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5000000082

第82章

【記】答中初約一人三人橫豎各異。謂菩薩於住斷上品。於行斷中品。於向斷下品。十信出假名上根。十住出假名中根。十行出假名下根。是為約人三一橫豎異也。次約四教別教通局論異。謂三根出假通四教。如上引止觀可知。三品塵沙局別論。如今所明歷住行向觀成所斷。是為約教通四局別為異也。正明十住位次竟。

二附釋六種性習。

亦名習種性。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

【註】習種性者。瓔珞經上卷(賢字函)明六種以對別位(淨名疏第九。亦借別名以顯圖)。

【記】此指瓔珞六種性習。以對別位也。若南本職字函。佛為敬首菩薩說六種性。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又說此六種性。復名六堅。復名六忍。六慧。六定。六觀。今對別者。如下圖示。淨名疏借別顯圓。承便指之。

【註】今家玄籤。四教義。戒疏等。並依經列。四念處中。少有不次。又地持論。略明二種。(亦名經。彌勒造賢字函)如戒疏列六種後。復用二種。及對教證前後。生報佛。法佛。併圖示。

【記】圖中但示釋籤列對者。該四教義也。文云。初十信是外凡。別教乾慧地伏忍也。十住是習種性。從此已去盡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內凡。性地柔順忍。約別教義推。如暖法也。十行是性種性。別教義推。如頂法也。十向是道種性。別教義推。如忍法世第一法也。問。別教何須明四加行耶。答。十地既對四果。故須明也。又通教通真似解脫。為煖頂忍世第一法。今別教別真似解脫。義立此名。比決分明也。次十地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等覺位。即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妙覺地。亦名妙覺性。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

【補】戒疏發隱云。住者。信立之後。慧住於理。得位不退。名住。為習種性者。信住。皆研習空觀也。行者。既發真悟理。從此進趣。名行。為性種性者。行中分別十界差別種性也。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向眾生。名回向。為道種性者。回向通中道也。地者。住持佛智。荷負眾生。名地。為聖種性者。地地證入聖境也。等覺有二義。一與佛無間。二猶去一等。今兼明之。言雖齊等。未極於妙。猶隔一等也。妙覺者。朗然大覺。乃至寂而常照。名妙覺地也。

【註】六種性者。種別性分也。地持第一云。種性者。名為種子。名為界。名為性。(文種子不同有六界分)又性通六位。種局在因。故前四名種。等覺雖因。望前稱覺。

【記】此名六種性對位通局也。言種性者。種。謂種子。通因徹果。則有六位。性。謂性分。言因果六位。乃性中之本具也。若言因。故前四名種。若言果。故後一稱妙。而等覺介乎因窮果徹之際。妙猶未極。若望後。原隔一等。若望前。可稱為覺。故云等覺性也。

【註】二種者。地持經云。略說二種。性種性者。是菩薩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是名性種性。習種性者。若從先來。修善所得。是習種性(文)。

【補】性種性者。謂本性中具有無漏菩提種子性也。習種性者。謂無始來修習眾善增長所得種性也。會玄記云。言總意別故。意顯第六意入中有第八識含藏無漏勝種子。不同有漏諸法。故名殊勝。自無始來。法爾而有。展轉相續不盡。以此種子。在藏識中。第八識體屬意處攝。故總名六入殊勝也。若準今家。不分八識。謂菩薩六入。即是但中佛性之理。超出空有。故名殊勝。是理。人人本具。始從凡夫。終至佛地皆不離此。但外凡仰信。內凡解行。登地分證。故言展轉相續。雖如此展轉。其體性無始自成。不由今有。故言無始法爾。是名性種性也。習種性者。過去生中。得聞正法。依教脩善。所獲種子。或信住中修空所得。或十行中修假所得。或十向中修中所得。皆是增長數習。是名習種性也。

【備】辨訛云。文中雖言六入。意在總意根。以總中含八識。第八最勝。法爾有種生現。現熏種。無始展轉。相續不斷故也。

【註】戒疏以六種對位後。復用二種者。以六位不出地前修習。登地證性。故用地持結攝六種。雖不顯標。意必如是。況梵網是華嚴結經。地持正宗華嚴。故宜用彼地持二種。結攝瓔珞六種。又與約行教證。其義宛齊。故復例之。

【補】此明戒疏對位用意也。言意必如是者。以戒疏六種對位後。但明性習相先。引喻教證。復解行詳辨。對生法二佛。全不言以地持二種結攝六種。故曰雖不顯標。但推其意。必如是也。戒疏性習相先之文。如下引。始從性習二種。乃至言先教後證是也。有師標云。六種。只性習二種。性習。只教證二道。玉師善得此意。故和融之。

