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0500000089

第89章

又云∶凡旦起勿开目洗,令目涩,失明、饶泪。

又云∶凡熊、猪二脂不作灯火,烟气入目光,不能远视。

《养生要集》云∶《中经》云∶以冷水洗目,引热气,令人目早瞑。

《养性志》云∶日月勿正怒目久视之,令人早失其明。

《靳邵服石论》云∶凡浇(洗)头勿使头垢汁入目中,令人目早瞑。

《晋书》云∶范宁字武子,患目痛,就张湛求方。答云治以六物∶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筛,蕴于胸中七日。

然后纳诸方寸修之,非但明目,乃亦延年。

《养生要集》云∶《中经》曰∶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

《千金方》云∶凡旦,欲得食讫,然后洗梳也。

《唐临香港脚论》云∶数须用梳拢头,每梳发欲得一百余,梳亦大去气。

《延寿赤书》云∶《大极经》曰∶理发宜向壬地。当数易栉,栉处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之。取多佳也。于是血流不滞,发根当坚。(令侍者濯手,然令栉。不然污天宫也。)又云∶《真诰》曰∶栉发欲得弘多。通血气,散风湿也。数易栉逾良。

又云∶《丹景经》曰∶以手更摩发反理栉,但热,令发不白也。

《太素经》杨上善注云∶齿为骨余,以杨枝若物资齿,则齿鲜好也。

《养生要集》云∶《中经》曰∶齿,骨之穷也。朝夕喙齿,齿不龋。

又云∶食毕当嗽口数过,不尔令人病齿龋(丘禹反。《说文》云∶齿蠹也。)又云∶水银近牙齿,发龈肿,喜落齿。

《颜氏家训》云∶吾尝患齿动摇欲落,饮热食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云牢齿之法,旦朝建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至今恒将之。此辈小术,无损于事,亦可修之。

《千金方》云∶食毕当嗽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延寿赤书》云∶郑都记曰∶夜行当鸣天鼓,无至限数也。辟百鬼邪。凡鬼畏 齿之声,是故不得犯人。(今按∶《大清经》云∶天鼓谓齿也。)《养生要集》云∶《中经》曰∶爪,筋之穷也。爪不数截筋不替。

《千金方》云∶凡寅日剪手甲,午日剪足甲。(今按∶《唐临香港脚论》云∶丑日手甲、寅日足甲割之。)《养生要集》云∶《中经》曰∶人不欲数沐浴,数沐浴动血脉,引外气。

又云∶饱食即沐发者,作头风病。

又云∶青牛道士曰∶汗出不露卧及澡浴,使人身振及寒热,或作风疹。

又云∶新沐头未干不可以卧,使人头重身热,及得头风烦满。

又云∶《抱朴子》云∶月宿东井日可沐浴。令人长生无病。

又云∶正月十日人定时,二月八日黄昏时,三月六日日入时,四月七日日 时,五月一日日中时,六月二十七日日食时,七月二十五日小食时,八月二十五日日出时,九月二十日鸡三鸣时,十月十八日鸡始鸣时,十一月十五日过夜时,十二月十三日夜半时,闰月视日入中时。可沐浴,得神明恩,除百病。

又云∶道士斋戒,沐浴兰菊花汤,令人老寿。

又云∶常以春三月旦沐更生,夏三月旦沐周盈,秋三月旦沐日精,冬三月旦沐长生。常用阴日沐浴之。增寿三百年,谓不服但沐浴也。服之者,延寿无已。(今按∶《大清经》云∶更生者,菊之始生苗也。周盈者,菊之茎也;日精者,菊华也。长生者,菊根也。又《虾蟆经》云∶甲丙戊庚壬皆阳日也,乙丁己辛癸皆阴日也。)又云∶凡人常以正月二日、二月三日、三月六日、四月八日、五月一日、六月二十一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二十日、十月八日、十一月二十日、十二月三十日取枸杞煮汤沐浴又云∶居家不欲数沐浴,必须密室,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大热大冷皆生百病。冬沐不又云∶新沐讫,勿以当风,勿以湿结之,勿以湿头卧,使人得头风、眩闷、发颓、面齿痛、又云∶热泔洗头,冷水灌,亦作头风。饱饥沐发,亦作头风。夜沐发,不食而卧,令心虚、《养生志》云∶诸深山有陂,水久停者,喜有沙虱,不中沐浴。

