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6500000007

第7章 辨上焦病脉证

问曰。上焦病何谓也。答曰。假令如鼻耳眼口所患。此为上焦之病也。头痛发热。咳嗽鼻鼽。脉浮而数者。风寒也。

头痛 作。肌肤鲜明。而脉滑者。为留饮也。头痛胸痞。若脚挛。脉细而弦者。宜柴胡蒿本汤主之。

柴胡蒿本汤方银柴胡(五分) 黄芩(二分) 半夏(五分) 人参(二分) 蒿本(五分) 川芎(二分) 桂枝(三分) 大枣(二枚) 生姜(二分) 甘草(二分)上十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头痛气逆。若头眩。脉微滑者。桂枝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

桂枝茯苓白术甘草汤方茯苓(五分) 桂枝(三分) 白术(五分) 甘草(三分)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头痛发作。脉数实。此为头疮之兆也。宜芎黄加味丸。

芎黄加味丸方天灵盖 大黄(各二两) 川芎(一两)上三味。研筛。以酒糊丸。头痛脉细。胸中温温。唾白涎者。宜吴茱萸汤。头痛胸痞。若悸动。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头痛眼黄。大便硬者。宜大承气汤主之。头脑刺痛。四肢厥冷。额汗出。此为痛人泥丸宫。即真头痛也。朝发者夕死。夕发者朝死。儿疳热熏灼。遂客于头脑。其囟尖高者。名曰囟填也。儿泻泄不禁。真元降陷。囟致者。名曰囟陷。宜抉脾加僵蚕汤主之。问曰。眼病何以所致。答曰。疳热风毒。若胎毒。是皆眼疾之所因也。眼目暴肿。

热而疼痛者。风热所致也。眼翳胧胧然。胸腹如娠。脉沉细者。疳热所动也。眼目热红。肤作班者。为胎毒。宜火济汤主之。眼睑蚀烂。身凉和。脉沉细者。为遗毒也。芎黄加味丸主之。眼疾热痛不解者。宜铁落浆点之。

铁落浆方铁落(四钱以雪水五合浸之一七日色如皂角汁) 燕脂(寒制二分)上二味。调和以点。日四五次。眼病脉数紧。目脉血肿而痛。此为风眼。若不痛。名曰疫眼也。菊花汤主之。

菊花汤方菊花(五分) 防风(一钱) 川芎(三分) 栀子(黑炒三分) 甘草(二分)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眼睑发疮。脾郁所致。名曰眼疣。减饮食而自愈。朝明暮暗。名曰雀目。

此为疳郁所致也。宜夜明砂丸主之。

夜明砂丸方夜明砂(三钱炒研) 熊胆(五分)上二味。研调。糊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血眼热痛。若疫眼红肿。俱点还元水。兼与三黄加细辛马舄汤主之。疳火郁蒸。遂害精萃。翳如雾里。此为疳眼也。儿省目。若疳眼者。鳗鲡胆。若海鲫胆。皆食之。当自愈。儿眼睑。浮肿作者。食饮过饱所致也。痘眼致星障。若翳膜者。须要急治。点以鸡冠血。点燕卵清亦佳。痘毒。若风毒。致翳障者。

宜辰砂膏主之。

辰砂膏方蓖麻子(一两) 茬油(三合) 辰砂(四钱)上三味。捣烂作膏。贴百会。又敷诸疮而愈。若产妇胞衣不降者。贴足心。伤损眼。 热烦痛者。宜 荷根点之。

点方荷根(一个去粗皮)上一味。研绞取液。以屡点。痛当自解也。尘砂侵眼。碜痛多泪者。好墨磨清水。以点入。阖眼少顷。以纸捻。从尾。向 头。拭净二三次。尘当出也。眼目 热。烦痛者。为阳眼也。无热而碧白。不辨物者。阴眼也。阴眼者难治。

