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5400000026

第26章

经。世尊(至)无生法忍

赞曰。大文第二时众获益。上知足天多大菩萨。说不退转。令其获证。明诸天子皆出世间令得无生法忍。皆是无漏。相续无生。皆入八地

经。时我默然(至)诣彼问疾

赞曰。结答词由卑躬请退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下明光严。名如前释。初命。后辞。此命也

经。光严童子(至)诣彼门疾

赞曰。下词有三。此总陈道屈。彼迷因菩提。不识体用。由他具述。方始了知。不足对扬。故陈道屈

经。所以者何(至)从何所来

赞曰。下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有五。一明逢问。二明彼答。三明已诰。四明彼述。五结成益。此征及逢问也。已将出城。彼方欲入。相逢致礼。童子常仪。因问所从。使为理对。弥勒出家之相。彼便稽首。光严在俗之貌。故礼于他。缁素虽复不同。道德俱大。菩萨连复命往。同品俱辞。列德标名。不相违也

经。彼答我言妙菩提来

赞曰。二明彼答。光严示因菩提而未能悟故。因问事举因菩提答。令其悟矣。菩提觉义。慧通因果。旧言道场。意显因菩提。故以场为因。前答慈氏。多说果位。真如正智。以为菩提。今说因位。能生果德。以为菩提。万行皆以慧为导首。万行俱是慧之眷属。一切皆是慧之境故。皆名菩提。菩提有五。一菩提性。谓真如。二菩提用。谓真智。三菩提因。能得菩提三慧轮等。四菩提伴侣。福智万行。五菩提境。谓真俗法。下随所应。有此五种

经。我问居士(至)为何所是

赞曰。三明已诘。直问菩提。谓有方域。故问菩提为何所是

经。即答我言(至)不虚假故

赞曰。四明彼述有二。初别显三十二种菩提之体。后如是善男子下。结成举措皆是菩提。三十二种。分之为六。初四种名真实发趣。趣向佛果真实行故。次六种名波罗密多。能令行者到彼岸故。次八种名成熟有情。以此八种。利众生故。次二种名一切善根。修善除恶。善根满故。次六种名摄受正法。苞含缘领佛正法故。后六种名供养如来。修法供养最第一故。至文各各随应释相。遍此次第。解其所由。淳者贞厚。直者质实。易可共住。初所学故

经。发起加行(至)能成办故

赞曰。励力修作。名为加行。故所施为。皆能成办

经。增上意乐(至)殊胜法故

赞曰。勇猛修作。不惮劬劳。名为增上。故能究竟证会佛果菩提涅槃。旧云深心增益功德者。当证佛果故

经。大菩提心(至)无忘失故

赞曰。广觉诸法。名大菩提心。恒照诸法故。能无忘失。旧云无错谬觉法真理故。意义大同

经。清净布施(至)皆圆满故

赞曰。上四名发趣。下六名到彼岸。悕者望也。无相无漏行布施时。名清净施。不希世间五蕴自体大财位等异熟果故。坚固守护所受净戒。故所愿求皆能满足。戒是功德宝之瓶故

经。忍辱柔和(至)无懈退故

赞曰。由忍不恚。由劝不惰

经。寂止静虑(至)法性相故

赞曰。由入禅定。寂静其心。心除硬涩。便能调顺。起神通业。有大堪能。由慧简择。故能现前证见理事诸法体用

经。慈是妙菩提(至)能忍受故

赞曰。下第三段有八。名成熟有情。初四无量。后四别行。慈能平等与他乐故。悲能拔苦。行拔济时。有劬劳皆能忍故

经。喜是妙菩提(至)爱意等故

赞曰。由内证真。受法菀乐。故见他善。便助之喜。无嫉妒故。内常欢喜。由自永断一切烦恼。故能令他舍受恚等。上四无量。下申别行

经。神通是妙菩提(至)离分别动故

赞曰。神通是妙觉。由至果位。具六通故。解脱是菩提者。旧云能背舍故。即八解脱。能背能舍贪欲等故。今言离分别动者。其八解脱。离定障等分别动故

经。方便是妙菩提(至)摄诸有情故

赞曰。方便善巧。多为拔济。故成熟有情。四摄摄生。其利大也

经。多闻是妙菩提(至)如理观察故

赞曰。下第四段有二。名一切善根多闻为因。众善皆满。故经说言。多闻能引乐。多闻摄众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摄论复言。多闻熏习是出世间心之种子。故能发起真实妙行。调伏能灭三业众恶。如理观察。何恶之为。恶法既亡。善法斯起。故名善根。此二菩提因故。名为菩提

