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一钱五分) 生地 赤芍 赤茯 茅根(各一钱) 甘草(三分)水煎,临服入琥珀末五分服。
葳蕤汤 治病后邪热蕴于心经,昏昏默默,但眠不醒,难于汗下,此方主之。
葳蕤仁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川芎(各一钱) 石膏(三钱) 甘草 青木香(各三分)水煎。便秘加大黄、芒硝。
酸枣仁汤 治汗吐下后,心烦少气,昼夜不眠。
酸枣仁 麦冬(各一钱五分)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各一钱) 干姜(三分)圆眼肉五个,灯心二十寸,水煎。
普济消毒丸 治时行瘟疫,增寒体重,浑身壮热,舌燥口干,咽膈不利,头面浮肿,一切变易,功效如神。
黄芩 黄连(各五钱) 人参 陈皮 玄参 柴胡 甘草 桔梗(各三钱) 连翘 马勃 牛蒡子(炒) 板蓝根(各一钱五分)姜三片,水煎。
解毒犀角丸 治热毒发斑,及时行痧痘,烦躁闷乱。
犀角(镑) 黄芩 马牙硝 大青 山栀 牛黄(二钱) 天竺黄(三钱) 赤茯苓 甘草 黄连(各五钱) 麦冬(一两) 麝香(五分)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竹叶、灯心汤下。
铁粉丸 治时疫热毒大甚,心神恍惚,悲喜不常,发狂欲走。
远志 丹参 茯神 升麻(各一两) 铁粉(八钱) 僵蚕(五钱) 马牙硝(一两五钱) 牛黄(二钱) 朱砂(三钱) 冰片(三分)为末,炼蜜为丸,金箔为衣,丸如圆眼大。凉水化下。
鸡子饮 治热病五六日不解,壮热发狂。
鸡子清(一枚) 芒硝 寒水石(各三钱)为末,新汲水调芒硝、寒水石,次入鸡子清服。
太乙顺气汤 此汤代大承气、小承气、大陷胸、大柴胡汤之神方也。治伤寒热邪传里,无头痛,不恶寒,反恶热,口燥咽干,心腹痞胀,绕脐刺痛,舌卷囊缩,燥渴谵语;及邪热传入阳明,潮热自汗,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发狂谵妄;或蓄血发黄,喘满结胸,大小便不通。悉皆下之,此方甚妥。
大黄(一钱或三钱) 芒硝(一钱) 枳实 黄芩 浓朴 柴胡(一钱) 甘草 芍药(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视症大小,虚实加减。小儿感冒宜下者,当遵此方甚效。
化斑青黛饮 治大小邪热传里,里实表虚,血热火盛,发为斑疹,烦躁闷乱,红者轻,紫者重,黑者死,并时行痧症并效。
青黛 犀角 玄参 黄连 白芍 牡丹皮 生地 柴胡 甘草(各等分)水煎。口渴,加麦冬、花粉;便秘,加大黄、桃仁。
黄连解毒汤 大小感冒时疫,六七日不解,鼻衄不止。
黄连 茅根 山栀 犀角 黄芩 沙参 桔梗 生地 甘草灯心二十寸,水煎。血甚,韭汁磨墨服。
松烟饮 治热病,鼻衄如泉不止。
上号京墨(为末)每服一二钱。生地煎汤,入鸡子清,冷服,凉水调亦可。
石苇汤 治热病,小便热结不通。
石苇 瞿麦(各一钱) 木通(七分) 冬葵子(半合,研) 黄芩(七分) 甘草(五分)灯心二十寸,水煎。用螺蛳加麝香,盐捣罨脐上。
蜜导法 大便秘结,气弱者用此,老人虚秘甚效。
白蜜(四两,炼老入) 皂角末(少许)小儿,捻枣核大,湛猪胆用之。多用数个不妨。
猪胆导法(用细竹管磨滑,送入谷道,将胆灌入。)葱饼熨法 治气虚阳脱,体冷无脉,厌厌气息欲绝。
葱(一束,用细绳缠如饼,去根叶,惟存白,二寸许)将一头烘热,着脐,将熨斗熨上,令葱饼热气透入腹中。更作三四饼,坏则换之,候病醒,手足温,有汗方止。内服四逆汤。
雀茶饮 治延缠日久,无药可愈者,及发黄症。
雨前茶(真清明前者)入锅炒焦,用水烹之,候温,令频频饮之,即愈。
