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5400000003

第3章

经言如是我闻者。如摩诃摩耶经说。佛教安置之所由也。佛地论说。如是之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毗沙门。如是所传所闻之法。如佛所说。定无有异。定为利乐方便之因。或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二依教诲。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此中如是。远则佛之教诲也。近则传法者之教诲也。或告时众。如是当听我昔所闻。三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此答言如是我闻。四依许可。如有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说。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谓如是法。我昔曾闻。此事如是。齐此当说。定无有异。由四义故。经初皆置如是我闻。真谛三藏云。微细律明。阿难升座。集法藏时。身如诸佛。具诸相好。下座之时。还复本形。勘集藏传。亦作是说。众有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彼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故经初言如是我闻。为令生信除此三疑。注法花云。如是者。感应之瑞。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传经者。以名教出于感应。故建立如是。注无量义经言。至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言如是。[琁-疋+止]公云。以离五谤。名为如是。第一句。如是此经。离执有增益谤。第二句。如是此经。离执无损减谤。第三句。如是此经。离执亦有亦无相违谤。第四句。如是此经。离执非有非无愚痴谤。第五句。如是此经。离执非非有非非无戏论谤。光宅云。如是。将传所闻。前题举一部也。如是一部经。我亲从佛闻。即为我闻作诠叙耳。梁武帝云。如是。如斯之从义。是佛所说。故言如是。长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就佛。三世诸佛共说不异名如。以同说故称是。由斯可信。以同说故。二就法。诸法实相。古今不异。故名为如。如如而说。故称为是。既称理言。不增不减。决定可信。故称如是。三就僧。以阿难闻。望佛本教。所传不异。故名为如。永离过非。故称为是。又如是者。信顺之辞。智度论云。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之玄术。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由信故。所说之法。皆可顺从。由顺故。说听二徒。师资建立。于此信中。略为十释。一信者。依仁王等经。趣圣位之初因。证谛理之鸿渐。故四十心以信为首。将入圣位。有信根力。有信根故。万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由斯经首创令生信。二依毗婆沙论。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学佛法者。如大龙象。以信为手。以舍为牙。以念为颈。以慧为头。于其两肩。担集善法。象所食啖。以鼻为手。故学法者。最初信生。三学者。大商主元规法宝。故初生信。获彼圣财。显扬论云。七圣财者。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信即一焉。四瑜伽论云。入一切法。欲为根本。起希望故。作意所生。数警觉故。触所集起。时和对故。受所引摄。领在心故。定为增上。心微寂故。慧为最胜。择善恶故。解脱为坚固。息缠缚故。出离为后边。觉道满故。信既为欲依。故最初令起。五成唯识云。信如水精珠。能清浊水。能治不信自性浑浊。故宣尼云。兵食信三。信不可弃。春秋亦言。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叶。可荐鬼神。可羞公主也。六俱舍云。拔众生出生死泥。正法为佛手。即正宗也。信为众生手。即序分也。两手相接。出于淤泥。七诸论云。信者能越恶道。离贫贱因。故入圣已。有不坏信。故初令起。以下三解。准经为释。八泛大溟海。假手以行舟。渡生死河。须信以发慧。九见珍财。宝手以采拾。闻法宝。藉信而方得。十游旷野。而有手持甲杖。以捍群贼。出生死源而有信。发慧解而断烦恼。由斯经首如是我闻。为令众生起正信故。以上合有二十六释。言我闻者。传法菩萨。自指己身言。如是法亲从佛闻。故名我闻。我谓诸蕴。世俗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执我。谓外道等所横计我。二假施设我。谓大涅槃乐净常我。除二乘倒。强施设故。三世流布我。谓世共传天授等名。今传法者。随顺世间。自指称我。不同前二。即是无我之大我也。问。诸佛说法。本除我执。何故不称无我闻。乃言我闻。答以四义故。但称我闻。一言说易故。若言无我。知此说谁。二顺世间故。三除无我怖。言无我者。为谁修学。四者有自他染净因果事业等故。所以称我。问。若尔何故不称名字。但称我耶。答有三义。一示不乖俗。宗虽显真。言不乖俗。理虽显妙。言不乖粗。欲显真谛。不离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义。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三慧齐备。文义兼持。于三藏教。总持自在。若称名字。虽顺正理。无于诸法得自在义。由斯称我。不道阿难。三我者亲义。世间共言我见闻此。将为亲证。若言阿难闻。或非亲闻。从他传受。今显亲闻世尊所说。非是传闻。破他疑网。故不称字。但言我闻。闻谓耳不发识听受所说。今废耳别。就我总称。故名我闻。虽依大乘。根识心所。境至和合。方名为闻。然根五义。胜于识等。故根名闻。若但闻声。可唯在耳。既缘名义。便在意中。故瑜伽言。闻谓比量。耳名闻者。亲闻于声。与意为门。意方闻故。因闻所成。总名为闻。若缘名义。称之为闻。既在于意。故合名闻。废别耳意。总称我闻。以耳为门。熏习在总。因闻所成。总名为闻。故名我闻。庆喜于时虽亦见觉知佛所说。欲证深理。要先闻故。此界以声为佛事故。希证菩提。要闻熏故。由斯经首不说见觉知。唯说我闻。据实。于时亦见佛说诸余佛土以光明等而为佛事。可言见等。龙军等言。佛唯有三法。谓大定智悲。久离戏论。曾不说法。由佛慈悲本愿缘力。众生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及自意变。故名我闻。故无性云。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若尔。云何菩萨能说。彼增上生。故作是说。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于梦中得论咒等。故经亦言。始从成道。终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汝亦不闻。亲光等言。佛离分别。名无戏论。岂不说法名无戏论。谓宜闻者善根本愿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闻者识心虽不亲得。然似彼相分明显现。故名我闻。世亲说言。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彼此互为增上缘故。由此经说。我所说法。如手中叶。未所说法。如林中叶。此中二解。随彼两文。绮互解释。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