阳眼 痛。瞳仁破者。亦难治。风眼热肿疼痛。瞳仁翻突者。不可治。问曰。鼻病如何。答曰。鼻 热而燥。屡欲湿之。

湿则蚀烂而痛者。为鼻疳也。鼻热红若肿大。脉洪而数者。为肺风也。鼻浊沥流如泉。名曰鼻渊。即脑漏也。头为风热。

客于肺所致。必致瞑目。剧者致衄蔑。宜三黄泻心加细辛薄荷汤。鼻内 肉。即鼻痔也。若 热红肿。鼻瓮凝塞。名曰鼻。宜割破取瘀浊也。肺风肿痛。诸鼻疮。其脉洪数者。宜火济汤服之。鼻疮 鼻。酒毒入肺所致者。葛花汤主之。

葛花汤方葛花(五分) 枳 (五分) 薄荷(三分) 石膏(一钱) 甘草(二分)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鼻热燥。遂窒塞。鼻息高鼾。睡眠不安。名 。宜蜂蜜点之。

病患肺窍。为风热所阖。遂 。难以息者。宜瓜蒂散。用管吹之。燥烦而解也。鼻疮肿大。其脉洪而滑者。为鼻 也。

通肺饮主之。

通肺饮方苍耳子(五分) 辛 仁(五分) 白芷(三分) 细辛(二分) 薄荷(二分) 龙脑(一分) 生姜(二分)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六味去滓。内龙脑。二三沸。分温服。日三服。鼻不闻香臭。此为肺窍郁遏所致。宜通肺饮主之。问曰。有衄血。有吐血。其别如何。答曰。鼻者与肺通。血溢于脑者。致衄血也。血动于胸者。致吐血也。病患血气暴动。致衄血。其脉数实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衄血为恙。恶寒发热。其脉浮而紧者。此为风热。欲解所致也。鼻衄若吐红。喘痰盗汗。脉虚微者。宜玄参汤。

玄参汤方玄参(三分) 地黄(生三分) 栀子(炒三分) 犀角(三分)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惊触。逆动而暴衄者。先以冷水 其面。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鼻衄吐红暴流。元阳欲脱者。宜灸涌泉大敦。熨百会亦为佳。病患身体羸瘦。其脉细数。咳血若衄血者。此为上实下虚之侯也。宜烧酒加萝卜汁服之。又紫糖。以烧酒。和解服之。使大蒜研如泥。贴足心。病患衄蔑颜红。此为孤阳奔腾。好墨磨热汤。加人尿服之。又花蕊石散主之。

花蕊石散方花蕊石(四钱) 食盐(一钱)上二味研均。以童尿服。咯血。若大便血。诸虚动所致者。宜摄血阳主之。

摄血汤方当归(五分) 芍药(五分) 地黄(生三分) 川芎(二分) 蝮蛇(炒研三分) 生姜(二分)上六味。以水二升。先煮五味。取一升。去滓内蝮蛇。搅调分温服。血动为病。阳盛则身热。阴盛则身冷。身冷者易治。身热者难治。病患九窍失血。身热不解。脉滑数者。不可治。伤寒热客于膀胱。遂致血泄。此为病解也。病患吐红。腥臭不可近。其脉洪大。若头眩者。为难治。血动为侯。其人。肌肤黑瘦者易治。白肥者难治。问曰。耳疾如何。

答曰。耳之为恙。脉浮者为实。沉者为虚。实者发疮。虚者致聋。儿耳脓沥而败臭。此为脾郁所致。以食饮过饱故也。

名曰 耳。宜大黄黄连泻心汤。风热。上攻而鼓击。耳鸣恰如海涛者。宜防风攻毒饮主之。

防风攻毒饮方防风(五分) 细辛(二分) 牛房子(五分) 黄柏(炒三分) 寒水石(一钱) 芒硝(三分) 甘草(二分)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病患耳鸣恰如蝉声。暮则剧。朝则减。此为无根假火奔腾所致也。乌鸦黑散主之。

