃礼也今人讲权字不如讲中字权字有错中字无错

凡事凡物莫不各有当然之理所谓即气是理也至事物所以当然之故微乎微乎非明乎理先于气之说其孰能知之

知当然之理者可与立知所以然之故者可与权

克己则无私心复理则合天理

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心无不同故理无不同也

孔蓼园问克复归仁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沙介臣问克复归仁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

许舜光问一日克复如何便天下归仁曰我人既有学问只怕身心自身心道理自道理不能合一便小有所得终非究竟我与天下安得不分为二论语志道据德是也若到得依于仁境界便仁即是我我即是仁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已与礼无丝毫彼此之间矣已与礼无丝毫彼此之间则天下与我又安有丝毫彼此之间哉此所谓天下归仁也今且就志道据德做去

曹云祉问致中和曰致中和只是尽性工夫能尽其性便能尽人性尽物性赞化育而与天地参岂不是天地位万物育

夏玉汝问致中和曰只是一敬字敬即戒惧慎独也

江位初问致中和工夫曰致中和工夫注中虽两两对说然到下手时只有致和工夫便着得力致中工夫却着不得力止着力致和便已致中也

天地位万物育是实实有此境界若致得中和便现前皆见得也

致中和未至至诚无息未可语位育所谓一息断絶便与天地不相似也

周翼微问曾点暮春数语是位育气象否曰是他见得境界如此然工夫未易到也

郁东堂问不睹不闻时光景如何曰无不睹无不闻问何为曰由不睹故无不睹有所睹则不能无不睹矣由不闻故无不闻有所闻则不能无不闻矣曰有睹有闻是主一否曰未便是主一此时须下主一工夫

诚是体敬是用诚即敬之本体敬即诚之工夫

有心存诚便是敬无心而敬便是诚

敬而能成则诚矣

诚敬即中庸明诚诚者天道敬者人道敬从知入诚自行来

敬学者之事也诚圣人之事也学者而欲至于圣人其必由敬乎敬以立其本矣然非致和则道无由明非力行则道无以行知行并进自强不息作圣之功也顾知行非二道也不知不足以为行不行不得谓之知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由此而进于诚庶几其圣乎诚天道也敬人道也诚则无不敬矣敬则可以至于诚矣

朱子谓大学吃紧全在一敬字明明徳敬也格致知也诚正行也止至善诚也大学其尽于兹矣

敬其中庸之教乎诚其中庸之性乎戒惧慎独敬也不显笃恭诚也知行知仁之事合一勇之事也中庸其尽于兹矣

曾子由日省以几于一贯日省敬也一贯诚也颜子由仰鑚瞻忽以至于卓尔仰鑚瞻忽敬也博文知也约礼行也卓尔几于诚也孟子道性善由集义养气以至于不动心性善敬也集义知也养气行也不动心几于诚也合中庸大学观之颜曾思孟之学俱尽于兹矣后儒从可知矣

孔子浑是一诚然吾十有五一章亦可想见大概志学敬也立与不惑知天耳顺知行也不踰矩诚也虽生知安行之圣其进学次第亦必如此

天下无数道理总贯他全在知行二字若道理日在天下我不能知与我无与既知矣复不能行亦与我无与

知之非难行之为难行之非难久之为难久之非难终之为难

如皋吴白耳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莫是纔学则知行并进否乎曰古之学者为己故纔学则知行并进今之学者为人故纔学则知行便分

阳明谓真知即是行欲得此旨则真行即是知也子夏虽曰未学一节即是此意

九咸问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何如曰若说字义则知行自分若说工夫则知行自合然亦有知过而行不及者智者之类是也亦有行过而知不及者贤者之类是也不可执一不须争辨

陈言夏问中虚中实何以皆为孚信之象予曰中虚是无私心中实是天理

以用养体由体达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制之于外以安其内所谓以用养体也有未发之中自有已发之和则盛德之至动容周旋中礼矣所谓由体达用也

人多自矜其所长多喜从熟处走只是所习在此由此观之习之功大矣可不慎欤

学而时习之论语上开口便说一习字曾子又曰传不习乎习即是学孔子言习相逺原分善恶两途今为不学不虑之说者纔说习便道是不好字面亦未知习字之义也

不学不虑两言孟子本谓孩提之童不学而所知自然能合道此为良知不虑而所行自然能合道此为良能今不论合道不合道而但论学虑不学虑则甘食悦色何尝学虑真是以狂药投人自谓醍醐甘露

罗近溪以不学不虑为求仁之方非也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不学不虑只是无私心未必合天理必不学不虑而所知所能无不合天理然后谓之仁良知良能良字切须着眼