《养生要集》云∶凡远行途中,逢河水勿洗面,生为 。(状如乌卵之色斑也。)

用气第四

《抱朴子》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 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也。是以至人修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民难养而易危也,气难清而易独也。故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寿延焉。

《养生要集》云∶卤公云∶人在气中,如鱼在水,水浊则鱼瘦,气昏则人疾,浊者非独,天气昏浊,但思虑萦心,得失交丧,引兼蹇,亦名为浊也。

又云∶彭祖云∶人之爱气虽不知方术,但养之得宜,常寿百四十岁。不得此者,皆伤之也。小复晓道,可得二百四十岁,复能加之,可至四百八十岁。

又云∶《服气经》云∶道者气也,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者务宝其精,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为死气,常以生气时正偃卧,瞑目握固,(握固者如婴儿之方卷手,)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俱,五脏安,能闭气。数至二百五十,华盖美,(华盖者,眉也。)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

又云∶行气者,先除鼻中毛,所谓通神路,常人又利喘也。

又云∶行气、闭气虽是治身之要,然当先达解其理空,又宜虚,不可饱满。若气有结滞,不得宣流,或致发疮,譬如泉源,不可壅遏不通。若食生鱼、生虫、生菜、肥肉,及喜怒忧恚不除而行气,令人发上气。凡欲修此,皆以渐。

又云∶《元阳经》云∶常以鼻纳气含而嗽,漏舌 肤齿咽之。一日一夜得千咽甚良。

当少饮食,饮食多气逆,百脉闭,闭则气不行,气不行则生病也。

又云∶《老子》尹氏内解曰∶唾者,凑为醴泉,聚为玉浆,流为华池,散为精液,降为甘露,故口为华池,中有醴泉,嗽而咽之,溉脏润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支节毛发,宗之而生也。

又云∶《养生内解》云∶人能终日不唾,含枣而咽之,令人爱气生津液,此大要也。

又云∶刘君安曰∶食生吐死,可以长存。谓鼻纳气为生,口吐气为死。凡人不能服气,从朝至暮,常习不息,修而舒之。

又∶常令鼻纳口吐,所谓吐故纳新也。现世人有能以鼻吹笙、以鼻饮酒者,积习所能,则鼻能为口,之所为者今习以口吐鼻纳,尤易鼻吹鼻饮也。但人不能习,习不能久耳。

又云∶彭祖云∶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闲房,安床暖席,枕高二寸五分,正身偃卧眠,目闭气息于胸膈,以鸿毛着鼻口上而鸿毛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寒暑不能害,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此真人也。若不能元思虑,当以渐除之耳。不能猥闭之,稍稍学之,起于三息五息七息九息而一舒气,寻复 之,能十二息不舒,是小通也。

百(二十)不息是大通也。

又云∶当以夜半之后、生气之时,闭气以心中数,数令间不容间,恐有误乱,可并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吐气令入多出少,常以鼻取之,口吐之。

又云∶若天雾、恶风、猛寒、大热,勿取气,但闭之而已。微吐寻复闭之。

又云∶行气欲除百病,随病所有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使其愈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此养生大要也。

《大清经》云∶夫气之为理,有内有外,有阴有阳。阳气为生,阴气为死。从夜半至日中,外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内为死气。

