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000000104

第104章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遗身篇第七 正传十二 附见二

南齐蜀部会州寺沙门释法凝传一

周益部沙门释僧崖传二

周雍州逸沙门释普圆传三

隋终南山沙门释普济传四(又普济)

隋京师郊南逸僧释普安传五

隋九江庐山沙门释大志传六

唐伪郑沙门释知命传七

唐京师弘福寺释玄览传八

唐京师弘善寺释法旷传九

唐终南豹林谷沙门释会通传十

唐梓州沙门绍阇梨传十一

唐雍州新丰福缘寺释道休传十二

释法凝。会州人也。俗姓庞氏。初齐武帝梦游齐山。不知在何州县。散颁天下觅之。时会州父老奏称。去州城北七里。臣人山是旧号齐山。武帝遣于上立精舍。度僧给田业。凝以童子在先得度。专心持戒道德日新。月六年三斋供不断。但以坐禅为念。出禅则诵经。恒常入禅。百姓争往看。而不敢入。唯于窗中遥见。动经一月。出犹不食。大德名僧多往劝之。虽复进食渐渐微少。后年至七十。于佛像前置座而坐。初烧一指昼夜不动。火然及臂。诸人与弟子欲往扑灭。及有叫唤者。复有禁止不听者。臂然火焰弥炽。遂及身。七日七夜。时俗男女有号哭自捶者。又有顶礼赞叹者。至身尽唯一聚灰。众共理之。于上起塔。今唯有一精舍在。余皆摧灭