伤寒灸法 此三穴(阴厥,脉微欲绝,囊缩遗尿,肠鸣俱效。)气海穴(在脐一寸,看儿大小。治阴厥,手足逆冷) 石门穴(在脐下一寸五分) 关元穴(在脐下一指)阳陵泉(二穴,在脐下一寸二分)
咳嗽论
夫肺属金,时应乎秋,外主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喜温而恶寒。如受寒邪,则皮毛先受其病矣。失于表散,则寒注于肺经;而生咳嗽。咳为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为有痰,脾湿动而生痰。须明四时,而施补泻。如秋季肺经正旺,其病咳者,病必实。其症∶面赤身热,痰涎壅盛,法当下痰,降火为先。冬季咳嗽,病则头痛身热,口干鼻塞,乃伤于寒也。药以辛散为主。故云∶轻则伤风,重则感寒。更当辨脉、视症而别之。伤寒,面垢,脉紧数;伤风,面赤,脉浮缓。大凡热则泄之,寒则散之,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发散必以辛甘,涌泄系乎酸苦。临时视症,故难执方,补泻宣通,尤谨严于投剂。
加味参苏饮 治伤风咳嗽,及四时瘟疫。
紫苏 干葛 陈皮 茯苓 半夏 枳壳 桔梗 前胡 人参 甘草春加升麻、防风;夏加香薷、石膏;秋加杏仁、金沸草、桑皮;冬加麻黄、杏仁、桂枝。
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视儿大小加减。
苏沉九宝汤 治肺受寒邪,吼哮喘急,咳嗽声重。
紫苏 麻黄 杏仁 陈皮 桑皮 大腹皮 紫苏子 薄荷 官桂 甘草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麦煎散 治四时感冒,伤风咳嗽,潮热往来,昏沉多睡,夹惊夹食,浑身壮热,痧痘后余毒未解,并效。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知母 贝母 地骨皮 葶苈 滑石 桑皮 人参(肺热,用沙参) 薄荷(各等分)生姜三片,浮小麦百粒,水煎。
金沸草散 治伤风咳嗽,痰涎壅盛。
麻黄 荆芥 半夏 白芍 前胡 金沸草(各一钱) 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二陈汤 治一切咳嗽痰饮。
陈皮(二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苏子降气汤 治咳嗽日久,虚火上炎,痰涎壅盛,气不升降。此药降火、清痰、顺气。
当归 陈皮 半夏 甘草 浓朴 苏子(炒) 肉桂 桑皮生姜三片,水煎。咳甚,加杏仁、五味。
清肺饮 治脾胃虚寒,咳嗽喘急。
麻黄 杏仁 桑皮 阿胶 半夏 地骨皮 甘草 知母 人参 五味 久嗽,加粟壳(蜜炒) 乌梅生姜三片,水煎。
礞石滚痰丸 治男妇婴童伤风咳嗽,痰涎壅盛,一切痰火,诸般怪症,无不神效。孕妇禁服。
大黄(八两,酒蒸三次) 黄芩(八两,酒炒) 礞石(一两,水飞) 沉香(五钱)为末,水叠为丸,朱砂(二两)为衣。白滚汤、茶汤下。
玉芝丸(本方加) 萝卜子(一两) 皂角(五钱)流金丸 治一切痰火咳嗽如神。
大黄(一斤,酒浸,蒸三次) 胆星 半夏曲 青黛 礞石(各二两) 硼砂(一两) 枳实(四两) 沉香(一两)为末,竹沥为丸。每服四五十丸,姜汤、茶汤下。
珍珠丸 不拘远年近日,一切咳嗽。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两) 甘草 桔梗 枳壳 贝母 胆星 蛤粉(各七钱) 枯矾(五钱)为末,水叠为丸,莱子大。每服四五十丸,姜汤下。
玉露散 治一切咳嗽,及男妇痰火。
寒水石(四两, ) 蛤粉(一两) 半夏(七钱) 胆星(七钱) 枯矾(五钱) 贝母(一两) 甘草(七钱)花粉(六两为末,入水搅百遍,去水,晒干入药)各 极细。每服一钱,小儿三四分,姜汤加蜜调化下。
太平丸 治男妇小儿久嗽,肺痿肺 ,一切劳症并效。
