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8100000005

第5章 寶福語錄(2)

壬戌之夏四月八日。脉公同純公到寶福。脉公朝暮禮誦甚勤。余勸其節勞。公曰去日無幾矣。安敢自緩。至五月十日忽感冒風寒。凡十餘日而愈。既而起居弗常。復感者再。遂至不起。憶公始臥疾時。即為余敘平生。語後事。又請舉火偈曰。吾終於此山得和尚一炬火。志願足矣。餘復何事。余曰。當此之時。正宜放下萬緣。一心繫念摩訶般若。回向淨土可也。公曰。摩訶般若云何念乎。余曰。當觀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無我無人。當體空寂。一性圓明。古今不壞。了無生滅去來之相。公默契點首合掌謝之。余又曰。大地眾生未證無為。總居有漏。皆有托生處。惟西方淨土是歸宿之地。切宜注意。十六觀經云。阿彌陀佛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念佛時。是心即是如來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解脫長者云。我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公還信否。曰。平生所學何事。安有不信之理。余曰。若然。則公之根本深矣。願加勉旃。自是以來。公於病中了無一事。惟一心繫念淨土。後其病日見沉篤。余謂之曰。公當即於病中受用。曰如何受用。余曰。豈不見昔日維摩詰居士臥疾毗耶離城。室中空諸所有。唯置一床。寢疾而臥。諸來問疾者即以病說法曰。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此可厭患。當樂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所以昔日洞山病中惟看不病者。果能如是看不病者。則見法身。即不見有病也。又涅槃經五行中有病行。是菩薩所修。故云病者眾生之良藥。然以病為藥者。良由眾生血氣剛強。恣心造業。難以理化。可以病治。葢病者知身有苦。然後知求所以出苦之法。豈非病者反為眾生之良藥乎。故古人有不求無病無願。以是故耳。公臥疾月餘。余日往說法。公聞之。未嘗不爽然大快霍然。病已至七月初二日公求大眾晚課以助往生。是夜公身心安樂。如無病然。次日余仍依華嚴經臨終勸念佛。示尊像。令瞻敬之語。乃請西方三聖像焚香燃燈供於榻前。令其一心注念。公瞪目而視。合掌微笑。良久泊然而化。無怠禪人及徒子德安始終給侍左右。無怠親為薙髮沐浴。更以新衣。肢體柔軟。頂門如炙。面目若生。益光潤焉。既入龕。以暑氣炎蒸不能久留。明日已刻即送茶毗。將至窯所。有慶元縣善信張太朗吳興善同望見窯中有西方三聖像。高三尺許。金光射人。龕既到山。而印經善人張玄卿親於窯中見之。乃炷香禮拜。以謂是常日供養其中者。既舉火遂失所在。三人各述所見。共相歎訝。以為希有。乃向眾說之不已。余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念佛眾生往生淨土。萬修萬去。古今感應不一而足。脉公一瞻聖像即失沉疴。一歸茶毗三聖現於窯中。為清信善男子三人共見。何足疑哉。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公可謂多善根。多福德因緣者。何也。公髫年出家。白首抱道。置身叢林。荷負大眾。三十餘年如一日。未嘗少懈。平生矢志淨業。禮誦勤勞。其善根不亦多乎。又廣募眾緣。鑄造西方三聖像。大悲千手眼像。及造橋鋪路種種功德。一一迴向淨土。是多福德也。今當臨終。感三聖接引往生淨土。為眾所目覩。則知其平日所修諸功德實心實行。故末後靈應昭著若是。佛言不妄。事有可徵。故特記之以示諸來者。公三山人。出於何氏。幼師智光耆德。披剃受戒於博山無異老和尚。聞法於先師云。

頭陀山素安坦公壽塔銘(有序)