经。三十七种(至)不虚诳故

赞曰。下第五段。彼有六种。名摄受正法。由行觉分自证无为。故能永舍有漏有为。三业谛实。故行利他。不为虚诳。前直心者。心不谄曲。不憍不伪。此谛实者。身心不虚。言不为诳。故二别也

经。十二缘起(至)皆不尽故

赞曰。观诸众生十二缘起。皆无有尽。以众生界无尽期故

经。息诸烦恼(至)真法性故

赞曰。由证真如。烦恼便息。息者灭也。旧云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释同票异。义少难知。不见息言。甚难解也

经。一切有情(至)皆性空故

赞曰。众生及法。皆以真如无我性空。为自体。皆是菩提。所执二我无二。无我可有。故是菩提。取此真如。名妙菩提。断菩提故。是智处故。如弥勒申已引教说。此上皆境。名为菩提。能生觉故

经。降伏魔怨(至)发趣事故

赞曰。下第六段有六种。名供养如来。法供养故。四魔不动。随愿化生。不离三界。远离二乘。唯趣圣果。彼无利乐群生事故

经。大师子吼(至)无诃厌故

赞曰。善说法要。如师子吼。妙慧简择。无所畏故。所畏者诃骂厌污也。力无畏等。一切皆所。善于有情无诃厌者。故成菩提。由此旧云无诸过故。力等无过。故无厌者

经。三明鉴照(至)无余智故

赞曰。由三际愚一切智断。烦恼究竟。皆至灭位。方获三明。三明及是烦恼尽位。无余之智。故是菩提

经。一刹那心(至)圆满证故

赞曰。一念之心能达真俗。理事诸法。穷尽无余。由一切智及一切种智。圆满证故。一切智者。无分别智。能达真如。种智者。后得智。能了俗事。一念双行。能了理事。非如二乘相续方知。二合为名。名一切智智。此三十二。于中二十二种。明因菩提及佛侣菩提。次二是境菩提。次二是性菩提。后之六种。明用菩提。因中分三。初十自利。次八利他。后四通二。随修唯位亦可知也

经。如是善男子(至)供养如来

赞曰。下第二结成举措皆是菩提。有二。初牒前后结成。此初文也。真实发趣。前三十二种中牒初四。波罗密多牒次六。成就有情牒次八。一切善根牒次二。摄受正法牒次六。供养如来牒后六。所作既周。名供养说。如前已释。此所由说。此等具足能行证故名相应。相应者。不相离互随顺能行能证和合之义。旧经唯二。若应诸波罗密。及教化众生。无余四牒。意说修行不过二门。一自利波罗密多。二利他教化众生。故不牒余。新文具矣

经。所有所作(至)诸佛妙法

赞曰。此结成也。略有三种。由此前说六义相应。诸有所作。若往若来。若进若止。举足下足。一者。一切皆从妙菩提来。一切不离善妙慧故。二者。一切诸佛法来。一切佛法皆现行故。三者。恒常安住诸佛妙法。身语意业。常处佛法。故名安住。旧文唯二。从道场来。往于佛法。无此第二从佛法来。意说道场即佛法故

经。世尊(至)正等觉心

赞曰。五结成益

经。时我默然(至)诣彼问疾

赞曰。结答词由卑躬诸退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下命持世有二。初命。后词。此命也

经。持世菩萨(至)诣彼问疾

赞曰。下辞有三。此总陈道屈。不识魔相。为魔所娆。彼示魔相。故辞不堪

经。所以者何(至)在自住处

赞曰。下别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有二。初陈己事。后显他词。己事有五。一明己昔住。二魔来敬立。三不识劝之。四为魔试娆。五显己不受。此征及明己昔住

