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6200000017

第17章

(善財會初有六善友。第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第二吉祥雲比丘。第三海比丘。第四妙住比丘。第五彌伽長者。第六解脫長者)。

△自下第三。時福城人下。攝善財會。先啟十門。一總彰大意。二修入眾殊。三示方不同。四趣求有異。五見處差別。六教遣不同。七歎不歎別。八推不推別。九結不結異。十去住不同。

▲今初。夫如來垂迹。遇盡宿緣海會。塵沙大器。非少善財偏舉。其故何耶。釋有多意。一舉一例餘。以警未悟。佛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人。白首自媿。彼既能爾。我安自欺。故下偈云。信樂堅進力。善財成此行。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又學如魚子。成者如魚。以勵行人。有始有卒故。下經云。既發心已。又能如是。如救頭然等。日月發輝。螢燭無彩。大士現迹。道掩餘乘故。經云。餘諸菩薩。於無量劫。方能淨修菩薩行願。今此童子一生皆辦。化不在多。一便當終。行不在久。得意頓超。況久積淨因。何不速證。靡論凡聖。意在放修。

▲二修入眾殊者。唯初信內三會四眾。欲令普信。意顯通收入住已去。善財一身。顯行在已。入位希故。

▲三示方不同者。大位有三。初地前知識多在南方。地上無方。地後兼二。然云南者。古有五義。一舉一例諸。一方善友已自無量。況餘九方。此一約事。餘四約表。二者明義。表捨闇向智。南方之明。萬物相見。聖人南面。蓋取於此。三者中義。表離邪僻。東西二邊。契會中正一實道故。四者生義。南主其陽。發生萬物。表於善財增長行故。北主其陰。顯是滅義。背於趣寂而滅惑故。世尊涅槃。金棺北首。正取歸滅。五隨順義。背左向右。右即為順。西域土風。城邑園宅。皆悉東向。自東之南。順日月轉。彰於善財順教理故。地上正證。離於證相。不以南表。地後業用。有無無[得-彳]。文殊有示而無方者。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證無二。普賢無方。亦無示者。表真法界德普周故。有人唯取隨順一義。非前諸釋。以正明義出此方故。寧知西域南非明等。況通方教言有多含。貴在虗求。何必執定。

▲四趣求有異者。略有三別。最初文殊自往福城。根尚微故。未發心故。大悲深故。二德雲下善財往求。根漸勝故。已發心故。彰重法故。三者普賢知識不就善財不往。法界位滿無來去故。

▲五見處差別者。三賢未證。散在諸處。地上證真。生在佛家。多居佛會。地後起用。亦散隨緣。普賢因圓。必尅滿果。還居佛所。

▲六遣不遣者。初之文殊若約事說。前無友故。若約表者。表信內熏託理而起。前更無遣。見後文殊般若照極。自見普賢一真法界。故亦無遣。中間諸友。顯大緣起。萬行相資方得圓滿。故皆教遣。教遣之義。下當廣明。

▲七歎不歎者。初文殊中未發心前所以不歎。教發心已。方乃歎之。後二不歎。表位滿故。離心相故。中間諸友皆應有歎。其不歎者。略有二緣。一正在定。如海幢等。二行逆化。如勝熱等。歎違逆化。亦誡初心。莫取詭異為真道故。過此二緣。餘無者略。

▲八推不推者。諸友皆悉謙己知一。推勝知多。初一後三闕斯二事。為顯人尊德已備故。而有遣者。令其增修無厭足故。亦表所主法門異故。不推佛者。顯於果海離修相故。又佛屬本會。普賢讚德。義當推故。

▲九結不結者。唯有普賢。結通十方。塵剎成益。彰位已滿。法界理周。餘皆反此。

▲十去不去者。末後二位無有辭去。文殊無身。彰離相故。普賢位極。周法界故。餘皆辭去。學無常師勝進故。

○次正釋文。文分四別。第一四部雲奔。第二三業調化。第三上根隨逐。第四大聖重教。

△今初分二。先總明。後有優婆塞下。別顯四眾。即為四別。二眾中文皆有三。初標主屬。次所謂下列別名。後如是等下結威儀住。今初。第一優婆塞者。此云近事男。親近比丘而承事故。二優婆夷。此云近事女。近比丘尼而承事故。此二並由受五戒故。立近事名。三童男。四童。其間別名各有本緣。可以思准。皆五百者。五位證入。通四眾故。共成二千普賢行故。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福城下。三業調化。於中二。先身意調機。二當根授法。前中亦二。先總調大眾。後別觀善財。今初。身示威光。意流慈智。為說方便。是故經云起說法心。二復於是時下。別觀善財。知其不群。特迴聖眷。善財會名因此而立。雖有五百。非偏為故。於中分二。一標以徵起。二知此童子下。別觀因緣。於中亦二。一觀外緣。二觀內因。前中復二。先別明。後以此事下。總結。財多屬依。善通依正。生而財現。是其善相。稱曰善財。小聖尊空。生而空室。大士貴德。生多法財。二又知此童子下。觀其內因。據此觀因。亦非聊爾。但未入位。福智所資。亦似布衣。深蘊德行。又此稱善。對上為財。又解心順理曰善。積德無盡曰財。文有十句。初二宿因。信解已去。通其過現。舊經末句云。迴向菩提無有障[得-彳]。今經略無。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下。當根授法。於中三。一結前生後。法有所付。所以熈怡。令自寶持。故須安慰。二廣為下。正授法門。初總。所謂下別。別有十句。初一因法。謂積集萬行。次八果法。後一通因通果通理通事。三爾時文殊師利為善財下。結說勸進中。結前所說。普及無偏。指前因法。勸令修進。令發大心。求前佛果。令憶宿善。使不自輕。餘非此機。隨宜更演。

