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7100000017

第17章 (1)

大便燥结脉证第五十七

大便燥结,须分气血。阳数而实,阴迟而涩。

燥结一证,稍有分别。大抵血液少者多燥涩,气火盛者多结滞。然而燥则必结,结则必燥,又似难为分别。但以脉合证,而属气属血,自井然矣。气火盛者为阳,脉必有余,故数实也。(宜局方麻仁丸之类。)血液少者为阴,脉必不足,故迟涩也。(宜四物汤、东垣导滞通幽汤之类。)气血一判,而再审其因、有风燥、(宜五仁丸、得效皂荚丸、搜风顺气丸之类。)火燥、(宜大小承气汤、麻仁丸之类。)亡血燥、(宜四物汤之类。)产后脱血燥、(宜四物汤加人参、黄之类。)呕吐伤液燥、(宜四君子加麦冬、五味之类。)汗后亡液燥、(宜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之类。)肾虚液少燥、(宜六味丸、八味丸之类。)老年血衰燥、(宜四物汤,麻仁丸、济生苁蓉润肠丸之类。)气实壅盛结、(宜六磨汤、得效橘杏丸、苏麻粥之类。)气虚不能传送亦结、(宜黄 汤之类。)气热干涸结、(宜大承气汤、麻仁丸、六一散之类。)气寒凝滞不行亦结。(宜局方半硫丸、枳实理中汤之类。)但宜以脉辨证,以证求因。而用药拟方,无余蕴矣。

大便燥结脉证第五十七

附方

和剂麻仁丸 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

浓朴(去皮、姜制炒) 白芍药 枳实(麸炒,各半斤) 大黄(蒸焙,一斤) 麻仁(别研,五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半)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温水下。大便通利则止。

四物汤(见第二十一)东垣导滞通幽汤 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当归身 升麻梢 桃仁泥 甘草(各一钱) 红花(少许) 熟地黄 生地黄(各五分)水二盏,煎一盏,调槟榔末五分,稍热服。

得效五仁丸 治津液枯竭,大肠秘涩,传道艰难。

桃仁 杏仁(炒、去皮尖,各一两) 柏子仁(半两) 松子仁(一钱二分半) 郁李仁(炒,一钱) 陈皮(四两,另为末)上将五仁另研如膏,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得效皂角丸 专治有风人脏腑秘塞。大效。

猪牙皂角 枳壳(去瓤) 羌活 桑白皮 槟榔 杏仁(去皮尖、另研) 麻仁(另研) 防风 川白芷 陈皮(去白,各等分)上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蜜汤亦可。

圣惠搜风顺气丸 治三十六种风,七十二种气。去上热下冷,腰脚疼痛,四肢无力,多睡少食,羸瘦,颜色不完黄赤,恶疮下疰,口苦无味,憎寒毛耸,积年 瘕气块,丈夫阳事断绝,女子久无子嗣,久患寒疟,吐逆泻痢,变成劳疾,百节 疼。

小儿、老人皆可服。补精驻颜,疏风顺气。

车前子(二两半) 白槟榔 火麻子(微炒、去壳另研) 郁李仁(汤泡、去皮、研) 菟丝子(酒浸,焙、炮、晒干) 牛膝(酒浸一宿) 干山药(各三两) 枳壳(去瓤,麸炒) 防风(去叉) 独活(各一两) 锦纹大黄(五钱,半生半熟)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茶米饮任下,百无所忌。早晨、临卧各一服。服一月消食,二月去肠内宿滞,三月无倦少睡,四月精神强胜,五月耳目聪明,六月腰脚轻健,一年百病皆除,老者返少。如服药觉脏腑微动,以羊肚肺羹补之。久患肠风便血,服之除根。如颤语蹇涩及瘫痪,服之随即平复。酒后一服,宿酲消尽,百病不生。孕妇勿服。

济生苁蓉润肠丸 治发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肠秘。老人、虚人皆可服。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沉香(另研,一两)上为末,麻子仁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大承气汤(见第十七)小承气汤(见第十七)四君子汤(见第十六)八珍汤(见第十六)十全大补汤(见第十六)六味丸(见第十六)八味丸(见第十六)六磨汤 治气滞腹急,大便秘涩。

沉香 木香 槟榔 乌药 枳壳 大黄(各等分)上各件热汤磨服。

得效橘杏丸 气秘老人、虚弱人皆可服。

橘红(取末) 杏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上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苏麻粥 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 麻子仁(不拘多少)二味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黄 汤 年高便秘宜服。

绵黄 陈皮(去白,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水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服。此药不冷不燥,其效如神。

六一散(见第四十四)局方半硫丸 年高泠秘、虚秘,及 癖冷气。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明净者、研极细、用柳木槌杀过)上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无灰温酒或生姜汤任下。妇人醋汤下。俱空心服。

枳实理中汤(见第十七)