经。时恶魔怨(至)在一面立

赞曰。二魔来敬立。魔及从者万二千天女。鼓乐弦歌。稽首供养。恭敬而立

经。我时意谓(至)不当自恣

赞曰。三不识劝之。初总劝。后别劝。此初也。忉利天生。姓释迦。号帝释。名憍尸迦。憍尸迦者。此云茧儿。前身之名。佛常呼之。故今亦言善来愊尸迦也。说此本缘。如胜鬘疏。福德虽有。汝不应当而多恣逸作此倡游

经。当勤观察(至)证坚实法

赞曰。此别劝也。欲谓五欲。此之戏乐。皆悉无常。于身命财三。当勤修习。舍不坚者。证取法身慧命。圣法财宝三坚实者也

经。即语我言(至)以修供侍

赞曰。四为魔试娆。呼持世为大士正士。合名大正士。修辨供侍。故以女施。而惑娆之

经。我即答言(至)此非我宣

赞曰。五显已不受。止者莫也。如世尊说。音乐女色。不以施人。坏净心故。况以生死极恶非法之物。施我沙门。非我宜也

经。所言未讫(至)娆汝故耳

赞曰。下显他词有十八。一显伏魔相。二示从魔乞。三魔惊欲走。四空声劝之。五魔以女施。六无垢正说。七天女问法。八无垢为陈。九魔叹还宫。十天女不遂。十一魔转从乞。十二无垢施之。十三天女请问。十四无垢略答。十五天女复问。十六无垢广说。十七天女顶礼。十八舍制魔还。或分为二。一释魔相。二正降魔。此初文也。持世劝化。所言未讫。无垢便释魔恼。故然娆恼也

经。时无垢称(至)释子应受

赞曰。下正降魔有三。初正降魔。二说诸天女。语诸女言下是。三明欲还宫时。恶魔怨告天女曰汝等可来下是。降魔有四。一从乞女。二魔惊走。三空声告。四魔便施。此初文也。劝不施持世回以与我。明知持世沙门之仪。显上无垢稽首所以

经。时恶魔怨(至)将无恼我

赞曰。下明惊走。初惊。后走。此惊也。谓无垢称将欲恼之。故惊怖也

经。欲隐形去(至)亦不能去

赞曰。此明魔走潜形不现。避脱欲行。神力所持。求去不得

经。即闻空中声(至)自所天宫

赞曰。下空声告。女施易还。不施难走

经。是恶魔怨(至)俯仰而与

赞曰。此魔便施。俯者俯也。仰者仰也。厄不得已。故言俯仰。魔怖恼乱。俯仰与之。非其本心。故言俯仰

经。时无垢称(至)正等觉心

赞曰。下第二说诸天女。大文有三。初略说。次广说。后结说。略说有二。初劝发心。后随说法。此初文也

经。即随所应(至)正等菩提

赞曰。次随说法。一为初根说随顺菩提法。二为久学说成熟菩萨法。俱令趣向正等菩提

经。复言姊等(至)五欲乐也

赞曰。下广说有三。初总示法乐。令舍欲乐。次天女问。后为广答。此初文也。大法菀者。清净真如。因此生乐。名法菀乐。得出世乐。应舍生死五欲乐也

经。诸天女言(至)大法菀乐

赞曰。此天女问

经。无垢称言(至)勤敬事乐

赞曰。下广答也。合有三十五句法乐。旧经三十二句。总脱三句。一于所缘无依住乐。二于般涅槃正攀缘乐。三于巧方便善摄受乐。自余错者。至文当叙。仍说欣乐之字。于句初安。不说戏乐之字也。三十五句。分之为六。初三得遇良田乐。次二出苦圆证乐。旧一句。次三体达虚幻乐。次十支心修行乐。次十离恶摄善乐。旧有九句。次七利他自利乐。旧有六句。此之三种。得遇良田乐。胜进恶缘故。于佛三身。起于决定清净信心。不可破坏。名不坏净心乐。于法乐听扫涤摄持。于众僧中。勤行敬事。如契经言。诸佛出现乐。演说正法乐。众僧和合乐。同修勇进乐。今此于良田起修行乐。稍与彼殊