乌鸦黑散方乌鸦(黑炒四钱) 黄柏(黑炒二钱) 栀子(黑炒三钱)上三味。研调。以白汤。加童便服之。耳痛 作。若脓滴。若蝉声者。宜白矾油主之。

白矾油方白矾(五分) 麝香(一分)上二味。先以清油二升。煮白矾。内麝香。搅调滴入。日二三次。耳鸣 作。久久致聋者不可治。风毒逆鼓而耳鸣如聋者。尚可治。假火奔腾。为劳聋者。不可治。问曰。齿龈肿痛何谓也。答曰。齿 热肿而痛脉必浮数者。为风热所致。若脉沉数。其齿焦者为 齿也。龈 暴肿而痛此为风毒所致。宜消毒饮主之。齿龈烦热疼痛若风热若脾热所致者。

宜木鳖散主之。

木鳖散方木鳖子(一钱) 龙脑(二分)上二味。研筛醋调。敷患处。齿暴燔灼。干黑而脱落者。为走马疳也。萝勒散主之。

萝勒散方萝勒(三分) 虾蟆(烧作灰二分) 龙脑(二分)上三味。研调敷患处。重 。 热而烦痛者。宜砭瘀血也。齿痛体作者。灸列缺若阳溪不复发也。问曰。口涎流出者。何谓也。答曰。涎者脾液也。口流涎者。此为脾失收摄所致也。养脏汤主之。

养脏汤方茯苓(五钱) 白术(炒三分) 陈皮(五分) 半夏(四分) 人参(二分) 柯子(二分) 生姜(二分) 大枣(三枚) 缩砂(三分) 甘草(三分)上十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问曰。暴哑者何以所致也。答曰。病患暴哑其声啾啾。脉沉伏而咳。

此为风痰凝结也。若声吃吃。脉动数。状如狂者。惊触。若虫癖也。病患失声。如嗫状。此为风痰凝塞所致也。白糖饮主之。

白糖饮方白糖(四钱) 萝卜汁(五分) 姜(三勺)上三味。调和。频频服。病患。由惊触而哑者。宜蜜陀丸。

蜜陀丸方金蜜陀(四钱) 麝香(一分) 辰砂(三分) 猪胆(二分)上四味。研筛。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胆汤服之。儿情态恰如痴而呐语。此为痫哑也。病患体倦乏气力。其声如隔壁而语。此为病末。以血液竭故也。病患身热。脉数而呕者。为胃热所致也。若身冷脉沉者。胃寒令然也。病候。有声而无物。名曰呕。无声而有物。此为吐。若脉滑为痰饮。脉弦为虫动。虫动所致。宜安蛔汤。

安蛔汤方人参(二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五分) 干姜(三分) 乌梅(一个) 蜀椒(二分)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减三合。去滓分温服。病患。诸呕吐。水谷难入者。宜半夏茯苓汤主之。

半夏茯苓汤方半夏(五分) 茯苓(五分) 生姜(三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呕逆微热。胸胁苦满。其脉细弦者。宜柴胡汤主之。病患胸间漉漉作声。吐出水谷者。茯苓饮主之。

茯苓饮方茯苓(五分) 人参(三分) 白术(三分) 枳实(二分) 橘皮(三分) 生姜(二分)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分温服。病发热而渴。饮反呛者。为水逆也。五苓散主之。呕吐休作。饮食不能者。

宜烧酒服之。

服法烧酒(五合) 白糖(四钱) 姜汁(一合)上三味。研调。每服一蚬壳。日五六次。呕家腹满潮热。若腹痛。唇燥舌干者。此为实。宜大承气汤主之。儿暴吐脉腹反如故。此为乳饵所妨也。呕家有痈脓者勿治。脓尽自愈。呕乳休作。连日不解者。发惊痫。不可治也。呕吐腹大。

四肢瘦。其脉细弦者疳也。呕家要减饮食。若妄饮食者。不可治也。问曰。膈噎病。何以所致也。答曰。天质虚弱。七情郁塞。若饮食饥饱过度。脾力仍孤竭。浊痰胶疑。致以饮食溢吐也。饮食噎出。肌肤血燥。脉微弱者。为极虚也。与蚬壳散。