经。一时

赞曰。第二说教时分也。法王启化。机器咸集。说听事讫。总名一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假名一时。论有二解。一者道理时。说听二徒。离唯现在。五蕴诸行刹那生灭。即此现法。有酬于前。引后之义。即以所酬。假名过去。即以所引。假名未来。并于现在法上假立。即说听者。五蕴诸法。刹那生灭。前后相生。事绪究竟。假立三世。总名一时。非一生灭之一时也。二者唯识时。说听二徒。识心之上。变作三时相状而起。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讫。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实境。听者心变。三世亦尔。唯意所缘。不相应行蕴法界法处所摄。此言一时。一则不定约刹那。二则不定约相续。三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四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名为一时。但是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谈。说听事讫。总名一时。不定约刹那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钝。说时虽短。听解时长。或说者时长。听者亦久。于一刹那。犹未能解。故非刹那。亦不定约相续者。由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时。一切能了解。故非相续。由于一会听者根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总约说听究竟名一时。不可别说。亦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长短喧寒。近远昼夜。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人等。上诸天等。无此四时及八时等。经拟上地诸方流通。若说四时等。流行不遍故。所以不说四时八时等。亦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道已来近远。所说之法。浅深半满。各不同故。经拟三乘凡圣同闻。故不别说成道已后若干年岁。然诸经中。有说四时者。涅槃经云。二月十五日。有说六时八时十二时等。名者涅槃经云。于其晨朝嚼杨枝时。金刚般若云。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时说。上生经云。于初夜分。遗教经云。于其中夜。寂然无声。有说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十地经云。第二七日。于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内说。法花经云。三七日中。思惟是已。趣波罗奈。转四谛论。又无量义经言。我成道来。四十余年等。虽有是说。随一方城。闻见结集。且作是说。仍非初题说法时也。是故但应总说一时。问。处中有净秽。随机定说处。时中凡圣殊。何容不别说。答。说处标净秽。净秽可定知。说时有短长。圣凡不可准。一会机宜。有利有钝。长时短时。如何定准。故处可定说。而时但总言