释僧崖。姓牟氏。祖居涪陵。晋义熙九年。朱龄石伐蜀涪陵獽三百家。随军平讨。因止于广汉金渊山谷。崖即其后也。而童幼少言不杂俳戏。每游山泉必先礼而后饮。或谛视不瞬。坐以终日。人问其故。答曰。是身可恶。我思之耳。后必烧之。及年长从戎。毅然刚正。尝随伴捕鱼。得己分者用投诸水。谓伴曰。杀非好业。我今举体皆现生疮。誓断猎矣。遂烧其猎具。时獽首领数百人。共筑池塞。资以养鱼。崖率家僮往彼观望。忽有异蛇长尺许。头尾皆赤。须臾长大乃至丈余。围五六尺。獽众奔散。蛇便趣水。举尾入云。赤光遍野。久之乃灭。寻尔众聚。具论前事。崖曰。此无忧也。但断杀业。蛇不害人。又劝停池堰。众未之许。俄而堤防决坏。时依悉禅师。施力供侍虽充驱使而言语讷涩举动若痴。然一对一言时合大理。经留数载无所异焉。至玄冬之月。禅师患足冷。命之取火。乃将大炉炎炭。直顿于前。禅师责之曰。痴人何烦汝许多火。乃正色答曰。须火却寒。得火嫌热。孰是痴人。情性若斯何由得道。禅师谓曰。汝不畏热。试将手置火中。崖即应声将指置火中。振吒作声。卒烟涌出。都不改容。禅师阴异之。未即行敬。又以他日。诸弟子曰。崖耐火。共推之火炉。被烧之处皆并成疮。而忻笑自如。竟无痛色。诸弟子等具咨禅师。禅师唤来谓曰。汝于此学佛法。更莫漫作举动或乱百姓。答曰。若不苦身焉得成道。如得出家一日便足。禅师遂度出家。自为剃发。但觉鬓须易除犹如自落。禅师置刀于地。摄衣作礼曰。崖法师来。为我作师。我请为弟子。崖谦谢而已。既法衣着体。四辈尊崇归命输诚。无所吝惜。或有疾病之处。往到无不得除。三十年间大弘救济。年踰七十心力尚强。以周武成元年六月。于益州城西路首。以布裹左右五指烧之。有问烧指可不痛耶。崖曰。痛由心起。心既无痛。指何所痛。时人同号以为僧崖菩萨。或有问曰。似有风疾。何不治之。答曰。身皆空耳。知何所治。又曰。根大有对。何谓为空。答曰。四大五根复何住耶。众服其言。孝爱寺兑法师者。有大见解。承崖发迹。乃率弟子数十人往彼礼敬。解衣施之顾大众曰。真解波若非徒口说。由是道俗通集倍加崇信。如是经日。左手指尽火次掌。骨髓沸上涌。将灭火焰。乃以右手残指。挟竹挑之。有问其故。崖曰。缘诸众生不能行忍。今劝不忍者忍不烧者烧耳。兼又说法劝励。令行慈断肉。虽烟焰俱炽以日继夕并烧二手。眉目不动。又为四众说法诵经。或及诸切词要义。则颔头微笑。时或心怠。私有言者。崖顾曰。我在山中初不识字。今闻经语。句句与心相应。何不至心静听。若乖此者则空烧此手。何异樵头耶。于是大众懔然莫不专到。其后复告众曰。末劫轻慢心转薄淡。见像如木头。闻经如风过马耳。今为写大乘经教故烧手灭身。欲令信重佛法也。阖境士女闻者皆来绕数万匝。崖夷然澄静。容色不动。频集城西大道。谈论法化。初有细雨殆将沾渍。便敛心入定。即云散月明。而烧臂掌骨五枚如残烛烬。忽然各生并长三寸。白如珂雪。僧尼佥曰。若菩萨灭后。愿奉舍利起塔供养。崖乃以口啮新生五骨。[打-丁+犬]而折之。吐施大众曰。可为塔也。至七月十四日。忽有大声状如地动天裂。人畜惊骇。于上空中或见犬羊龙蛇军器等象。少时还息。人以事问崖曰。此无苦也。惊睡三昧耳。吾欲舍身。可办供具。时孝爱寺导禅师。戒行清苦耆年大德。舍六度锡杖并及紫被赠崖。入火揵为。僧渊远送班纳。意愿随身。于时人物諠扰。施财山积。初不知二德所送物也。至明日平旦。忽告侍者法陀曰。汝往取导师锡杖紫被及纳袈裟来为吾着之。便往造焚身所。于时道俗十余万众拥舆而哭。崖曰。但守菩提心。义无哭也。便登高座为众说法。时举目视于薪[卄/积]。欣然独笑。乃倾右胁而寝。都无气息。状若木偶。起问曰。时将欲至。仍下足白僧曰。佛法难值宜共护持。先所积柴叠以为楼。高数丈许。上作干麻小室以油润之。崖缓步至楼。绕旋三匝。礼拜四门便登其上。冯栏下望令念般若。有施主王撰惧曰。我若放火便烧圣人。将获重罪。崖阴知之。告撰上楼。臂摩顶曰。汝莫忧造楼得罪。乃大福也。促令下火。皆畏之置炬着地。崖以臂挟炬。先烧西北次及西南。麻燥油浓赫然炽合。于盛火中放火设礼。比第二拜。身面焦炘。重复一礼。身踣炭上。及薪尽火灭。骨肉皆化。惟心尚存。赤而且湿。肝肠脾胃犹自相连。更以四十车柴烧之。肠胃虽卷。而心犹如本。兑法师乃命收取葬于塔下。今在宝园寺中。初未烧前。有问者曰。菩萨灭度愿示瑞相。崖曰。我身可尽心不坏也。众谓心神无形不由烧荡。及后心存。方知先见留以一心之不朽也。然崖自生及终。频现异相。有数十条。曾于一家将欲受戒。无何笑曰。将舍宝物生疑虑耶。众相推问。有杨氏妇欲施银钗。恐夫责及。因决舍之。有孝爱寺僧佛与者。偏嗜饮啖流俗落度。随崖舆后。私发愿曰。今值圣人誓断酒肉。及返至寺见黄色人曰。汝能断肉大好。汝若食一众生肉。即食一切众生肉。若又食者。即食一切父母眷属肉矣。必欲食者当如死尸中虫。虫即肉也。又曰。有六时念善大好。若不能具一时亦好。如是一念其心亦好。皆能灭恶也。见其言词真正音句和雅。将欲致问。不久而灭。于是佛与翘心精进绕塔念诵。又闻空中声曰。汝勤持斋。愿令众生得不食身。又令饿鬼身常饱满。观其感被皆崖力也。初登柴楼。沙门僧育在大建昌寺门。见有火光高四五丈广三四丈。从地而起。上冲楼边。久久乃灭。又初焚日。州寺大德沙门宝海问曰。等是一火。何故菩萨受烧都无痛相。崖曰。众生有相故痛耳。又曰。常云代众生受苦。为实得不。答曰。既作心代受。何以不得。又曰。菩萨自烧。众生罪熟各自受苦。何由可代。答曰。犹如烧手一念善根。即能灭恶。岂非代耶。时普法师又问曰。二家共诤大义。终莫之决。一云。佛智缘无相理。理是缘境。智是能缘。一云。除倒息妄即是真谛。何者为定。崖曰。佛即无相。无别异相。海法师曰。佛即无相。无相之相本无异相。若如此者。菩萨即释迦观音。崖曰。我是凡夫。誓入地狱。代苦众生。愿令成佛耳海曰。前佛亦有此愿。何故早已成佛。答曰。前佛度一时众生尽也。又问。药王等圣。何故成佛。今菩萨独未成佛。而救众生。是则前佛殊堕。答曰。前段众生已得药王意。今众生未得我意。由我始化如将落之花也。故其应对一时。皆此之类。乃谓侍者智炎曰。我灭度后。好供养病人。并难可测其本。多是诸佛圣人乘权应化。自非大心平等。何能恭敬。此是实行也。坐中疑崖非圣人者。乃的呼其人名曰。诸佛应世形无定方。或作丑陋诸疾乃至畜生下类。檀越慎之勿妄轻也。及将动火也皆睹异相。或见圆盖覆崖。有三道人处其盖上。或见五色光如人形像在四门者或见柴楼之上如日出形并两诸花。大者如两斛兜许。小者钟乳片。五色交乱纷纷而下。接取非一。枨触皆消。又闻大鼓[石*殷][石*殷]深远。久久方息。及崖灭后。郫县人于郫江边。见空中有油络舆。崖在其上。身服班纳黄。偏袒紫被捉锡杖。后有五六百僧。皆罩竹伞乘空西没。又潼州灵果寺僧慧策者。承崖灭度。乃为设大斋。在故市中。于食前忽见黑云从东南来翳日荫会。仍两龙毛五色分明长者尺五短犹六寸。又雨诸花幡香烟满空缤纷。大众通见。又初收心舍利至常住寺中。皆见花丛含盛。光荣庭宇。又阿迦腻吒寺僧慧胜者。抱病在床。不见焚身。心怀怅恨。梦崖将一沙弥来。帊裹三[百*斗]许香并檀屑。分为四聚以绕于胜。下火焚香。胜怖曰。凡夫耳。未能烧身也。崖曰。无怖用熏病耳。煨烬既尽即觉爽健。又请现瑞。答曰。我在益州诡名崖耳。真名光明遍照宝藏菩萨。胜从觉后。力倍于常。有时在于外村。为崖设会。胜自唱导曰。潼州福重。道俗见瑞。我等障厚都无所见。因即应声。二百许人悉见天花如雪纷纷满天映日而下。至中食竟。花形渐大如七寸盘。皆作金色。明净耀日。四众竞接都不可得。或缘树登高。望欲取之。皆飞上去。又成都民王僧贵者。自崖焚后举家断肉。后因事故将欲解素。私自评论。时属二更。忽闻门外唤檀越声。比至开门见一道人。语曰。慎勿食肉。言情酸切。行啼而去。从后走趁。似近而远。忽失所在。又焚后八月中。獽人牟难当者。于就峤山顶行猎。搦箭声弩举眼望鹿。忽见崖骑一青麖。猎者惊曰。汝在益州已烧身死。今那在此。崖曰。谁道许诳人耳。汝能烧身。不射猎得罪也。汝当勤力作田矣。便尔别去。又至冬间。崖兄子于溪中忽闻山谷喧动。若数万众。举望见崖从以两僧。执锡杖而行。因追及之。欲捉袈裟。崖曰。汝何劳捉我。乃指前鸡猪曰。此等音声皆有诠述。如汝等语。他人不解。余国言音汝亦不解。人畜有殊皆有佛性。但为恶业故受此形。汝但力田莫养禽畜。言极周委。故其往往现形豫知人意。率皆此也。具如沙门忘名集。及费氏三宝录。并益部集异记