蚬壳散方蚬壳(浸醋烧四钱) 鸡子壳(四钱) 白糖(一两)上三味。研调。以生姜汤服之。病患。脉滑而动。饮食时噎吐者。宜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方半夏(一钱) 人参(三分) 白蜜(五钱)上三味。以水二升。调和。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膈噎胃反。饮食时吐出者。宜鸬 散。

鸬 散方鸬 (黑炒)上一味。研筛。每一钱。以烧酒温服。膈噎。饮食吐出而难内。其脉沉弦。此为病属沉痼也。宜老涎饮主之。

老涎饮方老牛涎(一升) 烧酒(一升)上二味调和。两三沸。更加姜汁。每服一二合。以病愈为度。终身当不复发也。胃反膈噎。诸脾虚。食谷不化。若留饮。胸腹雷鸣。俱宜丁香煎主之。

丁香煎方丁香(三十五个) 大枣(二十枚) 生姜(一钱)上四味。以水五升。煎取三升。去滓。煮陈米一升为粥。加食盐一匙。搅调 食。兼服白梅萝卜汁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四肢瘦。腹肉脱者。为难治。呕家勿攻。以上实下虚所致也。饮食噎而难内者。尚可治。内而难收者不可治。问曰。嗳气吞酸何谓也。答曰嗳者出食臭。酸者致酸味。是以食饪郁塞也。食谷不杀。吞酸嗳臭。剧者膨满而痛。宜平胃散主之。病患腹力衰弱。胸间留饮。若呕逆食臭者。宜茯苓饮服之。病患胸痞雷鸣。大便泄利。若干噫食臭者。是以胸腹不和故也。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生姜(三分) 甘草(二分) 人参(三分) 干姜(三分) 黄苓(三分) 半夏(一钱) 黄连(二分) 大枣(二枚)上八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论曰。 杂为恙。痰火郁灼。为此害也。宜青皮汤和之。

青皮汤方青皮(一钱) 食盐(烧三分) 生姜(五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师曰。谷气实则噫。虚则哕。哕为吃逆。吃者哕声轻也。哕者吃声重也。

哕者吃吃作声。以草刺鼻。嚏而解即是也。吃逆休作。数月不解。食饮喜戏反如故。此为虫气令然也。病患困倦。哕吃而脉沉细。此为胃虚也。宜柿蒂汤主之。

柿蒂汤方柿蒂(一钱) 半夏(五分) 丁香(三分) 生姜(三分)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哕吃。若热若寒。俱宜萝卜饮主之。

萝卜饮方萝卜汁(五合) 白糖(二两) 烧酒(二升)上三味。调和。分温频频服。哕家体羸血燥。脉沉而细。此为阴阳失顺摄也。问曰。咳嗽其别如何。答曰。浮风紧寒。数热。细湿。虚劳。俱为肺气不利也。风寒所袭。其人若胸间有水气。若干呕。必脉数而咳。宜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五分) 芍药(五分) 半夏(五分) 五味子(三分) 干姜(三分) 桂枝(三分) 细辛(三分) 甘草(二分)上八味。以水一升五合。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咳家夜间更剧。引日难解者。宜敛肺饮。兼 方主之。

敛肺饮方射干(一钱) 白芥子(一钱) 生姜(三分) 罂粟壳(炒一钱)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

方木鳖子(一两) 款冬花(一两)上二味。作莫。每三钱焚烟。以鼻吸。少顷当涎出仍服生姜汤。儿骨露血燥。咳喘而乏气力。此为疳咳。宜苦酒鸡子之。榧实蜜灸亦佳。

苦酒鸡子方鸡子(一个)上瀹熟去壳。以苦酒再煮 之。咳家体瘦血燥其脉细数。必致咯血。此为虚极也。鳖枸汤主之。论曰。病有喘有哮。

短气息迫。名曰喘也。喉内致响声。名曰哮也。宜茯杏甘橘枳姜汤主之。

茯杏甘橘枳姜汤方茯苓(一钱) 杏仁(七个) 甘草(三分) 橘皮(五分) 枳实(三分) 生姜(三分)上六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喘家多以暑月寒月。必发动。此为肺脏久蓄浊气所致也。茶实饮主之。

