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7400000024

第24章 气

正气天香散(河间)治九气。

乌药(二两)香附末(八两)陈皮紫苏叶干姜(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盐汤调服。

沉香降气散(《约说》)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喘促短气。又治脾胃留饮,噫醋吞酸,胁下妨闷。

沉香(二钱八分)缩砂仁(七钱半)甘草(炙,五钱五分)香附子(盐水炒,去毛,六两二钱五分)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不拘时,淡姜汤下亦得。

四七汤(《和剂》)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饮呕逆恶心,并皆治之。

半夏(汤泡五次,一钱五分)茯苓(去皮,一钱二分)紫苏叶(六分)浓朴(姜制,九分)水一盏,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丁沉透膈汤(见反胃。)木香调气散(见中气。)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并见劳倦。)十全大补汤(见虚劳。)清暑益气汤(见伤暑。)四君子汤(见虚劳。)四物汤(见鼻衄。)七气汤(《和剂》)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不可忍者。

人参(去芦)肉桂(去皮)甘草(炙,各一两)半夏(汤泡七次,焙干,五两)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八分,食远服。

《指迷》七气汤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香附子(二钱)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桔梗蓬术官桂藿香益智仁半夏(汤洗七次)甘草(炙。各一钱)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远服。

《三因》七气汤(见霍乱。)流气饮子治男子妇人五脏不和,三焦气壅,心胸痞闷,咽塞不通,腹胁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浮,四肢肿,大便秘涩,小便不通。忧思太过,郁结不散,走注疼痛,香港脚肿痛,并皆治之。

紫苏叶青皮(去白)当归芍药乌药茯苓(去皮)桔梗半夏(汤洗)川芎黄枳实(麸炒,各一钱)防风(去芦)陈皮(去白)甘草(炙)木香大腹子(连皮)槟榔枳壳(麸炒。各半钱)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服。

大七气汤(见积聚。)苏子降气汤(《和剂》)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胸膈噎塞,并久年肺气至效。

紫苏子(炒)半夏(汤泡,各二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浓朴(去皮,姜制炒)陈皮(去白,各一钱)川当归(去芦,一钱半)沉香(七分)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虚冷人加桂五分,黄一钱。

秘传降气汤治男子妇人上热下虚,饮食过度,致伤脾胃,酒色无节,耗损肾元,水火交攻,阴阳关隔,遂使气不升降。上热则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咽喉干燥,饮食无味。下弱则腰脚无力,大便秘涩,里急后重,脐腹冷疼。若治以凉,则脾气怯弱,肠鸣下利。治以温,则上焦壅热,口舌生疮。及香港脚上攻,与久痢不瘥,宜先服此药,却以所主药治之。气壅耳聋,泛热咽疼,亦效。

桑白皮(二两,炒)枳壳(汤浸,去瓤,麸炒)柴胡(去毛芦,洗)陈皮(炒黄色)甘草(炒,各一两)五加皮(酒浸半日,炒黄)骨碎补(燎去毛,锉,炒)地骨皮(炒黄)桔梗(炒黄)草果(去皮膜,净洗,炒黄)诃子(炮,取肉)半夏(生姜自然汁和成饼,再碎炒,以上各半两)上锉散,和匀,以碗盛,饭甑上蒸一伏时,倾出摊令冷收之,每服二钱,紫苏三叶,生姜三片,水一盏,同煎七分,食后通口服。痰咳加半夏曲,心肺虚每料加人参、茯苓各一两,上膈热加北黄芩五钱,下部大段虚加少许炮附子煎,如使附子,多加生姜,妇人血虚加当归一两。

四磨汤(《剂生》)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

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煎三五沸,放温空心服,或下养正丹尤佳。

养正丹(《和剂》)治上盛下虚,气不升降,元阳亏损,气短身羸,及中风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盛,自汗唇青,妇人血海久冷。

水银黑锡(去滓净秤,与水银结砂子)硫黄(研)朱砂(研细,各一两)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铅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条搅,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放下少时,方入硫黄末,急搅成汁和匀,如有焰以醋洒之,候冷取出,研极细,煮糯米糊丸,绿豆大。每三十丸,盐汤、枣汤任下。

养气丹(《和剂》)治诸虚百损,真阳不固,上实下虚,气不升降,或喘或促,一切体弱气虚之人,妇人血海冷备诸证。

禹余粮(火醋淬七次,半斤,为末)代赭石(如上法,一斤)紫石英(火一次)赤石脂(火一次)磁石(火醋淬十次,各半斤)以上五石,各以水再研,挹其清者,置之纸上,用竹筛盛,滴尽水,候干,各用瓦瓶盛贮,以盐水纸筋和泥固济阴干,以硬炭五十斤,分作五处,此五石末,以纸灰盖之,火尽再,如此三次,埋地坑内两日出火毒,再研细,入后药∶附子(炮、二两)肉苁蓉(酒浸一宿,焙,一两半)香(炒)破故纸(酒炒)木香(不见火)肉桂肉豆蔻(面裹煨)巴戟肉(盐汤浸)丁香沉香山药当归(酒浸一宿,焙干)白茯苓鹿茸(酥炙)远志(去心)阳起石(,别研)钟乳粉乳香没药(并另研)朱砂(或或蒸,或黄、当归煮熟)五灵脂(主补虚,虚者须保胃气。此品要精制净去砂土,若过用令人膨饱伤胃。以上各一两净作末)上入前药同研极匀,有糯米糊丸,每一两作五十丸,阴干,入布袋内擦光,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姜盐汤任下,妇人艾、醋汤下。