释普圆。不知何许人。声议所述似居河海。周武之初来游三辅。容貌姿美其相伟大。言顾弘缓。有丈夫之神采焉。多历名山大川。常以头陀为志。乐行慈救利益为先。人有投者辄便引度。示语行要令遵苦节。诵华严一部。潜其声相人无知者。弟子侍读。后因知之。然而常坐绳床。敛容在定。用心弥到不觉经过晨夕。有时乞食暂往村聚。多依林墓取静思惟。夜有强鬼形极可畏。四眼六牙。手持曲棒。身毛垂下。径至其前。圆怒目观之。都无怖慑。不久便退。其例非一。又有恶人从圆乞头。将斩与之。又不肯取。又复乞眼。即欲剜施。便从索手遂以绳系腕着树。齐肘斩而与之。心闷委地。村人明乃闻知。因斯卒于郊南樊川也。诸村哀其苦行。争欲收葬。众议不决。乃分其尸为数段。各修塔焉

释普济。雍州北山互人。初出家依止圆禅师。仪轨行法。独处林野不宿人世。跏坐修禅至于没齿。栖迟荒险不避豺虎。虽游浪物表。而手不释卷。尝读华严。依而结业。自佛法沦废。便投太白诸山。行不裹粮依时啖草。咀嚼咽饮都不为患。愿像教一兴舍身供养。修普贤行生贤首国。开皇之始大阐法门。思愿既满。即事捐舍。引众集于炭谷之西崖。广发弘誓自投而殒。远方填赴充于岩谷。为建白塔于高峰焉。近贞观初有山居沙门普济者。立操标勇贞专自固。恒游名山习诵经典。大品法花偏所通利。其所造集多诵两经。仍随文句时重解释。声气所及周于一里。故使数万众中无不闻者。以武德十八年西入关壤。时经邑落还居林静。贞观度僧。时以济无贯。擢预公籍。住京师光明寺。众聚山结乐闻经旨。济弊斯諠扰。遂遗名逃隐。不测所之。有说。今在终南幽岩独坐。傍饶山果。须者负还。重更追寻。便失来径。余曾同聚目悦斯人。衣则百结相连。钵则才充受用。汲灌瓦瓶麻绳系颈。坐则籍草胁无着地。骁悍果敢睡盖莫欺。节约俭退利贼潜迹。言论所指知足为先。谈授正义如行为最。所以一坐说法施积如山。曾无顾涉。任委监护。乃重惟曰。城邑所属五欲为根。余力既微。无宜自陷。遂逃遁矣