茶实饮方茶实(炒五分) 蒂苈(五分) 桑白皮(三分) 干姜(三分) 大枣(二枚) 甘草(二分)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喘咳气逆。痰息烦动。其脉沉弦者。泽漆汤主之。

泽漆汤方泽漆(一钱) 半夏(五分) 紫参(五分) 白前(三分) 生姜(三分)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病患动躁。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分) 杏仁(七个) 甘草(二分) 石膏(一钱)上四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减二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六合。去滓。分温服。咳喘交作。短息而动躁其脉浮大。眼如脱状。此为肺胀也。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体瘦肌燥。喘哮休作。若痰咳咯血。夜卧不安者。薯蓣膏主之。

薯蓣膏方薯蓣(去上皮一颗) 白糖(一两)上二味。捣如泥。每服弹丸大。日四五次。肺胀息迫。四肢厥。额汗流。脉沉结者死。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脐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桔梗(二钱) 甘草(五分)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肺痈喘不得卧。蒂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蒂苈大枣泻肺汤方蒂苈(炒一钱) 大枣(三枚) 白芥子(五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咳而胸满。振寒脉数。时出痰血。腥臭。此为肺痈之渐也。肺痈。吐脓血不息。一身蒸。热脉细而数。自汗若盗汗者。不可治。问曰。骨鲠何以所治。答曰。鱼骨为恙。急 胶饴。无验者。

再三 而愈。人误为鱼骨所害。金凤实服之。金凤实三个研末。以冷水调服。更以热汤嗽之。人 饼。误胶其喉。烦闷而欲死者。急苦酒白糖搅调服萝卜汁。频服亦佳。儿误吞稻笔咽嗌不利。而烦乱者。急食胶饴。无验者。再三食之。儿误吞金银。若铜铁。宜缩砂饮。

缩砂饮方缩砂(一钱) 生姜(五分)上二味。以烧酒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纳白糖。搅调服。问曰。胸痹心痛何谓也。答曰。胸痛。其人脉滑者。痰饮所致也。腹满而胸痛脉实紧者。谷饪所致也。胸胁挛拘。其痛休作有时。此为虫动也。伤寒脉浮。反攻之。遂胸痞而痛。

名曰结胸。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五分) 黄芩(三分) 干姜(三分) 人参(二分) 黄连(三分) 大枣(三枚) 甘草(二分)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胸痞按之濡。其脉开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五分) 黄连(五分)上二味。以麻沸汤一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胸痞干噫食臭。胁间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浓朴大黄汤方浓朴(一钱) 大黄(五分) 枳实(三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茯苓饮主之。大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胸痞剧则致痛。痛剧则彻背。遂动躁。而脉沉伏。宜鬼箭汤。

鬼箭汤方鬼箭(二钱) 人中白(五分) 芒硝(三分) 甘草(二分)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大寒痛。呕不能饮食。皮粟起。宜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蜀椒(五分) 干姜(四分) 人参(三分)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胶饴二钱微微火煎。取一升。分温再服。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甘草(五分) 粉(三分) 蜜(一钱)上三味。以水一升。先煮甘草。取七合。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胸间虚气满。若疼痛。其脉细弦者。熊胆饮主之。

熊胆饮方熊胆(三分) 石决明(浸醋烧去火毒五分)上二味。以烧酒。先解熊胆。更内石决明。搅调。分温服。潮热。胸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汤方大黄(五分) 芒硝(五分) 甘遂(五分)上三味。以水二升。先煮大黄。取一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后服。支饮家。

咳烦胸中大痛。宜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芫花 甘遂 大戟大枣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三分。羸人服二分。温服之。利后糜粥自养。胸腹急痛。若噫息。其脉滑动。急与食盐汤。仍以鹅翎探其喉。当暴吐而愈。胸腹硬满而大痛。

其脉滑数。急与浓朴三物汤。胸腹硬满卒痛。身厥脉伏。急与紫霜丸。胸腹疼痛。脉乍数。乍迟。当吐蛔也。胸痛反复动转。面颜失色。额汗如流。身厥脉结。名曰真心痛。朝发者暮死。暮发者朝死。

