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7900000005

第5章

属性:礞石滚痰丸 治实热老痰之峻剂,虚寒者不宜用。

黄芩(八两) 大黄(酒蒸,八两) 沉香(忌火,五钱) 礞石(焰消 过,埋地内七日用,一两)上四味为细末,水丸,川椒大,量人大小用之。用温水一口,送过咽即仰卧,令药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饮食,勿起身行动言语,待药气自胃口渐下二肠,然后动作饮食。服后喉间稠粘壅滞不快,此药力相攻,故痰气泛上也。少顷药力至,而渐逐恶物人腹下肠,效如附应。

指迷茯苓丸 治中焦停痰伏饮。

半夏(制,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五钱) 风化硝(二钱半)上四味,姜汁糊为丸。

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游者,营运也;溢者,渗溢也;输者,输布也;精气者,水化之精气也。言入于胃营运水化之精气,渗溢于肠胃之外,而上输布于脾也。又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言水之清者上升,犹天之雨露也。又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言水之浊者下降,犹地之江河也。此皆言水自浊化清,由腑输脏;自清分浊,由脏输腑,水之营运循环也。又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言水发源于脾,周布四脏,并行五经也。此皆言水内养脏腑,外滋百骸,水之变化精微也。如是者,何痰之有?若饮食失度不和于中,水精不渗溢于外,直下走大、小肠而为泄泻矣。若三焦失运,气不蒸化,水之清者不升,水之浊者不降,精化为水,则内停作胀,外泛作肿,上攻喘呼,下蓄淋 矣。若上焦气不清肃,不能输布,留于胸中,水之精者悉变为浊,阳盛煎灼成痰,阴盛凝蓄为饮也。故治痰者,以清火为主,实者利之,虚者化之。治饮者,以燥湿为主,实者逐之,虚者温之。所以古人治饮有温补之法,而治痰则无之也。王隐君制礞石滚痰丸,治老痰一方,用黄芩清胸中无形诸热,大黄泻肠胃有质实火,此治痰必须清火也。以礞石之燥悍,此治痰必须除湿也。以沉香之速降,此治痰必须利气也。二黄得礞石、沉香,则能迅扫直攻老痰巢穴,浊腻之垢而不少留,滚痰之所由名也。若阳气不盛,痰饮兼作,又非此方所宜,当以指迷茯苓丸合而治之,用半夏燥湿,茯苓渗湿,风硝软坚,枳壳利气。

别于二陈之甘缓,远于大黄、礞石之峻悍,殆攻中之平剂欤。

金匮枳术汤 治心下硬如大盘,边旋如杯,水饮所作。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散。

心下,胃之上脘也。上脘结硬如盘,边旋如杯,谓时大时小,水气所作,非有形食滞也。用枳实以破结气,白术以除水湿,温服三服,则腹软结开而硬消矣。李杲法仲景以此方倍白术,是以补为主也,此方君枳实,是以泻为主也。然一缓一急,一补一泻,其用不同,只此多寡转换之间耳。

桂苓甘术汤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桂苓甘术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赵良曰∶《灵枢》谓心胞络之脉动则病胸胁支满者,谓痰饮积于心胞,其病则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饮阻其胸中之阳,不能布精于上也。茯苓淡渗,遂饮出下窍,因利而去,故用以为君。桂枝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故以为臣。白术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夫短气有微饮,此水饮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匮》并出二方,妙义益彰。呼气之短,用苓桂术甘汤之轻清以通其阳,阳化气则小便能出矣。吸气之短,用肾气丸之重降以通其阴,肾气通则关门自利矣。

风水,阳水也;石水,阴水也。阳水多实,阴水多虚。阳水在上,故多喘,阴水在下,故多满。所以治阳水用散用攻,治阴水用温用补。然阴中必有阳,此方治阴水在阳而上者也,肾气丸治阴水之在阴而下者也。于此推之,阳中亦必有阴,故有小青龙汤、五苓散之治法也。今举世不分阴阳虚实,皆以金匮肾气汤治之,服之不效,终不改辙,每至吐血而死,良可叹也。