△第三爾時善財下。上根隨逐。同飡妙旨。獨頴聚流。重法隨師。說偈求度。文中二。先序說因。二正陳偈頌。

今初。已發心故。此菩提心。為當何位。善財童子。為聖為凡。古有多釋。一云即地上菩薩。言發心者。證發心也。一云此是地前實報凡夫。但有宿善。信根現熟。有云古不足依。自引安住地神文云。此人已生法王種中。斯文可定。自為二解。一謂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法王種。即已入地。二謂據多聞熏習勝解真性成就佛種。名生法王種中。即三賢內種性菩薩。然此師解。依於前義。不異初師。依於後義。未殊次解。何足異焉。又法王種證為定者。慈氏經文復云何通。彼云。餘諸菩薩經無量劫。今比童子。一生之中淨菩薩行。又見普賢等於諸佛成於智度。復是何位。無執一文自相鉾楯。賢首釋云。應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脫分善根。如前歎德中辨。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即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沒同果海。善財來生是此位也。若爾定是何位。謂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収。以遍一切故。如普賢位。此之一解。甚順經宗。意云。下寄五位。即是所證。更有一理。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地獄天子。尚一生內。三重頓圓。何以善財尅定初地。寧可知推。凡聖難測。二正陳偈詞。昔是五言。今是七字。舊經三十四。今成三十七。加第一偈及三十五六。大分為三。初一偈標讚求度。次三十二偈別讚求度。後四偈結讚請說。

▲今初。前半讚文殊德。上句自利。下句利他。後半求度。上句標有大心。下句請聽後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缘之安若暖城

    仙缘之安若暖城

    一阙漫吟多旧句,千年追梦寂然人。晓夜微寒里,凭栏听雨声,任凭泛黄的思念拉长。默捻拟花慢词,我的泪已断作七弦,磔碎了卷帘内人比黄花瘦的寂寥,无神的眸中,惟剩一抹旧时的潇湘月色。一直以来,我在念你满筐的某一个角落,蔓延的都是独享往昔的缱绻、独享烛残的凄凉,也许,这一生对你的牵念永远都停不下脚步。
  • 明伦汇编人事典初生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初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神天宇

    玄神天宇

    付天宇:玄天大陆寒水镇“付家”的三少爷,自小被视为无法修炼的“废物”,与外来灵魂相融合后,从此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你说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进阶路上,危机重重、惊险不断,但他临危不惧,克服种种困难。凭借大机缘、大奇遇,一步一步走至巅峰。
  • 魔校之星辉圣使

    魔校之星辉圣使

    沐绝尘变成人类后回到地球,在一次意外中发现一颗陨星坠落,遇见了一个和思梦瑶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自称“星辉圣使”,沐绝尘再次回归魔神,开启不可思议的热血练功传奇......在未知世界里,一幅“圣使”与“使徒”之间的恩怨情仇的瑰丽画卷在他面前展开......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书友群:597535589新书出炉,多多支持!!!《天行归》
  • 云渊四卷之妖之卷

    云渊四卷之妖之卷

    衣衫褴褛的少女抓着母亲的衣角哀求道:“娘亲我们能等一会儿再回山吗?人类集市很好玩,糖葫芦也很好吃。”母亲无奈的说:“不行啊,我们是偷跑下山的,万人被人发现就完了。”少女隔着斗蓬摸了摸自己毛茸茸的耳朵问:“我们为什么要躲着人类呢?”母亲叹了口气说:“妖皇大人带领我们与人类一起打败了蚩尤,一起治理了洪水,我们与人类曾开心的生活在一起的。不知什么时候人类开始害怕我们,恨我们,还要杀我们。唉,只要妖皇大人回来一切就会好的。”“那妖皇大人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快了,妖皇大人会为了我们突破一切艰险再次回来的。”母亲边说着边抬头看着天上的云彩……
  • 废材女配

    废材女配

    面对自己变成一只万年废材狐狸,白可可举起毛茸茸的爪子表示很淡定。一边睡着懒觉,一边“劫富济贫”。恍恍惚惚中惹火了N个人然后拍拍屁股飞仙去了。殊不知,到达仙界后,一切才刚刚开始。
  • 我的猛鬼新娘

    我的猛鬼新娘

    13年前,我娶了个漂亮老婆,我的生活开始变得诡异离奇、险象环生...一百二十七年前,蛮化未开的小山村里惨绝人寰的往事,美女人皮鼓,猛鬼索命步步惊魂,一段前世未尽的人鬼悲情...
  • 珩璜新论

    珩璜新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本亦仙

    天本亦仙

    极入细微,一切皆道。一念道生,主宰无极。超乎道外,乾坤为何?天亦本是仙,毅者可掌天。乾坤掌中浮,万古一念间。
  • 燕灵

    燕灵

    有时候我经常想,我为了什么在活着,但活着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活着,因为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比你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可以让你去追求,可以让你去热爱,可以让你去不顾一切到死那天!---借助一首歌曲的读白,由一只小燕子引发的灵异搞怪故事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