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5000000095

第95章

【備】辨訛曰。管標西方伊字。新舊猶此方草隸。轉變不同。準止觀明三點若橫。如走火。縱。如點水。後人輒以橫寫作川。豎寫作三。遂曰橫川縱三。非也。今文應去橫川二字。直云走火之橫。點水之縱為是。當知西方伊字。但約有細畫為新。無細畫為舊。而分之。列火。點水。乃章安借況語。非以釋縱橫也。此中亦然。

二明外化。

現身百界。八相成道。廣濟羣生。

【註】八相者。華嚴云。或見入胎等。皆云或者。一一相中皆有八相故(文)。

【記】華嚴云。菩薩於兜率下生時。諸人天。或見菩薩住兜率天。或見入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或見成道。或見降魔。或見轉法輪。或見入涅槃是也。一一相中皆有八相者。菩薩處胎中有十種微細。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在胎中示現住兜率。示現初生。示現童子地。示現處皇宮。示現出家。示現苦行。詣道場。成等正覺。示現轉法輪。示現般涅槃等是也。然初住於百界現身成道利生者。仁王云。若菩薩住百佛國土中。作閻浮提王。王四天下。修百法明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眾生。妙玄云。初住豎破一分無明。獲一分二十五王三昧。顯一分我性。論真實處。不可思議。橫則百佛世界分身散影。作十法界像。導利眾生也。正明竟。

二引證二。初引經。

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

【註】此下引經釋出。就斥他謬。

【記】經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又云。究竟離虗妄。無染如虗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是也。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云何復說後心菩提。答。非初非後。不離初後。大論云。若但初心得不以後心者。菩薩始發心。即應是佛。若無初心。云何有第二第三心。以初心為根本因緣。亦不但後心。亦不離後心者。是後心。亦不離初心。初心集種種無量功德。後心則具足。故能斷煩惱習。得無上道也。是則圓住已上。傳傳論初後。方得成菩提也。

二解釋二。初明始成正覺二。初示法判位二。初正明。

解曰。初發心者。初住名也。便成正覺者。成八相佛也。是分證果。即此教真因。

【記】此文斷定初發心者。圓初住也。此位中人。始破無明。即顯三德。倘住前行道時。結緣之眾。機宜湻熟。菩薩便可示現佛身。成正覺相。百佛世界。廣說諸法度脫眾生。故云便成正覺。此即成八相之佛也。是分證果即此教真因者。所謂他家之極果。是我國之真因也。

二斥謬三。初以因為果。

謂成妙覺謬其甚矣。若如是者。二住已去。諸位徒施。

【記】此斥以因為果之謬也。如妙玄云。有師謂。頓悟初心。即究竟圓極。籤云。然華嚴中。位兼圓別。人不通曉兩教位意。又復不達圓位始終。直指初心。以為妙覺。惟尚頓門。成佛速疾。乃成圓教後位徒施。豈非權實初後之濫乎。

二引救重詰。

若言重說者。佛有煩重之咎。

【記】此斥恐成轉計之謬也。意謂。若云二住已去。尚有四十一人之後位。而非徒施者。乃佛運大慈悲心。為鈍根人而重說也。若如是。猶不免佛有繁重之過也。以是而知。依舊判者。誠未可也。

三引文勸審。

雖有位位各攝諸位之言。又云。發心究竟二不別。須知攝之所由。細識不二之旨。

【註】雖云各攝諸位。須知攝之所由者。由理具故。雖云發心究竟不別。細識不二之旨者。旨在於即。即具之理雖爾。淺梁之事位那不分。即故。初後不二。六故。初後不濫。位位各攝諸位者。如大品初阿。後荼。中四十字。初阿字門。具四十二字。後茶字門。亦然。又如華嚴一地具諸地功德。

【記】此明尚恐不達謬之所由。及引經句為證也。先明位位各攝者。如大品云。阿字門。一切諸法不生故。羅字門。一切法離垢故。波字門。一切法第一義故。乃至荼字門。入諸法邊竟處故。過荼。無字可說。大論云。四十二字中一字盡入諸字者。如阿字為定。阿變為羅。亦變為波。如是盡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入一字者。四十二字盡入阿分。阿分還入阿中。是為具四十二字也。末句。指華嚴說。初地菩薩成就淨諸地法。文云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成地法。所謂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又云。此菩薩布施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又云。菩薩於此淨修十地。所作無障礙。具足不斷絕。故清涼疏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也。