【註】自古以戒疏文難。今準舊註戒疏云。性習二種。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行論。性習同時。前後不定。(標約行中義)依體起用。(緣中道理起觀行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從自行用取中道體)先習後性。(自依體下。釋同時不定義)與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據行論之。教證同時。前後不定。(此標約行教證)依體起用。先證後教。(望證道理。起教道用)尋用取體。先教後證。(尋教道用。取中道體)習種能生報佛。性種能生法佛(文)(地前既論自行修習。至果合生報佛。登地證性。合生法佛。智與體冥。任運起用。故不論應佛也。異解備諸章藻)。

【補】舊註戒疏。有頂山記。澤山註。今恐指澤山註。

【備】疏明性習二種。約位習定在前性。定在後。約行前後不定。謂依體起用。先性後習。尋用取體。先習後性。教證二道亦然。約位教定在前。證定在後。約行前後不定。謂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是也。此明前圖習種。對三十心。性種。對地等妙。與地持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均符教意。不可偏難也。

【註】梵網經中。更有六種。一習種性。二長養性。(只是研習增長。與習種性通對十住)三性種性。四不可壞性。(俗諦建立。故不可壞。與。性種性通。對十行)五道種。(十向)六正法性(通收聖種等妙三種)。

【記】此兼引梵網六性。對別位次。如文可知。

【記】此四念處六性對別。與釋籤列次小異。註中謂明扶大品故也。四念處云。若扶三觀次第。須依大品。扶三觀者。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學般若。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當學般若。初五方便伏見思。從假入空觀。十住是道種慧斷見思。從空入假。學道種慧斷塵沙。若從假入空。破偏假。從空入假。破偏空。至十回向中學不空不假一切智。伏無明。登地得一切種智。若至等覺。一時斷盡煩惱及盡。若不明等覺。只十地斷煩惱習也。是為扶大品三觀也。故次約義結對瓔珞六性。有少不同。復由道性二字義通兩向。釋籤取種性義。以性種性對十行。取中道義。以道種性對十向。四念處取化道義。以道種性對十行。取一性義。以性種性對十向。少不同也。

【註】從假入空觀者。次第三觀。出瓔珞經。觀經疏三云。假是虗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今欲去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妙宗上(廿六)云。見思取境。無而謂有。虗假凡俗。知虗名諦。二空之理。是審實法。知實名諦。不究俗虗。莫知真實。要須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從假入空觀。妙玄三(十一)云。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

【記】此明別教三觀漸修。次第深入也。如瓔珞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以是二觀。為方便道。因此二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菩薩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不二故。是為次第三觀之相也。

【備】辨訛云。別既次第修於三觀。所以能正修空。傍修假中者。須知別教本意。不藉修空。但藉空為方便。意在下化眾生。故修假。期心佛果。故修中也。

【註】淨名略記下之上(十五)若約別教為語。正觀中道為慧眼者。於十住中遠所期耳。慧眼者。古德頌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記】此因略記慧眼一語。引出五眼淺深優劣之不同也。如論云。肉眼見近而不見遠。見前而不見後。見內而不見外。見晝而不見夜。見上而不見下。故云礙而非通也。天眼者。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故云通而非礙也。慧眼者。天眼雖通。但見世間和合因緣所生。假名之物。乃有相之事。而不能見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理。此寂相之理。唯慧眼能了知。故云了知空也。法眼者。慧眼雖了空理。而不能見眾生過去現在未來。捨身趣生。死此生彼。不了出世俗諦大事。不能入俗度生。何以故。無所分別故。而法眼能見生住異滅。自他一異等相。又能為世舟航作大導師。知病識藥。應病授藥。眾生幾微。無不洞鑑。故云唯觀俗也。佛眼者。法眼雖能照俗。而不普遍。獨有佛眼。又名大圓鏡智。如千日高懸。十方普照。世出世間。若事若理。若依若正。若性若相。若生若佛。莫不一體同觀。故云照異體還同也。今言正觀中道。本屬佛眼。而云為慧眼者。意顯十住開慧眼後。可以漸見二空之理。故云遠所期耳。

【註】一切智者。觀音玄義下(初)云。知一切內法內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一切道。起一切種。故名一切智。玄記下具釋。

【記】此釋十住成一切智之義也。玄記釋云。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空觀若成。於此名相。悉皆體達無我我所。故云內外能知能解。然其空智。但總達諸法無生。不能別知諸法緣起。故不能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種也。