疏凿饮子 治遍身水肿,喘呼口渴,大小便秘。

羌活 秦艽 槟榔 大腹皮 商陆 茯苓皮 椒目 木通 泽泻 赤小豆(等分)加姜皮,水煎服。

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若水饮阻于内,风寒束于外,则三焦之气化不行,上焦之如雾,中焦之如沤,同为下焦之如渎也。以致水气外泛,皮肤作肿,内停腹里作胀,上攻喘咳呕逆,下蓄小便不利,种种诸证,而治法总不外乎表里也。小青龙汤、真武汤、越婢汤、五苓散、疏凿饮子五方,皆治有水气兼表里证之药也。小青龙汤治表里寒实,中有水气。真武汤治里有虚寒,中兼水气。二证俱内不作胀,外不作肿,故一以麻、桂辈散寒以行水;一以姜、附辈温寒以制水也。越婢汤治表里实热,中有水气,五苓散治表里虚热,中有水气。故一以麻黄、石膏,散肤之水,清肌之热,以消肿也;一以桂、苓、术、泽,解肌表热,利所停水,以止吐也。疏凿饮子治表里俱实,不偏寒热而水湿过盛,遍身水肿喘胀便秘者。故以商陆为君,专行诸水。佐羌活、秦艽、腹皮、苓皮、姜皮,行在表之水,从皮肤而散;佐槟榔、赤豆、椒目、泽泻、木通,行在里之水,从二便而出。上下、内外,分消其势,亦犹神禹疏凿江河之意也。至于越婢汤加半夏者,因喘气上逆,用之降逆也,加附子者,因汗出恶风,散表固阳也。小青龙汤加石膏者,因喘而烦躁,用之兼清胃热也。五苓散以术、桂易滑石、阿胶,名猪苓汤,专清阴兼治水也。

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名附子汤,专温阳不治水也。由此可知仲景用方,于群温剂中,加以大寒之品;大寒剂中,加以辛热之品。去桂枝加滑石,则不走外;去生姜加人参,则不治水。其转换变化,神妙如此,拘拘之士,不足语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肺痈喘不得卧及水饮攻肺喘急者。

葶苈(苦,一两) 大枣(十枚)以水五盅,先煮枣三盅,去枣内葶苈,煮取一盅半,顿服,弱者减服。戒盐酱。

苏葶定喘丸 治饮停上焦,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者。

苦葶苈子(研泥) 南苏子(研泥)各等分,合均,用枣肉为小丸,阴干,瓷罐盛之,恐渗去油性,减去药力。每服三钱,于夜三更时白汤下,以利四五次为度,利多则减服之,利少则加服之。次日身软,则隔一日、或隔二日服之。形气弱者,先减半服之,俟可渐加。戒盐酱,服之即奏奇功,如不严戒一切咸物,即对证用药,万元一生。

舟车神 丸(又名净府丸) 治水肿水胀,形气俱实。

黑牵牛(炒,四两) 大黄(酒浸,二两) 甘遂(面裹煨,一两) 大戟(面裹煨,一两) 芫花(醋炒,一两) 青皮(炒,一两) 橘红(一两) 木香(五钱) 槟榔(五钱) 轻粉(一钱)上为末,水丸,每服五分,五更白滚水下,大便利三次为度。若一二次不通利,次日仍服。或六分七分,渐加至一钱,若服后大便利四五次,或形气不支,则减其服,三分二分俱可,或隔一、二、三日服一次,以愈为度。甚者忌盐酱百日。

草苈大枣汤、苏葶定喘丸、舟车神 丸,三方皆治肿胀之剂。然葶苈大枣汤,治水停胸中,肺满喘急不得卧,皮肤浮肿,中满不急者,故独用葶苈之苦,先泻肺中之水气,佐大枣恐苦甚伤胃也。苏葶定喘丸,即前方加苏子以降气,气降则水降,气降则输水之上源,水降则开水之下流也。舟车神 丸,治水停诸里,上攻喘咳难卧,下蓄小便不利,外薄作肿,中停胀急者,故备举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大黄,直攻水之巢穴,使从大、小二便而出,佐青皮、陈皮、木香以行气,使气行则水行,肿胀两消,其尤峻厉之处,又在少加轻粉,使诸攻水行气之药,迅烈莫当,无微不入,无穷不达。用之若当,功效神奇,百发百中。然非形实或邪盛者,不可轻试,苟徒利其有劫病之能,消而旋肿,用者慎之。

实脾饮 治身重懒食,肢体浮肿,口中不渴,二便不实。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炙) 浓朴(姜炒) 大腹子 草果仁 木香 木瓜 附子 干姜加姜枣煎服。气虚者加人参。

