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5000000079

第79章

三別教三。初標。

次明別教者。

【註】四教義一(三)云。別者。不共之名也。若名不共。但異藏通。未異圓教。故但名別。

【記】此釋立別名之所以也。言別者。乃不共之名。今以別得名。而不以不共為名者。別則前後各異。是故前異藏通。後異於圓。教中行相。無不隔異。故以別為名也。

二釋三。初略辨名義二。初正釋。

此教明界外獨菩薩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教。故名別也。

【註】此教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別義略明有八。謂教理智斷等也。教。則獨被菩薩。理。則隔歷三諦。智。則三智次第。斷。則三惑前後。行。則五行差別。位。則位不相收。因。則一因逈出。果。則一果不融(釋籤一十五云。在因說理。不在二邊。故云逈出。復說果理。諸位差別。故云不融)。

【記】此明教中。行相逈異不同。故得別名。良有由也。所言八義者。如四教義云。一教別。佛說恒沙法。獨為菩薩。不通二乘。二理別。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三智別。道種智也。四斷別。塵沙無知。界外見思斷也。五行別。歷塵沙劫。行諸波羅密。自行化他。六位別。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也。七因別。無礙金剛之因也。八果別。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是知文與此異。義則同也。小註引釋籤以明因果別義。言一因逈出者。對他顯異。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離。逈超二乘。亦離二邊以顯中故也。言一果不融者。謂四德三身。各不融會。不能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故。或問。既云別義有八。今但名別教者何也。答。若不知別教。何以得知別理。乃至別果。以是而知。但名別教也。

【註】獨被菩薩。故別前。隔歷次第故別後。

【記】此明前後隔異故以得別之名也。獨菩薩法者。不同前之三教。三乘鼎立。故云別前。隔歷次第者。不同後之圓教。圓融無礙。故云別後也。

二引證。

涅槃云。四諦因緣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

【註】涅槃云等。乃聖行品明四種四諦中無量四諦。即別教義。謂苦集滅道各有因緣。皆有無量相。是菩薩法。豈二乘所知。乃以涅槃對鹿苑說。故云非聲聞等也。此證別前藏通。

【記】此明涅槃證成別前義。而疏中辨云。夫無量者。非超然出四諦外種別不同。故涅槃疏云。經謂分別校計。有無量種。若委論者。應從地獄。乃至於佛。凡聖五陰。種別不同。於一一陰。復更分別無量界入。豈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苦諦。從獄至佛。行業不同。一一行業。分別校計。亦有無量種。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集諦。從獄至佛。應以何身。應說何法。令其修學。一一身法。分別校計。有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道諦。從獄至佛。因緣不同。一一解脫。復有無量解脫。分別校計。有無量種。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滅諦。如此四境。既異有作無生。亦非二乘中智所及也。乃以涅槃對鹿苑說者。斷經意也。謂以涅槃經中之無量四聖行。以對鹿苑之生滅四諦而說。故云獨菩薩法。非聲聞緣覺之所知也。

二正列位行二。初略示。

諸大乘經。廣明菩薩歷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攝。此並別教之相也。

【註】諸大乘經等者。釋籤四(十二)指華嚴方等般若行法。即是其相。然方等中多以別行。斥於小行。般若中多以別法。展轉融通。華嚴正當歷別之行(文)。

【記】此總明諸部歷別行相。皆別教所收也。初三句。總列諸部行相。次二行別明行相大意。言方等別行者。別行雖多。而不外乎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二語。言之盡矣。斥於小行者。如淨名。舍利弗去華。迦葉自鄙等。般若以別融通者。大品以共不共般若。令空生身子轉教菩薩。會一切法皆摩訶衍是也。華嚴正當歷別之行者。如經十地品。廣列行布法門。法界品。明善財於一善知識所。各聞一法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巖赴火。算砂相黶發菩提心等。種種諸行。皆言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種法門。餘非所知。乃知一百一十善知識。一一法門。悉皆如是。