天冬 麦冬 知母 贝母 冬花 杏仁(去皮尖炒。各二两) 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连 阿胶(麸炒。各一两五钱) 蒲黄 京墨 桔梗 薄荷(各一两)各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下,蜜汤化下亦可。服后即睡,任其流入肺窍。
消化丸 治症同前。痰甚者服此亦可。
礞石 明矾 胆星 半夏(制) 牙皂(各五钱) 茯苓 陈皮(各二两) 枳壳(麸炒) 枳实(炒。各一两五钱) 薄荷(一两)为末,神曲打糊为丸。每服糖饴汤送下,次噙太平丸。二药交攻,痰嗽除根矣。看大小用之。
清气化痰丸 治大小一切咳嗽,气郁痰结。
南星(制) 半夏(制。各一两) 陈皮 枳实 茯苓 黄芩(各一两五钱) 杏仁(一两,去油) 栝蒌子(一两,去油) 甘草(六钱)为末,姜汁打糊为丸,茶清下。
款冬花散 治咳嗽气急,痰喘不宁。
款冬花 知母 贝母 阿胶(蛤粉炒) 杏仁(去油。各一两) 桑皮 半夏 麻黄(蜜炒) 甘草(各七钱)为末,瓷罐收贮,每服一二钱,蜜汤下。或炼蜜为丸,噙化下。
人参款花膏(加)紫菀、五味,去麻黄、半夏、杏仁。
加味人参款花膏 治如前症,咳嗽吐血。
紫菀 桑皮 人参 款冬花(各一两) 五味 杏仁(各七钱) 木香 槟榔 紫苏 桔梗 贝母 兜铃(各五钱)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姜汤下。
白玉丸 利膈下之顽痰,去胸中之噎塞,一切咳嗽痰症并效。
南星 半夏(各五钱,俱生用) 僵蚕(炒) 白矾(各二钱五分)上为净末,加杏仁(去皮尖,十个) 巴豆(一粒) 同碾如泥,姜汁为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看大小用。
二母膏 治热嗽,兼治痰喘。
贝母 知母(各一两,俱用巴豆肉七粒,新瓦上焙黄,去豆不用)为末,姜汤调化下,蜜汤亦可。
青金丸 治咳嗽,化风痰,定喘息。
南星(制) 半夏(制。各一两) 明矾(五钱,飞) 辰砂(二钱)为末,姜汁糊丸,麻子大,雄黄(三钱)为衣,姜汤下。
梅花饮子 治伤风咳嗽,痰喘气急,及五心烦热。
硼砂(三钱) 牙硝 芒硝 桔梗(各一两) 甘草(五钱) 贝母(五钱) 辰砂(二钱) 梅片(一分)为末,瓷罐收贮,封固。每服一二茶匙,麦冬汤下。
参杏膏 治咳嗽日久,诸药不效,服此即止。
杏仁(去皮尖,砂去油,一两) 人参(三钱)为末,和匀,每服一钱,胡桃肉煎汤调下。
白虎膏 治痧痘后,余毒不解,内热咳嗽,吐血。
寒水石(一两, ) 贝母(一钱) 硼砂(五分)为末,蜜汤调下。为丸亦可。
玉露霜 清肺化痰,此咳嗽。
花粉(八两,水飞澄清) 绿豆粉(八两。用薄荷叶一两,同二粉拌匀,入罐煮一炷香) 桔梗 贝母(各一两)柿霜(二两) 甘草(五钱)将二粉筛去薄荷,加药和匀,瓷罐收贮。每服数匙,频频服之,加白砂糖四两和用。
二黄膏 治咳嗽有红。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 大蓟 小蓟 侧柏叶(各等分,矾水浸一宿,炒)水煎成膏,每服数茶匙。或作煎剂亦妙。
法制半夏 消饮化痰,壮脾顺气。
半夏(一斤,洁白者,炮去皮脐,焙干;再洗,再焙,如此七次)用米泔水浸一宿,取出晒干。白矾一斤八两,碾细,同半夏水浸两指许,浸五宿。再用铅白霜一两五钱,温水化开,浸一日夜,取出,置浆水内,细火煮滚,取出焙干,瓷罐收贮。每服一二粒,姜汤下。
煮肺药 治咳嗽日久,不肯服药,二方并效。
杏仁 款冬花 紫软 贝母 五味 阿胶 甘草(各一钱,为粗末)用不着水猪肺一个,白蜜一两,酥油五钱和药,灌入肺管内,将绳扎紧,水煮熟,连汁食之,去药不用。
宁肺膏一两清油二两蜜,半两生姜自然汁,紫菀麻黄及杏仁,桔梗细辛加添入,诃子枯矾各二钱,慢火煎熬黑如漆,临卧每服二三匙,明朝咳嗽无踪迹。