脾胃虚,则土不能制水,水妄行肌表,故身重浮肿。用白术、甘草、生姜、大枣,以实脾胃之虚也。脾胃寒,则中寒不能化水,水停肠胃,故懒食不渴,二便不实。用姜、附、草果,以温脾胃之寒。更佐大腹、茯苓、浓朴、木香、木瓜者,以导水利气。盖气者水之母也,土得水之防也,气行则水行,土实则水治,故名曰实脾也。然此方导水利气之力有余,阴水寒胜而气不虚者,固所宜也,若气少声微,则必以理中汤加附子,数倍茯苓以君之,温补元气以行水,为万当也。

苓桂术甘汤、实脾饮、肾气丸,皆治阳虚水气之证。苓桂术甘汤,治上焦阳虚不能输布,水留于上,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故用苓、桂、术、甘之品,扶阳通气输水道也。实脾饮,治中焦阳虚不能蒸化,水渍于中,外泛作肿,二便通利,故用姜、附、苓、术之剂,培土温中,胜寒湿也。肾气丸,治下焦阳虚,不能行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

喘急腹胀,故用桂、附、地、苓之辈,温而补之,以行水也。

清脾饮 治痰积成疟,无表里证者。

青皮 浓朴 草果 半夏 柴胡 白术 甘草 茯苓 黄芩水煎服。

疟为少阳病兼太阳表者,麻桂各半汤汗之;兼阳明里者,大柴胡汤下之;若不兼表里,或已汗、下而仍作者,当从少阳和解法也。是方以小柴胡、四君二汤合剂,清少阳而顾及于脾,故名曰清脾也。减人参者,以气不虚也,加草果、浓朴气味俱浓之品,取以输胃之积。加青皮、佐茯苓、半夏,用以破痰之原。先哲云∶无痰不成疟,无积不成疟,此汤是也。若夫气虚者仍加人参,气实者更加槟榔,热多者加石膏,汗多者加桂枝,自当临病斟酌也。

芍药汤 治滞下赤白,便脓血,后重窘痛。

芍药(二两) 当归(五钱) 黄连(五钱) 黄芩(五钱) 槟榔(三钱) 木香(三钱) 甘草(三钱)每服半两,水煎服。痢不减,加大黄。

滞下起于夏秋,非外因湿暑,即内因生冷,湿蒸热郁酿成。初起腑病,久则传脏,腑病易治,脏病难治。腑者何?病在大肠则从金化,故其色白;病在小肠则从火化,故其色赤。所以赤痢多噤口,以小肠近胃,秽气易于上攻,而为呕逆不食也。脏者何?传心则热不休,下利血水;传肾则利不止,如屋漏水;传脾则水浆不入,吵逆不食。此汤治初病在腑之方也,用当归、白芍以调血,木得、槟榔以调气,血和则脓血可除,气调则后重自止,芩、连燥湿而清热,甘草调中而和药。若窘迫痛甚,或服后痢不减者加大黄,通因通用也。

温脾汤 主治锢冷在肠胃间,泄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治,不可谓虚以养病也。

浓朴(二两) 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 桂心(二两) 附子(二两) 大黄(四钱)上 咀,取一两,水二盅,煎六分,顿服。

喻昌曰∶许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其大黄止用四钱,更为有见。夫锢冷在肠胃而泄泻矣,即温药中宁敢用大黄之猛重困之乎?减五之一,乃知许叔微之得于仲景深也。仲景云∶病患旧微溏者,栀子汤不可与服。又云∶太阴病,脉弱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即是观之,肠胃锢冷之泄泻,而可恣用大黄耶?不用则温药恐不能制,而洞下之势或至转增。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大黄附子汤 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

大黄(二两) 附子(炮,二枚) 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取二升半,分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再进。

喻昌曰∶仲景治伤寒热邪痞聚心下,而挟阳虚阴盛之证,用附子泻心汤之法矣。其杂证胁下偏痛发热为阳,其脉弦紧为阴;是则知阳中阴邪上逆也,复立此温药下之一法。然仲景谆谆传心,后世领略者鲜。《金匮》又别出一条云∶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数脉弦者,当下其寒;脉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读者罔识其旨,讵知皆以温药下之之法耶!其曰当下其寒,谓阳中有阴实之邪可下,其金针不跃跃乎?张璐曰∶三承气汤,为寒下之柔剂;白散、备急丸,为热下之刚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可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是以备急等法所由设也。然此仅可治寒实之结,设其人禀质素虚,虽有实邪固结,敢用刚猛峻剂攻击之乎?故仲景又立附子泻心汤,用芩、连佐大黄以法膈上之热痞,即兼附子之温以散之;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并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越鞠汤丸 治一切湿痰食火,气血诸郁。