【註】如別行玄下(四)別行記下(六)既時長行遠。次第隔歷。此證別後圓教。

【記】此引別行玄記證成別後之義。即觀音玄云。別教雖明中道。為鈍根人方便說中。次第顯理。廣明歷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心修行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助顯中道。前却四住。次破塵沙。後破無明。十信通伏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通伏諸惑。而正斷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斷無知。成道種智。兼伏界外塵沙。十向斷界外塵沙。成道種智。正修中道。伏無明。十地斷無明。見佛性。成一切種智。譬如燒金。塵垢先去。然後鎔金。次第斷結。亦復如是。此菩薩發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斷無明。成就真應。大誓慈悲。熏於法界。眾生機感。即拔苦與樂。此是從空出假。觀道種智。別教義也。記云。教詮中道。故異前二。顯理次第。故異後圓。故名為別。不共般若。不共二乘。故別前教。圓非不共。故未別後。不名不共。意在於茲。又明行相次第中云。雖說眾生見聞覺知體是佛性。而全起作三種之惑。故須用此覺知之性。觀空破有。觀假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覺。故名方便次第顯理。既有如此迂迴。故須經歷塵劫。從初標志。次第修學。恒沙觀智。破恒沙惑。顯如來藏恒沙性德。故緣無量四諦發心。又明伏斷相中。先法云。十信緣中。通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觀空。伏斷四住。方袪滯有。復偏著空。故觀六界藥病。成就體析八門道種。又觀四聖惑智因。緣無量作八門道種。二觀既成。故照中道。此時三觀。只在一心。別向圓修。斯之謂歟。次喻云。圓譬冶鐵作器。別喻鍊金作器。冶謂鎔鑄。淳樸頓融。任運麤垢先落。別觀次第顯中。有意先觀二諦。故使二惑先除。菩薩期真。應先利物。初雖次第修。後能圓應也。問。別向圓修。何但結為出假之智。答。從勝受名故。約教道故。如輔行云。一教始終。雖具三諦。若入證道。不復名別。是故別教但在於假也。末一句。是結證。

二詳列二。初總依諸經列位二。初正列。

華嚴明十住。十行。十回向。為賢。十地。為聖。妙覺。為佛。纓絡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

【註】此出諸大乘經行位次第之義。華嚴前無十信。後無等覺。於十住品前。明十梵行。自古講者。指為十信。

【記】此列諸經行位次第。皆別教所攝也。註中先揀華嚴本部。自無前後因位。古德敷演。皆以十梵行之淨業。即十信人所熏修也。如華嚴疏云。十信自不成位。謂是方便。可以攝在住中。等覺。因位之極。通稱為頂。故無等覺之名。今疏不論十信成位不成位。皆以三品別答信問。謂十信有解行德三。以菩薩問明品。明信之解。梵行品。明信之行。賢首品。明信之德用。今指十梵行者。蓋淨行品。乃隨事造修。悲智兼導。至此純熟。了心自性。悲智無二。正顯自他梵行至淨。為入住之因。是十信位之所修行。以是而知。十梵行者。即可以指於十信之位也。

【補】十梵者。謂身。身業。口。口業。意。意業。及佛法僧戒。解見輔行。茲不繁載。

【註】四念處三(初)於十住中。多明圓義。於登地中。多明別義。(文)故華嚴位。義通圓別。今且示別。故云住行向為賢。十地妙覺為聖。

【記】此明經義。以示今文判賢聖意。義通圓別者。釋籤云。始從住前。至登住來。全是圓義。從二住至七住。文相次第又似別義。於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自在。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地勝進行。有十一品。第七品不思議法。明果德十普賢行等。此皆屬圓。餘皆屬別也。然華嚴圓融行布。無盡重重。固是多說於圓。今且示別以分賢聖者。以住行向三十心義明伏惑。是故為賢。十地方明斷惑。是故為聖。以是約位。別之所攝也。

【註】本業瓔珞。亦明六輪。如法數對。

【記】輔行云。依瓔珞經。明位有六。展轉從淺至深。故名為輪。又一一位皆破結惑。故約輪義以明摧碾。言六輪相對者。謂住行向地等妙。如次對於鐵。銅。銀。金。琉璃。摩尼。水約輪。