【註】大經云。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發心即初住。究竟。即妙覺。

【記】次正明引經為證也。其作證者。乃上句是。猶未識透下句之所以也。言二不別者。神寶記云。初發心住。與究竟即。雖分極異。而證道同。故云二不別也。言前心難者。雖初後理一。而初發匪易。故前心難也。

【備】一地普攝諸地。發心究竟不別。所以引此二文者是為釋成圓住。非煩重徒施也。弗忘章旨。

二指人證同。

龍女便成正覺。諸聲聞人。受當來成佛記莂。皆是此位成佛之相。

【註】龍女成佛。文從權說。以證圓經成佛速疾。若實行不疾。權行徒施。權實義等。理不徒然。如妙樂八(三十五)云。

【記】此以人指證。為初住成佛之相也。如妙樂者。文云。正示圓中。云龍女作佛者。問。為不捨分段即成佛耶。若不即成佛。則此龍女成佛。及胎經偈。云何通耶。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故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聖賢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淨。取證如反掌。答。龍女成佛。從權而說。以證圓經成佛速疾。若實行不疾。權行徒引。是則權實義等。理不徒然。故胎經亦從實得說。若實得者。從六根清淨。得無生忍。應物所好。容起神變。現身成佛。及證圓經。既證無生。豈不知本無所受。何妨捨此。往彼餘教凡位。至此位中。進斷無明。亦復如是。凡如此例。必須權實不二。以釋疑妨。南方緣熟。宜八相成道。此土緣淺。只龍女教化。此是權巧。方得一身一切身。普現色身三昧也。

【補】胎經云。界名火燄。佛名無欲。一切人民悉受女身。了苦空無常無我。七十萬二千億女。行三解脫。一日一時。即成佛道。名不捨女身受身成佛也。問。實行權行。如何分析。答。實行是佛世當機之人。當證圓理。便知龍女同成實行。次往南方。即從體起用。便是權行。

【註】諸聲聞授劫國名號。與物結緣(文)。

【記】妙樂云。二乘且與八相記者。令與物結淨土緣。

【備】儀文引龍女成佛。聲聞授記。以證圓初住。是本意。註中龍女從權說者。恐人疑龍女成佛。何以知是初住。既是初住。何以說為成佛。故以從權釋之。二乘八相與佛結緣。亦可例知。

二明三因克果。

慧身。即般若德。了因性開發。妙法身。即法身德。正因性開發。應一切。即解脫德。即緣因性開發。如此三身。發得本有。故言不由他悟。

【註】發得本有者。妙宗上(二十二)云。今初住所發三法。皆性具故。發則俱發。從智證法。從法起應。即非一時。三身頓得。故非前後。不縱不橫。復見於此。從始圓修一心三觀。今圓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證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體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鑑無情。形對像生。山毫靡間。名應一切。三身三德。體離縱橫(文)。

【記】此明以因克果。毫髮無差也。初句標徵。妙宗下。引文正釋。謂今破無明。顯法性。位登初住。所發功德。皆自性之本有。非從外來也。故云皆性具故。發則俱發。從智證法二句。明三身非一時。三身頓得句。明三身非前後。即不縱不橫義。

【補】前約二修一性論三心開發。故不橫。二亦本有。故不縱今約從智證法等論不橫。得非前後故不縱。又一番解釋。故云復見於此。從始圓修下。指前五品觀行。今圓三智一心中得。即今初住。所發本有三法名三智者。一道種智。外破諸暗。二一切智。能返自照。三一切種智。非內非外。非自非他。今初住一心中得。此三智也。即以此智下。轉釋從智證法。然此證得法身。即名一身。智性即色。即名三身。以智即報身。性即法身。色即應身。三一體融。名清淨妙色身也。

【補】起信論問。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答。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謂從本以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