香附 苍术 抚芎 神曲 山栀仁水煎服,或作丸。

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营运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常,忧思元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以致胃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水谷,气郁胸腹胀满,血郁胸膈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杂嗳气,百病丛生。故用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郁。此朱震亨因五郁之法,而变通者也。五药相须,共收五郁之效。然当问何郁病甚,盒饭以何药为主?至若气虚加人参,气痛加木香,郁甚加郁金,懒食加谷 ,胀加浓朴,痞加枳实,呕痰加姜、夏,火盛加萸、连,则又存乎临证者之详审也。

四磨饮 治七情感伤,上气喘急,胸膈不快,妨闷不食。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乌药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煎三五沸,放温,空心服。

王又原曰∶经云∶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役物而反伤太和,此七情随所感皆能为病。然壮者气行而愈,弱者气着为病。愚者不察,一遇上气喘急,满闷不食,谓是实者宜泻,辄投破耗等药,得药非不暂快,初投之而应,投之久而不应矣。夫呼出为阳,吸入为阴,肺阳清肃,则气下行;肾阴宁谧,则气归摄,不复散而上逆矣。若正气既衰,即欲削坚破滞,则邪气难伏,法当用人参先补正气,沉香纳之于肾,而后以槟榔、乌药从而导之,所谓实必顾虚,泻必先补也。四品气味俱浓,磨则取其气味俱足,煎则取其气味纯和,气味齐到,效如桴鼓矣。

备急丸 治寒气冷食稽留胃中,心腹满痛,大便不通者。

大黄(二两) 干姜(二两) 巴豆(去皮,研如脂,一两)先捣大黄、干姜为末,内巴豆合捣千杵,和蜜丸,如豆大,藏密器中,勿泄气,候用。

每服三四丸,暖水或酒下。

《金匮》主中恶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如卒死者,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不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利便差。若口噤者,须化开,从鼻孔用苇管吹入,自下于咽。

柯琴曰∶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白散之方。《金匮》用此治中恶,当知寒邪卒中者宜之。若用于温暑热邪,速其死矣。是方允为阴结者立,干姜散中焦寒邪,巴豆逐肠胃冷积,大黄通地道,又能解巴豆毒,是有制之师也。然白散治寒结在胸,故用桔梗佐巴豆,用吐下两解法。此则治寒结肠胃,故用大黄佐姜、巴,以直攻其寒。世徒知有温补之法,而不知有温下之法,所以但讲寒虚,不议及寒实也。

世人之情,惟知畏贫,不知畏祸,因其贫遗其祸。病患之情亦多如是,惟知畏虚,不知畏病,因其虚忘其病。殊不知虚犹贫也,病犹祸也。虚而有病,犹夫贫者有祸也,去其祸而但贫,犹可安也。实而有病,犹夫富者有祸也,不去其祸,而其富未可保也。

最可笑者,近世之医临诊病家,外饬小心,中存不决。且诿言虚不可攻,纵使病去,正气难复。病患畏惧,自然乐从,受病浅者幸而自愈,设不愈者,另延医至。讵病者先意难入,攻病之药尚未入口,众议咻咻,致明通之士,拂袖而去,坐而待毙,终不悟为庸工之所误也。医者久擅其术,初心原为自全,恬不知耻,久之亦竞以为养病为能,攻病为拙,而举世之病者,皆昧昧于治病也。尝考孙思邈以仲景麻黄、桂、杏、甘草之还魂汤,治卒中昏冒,口噤握固;李杲以仲景巴豆、大黄、干姜之备急丸,治卒中暴死,腹痛满闭,下咽立效。岂二人不知虚实耶?盖上工之医,未诊病时,并不先存意见,亦不生心自全,有是病但用是药耳。柯琴曰∶备急丸治寒结肠胃,白散治寒结在胸。于此又可知还魂汤治寒结在胸之表,以散无形之邪气也;白散治寒结在胸之里,以攻有形之痰饮也;备急丸治寒结在肠胃,以攻不化之糟粕也。

