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3300000003

第3章

第二说经缘起门。问。净名经叹诸菩萨云。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悉不唐捐。今胜鬘既是法身大士。随感以现形。适机而演教。如肇公云。法身无像。物感则形。冥权无谋。动与事会。今有何等大因缘故演说此经。答。意乃多途。略明二种。一为逾阇国内七岁已上男女之流。宿昔共胜鬘结大乘眷属。今欲使其善根成就。故假仰请佛起诸愿行。乃至承佛神力说斯经。二者通为一切学大乘人。使禀教之流。识大乘法十五条义。则疑无不灭。解无不生。但有进路而无退道。究竟一乘得成佛也。是以第十六名云。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即其明证。问。以何义故知有通别二种意耶。答。佛于逾阇国内像现虚空。胜鬘对佛演说斯教。佛去已后。胜鬘与王各化国内所有人民。令七岁已上皆学大乘法。是故当知有别为也。佛还舍卫。告命阿难及以帝释。令于天上人间广弘斯教。是故当知有通为也。

次明宗旨门。此中有二。一正明宗旨。二明同异。此经章虽十五。统其旨趣以一乘为宗。所以然者。凡有二义。一者。凡欲识经宗。宜观经题。若舒之章有十五。若卷之则归乎一乘。是故用一乘为经旨也。二者。如法华云。三世诸佛略明五乘。广则八万法藏。虽有广略不同。而意唯为显一理。教乎一人。故譬喻品云。诸有所说。皆为无上菩提。悉为化菩萨故。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更明此义者。更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故知若法若譬若语若默诸有所作为明一乘。法华既尔。此经亦然问。若尔。一教便足。何烦两经。答。般若一法。遂有五时。一乘无二。何妨两说。又虽复至道唯一。转势说法。故有多门。如将适病人。回变食味。又广略有无互现。此经略说。法华广明。此有二死五住之言。则法华无也。彼有三会及种种权实。则此教无也。余有无事多。不可具叙。若约缘不同者。法华为回小入大人说。故涌出品云。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明证也。此经为直往菩萨说。阿逾阇国。谓无生国。此国常说无生。常有学大乘人习无生观。故为之直说一乘使成佛也。问。若尔。但应说一乘法。何故文中复辨三乘。答。为一乘人令识权实。识权则无退路。解实直进不回。又识权即能化他。解实则成自行。又此为会三故辨三。非为三缘而说三也。第二同异门者。人言此经亦以一乘为宗。于境智二门。乘义是境。例如法华会三归一。三一是二智之境。今明会五归一。一是实智之境。今谓义不全尔。若三一是所观之义。则名为境。即能照之智亦是乘。故下文云一乘即菩提。菩提即智也。大乘通境智。有人言于因果二门。乘义是因。因能趣果。今谓义不全尔乘具因果及非因果。如下会二乘归一乘。即以因果义为乘。若以三乘四智为乘。即从因趣果义。纵任自在。嬉戏快乐。此是自运名乘。佛自住大乘。还以此法度他。即以运他名乘。此则因果俱运。则因果俱乘。非因非果乘者。非因非果。言忘虑绝。故名大乘。文殊十礼经云。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离诸因果故。敬礼无所观。问。非因非果云何名运答。体悟非因果。令人出四句超百非。故是真运。故以非因非果是乘体。因果是用。江南瑶法师云。此经以三义为宗。论解惑所系。辨明八谛。谛则如解之所解。如惑之所惑也。次辨解惑之本。故明自性清净本无染。后则会二归一乘。此言三义者。以圣谛为解惑之境。即是一义。自性清净是解惑之本。是其二义。一乘明灭惑修行得成极果。是其三义。古人虽不见乘三义。而初一是乘境。次一是乘性。后一是乘得。今亦不同此说。若取三义。乘性乘境乘得。此三摄乘义尽。古人不见论明此三义。所以不说之。今明此经有十五章。悉得是经名。并得是乘体。但案题为宗。故以一乘为正也。