三結成。

中觀現前。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到寶所。初居實報無障閡土。念不退位。

【註】中觀現前者。既三因開發。應三智圓明。五眼洞照。今但云佛眼種智者。中必雙照。三智具足。四眼入佛眼。同名為佛眼。輔行三上(二十五)云。如河入海。失本河名。何以故。肉天二眼。有漏因緣。慧法二眼。習氣未盡。故捨本位。入佛眼中(文)。

【記】中必雙照三智具足者。謂中必雙照空假二邊。則言一切種智。而道種智。一切智。法爾具足。觀音玄義云。一切種智。能於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解。名一切種智。記云。中觀智者。了一切法皆是中道。中則不偏絕待為義。一法若中。一切眾生因地所種一切佛法無不咸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爾。一切法皆然。故云於一切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也。言一相寂滅相等者。結前文所說。而成遮照。雙遮。則一相寂滅。雙照。則種種皆知。遮照同時。故名一切種智。正此義也。四眼入佛眼等者。經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於三界作父母。獨稱佛眼者。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非無四用。大論云。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何以故。肉眼諸煩惱有漏業生。故虗誑不實。唯佛眼無誑法。天眼從禪定因緣和合生。故虗誑不能如實見事。慧眼法眼煩惱習未盡。故不畢竟清淨。故捨本位。入佛眼中。無有錯謬。盡其邊際故也。

【補】妙句記云。若華嚴明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具三不退者。記釋云。今從初住。已具三德。故曰具也。般若是位。離二死故。解脫是行。諸行具故。法身名念。證實境故。釋初住竟。

二九位齊明。

次從二住至十住。各斷一品無明。增一分中道。與別教十地齊。

【註】次從二住等者。妙玄五(五)云。即是十番進發無漏。同見中道佛性。第一義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文)。

【記】如上初住三觀。現前無功用心。念念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不可稱計。一往大分略為十品智斷。即是十住。仁王經云。入理般若。名為住。即十番進發無漏真明。同入中道佛性第一義諦之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秘藏之理。即是十品住一切佛法名十住也。所言住一切佛法者。妙玄云。又住清淨圓滿菩提心。無緣慈悲。無作誓願。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切萬行諸波羅密。又住一切種智。圓斷法界見思無明。又住得佛眼。圓見十法界三諦之法。又住圓入一切法門。所謂二十五三昧。冥益眾生。又住能從一地。具足諸地功德。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也。明十住竟。

二行向地二。初明初二兩行與前別教校同異三。初明二行與別同。

次入初行。斷一品無明。與別教等覺齊。次入二行。與別教妙覺齊。

【註】次初行等者。妙玄五(五)云。即是從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密。任運生長。自行化他功德。與虗空等。故名十行位也(文)。

【記】頌曰。等妙二覺初二行。是也。

二明後位與別異。

從三行已去。別教之人尚不知名字。云何伏斷。以別教但破十二品無明故。

【記】頌云。進前三行不知名是也。

三釋同所以二。初明以因為果。

故以我家之真因。為汝家之極果。

【註】我家真因等者。妙玄五(十二)云。若十地十品破無明。圓家十住亦十品破無明。設開十地為三十品。秪是圓家十住三十品齊。若與而為論。圓家不開十住。今取三十心為三十品。與別家十地三十品等者。則十地與圓家十回向齊。若奪而為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行齊。

【補】若開等覺。與二行齊。今不開等覺。但初行齊。

【註】與而為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地齊。

【記】頌云。別地全齊圓住平。無明分斷證真因是也。設開下。與奪並論。

二明因果所以三。初正明所以。

只緣教彌權。位彌高。教彌實。位彌下。

【註】故知別教權說。判佛則高。望實為言。其佛猶下。

【記】此正明權實之所以也。以權教麤而且雜。位雖高而不高。實教妙而且純。位雖下奚尚下。故曰權說則高。實言猶下也。

二喻顯所以。

譬如邊方未靜。借職則高。定爵論勳。其位實下。

【註】譬如邊方未靜。授官則高。定爵論勳。置官則下。別教權說。雖高而麤。圓教實說。雖低而妙。以我之因。為汝之果。(文)爵者。封也。爵有五等。謂公侯伯子男。勳者。功也。