磁朱丸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睹物成二体,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又治耳鸣及聋。

磁石(二两) 辰砂(一两) 神曲(生,三两)更以一两水和作饼,煮浮,入前药,炼蜜为丸。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米汤下。

王又原曰∶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则目之能视者气也,目之所以能视者精也。肾为藏精,故神水发于肾。心为离照,故神光发于心。光发阳而外映,有阴精以为守,则不散而常明。水发阴而凝静,有阳气以为布,则洞悉而不穷。惟心肾有亏,致神水干涸,神光短少,昏 内障诸证所由作也。磁石直入肾经,收散失之神,性能引铁,吸肺金之气归藏肾水。朱砂体阳而性阴,能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水能鉴,火能烛,水火相济,而光华不四射欤!然目受脏腑之精,精神于谷,神曲能消化五谷,则精易成矣。盖神水散大,缓则不收,赖镇坠之品,疾收而吸引之,故为救急之剂也。其治耳鸣、耳聋等证,亦以镇坠之功能治虚阳之奔耳。

柯琴曰∶此丸治癫痈之圣剂。盖狂痴是心、肾、脾三脏之病,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心者神明之主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即此谓也。然主何以不明也?心法离而属火,真水藏其中,若天一之真水不足,地二之虚火妄行,所谓天气者蔽塞,地气者冒明,日月明,邪害空窍,故目多妄见而作此奇疾也。

作金石之重剂以镇之,狂必不止。朱砂禀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能降无根之火而安神明。磁石禀北方之黑色,入通于肾,吸肺金之气以生精,坠炎上之火以定志。二石体重而主降,性寒而凉阴,志同道合,奏功可立俟矣。神曲推陈至新,上交心神,下达肾志、以生意智。且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夺其食则已,此《内经》治狂法也。食消则意智明而精神治,是用神曲之旨乎?炼蜜和丸,又甘以缓之矣。

石斛夜光丸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空中有黑花,及睹物成二,神水淡绿、淡白色者。

天门冬(二两) 菟丝子(七钱) 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甘菊花(七钱)干山药(七钱) 麦冬(一两) 熟地(一两) 肉苁蓉(五钱) 青葙子(五钱) 生地(一两) 枸杞(七钱) 羚羊角(镑,五钱) 草决明(八钱)石斛(七钱) 杏仁(七钱) 蒺藜(五钱) 川芎(五钱)甘草(炙,五钱) 黄连(五钱) 防风(五钱) 枳壳(五钱)乌犀(镑,五钱) 牛膝(七钱五分)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下。

罗谦甫曰∶此方为阳衰阴弱,不能升精于目而设,故目科与《千金》磁朱丸并重,治证亦同。然磁朱为镇坠药,此为羡补药。《针经》曰∶五脏六腑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故夫目之精明者,阴阳合传而为精明者也。若肾肝虚,则阴弱不能敛精以升养神水于内。脾肺虚,则阳衰不能摄阴而浮散神光于外。以致神水宽大,睹物成二。此其治法,其营在肝,其主在肾,其合在脾,能合肾脾之阴而使肝达之,则必能归精于两眸,而继明如昼夜矣。是方先补肾肝,以二冬、二地、菟丝、枸杞、五味、牛膝、苁蓉群队滋阴之品,以之强阴填精,敛气安神养血,此壮水之主,亦所以生水也。复以人参、炙草、茯苓、山药培补中宫,使调合阴阳也。佐之以蒺藜、甘菊、川芎、枳壳、防风行肝达气,青葙、决明子解结散滞,黄连、乌犀、羚角清火泻热。然必取石斛之妙合脾肾者清而行之,要使升精归明之用,脏腑合德专精致一耳。其以为丸者,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

洗刀散 治风热上攻,火眼赤痛,骤生云翳,外障遮睛。

防风(一钱) 石膏(一钱) 滑石(一钱) 归尾(一钱) 赤芍(八分)羌活(八分) 荆芥(五分) 黄芩(五分) 连翘(五分) 川芎(五分) 桔梗(五分) 麻黄(五分)白术(五分) 大黄(五分) 芒硝(五分) 独活(五分)元参(五分) 木贼(五分) 菊花(五分) 白蒺藜(五分)蝉蜕(五分) 草决明(五分) 薄荷(四分) 栀子(四分) 蔓荆子(四分) 细辛(三分) 甘草(三分)加清茶叶五分,水煎服。