孩提之不学不虑犹圣人之不思不勉不学不虑非孩提之仁义也良知良能则仁义也不思不勉非圣人之中道也而中而得则中道也今之为学者竟以不学不虑混为不思不勉不论知能之良与不良不论从容之中道不中道而概以为此即是道善乎罗念庵之言曰但知即百姓之知能以证圣人之精微不肯反小人之中庸以严君子之戒惧两言可谓切中其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丧尸国度

    重生之丧尸国度

    一个丧尸的国度,从初始开始一个丧尸开始,一个国度,慢慢的开始了一个文明进化,新人类等级,吸取丧尸的进化液来给自己进化,重生了,从此逆天圣级人类.............
  • 唐尸三百首

    唐尸三百首

    唐末时期的‘天命使者’唐许穿越千年寻找今世的妻子羽嫣。历经千年,亚洲的道士,阴阳师,西欧的教徒,驱魔人等等曾经隐藏在世界各角落的神秘人群开始显露在人们面前。一切都因为‘大时代’的来临,世界要经历一次极为庞大的洗礼。唐许要在乱世中追寻妻子的足迹,一路上遇到现世的新样法术和手段,运用自己古老的方式,与鬼物斗,与人斗,与命斗。唐许最擅长的是‘附尸’术,利用当年深藏的三百具唐代古尸战胜所有强敌。
  • 一页故事

    一页故事

    公司小职员朱乔生日那天吃错药休克致死,在另一平行世界里,朱乔却在吃下药立即采取措施救下自己一条小命。搞不清楚自己是穿了还是没穿的朱乔,在无意识中却开启了自己一个异能,可以从口袋里拿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这东西原本没在口袋里也行。
  • 异次元大陆

    异次元大陆

    十五岁的网瘾少年,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异次元大陆,并且带着游戏系统,升级打怪,称霸异次元,让我们看他如何站在异界巅峰,看他能否打开异次元裂缝回到地球…
  • 天眼御猫

    天眼御猫

    我本是医科大学的撩妹高手,万万没想到当我醒在妹子怀里的时候我居然成为了一只猫!好吧好吧,谁说猫不能开后宫坐拥三千母猫?我可是要成为后宫王的公猫!可是可是,为什么我居然会是一只小母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之被遗忘的女孩我爱你

    王俊凯之被遗忘的女孩我爱你

    两个陌生的人也许是天生的一对。王俊凯你教我的咒语我还记得。或许我们一直不知道彼此有多么的相同。你会来找我们。--林玥悠谁会记得我的嫉妒都与爱有关,都有你有关。--王俊凯只要有他在,你世界就不会改变。喜欢一个人,就是为你打一架。你会古巴比伦的咒语,把冬天关在夏天的小木屋。你绑架了他,要他点燃熊熊壁炉,煮滚热巧克力。你是夏天里的暴徒,害怕融化在炎热的季风里。你一定要关注我写的小说,我害怕在没人赏识的小说里,而放弃了我的自信心
  • 穿越之倾城皇后

    穿越之倾城皇后

    当21世纪的新新人类沐晓晓穿越到一个架空时代,成为一个无颜皇后,看她是怎样扑倒腹黑的皇上秦天耀,看她又是怎样在这个时代立足的?
  • 明月异世情

    明月异世情

    一场奇异的穿越成就了全新的皓月守护者---战神明王司徒明月!在这五国鼎力,明潮暗涌的时代,让司徒明月带领你一步步瓦解巫族的阴谋!巧妙的反击周围四国的挑衅,彻底打碎他们瓜分皓月的美梦!威名震慑五国,给皓月的军民一片净土!只是身边环绕的暗怀心思的各色美男,司徒明月会如何应对?好期待!!!
  • 仇嫁

    仇嫁

    你不仁,我不义,投靠政敌斗倒你!抄家仇,负心恨,笔笔血债,都要偿!红嫁衣,血双囍,亡妻归来,势必虐死狗男女!
  • 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乡里乡情的故事,传递出浓浓的乡村气息,那是属于每个农村共有的,又各自独特的气息,在城市化的车水马龙中是那样令人回味。《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将目光着眼于三家村,讲诉了在腊月期间这个村子发生的各种乱象怪事:如城里来的帅开文与离婚未离家的管月翠那种种夺人眼球的绯闻,由此引发的与前夫陆尚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火;如进城打工的孔媛媛今非昔比的摇身一变,相濡以沫的恋人陆尚智却莫名其妙地忽然沦陷成了省城公安的抓捕对象、监控目标;如陈家岗坟场一只白色黄鼠狼于银装素裹的雪野立上了坟尖叩拜四方的耸人消息……由此小说描写了村里形形色色的村民,用各自的故事勾勒出现代村庄生活的一幅世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