经。一时薄伽梵

赞曰。说教主也。佛有十号。此即第十名焉。薄伽者声。梵谓具德。若有为此薄伽声。自能破四魔。具六种德。名薄伽梵。且分段生死。四魔者。一烦恼魔。二蕴魔。三死魔。四天魔。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名烦恼魔。有漏五蕴。名为蕴魔。无常死灭。名为死魔。他化天子。名为天魔。此四能破坏善事。能令有情流转生死。损害深重。偏称为魔。佛能破之。名薄伽梵。若据化相。菩提树下。入金刚喻定。破烦恼魔。舍第五分寿。沙罗双林。入无余涅槃。破蕴魔。留死三月。为破死魔。于死自在。故能留身。菩提树下。得成道已。先入慈定。为破天魔。据其实破。十住菩萨。八相成道。能伏天魔。虽此经下叹菩萨德中。八地已上菩萨。降伏魔怨。制诸外道。叹其能。非今始破。又能破四。要是八地以上。故今赞之。非说天魔八地方破。蕴魔者。七地以前。有分段死粗有漏蕴。或未能灭。或初地舍。八地以上。变易生定舍粗蕴魔。若舍细者。要解脱道。得成佛已。四智都圆。有漏方舍。烦恼魔者。不共无明伴类烦恼。十住第四生贵住中。制伏名舍。加行位中。能顿伏舍。分别烦恼种子随眠。初地断舍。俱生烦恼。地前渐伏舍。初地以上。能顿伏舍。然有菩萨。七地已前。时时故起。八地以上决定伏舍。金刚心起。种习俱尽。方永断舍。其所知障分别者。如分别烦恼魔。俱生者。十地之中。地地能断。六识中者。至金刚心。并第七识。一时俱舍。其死魔者。分段死魔。有入初地受变易身。即便永舍。有至八地方受变易。彼时方舍其变易死。决定成佛。解脱道中。方能永破。今显世尊四皆破尽。名薄伽梵。故瑜伽云。坦然安坐妙菩提座。能破四魔。名薄伽梵。又具六德。六德者。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具足如是六种义。应知总名为薄伽。一自在义。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炽盛义。炎猛智火所烧练故。三端严义。具诸相好所庄饰故。四名称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责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由是六德。名薄伽梵。唯此一名。总含众德。世咸尊重。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由此世尊令诸经首皆置此名。古诸译经。皆欲省略。不论义之具阙。并安佛名。其十号中。佛为第九。薄伽梵为第十。第十一名总苞九德。故今初唱。而或者改之。安置佛称。虽所诠不异。能诠名义稍殊。由此。后魏菩提流支法师云。婆伽婆。语虽稍讹。意无别也。如佛地疏具详之矣。问。此三身中。何身所摄。答。准处施化。即是化身。菩萨在中。持髻复言。我见土净。故知通是他受用佛。应化非真。亦非说法者。推功归本。即是法身。应物之身。不能独起。必由化生。通自受用。但以由机不同。一处见异。不可定言化报之体。准处言之。定是化佛。故下经言。释迦如来。隐覆无量尊贵功德。为欲度斯下劣人故。是故现此杂秽土耳。故知是化。今显主尊法必殊胜。故初经首。置薄伽梵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腹黑九王妃