目之病内障者,昏暗不明而不肿痛,得之于内,七情动中,劳伤心肾也。外障者,赤肿而痛,睛不昏暗,得之于六淫所袭,热蕴经络也。故内障多虚,外障多实。子和曰∶眼无火不病,非止内障,正指外障而立言也。外障赤肿而痛者,或散外邪,或泻内热,或并解之,可立愈也。其有风火上攻,留而不散,凝结云翳,掩其光明者,又非或散、或下所能即愈也。洗刀散方既可以攻风热,又可以去云翳,是一方而兼擅其长也。方中用防风通圣散全剂,是主以去风热也。倍归尾、赤芍,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加羌、独活,蔓荆子,倍防风,是祛风而专在太阳表也。太阳之里少阴也,故又加细辛直走少阴,加元参下安肾火,是治表而顾及其里也。其加木贼、蝉蜕、草决明、白蒺藜、菊花者,是佐诸祛风清热之群药,以消风热骤壅之云翳也。

失笑散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

五灵脂 蒲黄(等分)每服三钱,酒煎服。

独圣散南山楂肉(炒,一两)水煎,用童便沙糖和服。

吴于宣曰∶经云∶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故产后瘀血停滞,三经皆受其病,以致心腹瘀痛,恶寒发热,神迷眩运,胞膈满闷。凡兹者,由寒凝不消散,气滞不流行,恶露停留,小腹结痛,迷闷欲绝,非纯用甘温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也。是方用灵脂之甘温走肝,生用则行血;蒲黄辛平入肝,生用则破血。佐酒煎以行其力,庶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散瘀,不觉诸证悉除,直可以一笑而置之矣。至独圣散用山楂一味浓煎,与沙糖童便同服者何也?山楂不惟消食健脾,功能破瘀止儿枕痛;更益以沙糖之甘,逐恶而不伤脾,童便之咸,人胞而不凉下。相得相须,功力甚伟,名之曰独圣,诚不虚也。

大黄 虫丸 治五劳七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大黄(酒蒸,十两) 桃仁(去皮尖,炒,四两) 杏仁(去皮尖,炒,四两) 黄芩(炒,二两)甘草(三两) 芍药(炒,四两) 地黄(十两) 干漆(炒,一两) 虻虫(去翅足,炒,一两五钱)水蛭(炙黄,百枚) 蛴螬(炒,一两五钱) 虫(去头足,炒,一两)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李中梓曰∶劳伤之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此内有瘀血者也。瘀之日久,则必发热,热涸其液,则血干于经隧之间,愈干愈热,愈热愈干,而新血皆损。人之充养百骸,光华润泽者,止藉此血,血伤则无以沃其肤,故甲错也。目得血而能视,血枯则无以荣,其目故黯黑也。仲景洞见此证,补之不可,凉之无益,而立此方。经曰∶血主濡之,故以地黄为君。坚者削之,故以大黄为臣。统血者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又酸苦涌泄为阴,故以甘、芍、桃仁为佐。咸走血,苦胜血,故以干漆之苦,四虫之咸为使。夫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今人遇一劳证,便用滋阴之药,服而不效,坐以待毙,术岂止此耶。

仙方活命饮(附∶薛己治疡通方) 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穿山甲 白芷 防风 皂角制 乳香 没药 当归尾 赤芍 花粉 贝母 陈皮金银花 甘草上十三味。用酒一碗。煎数沸服。

罗谦甫曰∶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蕴崇热毒为患。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结,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以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

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须斟酌而用。此薛己所论千古不易之治也。因附治疡用方之法于后,使学人服膺云。

薛己曰∶治疡之法,若肿高 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漫肿微痛者,用托里散,如不应,加姜、桂。若脓出而反痛,气血虚也,八珍散。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四君加归、 、肉桂。不生肌、不收敛,脾气虚也,四君加芍药、木香。恶寒僧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加姜、桂。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 。欲呕作呕,胃气虚也,六君加炮姜。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六味九料加五味子。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前汤加麦冬、五味。欲呕少食,脾胃虚也,人参理中汤。腹痛泄泻,脾胃虚寒也,附子理中汤,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加减八味丸。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当先补胃气。盖疮疡之作,缘阴阳亏损,其脓既泄,气血愈虚,岂有不宜补者哉!或疑参、 满中,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所补不偿所损。又或以有疾不服补剂,因而致误者多矣。可胜惜哉。