夫山以頭陀名者。志苦行也。父老相傳。宋季鐵關樞禪師嘗隱居是山。修杜多之行。後為眾物色逼請出世。開法天寶。得其嗣逆川順公。其道遂大行於天下。故山以是得名。今住山素安坦公者。南山之白眉也。年四十餘。值清明交際。人心世道皆失其常。深厭浮幻。乃舍諸徒眾。一杖一笠飄然入山。當其時。草莾荒穢虎狼縱橫。撥煙霞而進影。乃即其址縛屋以居。人無知者久之。諸孫曾輩若啟鑰郁文等。蹤迹得之。眾絡繹而來。各效其力。闢土開山刀耕火種。遂成蘭若。金像晃耀。殿閣參差。時果名花芳馨浮於深谷。青松菉竹蒼翠暎於羣巒。居其中者心曠神怡。不知有人間世也。公則修般若以安心。仰普賢以練行。日課華嚴為業。以淨土是歸。三十餘年如一日。未嘗少懈。其諸孫則能一遵公訓。修六和之敬。履八正之道。晨昏禪誦。佛號經聲震動林野。當茲末法。人樂放逸安於怠惰。若公不出戶庭。家教嚴密。二利成就。顧可易得耶。公諱元坦。素安其字也。建陽游氏子。宋大儒廌山先生之裔。八歲入光孝禮仲晏燦公為師。授諸經業若宿習然。稟戒於掌石老人。聞經於演門法師。今年七十有八。鶴髮飛霜精神康王。不減少壯時。啟鑰等為公營壽藏於本山之陽。坐某向某。工既竣。特懷香入山請銘於余。余忝與公為忘年交。屈指五十餘年。形迹雖疎而心神洞照殊無間然。公數訪余。山中共話疇昔。而余年來駐錫東和。以道路相左。不克一造頭陀謁公。公不以我為慢。況啟鑰佐余建開元大殿。造多寶佛塔。刊刻金剛般若。有同志同修之誼。銘。余曷敢辭。於是謹焚香洗硯。銓次其始末而為之銘。但愧不文。無以發揚公盛德耳。銘曰。南山峩峩。公實鍾秀。德臘俱高。福慧竝茂。早求戒法。終隱巖阿。超然物外。蓮出菉波。不出戶庭。教化成就。蘭孫競出。光前啟後。巍巍窣堵。茲山之陽。靈光洞徹。千載彌光。

同安察禪師十玄談提綱著語(有序)

十玄談為同安察禪師所作。前五首徹法源底。後五首履踐玄塗。葢以慈悲之故。於無方便中垂方便。無漸次中立漸次。乃照心之明鏡。歸家之大道。禪病之良劑。法門之大全。且其辭明白簡易。悲哀懇切。每風清月白之下時一吟咏。不啻耳提面命。令人感發。如善財入慈氏樓閣。具見歷劫修證之事如在目前無以異也。但恐後學智眼未開。妄意揣摩。有失作者之意。乃於題下首為提綱。而後於每句各著一語。用開一線。俾其穩駕白牛。直達寶所。不至迷誤失錯。欷歔涕泣於岐路之間也。

旹康熈壬戌首夏非家叟道霈題于寶福山中

心印(提綱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且道把印底是誰。咄。切忌泥裏洗土塊)

問君心印作何顏(著語云。君不見)。心印誰人敢授傳(不從他得)。歷劫坦然無變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呼為心印早虗言(此語亦不受)。須知本自靈空性(用知作麼)。將喻紅爐火裏蓮(採得是好手)。莫謂無心便是道(無無亦不是)。無心猶隔一重關(兩重也有)。

祖意(提綱云。我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且道法作麼生傳。莫謗祖師好)

祖意如空不是空(著語云。是甚麼)。玄機爭墮有無功(無人傍得他)。三賢尚未明斯旨(路上人焉知家裏事)。十聖那能達此宗(直饒到家亦未許渠在)。透網金鱗猶滯水(逃峯赴壑)。回途石馬出紗籠(霜眉雪髩火中出。堂堂終不落今時)。慇懃為說西來意(合取口)。莫問西來及與東(早落西東了也)。

玄機(提綱云。離生正位。云何有機。理量二智。就位轉位。立玄機之名。不涉功勳一句作麼生。看取下面註脚)

迢迢空劫莫能收(著語云。渠不是無)。豈為塵機作繫留(渠豈是有)。玅體本來無處所(二邊莫立中道不居)。通身何更有蹤由(通身是。徧身是。大悲千眼覰莫及)。靈然一句超羣象(從來不合伴)。逈出三乘不假修(天真而玅)。撒手那邊千聖外(懸崖撒手自肯承當)。回程堪作火中牛(絕後再甦欺君不得)。

