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8200000004

第4章 伤寒十六证类方(3)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微沉。

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按以上诸证,或汗后亡阳,或呕吐,或腹痛,或泄利,或身体疼痛,或手足厥逆,或烦躁欲死,或脉微欲绝,或吐涎沫,或便脓血,总属阴邪在里所致,故以里寒证统之。

真武汤茯苓(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白术(二钱) 附子(一钱炮) 水煎服。若嗽者,加五味子一钱,干姜、细辛各五分。时法,去生姜。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钱。若呕者,去附子倍加生姜。按真武汤证,皆缘水气之阻隔,故用苓术泄水而燥土,生姜止呕而降浊,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乙木之风也。

四逆汤甘草(二钱) 干姜(一钱五分) 附子(一钱生用) 水一杯半,煎八分服。按四逆汤证,总属阴寒在里,故用甘草以培其土,干姜以温其中,附子以温其下也。

茯苓四逆汤茯苓(六钱) 人参(一钱) 附子(一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一钱五分)水煎服。按汗下亡阳,阳虚足生烦躁,故用茯苓参甘,泄水而补土;干姜附子,温脾而暖肾也。

干姜附子汤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水煎服。按汗下亡阳,阳根已拔,是以烦躁不得眠,故用干姜温中以回脾胃之阳,附子温下以复肝肾之阳也。

白通汤葱白(二茎,每茎寸半)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水二杯,煎八分,温服。

按下利气虚阳陷,脉绝不出,故用姜附回阳,葱白达郁,阳回气达,则利止而脉出矣。

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二茎)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水煎成,入人尿十五茶匙,猪胆汁七茶匙,令相得温服。按阴盛格阳、姜附不得下达,愈增上热,故加人尿、猪胆清君相之火,而除上热也。

吴茱萸汤人参(二钱) 吴茱萸(二钱) 生姜(四钱) 大枣(三枚) 水煎服。按吴茱萸证,总属中气颓败,阳虚已极,故用人参、大枣培土而补中,吴茱萸、生姜温胃而回阳也。

桃花汤赤石脂(一两六钱) 干姜(一钱) 粳米(四钱) 留赤 石脂(一半),筛末,水四杯,煎二杯,入赤石脂方寸匕,分两服。若一服愈,余勿服。按桃花汤证,系水寒土湿,故用粳米补土而泄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里热证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滑,此里有热,表有寒也,白虎汤主之。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阳明病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按以上诸证,或大热,或大渴,或自汗,或自利,或小便不利,或烦躁不眠,或瘀热发黄,或挟热下利,总属阳邪在里所致,故以里热证统之。

白虎汤知母(三钱) 石膏(八钱) 甘草(一钱炙) 粳米(四钱) 水二杯,煮米熟汤成,大约一杯,温服。以白虎证,乃燥热内郁,故用石膏清金而退热,知母润燥而泄火,甘草、粳米补中而化气,生津而止渴也。

白虎加人参汤知母(三钱) 石膏(八钱) 甘草(一钱炙) 粳米(四钱) 人参(一钱五分) 水煎服。按白虎而加人参,清金益气,生津化水,汗后解渴之神方也。

黄芩汤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二钱) 大枣(三枚) 水煎服。按太少合病,少阳经气郁而克戊土,故用甘草、大枣补其脾经,黄芩、芍药泄其相火,恐利亡脾阴,以致土燥而入阳明也。

猪苓汤猪苓 苓茯 泽泻 滑石 阿胶(各一钱) 水二杯,煎一杯,去滓,入胶烊化,温服。

按土湿木郁,是生下热,故用二苓滑泽利水而泄湿,阿胶润木而清风也。

茵陈蒿汤茵陈蒿(六钱) 栀子(五枚) 大黄(二钱) 水三杯,先煮茵陈至杯半,后入诸药,煮至八分,温服,日三服,小盒饭利。按发黄乃湿热内郁,故用茵陈利水而除湿,栀子、大黄泄热而荡瘀也。

栀子柏皮汤栀子(六七枚) 黄柏皮(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按身黄发热,原属瘀热所致,故用甘草培土而补中,栀子、柏皮泄湿而清瘀热也。

黄连阿胶汤黄连(二钱) 黄芩(五分) 芍药(一钱) 阿胶(一钱五分) 鸡子黄(一枚)水一杯半,煎八分,去滓,入阿胶尽,小冷入鸡子黄,搅匀温服。按燥土克水而烁心液,液耗水涸,精不藏神,故用黄连、芩、芍清君火而除烦热,阿胶、鸡子黄补脾精。而滋燥土也。

白头翁汤白头翁(一钱) 黄连(一钱五分) 黄柏(一钱五分) 秦皮(一钱五分) 水煎服,不愈更作一服,按厥阴阳复而生内热,故用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黄连清少阴之君火,黄柏、秦皮泄厥阴之湿热也。