同类推荐
  • 孔氏志怪

    孔氏志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eretics

    Here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苌氏武技书

    苌氏武技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义侠记

    六十种曲义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hagavad-Gita

    The Bhagavad-Gi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轮回因果道

    轮回因果道

    人生百年一弹指,百世轮回梦一场。仙胎转世历万劫,一世红尘了因果。天地有气曰灵气,万物有灵曰慧根。生灵纳天地之气入体谓之修炼,以灵气淬己身养神魂谓之修道。一个修道少年追寻因果,成大道的故事。
  • 劫若殇

    劫若殇

    “淅儿,若天要灭我,你是替天行道,还是为我弑天?”他轻笑道,眼里是避不开的阴暗。“若天要灭你,我必弑天,遇佛杀佛,遇神杀神!”女子眼里煜煜生辉,那是天地都泯灭不掉的耀眼。“姐姐,你若不喜,默儿便永生永世不动血腥之念!”他微带颤抖的声音满是害怕。“你要知道,我终究不是她!”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 双面攻略:男神,请接招!

    双面攻略:男神,请接招!

    (双女主,脑洞略炸)顾萌绘是个位面超级破坏者,也是任务排行榜中最能作的一个,而她的另一面苏镜辞却是大神级别的金牌任务者,究竟是喜欢破坏的顾萌绘有心,还是任务能力超强的苏镜辞无情,两个人格,生为一体,却终究不能共存……(好像中二了)作者是新手,写的小白辣鸡,但请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改天逆命意不屈

    改天逆命意不屈

    谨以此书缅怀故人,探究阴司鬼道之密,抗争天地不仁,阐述本人的遗憾、不甘、反抗与奋争。这是一部写给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共赏。
  • 双世同修

    双世同修

    踏轮回,顶苍穹,破虚空,诛逆邪!神代终将结束,荒古的轮盘开始松动,群雄角逐揭开新的篇章!
  • 新世纪神话:战世女神

    新世纪神话:战世女神

    【一个21世纪的神话】三个参差不同的世界,四个平凡现世的女孩,一次空前绝后的奇遇,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上天揽月,下海骑鲨;堪破生死之谜,超越人类局限;高唱自由与爱之歌,手握正义与力量之剑!勇往直前,只为了一个承诺;沉冤赴死,只为了朋友能够团结;奋斗一生,只为来世再见;放下仇恨,只为红颜再笑一回!异世奇缘,遍尝爱恨情仇;则天红颜,堪破众生规限;繁华往事,不胜有你朝夕;九死一生,孰论今世成败!
  • 重生之宠妻成瘾

    重生之宠妻成瘾

    她前世天之娇女却遇渣男,惨死在渣男车轮下…谁知竟然回到15岁…他军人世家嫡子,对她一见钟情…
  • 坠狱

    坠狱

    一次动乱,导致天界被分裂,十大天界神器散落。每次仙魔大战,都将诞生一名圣婴与魔婴。但是这次的仙魔大战前诞生的圣婴与魔婴却“消失不见”,这又是为何?一个人,一把剑,他战仙界,闯魔界;一个人,一把剑,他刻苦修炼,却又自废修为,一个人,一把剑,他愿永坠地狱!
  • 北辰向暖,玉媛倾寒

    北辰向暖,玉媛倾寒

    某王爷:安玉媛!!你给本王站住!某小媛:站你个头啊!本姑娘还要活命呢!某王爷:那你跑吧,本王吃山珍海味去了!某小媛:夫君!!!我错了!!!某瞳妹:媛媛,你的节操呢?她,异世一位混迹街头的太妹,穿越到碧川大陆,吃灵石,喝玉泉,啃百千万年之匕首,剁欧阳北辰的脑袋。前世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穿越到安家废物五小姐身上,某媛依然无所谓,毕竟都是废物。被拐入离奇迷局,前有狼后有虎。坐看蠢妞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