撤消通气散(《和剂》)治气不宣流,或成疮疖,并闪挫腰胁,气滞疼痛。

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用。各二两)玄胡索(去皮)白牵牛(炒)陈皮(去白)甘草(炙,各一两)南木香(不见火,一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者,煎南木香汤调。

木香流气饮(《和剂》)治诸气痞塞不通,胸膈膨胀,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口苦咽干,大小便秘。

半夏(汤洗七次,焙,二两)青皮(去白)浓朴(姜制,去粗皮)紫苏(去梗)香附子(去毛,炒)甘草(炙。各一斤)陈皮(去白,二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术(煨)丁香皮(不见火)大腹皮(制)槟榔麦门冬(去心)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藿香叶白芷赤茯苓(去皮)白术干木瓜人参(去芦)石菖蒲(各四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热服。

蟠葱散(《和剂》)治男妇脾胃虚冷,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肾气,及妇人血气刺痛。

延胡索(三两)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二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甘草(炙。各半斤)缩砂(去皮)丁皮槟榔(各四两)三棱(煨)蓬术(煨)茯苓(去皮)青皮(去白。各六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热服。

分心气饮真方(《直指》)治忧思郁怒诸气,痞满停滞,噎塞不通,大小便虚秘。

紫苏茎叶(三两)半夏(制)枳壳(制。各一两半)青皮(去白)陈橘红大腹皮桑白皮(炒)木通(去节)赤茯苓南木香槟榔蓬莪术(煨)麦门冬(去心)桔梗辣桂香附藿香(各一两)甘草(炙,一两二钱半)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灯芯十茎,煎七分,不拘时服。

一人瘴疟经年,虚肿腹胀,食不知饱,以此药吞温白丸,初则小便数次,后则大便尽通,其病顿愈。

分气紫苏饮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胁疼,气促喘急,心下胀满,饮食不思,呕逆不止。

紫苏五味子(去梗)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桔梗(去芦)草果仁大腹皮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钱半)水二盅,生姜三片,煎一盅,入盐少许,食远服。

沉香升降散(《御药》)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刺痛,胸膈痞塞。

沉香槟榔(各二钱半)人参大腹皮(炒)诃子(各半两,煨,去核)白术乌药香附子(炒)紫苏叶浓朴(去粗皮姜制)神曲(炒)麦(炒,各一两)三棱(煨)蓬术(煨)益智仁(各二两)陈皮(去白)姜黄甘草(炒。各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沸汤调服。一方,加红花。

木香槟榔丸(《御药》)疏导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快气消食。

木香槟榔枳壳(麦炒)杏仁(去皮尖,炒)青皮(去瓤,各一两)半夏曲皂角(去白,酥炙)郁李仁(去皮。各二两)上为细末,别以皂角四两,用浆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青木香丸(《和剂》)治胸膈噎塞,气滞不行,肠中水声,呕哕痰逆,不思饮食。常服宽中利膈。

黑牵牛(二百四十两,炒香,取末一百二十两)补骨脂(炒香)荜澄茄(各四十两)木香(二十两)槟榔(用酸粟米饭裹,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四十两)上为细末,清水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汤、熟水任下。

沉香化气丸专攻赤白青黄等色痢疾,诸般腹痛,饮食伤积、酒积、痰积、血积,跌扑损伤,五积六聚,胸膈气逆痞塞,胃中积热,中满腹胀,疟痞茶癖,及中诸毒恶气,伤寒大便不通,下后遗积未尽,感时疫气瘴气,并诸恶肿疮疡肿毒,及食诸般牛畜等物中毒,不问妇人男子小儿并皆治之。

大黄(锦纹者)黄芩(条实者。各一两)人参(官拣者,去芦)白术(去芦,肥者,各三钱)沉香(上好角沉水者,四钱,另为末)上将前四味锉碎,用雷竹沥七浸七曝,候干为极细末,和沉香末再研匀,用竹沥入姜汁少许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晒干,不见火。每服一钱,淡姜汤送下,小儿六分。

王氏博济利膈丸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塞,头眩目昏,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牵牛(四两,半生半熟)皂角(不蛀者,涂酥炙,二两)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临卧送下。