凡服气者,常应服生气。死气伤人,外气生时,随欲服便服,不必待当时也。取外气法∶鼻引生气入,口吐死气出,慎不可逆。逆则伤人。口入鼻出,谓之逆也。从日中至夜半生气在内,服法∶闭口,目如常,喘息令息出至鼻端,即鼓两颊,引出息,还入口,满口而咽,以足为度,不须吐也。

又云∶甘始服六戊法∶常以朝暮,先甲子,旬起向辰地,舌 上下齿,取津液周旋,三至而一咽,五咽止。次向寅,亦如之。周于六戊,凡三十咽止。

又云∶ 俭服六戊法∶起甲子,日竟,旬恒向戊辰,咽气甲戌,旬则恒向戊寅,咽六旬,效此。

又云∶服五星精法∶春夏秋冬及四季月,各向建各存其星气,大如指,随其色来入口,又各存脏中,色气亦如此。上退场门,便含咽吞之,复更吸吞数毕止,日三,初三九,次三七,后三五也。春平旦,次日中日入;夏日出日入;秋日入人定鸡鸣;冬夜半日出日中,一云日入。四季各依王时,起至间中三七至冲并舒手足,张口此之,时三五。

又云∶取气法,从鼻中引入中口吐出,慎不可逆,逆则伤人。口入鼻出之逆也。服法∶正身作卧,下枕,令与身平,握固,以四指杞大指握固也。要令床敷浓襦,平正直身,两脚相去五寸,舒两臂,令去身各五寸。安身体,定气息,放身如委衣床上谓之大委气法也。然后徐徐鼻中引气,鼓两颊,令起,徐徐微引气入颊中,亦勿令顿满也。满则还出,出则咽难,恒令内虚,虚则复得更引。若气先调者,微七引入口一咽气;先未调者,五引可咽,三引亦可咽,咽时小动舌,令气转,然后咽,咽时勿使鼻中气泄也。气泄则损人。

又云∶取气时僵卧,直两手脚,握固,两脚相去、两手各去身五寸。闭目闭口,鼻中引气,从夜半初服九九八十一咽,鸡鸣八八六十四咽,平旦七七四十九咽,日出六六三十六咽,食时五五二十五咽,禺中四四十六咽。

又云∶初服气,气兼未调,量能否,应一引一咽一吐,或二咽一吐,或三咽一吐。若气小调,三引一咽一吐,或二咽一吐,或三咽一吐。气渐渐调,五引一咽一吐,或二咽一吐,或三咽一吐,居平好也。又七引一咽一吐,或二咽一吐至三咽一吐,此气极调善也。

又云∶凡服气及苻水断谷,皆须山居静处,安心定意,不可令人猝有犯触而致惊忤者,皆多失心。初为之十日二十日,疲极消瘦,头眩足弱,过此乃渐渐胜耳。若兼之以药物,则不乃虚 也。例不欲多言,笑举动亡精费气,最为大忌。

《千金方》云∶调气方∶治万病大患,百日即生眉发也。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调气时,仰卧,床铺浓软,枕高下其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母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引气从鼻入足即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闭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

又云∶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送气,常以鼻引气,口吐气。(微吐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

导引第五

《养生要集》云∶《宁先生导引经》云∶所以导引,令人肢体骨节中诸恶气皆去,正气存处矣。

《太素经》杨上善云∶导引谓熊颈鸟伸、五禽戏等,近愈痿 万病,远取长生久视也。

《华佗别传》云∶佗尝语吴普云∶人欲得劳动,但不当自极耳。体常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疾则不生。卿见户枢虽用易腐之木,朝暮开闭动摇,遂最晚朽。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为导引,盖取于此。

《养生要集》云∶率导引常候天阳和温、日月清静时,可入室。甚寒、甚暑,不可以导引。

又云∶《导引经》云∶凡导引调气养生,宜日别三时为之。谓卯、午、酉时,临欲导引,宜先洁清。

又云∶道人刘京云∶人当朝朝服玉泉,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未起早嗽漏之满口乃吞之。辄辄喙齿二七过,如此者,二乃止,名曰练精。