【補】今明因位。退妙覺加十信。以為六輪。以妙覺位中無惑可破。不成輪義也。

【註】金光明指真諦所譯者。

【記】金光明共五譯。而有六本。今所指者。乃西天竺真諦法師於梁朝之所翻也。言六本者。五譯之外有隋朝大興善寺寶貴法師。閱諸譯各有繁簡。由是太繁者刪之。不足者補之。合成一部八卷二十四品。共成六本也。然真諦三藏所譯。金光明帝王經。名最委悉。故大師用之以定華梵。今在藏者。僅存三譯。并真諦所譯者。沒之久矣。無由再考者矣。

【註】勝天王。即般若也。

【記】勝天王是般若八部中之一。於中但明十地佛地。而不辨三十心及等覺也。

【註】五行者。聖梵天病嬰兒也。

【記】涅槃明聖行有三。謂戒定慧。戒者。菩薩欲拔苦集。而起大悲。興兩誓願。欲與道滅。而起大慈。興兩誓願。發誓願已。次則修行。棄家捨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譏嫌。等無差別。回向具足無上戒等。是名戒聖行。定者。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如前四卷初明。慧者。四種四諦慧。謂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等也。是名慧聖行。梵行。梵者。淨也。即是無緣慈悲喜捨。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於梵行。得無畏地。具二十五王三昧。無方大用。具一切功德莊嚴。故名梵行也。天行。謂第一義天天然之理。此語道前。由理成行。名梵。此語道中。由行顯理。此語道後。今約由理成行。故言天行也。菩薩雖入初地二地。不應住。以有所得。謂有理可顯。有惑可斷。故修上地智慧。十重發真修慧。即智慧莊嚴。上求佛道。故有聖行天行。下化眾生。故有梵行病行嬰兒行也。嬰兒行者。若福慧轉增。實相彌顯。雖不作意利益眾生。任運能有冥顯二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顯益。眾生雖有小善之機。無菩薩開發。不得生長慈善根力。和光利行。能令眾生得見菩薩同其始學。漸修五戒十善人天果報。楊葉之行。乃至示同別教。歷別次第。相似中道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羣小。提引成就。從慈悲心。與樂拔苦。起嬰兒行也。五病行者。此從無緣大悲而起。若始生小善。必有病行。今示同生善邊。名嬰兒行。示同煩惱邊。名為病行。以眾生有病。則有大悲熏心。是故我病。或游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餓鬼等。悉是同十惡五逆之病。乃至示同別教寂場初斷塵沙無明之病。是故菩薩悉同彼病。徧於法界。利益眾生也。然則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故儀文中。但指五行也。

【補】若以五行配位。如四教義云。初戒聖行。定聖行。生滅四諦慧聖行。即十信位。無生四真諦聖行。即十住位。無量四聖諦。即十行位。明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十向位。若發真見一實諦。證無作四聖諦。即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後而說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過此明住大涅槃。即妙覺地也。

【註】又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但無等覺。

【記】此儀註但引佛經明別教菩薩位行。又有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十住婆沙論。智論。並釋菩薩地位。如四教義內明。

【補】五十一位者。仁王偈云。五忍功德妙法門。十四正士能諦了。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是則十地為十。三賢住行向開為三十。并佛兼於十信。則成五十一位。然天台疏中又開出等覺。以釋偈中四字。謂十地為十。住行向及等覺為四。成十四大士。此中無等覺者。據經定位。經云。復次寂滅忍。佛與菩薩同用此忍。入金剛三昧。下忍中行。名為菩薩。上忍中行。名薩婆若。是不立等覺明矣。故疏中問。諸經有等覺。何故此中不立。答。若依餘經。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覺。上品妙覺。今般若附通。故但論法雲即及佛。而不開等覺也。然大師所開。據寂滅忍分三品耳。故知大師釋義。自在難思也。

二辨意。

如是諸經增減不同者。界外菩薩。隨機利益。豈是定說。

【註】然上諸經。隨機明位。雖增減不同。莫非次第故屬別也。

【記】此等經論。明菩薩位。名數多少不同。斷伏高下亦異。對諸法門明位。不無殊別。所以然者。蓋此既明界內界外生法二身菩薩行位。皆如來方便用四悉檀隨機利物。豈得定說。若不廣尋經論。則便不知同異。偏取定執。空增諍論。即同無目人。而諍上天之日也。故今先列諸經明別位次者宜矣。