经。于其三界(至)无依住乐

赞曰。第二此二出苦圆证乐。胜苦沉沦故。初是出苦。后是证寂。旧经云乐离五欲。此为极狭。今离三界故成宽故。于所缘境。无所依住心。无所安住。心不系着。即是正智。证达诸法。若心依住。便非正证。故般若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等。旧经阙此

经。于诸蕴中(至)如空聚乐

赞曰。第三此三体达虚幻乐。非三惑乱故。观蕴无常逼切故苦。犹如怨害。故说为魔。观十八界。螫诸有情。故如毒蛇。旧经见喻便言观四大。四大以是六界摄故。观十二处。犹如空聚。都无所有。旧云观内入。文意狭也。蕴者积集义。具十一种积集义故。谓色受想行识。界者因义。持自性义。名持自性故。谓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处者出生义。六根六境出生六识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经。于菩提心(至)勤供侍乐

赞曰。第四有十发心修行乐。胜进坏生死故。初一发心。次八修行。后一显果。修行有三。一济众生。二事师长。三修六度。此有三初。一发心能固守。二活生能饶益。三事师能勤供

经。于惠施中(至)离惑明乐

赞曰。此修六度。知施离贪。坚持净戒。不曾慢缓驱孜。驱孜常坚护故。由忍调顺。离粗矿故。善修精进。集诸善根。修定之时。知无乱心。修般若时。能离诸惑。性是明照。斯为乐矣

经。于菩提中广大妙乐

赞曰。此知菩提乐。知菩提中有广大乐。而生欣乐。求趣速证无恼害乐。略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觉法乐。四寂静乐。此菩提乐。即摄后二。说佛果故。旧云乐广菩提心。知菩提乐。而心乐广。亦无爽也

经。于众魔怨(至)能遍知乐

赞曰。下第五有十离恶摄善乐。胜能习非迷是故。初二离恶。后八摄善。此离恶也。于魔能摧。不为彼恼。知诸烦恼。皆能永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诡书馆

    诡书馆

    这是一个苦逼宅男辛苦打工的故事,只不过他的同事不是白骨精就是小僵尸而已。
  • 南沅北泽

    南沅北泽

    我向北你往南我不知是否还能相遇只求你安好……
  •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学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学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祖宗派世谱

    佛祖宗派世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啸天龙吟

    啸天龙吟

    这是一个五个大陆链接在一起形成的一个超级大陆这是大陆北边的一个山脉这是山脉旁边的一个安逸的小村子这是这个少年的起点他将从这个村子开始谱写出他的新篇章
  • 仙侠奇缘勾玉之初

    仙侠奇缘勾玉之初

    刚被分手的唐小苏,伤心地在家玩着游戏,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穿越了。开始一直以为在做梦的小苏最后无奈的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却发现自己穿越成的并不是一个人,这让她特别接受不了,然而不幸接踵而来,先是被黄沙埋了不知多少年,终于出土却遇上了个混帐主人,莫名的他居然能听到她的声音,无奈又怕无聊的她先是帮着他追美女,后又跟着他上山修仙,还好老天对她不薄,终于在某天某个奇遇中化身成人。。。。
  • 奇异蜡像馆

    奇异蜡像馆

    她的身世从不为人所知……她生命中一点点凌乱的元素仿佛就是一枚炸弹。遇到那个蜡像馆,命运之轮开始逆转,一切将会在美好的幻影里逝去。她的一生,是诗,是铭,是吟游诗人口中的凄婉故事。
  •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幻雪幽梦

    幻雪幽梦

    主角白枫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屌丝逆袭成能够翻云覆雨的大佬在《幻雪幽梦》中呼风唤雨,神光巨水魔龙王和琉光暗黑魔龙王带领着黑水军屯为他披荆斩棘,攻城略地,成就一代网游传奇。幻雪幽梦的纷争谁将笑到最后!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