又云∶《养生内解》云∶常以向晨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

又云∶常以黄昏指目四 ,名曰存神光满。

又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令人魂魄安。魂门魄户者,两手大母指本内近爪甲也。

此固精、明目、留年、还白之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握固法∶屈大母指着四小指内抱之。积习不止,眠中亦不复开。一说云令人不厌魅。)又云∶常以向晨摩目毕喙齿三十六下,以舌熟 二七过,嗽漏口中津液,满口咽之。

三过止,亦可二七喙齿,一喙一咽,满三止。

又云∶旦起东向坐,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九止,名曰存泥丸。

又云∶清旦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极上下之,二七之,令人耳不聋。

又云∶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下,止邪气,令面有光。

又云∶令人摩手令热,当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疾皆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尽一世

    倾尽一世

    国恨家仇,阴谋算计。她甘愿为他倾尽这一世柔情,赴汤蹈火只为博君一笑。而另一痴情男子却愿意以这山河万里,换取她一段永恒传奇。背负仇恨他韬光养晦一路向前,就算视她如珍宝,都只能一步步算计推她至烽火浪尖。心死之时她得知他的爱,却已下嫁他人,从此敌对没有尽头。等待他们的,是一世怨恨纠缠,还是各自安好天涯。诸位看官,小心眼泪,请随我来。
  • 七月去杭州

    七月去杭州

    毕业那年,我一直做一个同样一个梦,梦到我又回到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下午上完课回寝室的路上想着回到寝室,老魏开始装正经,胖子开始吹牛皮。刘洋去喜欢他的杰克逊,小熊指着新闻在愤青,小武依然脑袋晃晃,我趴在电脑面前打游戏。然后等我满心欢喜的打开门,什么都没了,谁都不在了,只剩下一面白的晃眼的墙上写着:2009年6月,我们毕业了!
  • 神奇宝贝之阿枫至尊

    神奇宝贝之阿枫至尊

    现实世界的阿枫因为一场电击穿越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并且成为了神奥地区七星灶博士的孙子。在阿枫十岁训练神奇宝贝回来的时候,遇到小光……最后还遇到小智等,主角会不会跟随小智一起旅行呢!
  • 时尚霸主闹异界

    时尚霸主闹异界

    豪门千金奇遇手机APP,竟然穿越了,把现代的物品一同带去了古代。成了古代被虐待的韩府二小姐,却被皇上定下二小姐和王爷的婚姻,而全家都在为妹妹想当王妃铺路,全被我千方百计破坏他们的阴谋,就连我最信任的人都出现了信任危机,在这个艰苦的挑战中用APP改变古代的生活,却因此坠入了虐恋。
  • 腹黑宠妻无下限:军师娘子

    腹黑宠妻无下限:军师娘子

    当玩世不恭、情商毫无、智商超群的女军师,穿越到白痴加花痴的双痴少女身上,将会如何?拭目以待!
  • 王俊凯想念

    王俊凯想念

    明星的爱情不是一直都不被看好吗?我们该怎么办?十年之约该怎么办?为什么所有我爱的,我渴望的全都离我而去!
  • 穿越之魅医师

    穿越之魅医师

    心理医生的穆娜娜穿越成为将军府大小姐穆卿音,作为一个资深的腐女面对众多美男的爱恨情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无限之不凡

    无限之不凡

    这个世界,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生死爱恨悲欢离合,人生多少反复无常?
  • 异世符公子

    异世符公子

    “符动符公子?”“不是!”“那你是谁?”“骚年一枚!”话音未落,白线骤闪,天地间风声骤紧。“你是符公子——”“我叫符动。符公子只是一个传说。我不是传说!我只会御符杀人!”少年把黑色帽檐拉得更低,收刀,转身走进呼啸寒风中……寒风呜咽的秋夜,符动一刀一人,自楚国西边青石城夺路出逃,走向那片更宽阔的天地,书写一段有关骚年和符师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