次辨教差别门有二。一明立教意。次明教门不同。论云。泥洹是真法宝。众生藉种种门入。门虽不同。大明二种。一藉事以受悟。如香积佛土。以香为佛事。二因无言以登圣。如寂漠世界。外无示说。内无识虑。三因方言以改凡。如娑婆国土。随物而现形。适机而演教。教虽万差。考其大宗。同是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欲令众生因言以悟无言也。但取相之徒。闻至理无言。教有于言。无言之理不得有言。有言之教不可无言。是则理教永分。生乎二见。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涅槃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故下章云。坚执妄说违背正教。名为外道腐败种子。是故不应起理教二见。今所明者。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常绝。故言满十方不吐一名字。如天女之诘身子。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言即解脱。既云言即解脱。亦应解脱即言。言即解脱。虽言无言。解脱即言。虽无言而言。言而无言。非定有言。无言而言。非定无言。故非言非无言。亦非理非教。名心无所依。乃识理教意也。如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像法决疑经云。我从初出世乃至涅槃。不说一字不度一人。大集经云。菩萨了一切法门疾得菩提。所谓一切法心无所著。肇法师云。其为论也。言而无当。破而不执。傥然靡据。事不失真。萧焉无寄。理自玄会。家师朗和上。每登高座。诲彼门人。常云。言以不住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故深经高匠。启悟群生。令心无所著。所以然者。以著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故。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所以令无著者。著者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故。起决定分别。定分别故。则生烦恼。烦恼因缘。即便起业。业因缘故。则受生老病死之苦。有所得人未学佛法。从无始来任运于法而起著心。今闻佛法更复起著。是为著上而复生著。著心坚固。苦根转深。无由解脱。欲令弘经利人。及行道自行。勿起著心。此叙说教之大意也。次明教门不同。南土人云。教有三种。一顿教。二渐教。三无方不定教。顿教。谓华严之流。渐教。从趣鹿苑乃至涅槃。五时次第。目之为渐。三无方之教。出前二种之外。即胜鬘尊经是也。故此经过大品。包法华。与涅槃齐极。虽以一乘为体。而显言常住。故得与涅槃理同。虽说一体三归。而以一乘为致故包法华之说。既义适两教。故属无方。又是别应于机。非双林之说。故异涅槃。立三教者云。楞伽法鼓及以此经。并属无方之教。但法鼓居此经之前。何以知之。法鼓在舍卫城为波斯匿王说。王于佛所。始得大乘之信。方遣书报女。乃有今说。故知法鼓居此经之前。楞伽经第四卷云。我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及二智满足诸菩萨等。宣说如来藏及识藏。亦文云。胜鬘夫人承佛威神力说如来境界。以此故知楞伽在此经后也。在南海楞伽山顶。为海中住大菩萨。明八识二死五住一乘无相常住如来藏等。法鼓对大迦叶说。明如来常住真我之性。又明化城穷子等譬。事似法华。佛因波斯匿王击鼓吹呗来佛所。因为说法鼓。在此经前后义实如之。三教五时非今所用。北土彰于五时。立四宗教。谓因缘假名不真及真。如是等义。法华疏内具论得失。从菩提留支度后至于即世。大分佛教为半满两宗。亦云声闻菩萨二藏。然此既有经论诚文。不可排斥。但众生闻于二藏。则起大小二心。然须知至道未曾小大。赴大缘故而强名为大。随顺小缘故假名为小。欲令因此大小。了悟至理非大非小。然既不住于两是。岂可心存于二非。识此大宗。则三藏无失。问。为大小人说二藏者何等是大小人耶。答。菩萨有二。一直往菩萨。二回小入大。为此二人说菩萨藏。为直往人说。亦得名之为顿。以不从小入于大故。为回小人说。目之为渐。以其从小入于大故。此之顿渐如法华说。是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如来慧。此直往顿也。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回小渐也。说声闻藏亦为二人。一本乘声闻。二退大取小。为此二人说声闻藏。今此经。二藏之中菩萨藏摄。二菩萨中直往所收。以彼七岁已上。未曾入小。顿闻大乘。是故名为直往人也。问。大小二乘俱有三藏。此经于三藏中何藏所收摄。答。题既云经。经者谓修多罗。修多罗藏摄。问。何故非余二藏所收。答。修多罗通。又为三藏之本通诠一切者。名修多罗本教。局诠戒行。名曰毗尼。重辨前二者。名阿毗昙。故婆沙云。种种杂说。名修多罗。广说戒律。名曰毗尼。说总相别相。名阿毗昙。涅槃经云。此是契经甚深之义。此是戒律轻重之相。此是毗昙分别法句。故知此三。约能诠之教有其本末。约所诠有通局不同。是故此经初藏所摄。