里虚证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烦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温、胫尚微拘急,重与甘草芍药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呕家,不可与建中汤,以甜故也。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按以上诸证,或误汗伤阳,或误汗伤阴,或汗后阴阳并伤,或木克土而中气被伤,均可谓之虚证也,故以里虚证统之。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钱炙) 干姜(二钱炮) 水煎服。

按发汗重亡其阳,里实变而为里虚,故用甘草培土而补中,干姜温胃而降逆也。

芍药甘草汤芍药(四钱) 甘草(四钱炙) 水煎服。按汗出伤阴,木燥金缩,故用甘草舒筋而缓急,芍药清风而润燥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炙) 附子(一钱)水煎服。按汗泄血中温气,木郁而阳陷,故用芍药清风而敛营血,甘草培土而荣木气,附子暖水以补温气也。

小建中汤芍药(六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胶饴 大枣(四枚)水煎服。按肝胆合邪,风火郁发,中气被贼,势难延缓,故用胶饴、甘、枣补脾经。而缓急痛,姜、桂、芍药达木郁而清风火也。

里实证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之。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诸亡血家,不可与。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腹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太阳症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谓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

同类推荐
  • 医医医

    医医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杨勇悫公奏议

    杨勇悫公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eatrice

    Beatr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换夫妻

    换夫妻

    《换夫妻》又称《颠倒姻缘》。陈小二对友王春妻碧桃起意,王亦对陈妻二娘生心,二人遂各冒名偷情,后来公开换妻姘居。陈三元作诗嘲笑,小二扬言杀陈,如十五年前杀吴胜。陈告官为吴申冤,县官验尸,真相大白。
  • 联盟世界

    联盟世界

    一觉醒来来到了联盟的世界,手握着圣银箭弩,林阳化身暗夜猎手猎杀魔兽,完成任务可得经验和金币,金币可买符文,强化自身属性这是游戏,也是现实,上天从来不给我们选择。隐身黑暗,猎杀黑暗用圣银箭弩来清洗血液吧!
  • 冰舞幻梦

    冰舞幻梦

    她,无疑是幸运的,看尽世间繁华,尽享无数宠爱。她却也是不幸的,承担着这无比沉重的责任,却只能在跌倒碰撞中摸索前行。童稚终将褪去,凤凰涅槃重生,成长的代价虽然惨痛,却使她更加光彩夺目,并且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 陈兴文的论文

    陈兴文的论文

    我的论文包含很多方面,无所不谈,只要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就写。后面的小说有凄美爱情,满身伤痛,生存斗争,人性探讨,崛起奇遇;开启中国首部权谋式武侠仙侠类小说先河;文艺为媒,历史为骨,中华文明,百世弘扬;书中含有大量考证阴阳家失传千年的语录,奠定中华文明的又一力作。
  • 劣根性

    劣根性

    战争才刚刚开始!神,人,鬼三界,妖,魔,兽,灵,怪,精六道谁能笑道最后。沧海桑田,只不过是昙花一现,遍地尸骨,只不过是权利更代。然而,战争只不过是天地之间的那一曲悲鸣之乐,厮杀也不过是一曲动听且落泪的悲歌!一朝皇朝一朝弱,芸芸众生皆遭祸,枯叶随风凋零落,天地永无神传说!
  • 王爱王亲:定情树下梅花开

    王爱王亲:定情树下梅花开

    在梅花树下被高富帅亲完,还被表白?可他为什么不用真面目对我呢,终于他用真面目面对我,原来是我的小“仇人”。我是真的爱上了曾今的“仇人”,但却真是门当户对哟!好像体验到真的爱情了,为何他仿佛要离艳梅而去!天哪,他不仅曾今刺杀了父王还叛国了,重新我和他又变成了“仇人”!“我求你回来吧,给我父王赔个罪?”他尽然严词拒绝,我和他、他、他誓不两立一一
  • 废物神女:皇叔莫追

    废物神女:皇叔莫追

    直接穿越到腹黑摄政王的大腿上,叫纪蓟以为她的男主角是摄政王祁镇邦。可是香艳的情事没有发生,却发生了一连串的国家大事。云邦摄政王的事就是国家大事,那摄政王的情事,岂不也是国家大事?那轩辕国的国主轩辕靖的情事,当然也是国家大事,纪蓟这个神女选择要办哪个国家大事呢?
  • 道极真

    道极真

    凡与修,灵与昧,从天地而生,启道而不同。
  • 嫡仙记

    嫡仙记

    上一世,她是家族中的不祥女,人见人弃,人见人欺,终是一日,遭自己嫡姐嫡哥失手打死。魂游之际,获圣女恩泽,种以七玄灵脉,得往世重生。嫡姐阴谋,让最疼她的娘亲为她而死。晟涵暴怒,灵脉之力孕育而生,杀嫡姐,报血仇,自此走上修仙之路,追寻属于她的身影。
  • 满归安隐

    满归安隐

    这是一个人间、仙界、魔界三足鼎立的世界。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两个相爱相恨的姐妹在成为真正的天神这条路上所经历的亲情、爱情、友情,在她们的成长中,感情的变化使她们亦仙亦魔,能否经受住重重磨难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