    重生之腹黑九王妃

    想她21世纪的高材生,竟然被一车撞死,重生到了黎瑞国的九王妃身上。本以为可以过上舒坦的日子,可这是怎么回事?这九王妃竟是世人瞧不起,九王爷厌恶的——花痴女!!!哎~我说这位大姐,你要走也不应该把这些烂摊子留给我啊!算了,算了,竟然占用了你的身体,那就让本小姐替你除渣渣,虐渣女,然后——跑路,撩美男。可是这剧情不对呀,这九王爷是怎么回事?不让她走了?这可不行!美男还等着她呢。于是某天,某女准备翻墙逃走。还留书信说:王爷,本王妃准备跑路了,你爽快点,休书一封,咋俩互不相欠。”某男彻底怒了,抓起某女就往屋里扛:“王妃,你觉得嫁给本王还能逃得掉?”
  • 英雄联盟之超强召唤

    英雄联盟之超强召唤

    平凡的何轩在养父母亡故不久后,偶然得到一个召唤系统,开始了他的不平凡之旅。当男枪成为黑帮老大。当妖姬成为杀手女王。当凤女跑去经商。当日女跑去开店--
  • 世家宠婚:总裁的小毒妻

    世家宠婚:总裁的小毒妻

    订婚宴上,未婚夫将戒指套在了闺蜜手上!蓝菲琳只是笑看着“嗯!不错,祝你们白头不到老!再贱”!转身之际,闺蜜拉着她的手“菲林!对不起,我不想的,只是...只是我太爱他了!请你成全我们好不好”!啊呸!这贱人真的好想打她!“白露,人至贱则无敌啊”!妈蛋!不就是个男人吗?老娘随便拉一个都比那人渣强!咖啡厅里!“喂!说你呢!结婚敢不敢!”你订婚,老娘就结婚!“走!”男人淡淡的吐出一个字!当红艳艳的本本在蓝菲琳手上时,她才知道自己就这么马虎的嫁了!哎哟喂!好歹是一大家族的家主,怎么能这么笨呢!先是被劈腿,然后是把自己卖了!试问哪位家主能有这份魄力!
  • 神魔录之龙阳传奇

    神魔录之龙阳传奇

    何谓神?何谓魔?有神则有魔,无魔则无神,神和魔是两个对立且不可分割的强大力量,以精神念力为其主要支撑,以人类的七情六欲为营养,在我们这个文明世界里,共生共长,没有神的世界,生命难以延续,没有魔的世界,文明难以前进。神的力量来源于光明,来源于生命,神代表着善良和正真,无私和热爱。魔的力量来源于黑暗,来源于死亡,魔代表着残暴和邪恶,贪婪和冷漠。神和魔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指的是无论多坏的人,只要向善,心念一转,即可成佛,那么反过来说,拿起屠刀,转身成魔,亦是对的。所谓正邪一念间,神和魔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上的很多事,并不是那么能绝对分得清的。
  • 倾城绝恋之梦回千年

    倾城绝恋之梦回千年

    如果命中注定只能天人两隔,那么我只能愿你一世安好。————寄语
  • 穷酸的大少爷

    穷酸的大少爷

    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变化无常的,而风桦逸本来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生活却多姿多彩。从一个被母亲拉扯大的孩子变成一个豪门大少
  • 后晋皇妃

    后晋皇妃

    五代十国中的后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奇葩的王朝,由契丹国册立,开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的先例,以致有了后来的元朝和清朝。本文以武侠小说的方式描绘了整个后晋王朝,忠于历史,再现后晋朝代从开国到灭亡的历程。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生动,展现传统武侠的魅力。
  • 密医福晋

    密医福晋

    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摊上清朝康熙皇帝的第九儿子,歹毒,阴险,但是她却不后悔······
  • 九世轮回异界纵横

    九世轮回异界纵横

    九世轮回,一生一只为渡一劫,九重劫后觉醒九世记忆,异界任纵横。
  • 幻音境

    幻音境

    苍龙飞于天,阵阵狂风卷地。寒冰火焰之战舞,何时复见?吾乃冰焰龙!谁言来战?!他,代替已故兄弟完成未了心愿。他,为自己心中的梦而奋勇直前。吾乃穆潇!帝王之子,欲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