癫狂脉证第五十八

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兆,沉急凶殃。

癫者颠也。谓发时颠倒,异于平日。语言错乱,喜怒无因,或笑或歌,或悲或泣,神迷意惑,秽洁妄知。平日能言,发反沉默。平日沉默,发反多言。甚或行步不休,或复僵仆不起。俗呼为失心风。狂者刚暴猖狂,叫号骂詈。甚则逾垣上屋,蹈火赴汤,不避死生,不知饥饱,倍常勇力,若邪所凭。俗呼为发狂。二者证既不同,因当各异。古人多以癫狂混称,亦疏略矣。盖人身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腑之手足六经为阳,脏之手足六经为阴。形质可见者为阳,神志不可见者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凡此阴阳,俱各两相根据倚,互为交通。而后气血和平,腑脏安静,经脉调匀,形神合一。上下无厥逆之虞,表里无盛虚之变。如是,则微 小疾,亦无自而生,况癫狂乎?今癫云重阴者,谓偏重于阴也。邪入于阴而阴实也。五脏为阴,神志舍于五脏,亦为阴。设或抑郁不伸,谋思不遂,悲哀不置, 傺无聊,久久藏神凝结,情识昏述,灵明何有,此癫之成于神志者也。(宜灵苑辰砂散、归脾汤、人参琥珀丸之类。)一种因阳虚不能卫外,反下陷而附并于阴。附并于阴则阴气实,下而不上,则升降紊而癫疾作矣,即《脉经》所谓阳附阴则癫者是也。(宜升阳益气加补中益气汤、四逆散之类加减用之。)一种因三阳经从头下行,三阴经不得从足上行而逆下。下则阴经实,亦似阳附阴之义。但此直指经脉之逆,经所谓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者是也。(宜调其升降,正其逆顺,如交感丹加升麻、巴戟、木香、桂枝之类。)一种因内有蓄血,令人如狂,或善忘,或如见鬼。如狂者,如狂而非狂,即癫状也。血者,神明之府,血蓄不行,神机大碍,故见上证。血为阴,是亦重阴、阴实之义,谓之邪入于阴亦可。(宜桃仁承气汤、代抵当丸之类。)狂则反是,乃重阳、阳实之证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云∶邪入于阳则狂。邪入阳则阳实,阳实则热盛。阳性主动,以盛热而加以动性,猖狂刚暴,不言可知。又生气通天论云∶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并则阳重、阳实之义。故《素问》病能论云∶狂生于阳也。又云∶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盖言阳明之经脉常动,以阳明为水谷之海,其气充盛,故常动。巨阳、少阳之脉不动,言二经之气不如阳明之盛,故不动。不动者,非不动也,不如阳明之常动也。今无论常动者,即不动者,亦常动而动且大疾,是为狂病之候。观此,则狂病之为重阳、阳实明矣。与上文脉流薄疾,并乃狂,若出一义。又《灵枢》通天篇亦云∶阳重脱,易狂。脱非阳脱,言重并于阳分,而若与阴脱离也。又《灵枢》本神篇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夫肝属木,性上达而藏魂,故魂主升,阳也。悲哀而至于动中,则神情消沮,恍成秋金而克木。木受克,则肝气伤。肝气伤,则魂无所归。而欲其精明不忘,不可得矣。(宜升达,如逍遥散加郁金、香附、远志、茯神、木香之类。)肺属金,性收降而藏魄,故魄主降,阴也。喜乐而至于无极,则神情涣散,恍成夏火而克金。金受克,则肺气伤。肺气伤,则魄无所归。一派浮阳,动成狂妄,又安能内照而意存人事哉。(宜收敛,如天王补心丹、朱雀丸加龙骨、牡蛎、枣仁、茯神之类。)又《灵枢》经脉篇云∶阳明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夫邪客阳明,则阳盛热甚。人则增烦,火则助热,故恶也。闻木声而惊者,惊其相克,故惕然心动也。闭户塞牖,即恶人、火之义。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者,以四肢为诸阳之本,热实四肢,健于登跃,故能上高而歌。身表为诸阳之署,热盛于身,意求凉爽,故欲弃衣而走。(宜白虎汤、承气汤、凉膈散、紫雪之类。)又《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又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其中言及二跷者。以二跷之脉皆上会于目内 。阳脉交于阴则阴跷盛,故目闭。阴脉交于阳则阳跷盛,故目开。《灵枢》癫狂篇,首叙目之内外及上下 者,亦以癫则目闭,狂则目开,而明阴阳之所以不同也。是皆不易之理。然而兼痰、兼火、兼风者,常十之五。以三种兼证而较审之,则癫必多痰,而狂必多火、多风也。

痰则多滞九窍。九窍从阴从脏,九窍不利,故多癫。风火多淫四肢,四肢从腑从阳,四肢盛实,故多狂。阴阳分属,二说觉更了然。(痰宜滚痰丸、寿星丸,火宜泻青丸之类。)其脉浮洪者,是为阳脉。阳狂得之,与证相宜。即阴癫得之,亦从阴转阳,自里达表之象,故均为吉兆。若沉而急,沉则入阴迫里,急则强急不柔,是无胃气之脉也。不论狂癫,凶殃立至。又不独脉为然,而证亦不可忽者,故癫狂篇言呕多沃沫、气下泄者不治,又言癫发如狂者不治。盖呕多沃沫,脾败;气下泄,肾败。脾、肾二脏,为人之先后二天。二脏已败,自无生理。发如狂者,阴竭于内,阳散于外,脱根外越,灯灭忽明之象,亦主死。如是,则脉与证,又不可不参看也。