同类推荐
  • 感时上卢相

    感时上卢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渊集

    洞渊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烟屿楼笔记

    烟屿楼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瀛涯胜览

    瀛涯胜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就这样陷入爱河

    就这样陷入爱河

    帝国骑士团团长在一次讨伐盗贼的任务中,误吸入了有幻觉作用的烟气。意识朦胧之时,却不巧和不知来历的女人过了一夜。醒来后,团长下定决心要对此女负责任!并开始大范围搜索她。团员很是期待团长恋情的走向。而当此时,却有一团员暗中打探此事动向。此团员真身是名女子,不幸地在国民登记时错误的登陆为“男”。而后也并没纠正便入了男子寄宿学校习武。在学校因剑法突出,被推荐至骑士团。「没所谓了,就这样吧。男人就男人。」她就是这样一名并不过多的思索,天真烂漫的女子。本天真的以为「和团长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好了。一切都会过去的。」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并不会知道那一夜有了身孕
  • 黑暗动乱

    黑暗动乱

    《易经》《推背图》《玛雅预言》《创世纪》预言2012年12月31日,将会是第五个世界末日,也就是第五个大轮回!多年以后,让我们追随主人公的脚步,在大千世界·····纵横!种族有难,匹夫有责!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轮回之路,铁血纷争!无尽精彩,尽在黑暗动乱!
  • 女配的悠然生活

    女配的悠然生活

    炮灰女配与黑莲花斗智斗勇,与腹黑boss相亲相爱的故事场景一:“我觉着刚才那人衣冠楚楚,人家看着挺斯文的啊。”“哼,我看是比衣冠楚楚差两字,整一个衣冠禽兽,比斯文多两字,斯文败类。”“……”
  • 早恋学院

    早恋学院

    校园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我们最痛苦的经历!
  •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谁说品学兼优的软妹子驾驭不了高冷霸道的校草?!谁说幼齿白兔丫头就得为外籍千金让路节节败退?!谁说冷艳校草不会柔情似水死心塌地?!庄晓蝶却让沈彦尘收起了桀骜不驯,甘愿委曲求全只求共进一顿晚餐!!果然,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傲娇了近二十年的沈彦尘,最终还是在软妹子庄晓蝶面前败下阵来!他以为她心生感激言听计从,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爱情战胜了傲娇,醋意迸发的冷面校草终于失去了控制……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重生之天翻地覆

    重生之天翻地覆

    上一世,她的痴情换来他的冷漠与厌恶,他与她的情敌设计车祸将她带离了这个世界。那一瞬间,她在心里呐喊: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再那么傻气的爱上冷宇辰,我要让所有给我痛苦的人,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还回来!上帝同情她,让她重生了一回。这一回,看我怎么让你们下地狱!重生后的她,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遇见一个个痴情的他们,她的心还能再次悸动吗?(新手作品,写的不好请见谅。)
  • 天之瑕

    天之瑕

    九方世界,乱世称雄。少年自敢死营中脱颖而出,踏破万千险阻,追寻梦中的路途!
  • 野兽俱乐部

    野兽俱乐部

    从亚当和夏娃吞下伊甸园的禁果开始,智慧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圣经》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平均智商最高的时代,高度发达的智慧是孕育邪恶的温床,同时,高智商犯罪案件开始爆发性不断涌现,犯罪手法的进化速度比苹果手机更新换代还要快。政府高层为了针对高智商犯罪者,在警界各大高校内培养同类型的高智商天才,在毕业之前就开始接触各类案件累积经验。国际刑警秘密授权组织,内部代号是——“野兽俱乐部”
  • 王爷缉妻:抢个千岁小妖妃

    王爷缉妻:抢个千岁小妖妃

    穿越成兽兽的某女,战战兢兢问王爷大人,“你喜欢小动物吗?”。王爷大人淡淡说:“喜欢。”。某女眼睛一亮,“有多喜欢?”。王爷皮笑肉不笑:“这么说吧,顿顿都得有。”。某女:“!!!”。于我来说,把你顿顿吃干抹净是一世中最重要的事情。情景先看:某女自诩聪明,挑衅王爷智商:“一块糕点平均分给五人吃,好比我和你,还有你属下,你朋友,你兄弟。但只能切三刀,要怎么切?”,王爷面无表情。某女得意洋洋:“切不了吧?我告诉你……”。王爷打断她道:“朋友兄弟和属下全砍死,共三刀。糕点给你吃。”。这是一场攻身攻心的甜蜜追逐游戏,一旦开始,休想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