一块气丸官桂玄胡索蓬术(炮)姜黄砂仁枳实枳壳黑牵牛(取头末)槟榔大黄(醋煮)雷丸使君子(取肉)白豆蔻丁香(各半两)芫花(酒浸,炒)香附子(醋浸)京三棱(炮)陈皮(去白)胡椒(各一两)糖球青皮(各一两半)川乌(二钱半,酒浸,炒)锡灰大麦芽(用江子炒熟,去江子。各四两)萝卜子(一两,用江子炒熟,去江子)江子(一两,去油)沉香木香(各四钱)皂角(半斤,去皮,醋浸,炒)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诸般病证各随后项汤使下。孕妇不可服,忌一切热物。妇人一切血气当归酒下,血崩燕子泥汤下。小儿脱肛艾汤下,小儿奶脾橘皮汤下,小儿惊风,一岁一丸,薄荷汤下,白痢干姜汤下,小儿脾积,使君子、猪胆、芦荟汤下,赤痢甘草汤下。一切吐逆生姜汤下,心膈膨胀新汲水下,下元冷好酒下,风热闭塞,大小便不通,井花水、豆粉调下。妇人经脉不通,红花、当归酒下,赤白带下,蔓荆子汤下,血昏当归酒下。胎前产后,吴茱萸一两重,酒一升,煎至二沸下,血块气血等,生姜、橘皮煎汤,入醋少许下,常服者淡姜汤下,小女红脉不通,红花、当归酒下。

男子小肠气茴香汤下,咳嗽乌梅汤下,腰疼牵牛汤下,伤寒葱白汤下。

神保丸治诸气刺痛,流入背膂及胁下,诸药不能治者。(见伤食。)清咽屑(自制)治喉中如有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俗名梅核气,仲景所谓咽中如有炙脔者是也。四七汤是其主方,但汤药入咽即过病所,今推展为屑,取其缓下。

半夏(制,一两)橘红川大黄(酒制。各五钱)茯苓紫苏叶风化硝真僵蚕(炒)桔梗(各二钱半)连翘诃子肉杏仁甘草(各一钱二分)上为末,姜汁、韭汁和捏成饼,晒干,筑碎如小米粒大。每用少许置舌上,干咽之,食后临卧为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桃妖

    桃妖

    上古大神女娲娘娘补天遗留的五彩石碎块,却因吸收了女娲血液而成为上古大神血缘传承的唯一。坠落凡间与上仙劫难姻缘纠葛,他陪她百年寂寞无声,她愿意为他成仙成魔。他为她取名桃妖,伴她成长,而她的存在却威胁到天界神仙的自身安危,于是在爱恨纠缠中,二人在人,魔,仙三界尝遍甜蜜痛苦。
  • 六界统领

    六界统领

    六界之尊,无人能及,一掌动乾坤,一吼破苍穹,
  • 凌云天道

    凌云天道

    少年凌云,蛮荒霸体,十四岁修炼天赋初现,机缘巧合下拜入天凌宗,后获神物榜第三天痕戟,为兄弟,出生入死,为红颜,血战八荒,成就自己心中之道。
  • 一世倾:邪王纯妃

    一世倾:邪王纯妃

    一个至高无上的王一个思想纯洁如白纸的女孩那晚她救了他,至此他缠上她所谓报恩某天晚上某男忽然抱住某女,某女一愣,心里暗想:原来这样叫报恩吗?又是一个某天晚上,某男忽然看着某女一张一合的小嘴就吻了上去,某女脑子一热:原来还可以这样报恩再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男邪笑:“夫人,今晚是不是可以给我侍一下寝。”某女好像终于知道了些什么顿时暴走:“!!!”
  • 诸神黄昏的烈焰

    诸神黄昏的烈焰

    “土地平旷……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这样的桃花源轮回转世化作了诸神黄昏的火焰,一场理想与现实,生存与灭亡,勇气和信仰的对决一触即发……高中生陈寻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获得了正清之力,化身成忠青守护地球文明。面对着打着正义大纛入侵的使者,这位少年英雄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斩:夜

    斩:夜

    夜空之下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城,月光映衬着无数的残垣断壁,使这幅画面更显惨淡。血腥味在风中飘荡,高台四面的阶梯上层层叠叠的堆满了尸体,从古城的黑暗之中一直蔓延到黑甲人脚下。“一切都结束了!”黑甲人正面的光柱中传出一个低沉的嗓音,接着隐约可见其中有一道人影从身后拔出长剑,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刺向黑甲人的胸膛。……这是个梦,但这个梦掀起了月息大陆的血雨腥风。
  • 当我又想起你

    当我又想起你

    如果故事有那么多,你会不会想起关于我的故事,还是选择遗忘?
  • 明真破妄章颂

    明真破妄章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空圣帝

    时空圣帝

    腐血肉,蚀白骨。落万丈,染红土。七千年前,时空圣帝因受域外族偷袭而身受无治之伤。三千年前,时空圣帝大限将至,无奈临死选择转世重生。三千年后,时空圣帝转世之人重现。数万年来的恩恩怨怨,如今,终于开始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