癫狂脉证第五十八

附方

灵苑辰砂散 治风痰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仆地,吐沫戴目,魂魄不守。

辰砂(一两,须光明有墙壁者) 酸枣仁(半两,微炒) 乳香(半两光莹者)上量所患人饮酒几何,先令恣饮沉醉,但勿令吐。至静室中,以前药都作一服,温酒调之,令顿饮。如饮酒素少人,但以随量取醉。服药讫,便安置床枕令卧。

病浅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至三两日。令家人潜伺之。鼻息匀调,但勿唤觉,亦不可惊触使觉。待其自醒,即神魂定矣。万一惊寤,不可复治。吴正肃公少时心病,服此一剂,五日方寤,遂瘥。

归脾汤 治因思气结、因忧抑郁,以致脾伤而心下痞闷,寤不得寐。右关脉结而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专宠可爱小萌物

    TFBOYS之专宠可爱小萌物

    古代公主韩小樱,懵懵懂懂地遇见了当红组合TFBOYS,他们之间,有欢乐,有伤感,有离合,最终结局是什么?敬请期待!!!~( ̄▽ ̄~)~
  • 逆浮生

    逆浮生

    他是狱城罪人的后代,她是皇室遗弃的子孙,却因同一张命运契约,两条红线交织在一起。变迁来临,前尘往事,如烟开启。三代长债,弹指一挥,尽数遗弃。那年今日,谁与舞歌,不曾追忆。唯有悟破,红尘俗嚣,才能释然。世间苍茫,鸳鸯携手,逆你浮生。
  • 婉若清风

    婉若清风

    “小乔姑娘,你可知这世上并无回头之路。”“段太子,这道理我恐怕再清楚不过。”传世重生下成了将军府二小姐,一面又是公子霍青。那年春宴遇见了大理段太子,茶楼邂逅公子沈帧,无意救下的越无畏。一边装闲散一边在皇室谋得净土。到底何去何从?“我只是一个女子,我只问过好这一生。”
  • 龙血圣体

    龙血圣体

    简介:庄羽,一个原本拥有“圣体”的王府三少爷,在圣体忽然被封印后,庄羽走上了一条“战魂”和“战宠”同修的道路。
  • 傲视苍穹之无名剑

    傲视苍穹之无名剑

    一把神秘的剑从天外来到地球,一位平凡的少年,一篇无名功法,一件件破朔迷离的故事背后究竟隐藏这啥样的故事.....................................
  • 七周

    七周

    如果将各位大神的鸿篇巨著比作饕餮盛宴的话,以短篇为主的《七周》就是各种零食小吃,《七周》尝试采用新思路和新方式进行网文创作,至于这“零食”合不合各位读者的喜好,不妨进来看看吧。与众不同的《七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微阅读”体验。另外欢迎大家关注作者的新浪微博(微博名称:MM米离,域名http://www.*****.com/?mmmlizhao),有惊喜奉送。
  • 最后一颗人脑

    最后一颗人脑

    突然之间,就被视作天下最恶之人既然最恶,那就发誓做个踹遍寡妇门,挖尽绝户坟,吃空月子奶,骂傻哑巴人的恶人吧!
  • 零探

    零探

    想看种马yy的读者,对不起让你失望了,这本书里没有不需要再浪费您的时间了。这本书写的不够好也无法迎合大家的胃口。对此我很抱歉。但我依旧固执的想写也许只是想完成一个自己的心愿把。如果您喜欢请收藏。谢谢。
  • 奇女子系统

    奇女子系统

    都说简介要给力一点,好!看第一卷是这样的:都市?哦,冷峻风玄幻!系统?专业断子绝孙?哦,轻小白文!悬疑?科幻?复仇?第二卷:宝物流?机甲?科幻入侵玄幻?刷怪升级,武学流!剑术流!言情!!!悬疑惊悚?第四卷:啪、啪!十几岁看完发笑,二十几岁看完发呆,三十几岁看完微微一笑,旋即淡淡一笑、似笑非笑这其实是一个关于超脱者,有资格成为超脱者的故事。若是厌倦了无脑刷怪升级,主角心智小学生,npc僵尸脸,又有一定科幻玄幻底子的,可以看看。本书的缺点是前期元素有点多,主线难以把握,要有点看书的底子。另外,错别字有点多,但文风不错。
  • 妖之道途

    妖之道途

    本以为自己幸运,获得新生。时间推移,才发现自己不是幸运,只是一枚棋子,可用可弃。为了自己的性命苟活在世间。且看妖族银霆是怎样一般般在人类门派中站稳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