三奇散 咳嗽日久不止。
款冬花 佛耳草 熟地黄等分,为末,每用一匙。安香炉上焚之,芦管罩烟,频频吸之。单款冬花末亦效。
灵宝烟筒 治喘嗽。
黄蜡(三钱) 雄黄(二钱) 佛耳草(一钱) 款冬花(一钱) 艾(三钱) 鹅管石(一钱)先将蜡溶搽纸上,次艾铺上,又将药末细细掺上,卷成筒子。用火点着一头,吸烟三四口,茶清下。
灸法 肺俞穴(治咳嗽不止。在第三椎两傍一寸。五壮) 咳逆灸(乳下黑肉上,五壮)
喘论
(附 马脾风)诸喘为热者何也?长夏热甚,则息数气粗,喘之为热明矣。盖肺主气,为阳。阳气流行,通条脏腑,故肺为五脏之华盖,喜清虚,嫌滞浊。呼随阳出,吸随阴入,一升一降,阴阳乃和。若有窒碍,则阴不上升,阳不下降,阴阳乖戾,则生喘急矣;又有风寒暑湿,邪气相干,皆能为喘;又有七情之气,伤于五脏,亦能为喘。其症∶口张气急,胸满痰喘,或喉间如拽锯之声。症候虽有十六,当究其源。如感寒邪,则驱散之;气郁则调顺之;脾胃虚则温理之。若小儿,无过四症∶有肺受寒邪,咳嗽而生喘者;有肺热,痰壅而上气喘急者;有食咸酸,肺经受伤而作喘者;又有病后,气虚生痰而喘急者,尤为难治。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手足厥冷者死。若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喘而不休者死。
八仙丸 治男妇婴儿咳嗽痰喘。
胆星(一两) 半夏 款冬花 牙皂(炙) 枯矾 甘草(各五钱) 杏仁(六钱,去皮尖研) 巴豆(九粒,入黑枣肉,火煨,存性)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定喘汤 治喘 。
白果(二十个,去壳炒) 款冬花 麻黄 苏子 桑皮(各二钱) 黄芩 杏仁(去皮尖) 半夏(制。各一钱五分)生姜五片,水煎,小儿减半用之。
宁肺汤 治上气喘急,痰涎壅盛。
紫菀 陈皮 杏仁 枳壳 五味 半夏(制) 桑皮 紫苏子(各一钱) 甘草 冬花(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
人参定喘汤 肺气上逆,喘急痰响,坐卧不安。
人参 麻黄 阿胶(蛤粉炒) 半夏曲 五味 粟壳 桑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清金汤 治男妇小儿不拘远年近日咳嗽喘急,喉中涎响,胸满气逆,饮食不进,坐卧不安。
陈皮 半夏(制) 茯苓 甘草 阿胶(蛤粉炒) 杏仁 五味(二分) 桑皮 紫苏 薏仁 贝母 粟壳 冬花(各一钱) 人参(六分) 百合(一钱)生姜三片,水煎。
苏杏饮 治上气喘嗽,面目浮肿。
杏仁 紫苏(各一钱) 大腹皮 五味 紫菀 甘草 陈皮 麻黄 桑皮 阿胶 桔梗(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
玉华散 治咳嗽喘急。此药调顺肺经,清利咽膈,安和神气。
葶苈(炒) 桑皮 半夏 贝母 天冬 马兜铃杏仁 紫软 百合 人参 百部 甘草(各等分随儿大小加减)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泻白散 治肺气有余,咳嗽喘急,面肿身热。
桑皮 地骨皮(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四磨汤 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小儿郁少,备用。
乌药 沉香 白槟榔 人参各磨水,约相等,顿温服。
牛黄夺命丹 治大小肺胀喘满,胸胁气急,两肋扇动,陷下作坑,鼻孔开扇,痰涎壅盛,心烦口渴,俗云马脾风,此方神效。及辛辣浓味,肺热作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