塵異(提綱云。是法住法位。前是佛殿。後是法堂。法位在什麼處。不得動著)

濁者自濁清者清(著語云。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菩提煩惱等空平(一串穿却)。誰言卞璧無人鑑(衣珠原燦爛)。我道驪珠到處晶(何處不先輝)。萬法泯時全體現(雲開月露)。三乘分處假安名(一不可得三自何來)。丈夫自有冲天志(誰不丈夫)。莫向如來行處行(向自己胸中流出。葢天葢地去)。

佛教(提綱云。見月休觀指。指在這裏。月在什麼處。月在這裏。指在什麼處。試辨看)

三乘次第演金言(著語云。空谷傳聲)。三世如來亦共宣(同一舌頭)。初說有空人盡執(說有執有說空執空)。後非空有眾皆緣(直饒道箇非空非有。亦有扳緣之者)。龍宮滿藏醫方義(因病處方)。鶴樹終談理未玄(機感應生。機亡應息。總不干他事)。真淨界中纔一念(真性緣起)。閻浮早已八千年(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還鄉曲(提綱云。不墮五音。非關六律。還有和得者麼)

勿於中路事空王(著語云。孤村陋店莫挂瓶盂)。策杖應須達本鄉(此去上京不遠)。雲水隔時君莫住(打作兩橛)。雪山深處我非忘(直饒到清虛一色之地。正墮覺經四相)。尋思去日顏如玉(迷來無始)。嗟歎來時髩似霜(悟在如今)。撒手到家人不識(正是放身命處)。更無一物獻尊堂(是真供養)。

破還鄉曲(提綱云。除病不除法。藥病一時拈却了也。還我到家消息來)

返本還源事亦差(著語云。差在甚麼處。看取下句註脚)。本來無住不名家(無住為真住。非家却是家)。萬年松徑雪深覆(無人能到)。一帶峯巒雲更遮(佛眼莫覰)。賓主睦時純是妄(無賓主句拈出了也。還有領話者麼)。君臣合處正中邪(從來不曾離。合箇什麼)。還鄉曲調如何唱(金鷄啼破夢)。明月堂前枯木花(將謂有多少奇特)。

轉位(提綱云。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鎖難。轉身一句作麼生)

涅槃城裏尚猶危(著語云。毒海深廣)。陌路相逢沒定期(翻身那畔出入躊躇)。權挂垢衣云是佛(有願入塵)。却裝珍御復名誰(怖塵就位)。木人夜半穿靴去(從正垂偏)。石女天明戴帽歸(疾歸正位)。萬古碧潭空界月(夜半正明)。再三撈摝始應知(是虛是實。子細定當始得)。

回機(提綱云。不居正位不住偏方底人。且道作麼生行履)

披毛戴角入鄽來(著語云。異類中行)。優鉢羅花火裏開(不逐四時凋)。煩惱海中為雨露(清涼熱惱)。無明山上作雲雷(警覺羣迷)。鑊湯爐炭吹教滅(慈風廣扇)。劒樹刀山喝使摧(慧日高臨)。金鎖玄關留不住(關空鎖夢)。行於異類且輪迴(大用現前不存規則)。

正位前(提綱云。位前如是。正位如何。還有造到其中者麼)

枯木崖前差路多(著語云。可以東可以西)。行人到此盡蹉跎(多沉毒海)。鷺鷥立雪非同色(類弗齊)。明月蘆花不似他(混不得)。了了了時無可了(亡能所)。玄玄玄處亦須呵(絕影象)。慇懃為唱玄中曲(正好掩口)。空裏蟾光撮得麼(住住恩大難酬)。

汾陽昭禪師五位頌註

五位參尋切要知(五位乃法門之大全。有鼻孔者苟不知此。不落於今時濁智流轉。即滯於劫外墮於毒海。故誡參尋之士切要知之。不可忽也)。絲毫纔動即相違(一微涉動境。成此頹山勢。以動落今時違本分事也)。金剛透匣誰能用(不住不動透出那邊。如金剛出匣。非智者莫能用也)。唯有那叱第一機(那叱太子析骨肉還父母。現本身為說法。是善用金剛王寶劒大機大用。得第一機者也)。舉目能令三界靜(智眼空三界)。振鈴還使九天歸(說法攝羣機)。正中玅挾通回互(正位中本無一法而玅挾一切法。一切法與正位非一非異非實非虛。是回互也)。擬議鋒鋩失却威(苟非親悟親證而以比智知。是擬議。而不離正位。是犯鋒鋩失却威光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惑世芳华终须散