【註】初住斷見。即離四趣。身子昔生。至六住有退者。此見思俱斷。思既未盡。見亦餘殘。故有退墮。如四明答日本難教行錄。

【記】此節釋不知別住通惑。見思同斷之疑也。如教行錄問云。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心尚退。別教初住。界內見惑皆已斷盡。豈第六住見猶未盡。退作凡夫耶。答。若常程別教。皆曰初住斷見。不起諸過。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斷。思惑經諸位方盡。此常談別教分齊也。今曰身子六住尚退。復起重罪。恐有教門。以見思俱斷。至六心時。思猶未盡。見亦餘殘。牽墮惡道也。

【補】仁王經菩薩教化品云。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疏問。本業瓔珞云。十住中六住。正觀現前。值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則出七住。常不退轉。七住前。名退分。如佛初會。有八萬人退。淨目王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惡因緣。退落凡夫。不善惡中。作大邪見。今經不言退者。何耶。答。人心如面。各各不同。大聖隨機。故亦差別。有說十行性種人。猶退墮地獄。又初阿僧祗劫有退墮者。瓔珞言七住名住不退。七住已前即有退義。約教而斷也。初阿僧祇退者。三藏意。十行退者。通教意。十回向退者。別教意。十信退者。圓教意。今云信不退。進入初住。即圓意也。文句明通教三不退義。亦曰六心已前。輕毛菩薩。其位猶退。七心已上。從初地至六地。名位不退也。此是借別教位名。名通教位耳。大師判教。明文若此。後輩無知。尚執異見。各諍是非。皆未曾細閱台宗大部故爾。如四明者。真可稱為山家之真傳焉。附釋六種性習竟。

同类推荐
  •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咏袜

    咏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心要法门注

    华严心要法门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和清真词

    和清真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音音的花季雨季

    音音的花季雨季

    音音是一个高中女生,虽然上的是重点高中,可是成绩一直是倒数,正在为学习提高不上时,惊喜来了……
  • 墨染情天

    墨染情天

    穿越时空而来的超级强悍剩女遇上了超级无敌腹黑男,在一次次的阴谋阳谋中女主被算计赖上了温柔男主。但是请别忘记女主也是很腹黑的哦。看女主如何步步为营的走出女王范。。。
  • 明伦汇编人事典行旅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行旅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衙内当国

    衙内当国

    一个有点厌世情绪的人,莫名穿越到了北宋,获得了第二次人生。稍微让他觉得有点困扰的是,他变成了高衙内。所以,上梁山还是不上梁山?这是一个问题。当然啦,这个问题可以放到后面再考虑。高衙内的第一个战场是东京汴梁,这个城市里隐藏的黑暗和秘密,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 无生天

    无生天

    剑曰无生。这是一把曾弑神杀佛诛仙的剑,也是一把被漫天神佛联手镇压的剑。不知在宇宙中隐匿了多久,无生剑再没有半点消息。直至一天,有人从心脏中,拔出了它,名曰无生的邪道至尊利器。又是一阵血雨腥风,与天下为敌,本非我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高冷男神的麻辣小娇妻

    高冷男神的麻辣小娇妻

    能够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是每个人梦想的天堂,在那里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还有理想和追求,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象牙塔。而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年轻有活力的生命来说,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较量。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人渣,不在安逸的时光里沉沦,堕落,只有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人才。这些都是李亚利进入大学之前的想法,可是,现实并没有给她机会成为人才。就在大一那年她怀孕了,直接休学在家等着孩子出世。却不料,迎接她的竟然是磨难的开始……
  • 霸道大总裁

    霸道大总裁

    权利,金钱,地位,男人必不可少的物质。相貌,身材,欲望,女人缺一不可的条件。【火爆新书】时任南方第一总裁的公子,一心只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富二代,平静的生活被她改变。纷争,杀戮,计谋接踵而至,且看大总裁如何引领世界,成为无上第一人!PS本书暂停更新,目前写了一本LOL(英雄联盟之最强补位)每天两章更
  • 离你很近的爱

    离你很近的爱

    有一种爱情像天空,我们只能仰望;有一种爱情像红酒,只有对的人才能品尝;不论哪种爱情,其实都离我们很近。
  • 银杏树下的身影

    银杏树下的身影

    雨下的很大,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从302病房传了出来,医生高兴的说:“是一个女孩!”夏太太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夏太太抱起婴儿,婴儿从美梦中惊醒了,她左手的中指居,居然不会动!顿时,一滴豆大的泪珠从夏太太的眼眶中夺出,“滴答”,落在了婴儿左手的中指上。夏先生跑了进来,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后,说道:“这孩子真可怜,唉……”他望望阳台上的刚刚盛开的小花,说:“就叫她夏花吧!”有一年秋天,金黄色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时而飘落,时而飞舞。银杏树下,满地的落叶,似黄,似红,却又似绿,夏花站在树下,抬头仰望;银杏树上,一封交友信高挂枝头,夏花踮起脚,将信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