托里消毒散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金银花 白芷 甘草 连翘水煎服。

参、 、术、苓、草以益气分,归、芎、芍以滋血分,银花、白芷、连翘以解毒。

同类推荐
  • 慧因室杂缀

    慧因室杂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eventh Man

    The Seventh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山诗话

    学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秋繁露义证

    春秋繁露义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猿人

    猿人

    自世辟地开天,经得万千年华,苍莽的蹉跎长河中流淌着断章之水,铺满了迷雾之石。而这诸石之其一,却有如这河中灵鱼,淌过河面河底河前河尾,于这奔腾不息的洪流中不甘寂寞、千载浮沉。这一次,它又或将奔流而下赴人间,让这一位为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卷入一场巨大的数千载的史级阴谋中。在这场浩瀚的博弈当中,少年能否主宰自己?千载迷雾能否终结?一切,都将渐渐拉开序幕。
  • 仙问太初

    仙问太初

    卓川在地球身死,却在一个修行文明的世界复活。百帝弑仙的历史,远古女娲族留下神卷预言……一朝闻道,红尘绚烂!当万族并起,天骄纷纷出世,那一则天域传说也再度牵动世人的心!
  • 星尘之泪:破碎星尘

    星尘之泪:破碎星尘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中被改变,或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亦或许,只是因为某个人。。。“叮。。。”急促的电铃声响起,一双惨白的手缓缓地拾起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末日要来了,无人。。。可以幸免。。。除非找到。。。神之子。。。”·······························
  • 惊天悍妃

    惊天悍妃

    什么叫喝口凉水都塞牙,风嫣然是最好的例子。先是猪一样的队友,在她没有退出爆炸区域引爆炸弹,害她魂穿她人身。好吧!至少活下来了,还混个将军嫡女的名头。两天好日子没过,他那个老爹的女人和孩子们有计划把她嫁出去,嫁就嫁吧!结果还是个病秧子,这下一下子就点燃了风嫣然的火爆脾气。“老娘不发威,你们不知道老娘是谁是不是?”罗刹一脸扭曲的看着自家王妃,他已经无力吐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者召唤:冰霜之星

    王者召唤:冰霜之星

    冰霜星缺位,希洛大陆陷入危机,因为精灵族所受的诅咒,精灵女王不得不抛弃自己的亲生女儿,从而保全精灵族。而16年后,被抛弃的精灵公主却以另一身份重新出现在女王面前,与人类大战中的抢眼表现,以及与女王养子和人类将军爱恨情仇。最终得知自己的身份,她又会如何选择?
  • 万古杀帝

    万古杀帝

    杀,不含慈悲之念,不掌妇人之心。帝王一怒,伏尸百万。且看,一人一狗,冲出大荒,神挡杀神,佛挡拍佛!
  •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以典型案例评析为重点,依据法学理论一生活实例一法律解读的线索深入细致地展开论述,以中小学校园安全法律热点及案例为阐述重点,同时涉及大学校园安全相关问题,内容涵盖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法律规范。书中具体到单个法律问题或案例时,可能涉及两个以_上的法律部门,因此未对校园安全法律热点问题和案例依据部门法做章节分类。
  • 荒天决

    荒天决

    近古时代,人族与妖族征伐不断,烽火遍地,血染苍穹。有着半人半妖血统的寂荒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族和妖族所不容,即使不去招惹别人,麻烦依旧会接踵而至。被人欺凌,无故的被人追杀,他终于明白,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软弱,逃避是没有任何用的,为了生存他只有战,将一切的不平等斩杀,将一切的歧视斩杀,将面前的一切困难斩杀。在他体内寄存的残魂,一次次的救他性命,却让他将血滴在一张封印的黑纸上,黑纸下封印的是什么?残魂到底是谁?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都在他的修炼生涯中一一体现,且看寂荒如何打破常规,如何将在这片大陆上续写传奇。
  • 精灵女王的第二种属性

    精灵女王的第二种属性

    这篇文会修改过后再连载现存的章节并不满意,所以都删了。简介回头再放上来
  • 超武橙卡

    超武橙卡

    “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怎么会害怕活着?”“哥,你这是错句,语法上有点不对。”“那就改成,无论活着或者死去,其实对我的意义都不大?”“难道你想变成你旁边那个木讷丑陋的红色骷髅吗!”“呃……其实,那个也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