    惑世芳华终须散

    硝烟四起的战场上,男子一身盔甲沾尽鲜血,撕心裂肺的吼着:“阮南音!你爱我吗?”女子一身红衫,青丝飞舞,从城墙上跌落,嘴里嘟囔着:“我爱…”
  • 懒猫洛洛

    懒猫洛洛

    懒得耍心眼,懒得弄明白,懒得斗家长,懒得谈恋爱,懒着懒着……过得也还好嘛(⊙_⊙)?
  • 极品妖孽不好惹:来个美男收了吧

    极品妖孽不好惹:来个美男收了吧

    她本是21世纪的天才妖孽,转眼间,变成了个超级废材,薇爷我呵呵你一脸,丹药很珍贵?薇爷一炼一大把~契约兽很难驯服?整个大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的契约兽都是我的......(更多天赋在文中慢慢揭晓)
  • Essay on the Nature of Commerce in General

    Essay on the Nature of Commerce in Gener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笙秦歌入梦来

    三笙秦歌入梦来

    正经版简介:他,嬴政,千古一帝,天书有载:其性情暴戾,长平之战、焚书坑儒,视人命如草芥。可他又纳谏如流,从未枉杀一人。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扫六国、废分封、设郡县,创立法,经千年而不衰。他,生性多疑,却从不对我设防。幽幽深宫,漫漫长夜,只剩他形单影只。他,留给后世太多谜团。情不知何起,奈何总是一往情深幽幽永巷,寂寥深宫,我痴心相守十年,终是温暖不了他冰冷的心,一心错付当爱已成殇,我们是否还能回到从前?
  • 玄妖记

    玄妖记

    在琉璃大陆‘玄妖’是统治整个大陆的主人,在玄妖的统治下琉璃大陆盛世空前,人人得以安居乐业。但是数千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大陆的大事,几乎一夜之间玄妖这一生物一夜中消失殆尽。取代玄妖统治的而是人类,在人类的统治下琉璃大陆文明不进反退,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玄妖’也渐渐变成琉璃大陆一段传说,一段令人怜惜的佳话。
  • 极品鬼王:倾城召唤师

    极品鬼王:倾城召唤师

    二十一世纪的杀手王,却被自己最爱的男人陷害。一朝醒来,上官家的废物?呸,姐让你们看看什么才叫天才!想逐姐出家门?不好意思,我外面有更好的府邸。什么,太子想休姐!走,应该是姐休他!你的灵宠很厉害,我的萌宠打败天下无敌手。。。。当绝世天才鬼王遇上腹黑小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蜜恋甜心

    蜜恋甜心

    赖吃,赖住!好呀!身为A市最强总裁,居然赖着不走,好吧!那咱们,走!着!瞧!
  • 甲午亲王

    甲午亲王

    穿越晚清醇王府,龙旗战神洵贝勒。海岛逃生淘得第一桶金;搭救公爵妻女混迹英吉利;海盗女王甘心侍妾;龙旗舰队扬威三大洋。六爷载洵自出生起,就从不缺乏传奇。可即便如此,在历史车轮巨大的惯力之下:他可以改变泱泱大国的衰落之势吗?他能够挽救帝国于倾覆之时吗?民族崛起、国家振兴,腐朽的封建帝王制度已成为巨大的阻碍。“共和”还是“立宪”?一战硝烟,列强纷争,怎么能少了炎黄后人的矫健身影?“同盟”还是“协约”?“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一定要灭亡,中华一定要雄起!我的地盘,我说的算!”——载洵语
  • 虚拟网游之龙魂

    虚拟网游之龙魂

    在现实中沉沦在游戏中疯狂以凡人之躯踏上弑神之路凭一己之力敢逆神魔之意应劫而生卫天而行灵魂不灭则战意不竭用热血染红战旗用铁骨筑就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