同类推荐
  •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魏公集

    王魏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尽意菩萨经

    无尽意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愿学集

    愿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烽火林之国

    烽火林之国

    在爆发了一系列天灾人祸之后,夏朝的统治者雍氏被一场席卷全国的起义推翻。这次起义被称为“太平教”起义,教众们宣扬财富平分、人人平等。然而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起义军最后失去了最初的面目,分裂成为以五个姓氏为首的地方割据集团。为了宣扬起义的正义,起义军首领废除了皇帝以及一切关于前朝皇帝统治的印记。整个国家被赋予“林之国”这个模糊的称号。但是林之国实际上暗流涌动,五大家族之间关系微妙,各个领主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国家面临分崩离析,兵灾不断。前朝帝党隐藏在地下妄图复国,各种野心家和势力蠢蠢欲动。同时,北方蛮族对林之国垂涎已久,意图南下。林之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 异时空之鼎

    异时空之鼎

    一个现在普通的大专生在创业失败后,失去了同学的信任,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在学校里混不下去,出来又不知何去何从,而在这时一个从天而降的小鼎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还能振作起来吗?鼎又能给他带来什么变化?来自异时空的鼎又有什么用?请关注异时空之鼎。
  • 逆天炎圣

    逆天炎圣

    万年之前,袁氏先祖为了家族长盛不衰,选择欺天叛道万年之后,天道回转,家族最鼎盛的时期却引来了最终的灭顶之灾万年之后,袁氏后人接受先祖传承,为了家族选择再次逆天改命一个人,面对整个世间,撼动无上规则,逆转惶惶天道
  • 双生椛

    双生椛

    我们本来就是属于一体的双生花,不过逆向生长。前十八年,在看不见对方的地方,依附生长。在匆匆的时光里,终于有了短暂的相对。不惜损耗生命,诠释一生中最深刻的爱与恨。血,泪,爱,恨,相守,伤害,牵绊,纠缠。一方却因另一方凋零,用鲜血,滋养了另一方,而他,依旧艳丽活下的他,在最后一滴血泪滴入土壤,灵魂散尽时,必当悄然枯萎,追随先逝的他而去。双生,岂会独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独听荒鸡

    独听荒鸡

    金城三界魔头白先生是个白骨精,在阴阳两界都拥有巨大的势力,在人世是金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他企图为自己修建一个真正的人的肉身,从妖邪变成真神,获得金城城隍之位,从而真正控制金城三界。从此一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生存与死亡、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在白先生与失学少年丑旦等人之间展开了……
  • 十世轮回之称霸异世

    十世轮回之称霸异世

    我怎么感觉似乎被忽悠了!对了怎么厉害的功法他怎么没练呢?好了封印打开了你自己慢慢研究吧!有缘在见。随在他的话音落下关于《十世轮回》之轮回篇内容如下:修炼者必须经历九世分别是:小兵,上位者,乞丐,富商,流氓地痞,和尚,恶扑,奸臣,忠臣,第十世就是本心具体要求每一次轮回都必须按每一世的总纲如果想换身份那么恭喜你你就会随机变为家禽,家畜而且不会出现意外你会老
  •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本书为浙江大学校团委、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的大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从历年的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优秀作品,汇集成书。目的在于鼓舞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抒发青年学子“飞扬青春,梦想中国”的情怀,也向社会展示青年学子的朝气、才情。内容有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爱落日暮

    爱落日暮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奈何情深,向来缘浅。时光匆匆,两地分隔?现实百态,曾经所爱不知所踪?沄逸,再见你时,我才发现我爱你,韶华已逝,潸然泪下,若我回头,如可重来,想与你共度锦绣年华,愿你一世长安,许你长乐未央。——睛薰
  • 一笑倾城只为你

    一笑倾城只为你

    身为23世纪的特工杀手,却一朝穿越成了宁府的废柴小姐,爹不疼,娘不爱,姨娘欺,妹妹揍,这些她通通10倍的还回去。炼丹师,锻造师,召唤师,她通通手到擒来。当她成为了这片大陆最闪耀的星星时,却发现身边多了一个跟屁虫。“娘子,你走那么快干嘛,为夫都快追不上你了。”某男说。“你追不上我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