【記】此節喻顯權高實下之所以也。以上皆妙玄之文。爵者下。玉師釋義。一一如文可見。

三結果同因。

故權教雖稱妙覺。但是實教中第二行也。

【記】言別教之權位。所以高而不高者何也。以其圓教中二行之因人。在別教中可居妙覺之極果。是故云他家極果。原我家之真因也。

二顯三行已後二十八位一齊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帅酷皇太子宫

    帅酷皇太子宫

    静欣是一个高中生,因为爸爸跟朋友的玩笑赌注,变成了学校的头号有夫之人,在毫无知情之下,她才知道她跟皇太子的婚约,回家后要求爸爸解除婚约,但是没得成,后来为了挽救妈妈的遗物,委屈的答应了皇室的婚约.最后静欣因到日本治疗而遇害而假象给皇室误导她已死去一年后静欣又出现在大家面前但她确不认识他们
  • 帝画如尹

    帝画如尹

    尹家小公愿画千金牡丹下聘于她,她问他,为何?他答,惜才顾怜生爱意。初遇林家公子,他讥笑她,如此不懂茶艺,怎配是南国之女?她不卑不吭这样回答,唯有慧眼者才可懂茶艺,匹夫安懂?他笑,此女甚是有趣。天下大事,莫非权利,情爱仇恨,唯有感情万世难述清,世代令人痴迷......
  • 玄路风云

    玄路风云

    一个只能修炼体术的另类天才!一个满肚子阴谋诡计加坏水的腹黑萝莉师父!两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怪胎师兄弟!为了各自的追求,被命运这个皮条客强拉到一起的四个人,慢慢地搅动着天下风云,楞是将一潭死水般的天玄大陆,搅出了一点活气儿!神兵谱上的神兵,我的!绝色榜上的美女,我的!……上的……,我的,都是我的!传说神话,终归尘土;玄门六道,孰能永生?且看“四害”如何搅动玄路风云!
  • 煌庭

    煌庭

    东皇,睥睨天下。可惜,最终却败于她的手中。万年后,终于。东皇的最后一丝意念,随风而散。然而,一切只是开始。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异,驱魔师

    灵异,驱魔师

    你为什么老看着我,是不是我长的太帅,男子带着戏谑的语气..你滚,正经点,你没有感觉旁边突然阴凉凉的么,没有呀,我总感觉有一丝温柔,从你身边传来,君琰邪面色难得一丝微红,嘴唇微咬着:油嘴滑舌
  • 一网情深:唐爷横刀夺爱狂宠娇妻

    一网情深:唐爷横刀夺爱狂宠娇妻

    为了初恋,秦卿回到了阔别四年的土地,再次遇到那个在青春里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男人。却没有想到会遇到一个霸道而又惹不起的男人,故事就此开始……
  • 年少时的疯狂及莫雪之伤

    年少时的疯狂及莫雪之伤

    【全免!全免!全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陶雪落打开房间门看见又脏又乱的地板“吕许莫!你又不拖地,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万人迷,那些女孩儿都瞎了眼了。”。“成为万人迷是我的错麽?是你们女孩儿太花痴吧!“吕许莫漫不经心的回答了陶雪落。陶雪落不服输“你找死啊!包括我了吗?”。随之吕许莫抬头看了陶雪落,突然有个东西落在了他的头上,只感到有淡淡的薰衣草香。呃,砸中吕许莫的东西是,是陶雪落的抱枕。此时他内心闪过一个念头:陶雪落你一定会是我的,我一定不会让你远离我。但是当她开始依赖他时,他却不见了。某雪:我等你,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
  • 乱世修仙之人族

    乱世修仙之人族

    魔道功法,名曰度魔,其名威震四海。却不知它的后半部功法断尘,是世间万法之祖!
  • 都市绝品妖师

    都市绝品妖师

    妖师技能是什么?画符!结印!画符能控制美女,让干嘛干嘛!结印能消灭妖魔,震我雄威!都市有什么?美女!妖魔!那不都是我的囊中之物?千年妖王逃出深山,少年受命收集御魂珠。看深山少年如何只身闯入都市降妖魔,戏美女。都市极品妖师带你进入一个不同的玄幻,不同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