二別依瓔珞列位二。初判科二。初準經明。

然位次周足。莫過瓔珞經。故今依彼略明菩薩歷位斷證之相。

【註】瓔珞凡聖位足。故今依彼以明別義。

同类推荐
  •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养吉斋丛录

    养吉斋丛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rincess of Cleves

    The Princess of Cleves

    The Princess de Montpensier by Mme. de Lafayette Introduction by Oliver C. ColtThis story was written by Madame de Lafayette and published anonymously in 1662.
  • 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eraphita

    Seraphi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白羊座少女成长笔记

    白羊座少女成长笔记

    青春在成长中度过,本书讲述了少女希希的成长故事。
  • 废柴小姐,逆冲天

    废柴小姐,逆冲天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鬼面神医,使得一手好针,倾城舞后……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却曾想竟然被好朋友背叛。葬身于火海中,一朝穿越,竟成了一位废物小姐。呵?这也算是废物吗?看她如何一鸣惊天。神兽,上古神兽,不好意思,都是她的,炼药师、锻器师,太简单了。只是,这个妖孽为何缠着她呢?什么,他竟有如此强大的身份“好吧!本小姐就勉强嫁给你吧!”
  • 时空隐士

    时空隐士

    在美丽清净的如月山国,吉蒂西瑞拉一直担忧思念迷失的弟弟塔拉洪达,希望解救流转至秽世界莫奈度星球的弟弟。离开净世界进入秽世界需要极大的勇气、忍耐和坚定的信念,不仅自己需要能够不受秽世界染污,还要能够救回迷失心念的人,否则她也将迷失而再也不能回到如月山国。从来没有人胆敢尝试进入秽世界。吉蒂西瑞拉经过长时熏修,在如月山国国师和其他净世界国师阿雅瓦罗的帮助下,她终于勇敢地出发了。
  • 狂脉战帝

    狂脉战帝

    少年头顶父亲光环,奈何血脉之苗迟迟未生。世人嘲讽、族兄欺凌,他为天下所不容。待狂暴血脉觉醒,待武道之心凝聚。漫漫武道之路,遥远的前方必将堆尸如山、白骨累累!
  • 天分阴阳

    天分阴阳

    万古神战,诸神皆陨人族势微,沦为低等莫修出世,可否带领人族崛起天分阴阳,又是怎样一个神术鲜血与白骨,将会给天神大陆带来怎样的恐惧回首红尘已无我,原来此生莫修凡
  • 女真驸马

    女真驸马

    被雷劈后穿越到明朝时的东北,被女真部落酋长救回营地,结果被酋长摆了一道,稀里糊涂成为女真部落酋长的女婿,于是认命的欧阳军从小小的女真部落开始,参加朝鲜壬辰战争,统一辽东女真,吞并东瀛倭寇,窥视大明……
  • 万事至尊

    万事至尊

    看一个现代普通少年,如何穿越到一个末法时代中成长。为了回家,为了兄弟,为了她。“天为何物?脚踏苍穹!地为何物?破碎星河!”一个少年的豪言壮举,也成就了他万世至尊的地位
  • 睡神附体

    睡神附体

    一个喜欢做梦的高三学生陈浩,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睡神的系统,它可以通过做梦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还可以把自己梦中的东西拿到现实世界里来,可谓梦想成真,最恐怖的是陈浩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甚至控制别人的梦境,这就尴尬了,陈浩只想大声说一句:吾好梦中杀人!
  • 参天

    参天

    天书残卷的出现,引起了世人疯狂的争夺,是机缘造化,还是暗藏玄机,修行,难道只是为了求得长生?
  • 倔强女王的爱恋

    倔强女王的爱恋

    她,一个孤儿,一个倔强冷漠。他,一个让人害怕恐惧的恶魔,但,从遇到她之后,有些东西就变了。看两座冰山之间爱恋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