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3700000003

第3章 寻找“大共产党”(1)

青袍上绽开的血花

午后的冬阳渐渐拉长了一个“神秘”的身影,深蓝衣衫上涂抹了淡淡金色。过了平山县城,杜家庄南沟近了,他很渴望见到家中的老娘,但脚步还是走向了洪子店。

此刻是1934年年底。回乡的人叫栗再温,家里人依然叫他栗志周。他是娘常常念叨的老四,是侄子们最喜欢的四叔。这个十年前从洪子店高小走出的学子,历经坎坷,今已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抬眼望莽苍太行群山,十年历程伴暮云飞逝,在他脑幕上一一转换着画幅:

1924年,北平大同中学,一个来自太行深山的少年双目饥渴地啜饮皇城新鲜,《新青年》《晨报》皆跳跃着理想与梦想的文字:“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些文字如雨点溅落暄腾的土地,激荡着少年澎湃的心。

从德国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小镇里成长的马克思,挥舞着红色的共产主义旗帜,已经覆盖了跨越亚欧大陆的世界最大的国家,那新奇而炙热的火焰正在古老中国大地蔓延,年轻老师微笑的嘴角里不时落下有分量的名字——李大钊、陈独秀……几乎就在身边的革命导师更让栗再温无限景仰……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的怒火燃烧到北平。栗再温加入街头激昂前行的游行洪流,队伍的前列,栗再温看到了一个身着青衫、目戴眼镜的身影。青衫罩住泰然与从容、执著与稳健,镜片反射激情与关爱、宽厚与质朴。栗再温当时还不懂得,正是这样的人行走在中国历史的前沿,把目光投向世界,撑起新时代的精神大厦。他的心被浸染着被打动着……1926年3月12日,两艘日本军舰突然炮击天津大沽口,蛮横地要求国民军撤防,炸死炸伤官兵多人。3月18日,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发动北平10万群众举行示威大会,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代表枪击刀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屠杀开始时,李大钊和儿子李葆华走在队伍的前面,李大钊头部负伤,鲜血沿发梢滴落在棉袍上,他的双手也在流血,但他没有丝毫在意。栗再温从他的身边走过,鲜红的血花和坚毅的目光一起映射到他的眸中,他咬紧嘴唇,一种浩气在少年的心田暗暗升腾。之后,反动军阀开始了对李大钊的追捕。1927年4月28日,受尽酷刑的李大钊留下了身着青袍的遗照,平静地走上了绞刑架。

栗再温是在课堂上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那一刻他愤怒了!为了我们的理想社会,要斗争,要革命,要报考黄埔军校!热血在心底暗暗喷涌……多年后,栗再温和李葆华在晋察冀根据地一起并肩战斗,每每与李葆华相望时,栗再温总是回忆那悲歌慷慨的一幕。

青袍上绽开的血花,如蒲公英撑开的伞羽,把种子落在年轻知识分子湿润的心房,早已结果。

“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世界!”李大钊种植了坚定的信仰大树。他就义后不到一个月,栗再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暑期,他在中学老师范仁的介绍下入中法大学(即孔德学院,北大名人子弟,如李葆华、陈香梅、钱三强、吴祖光等多入孔德)学习。他这个穷山沟来的学生忠厚朴实,好学上进,很快他担任了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兼管北平市委青年工作。从此,写标语、发传单,办工人夜校,声援南方苏区的土地革命,纪念南昌起义的示威游行等等,北平的学生和党组织里活跃着栗再温的身影,精干、朴实,温和、坚定。当然,追捕也时刻伴随着他,大学没有读完被迫转入地下工作。1930年夏季,栗再温担任了中共北平市委秘书长。

此后,他先后担任过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中共山西特委书记。在山西搞“左联”,建立“山西文化总同盟”,又去大同搞工人运动,声势浩大地发动群众宣传南方毛泽东、朱德领导的工农红军反“围剿”斗争。因被阎锡山政府追捕,1934年1月20日,他被迫重回北平工作,在汽车上遇到了叛徒,被捕入狱……

这里就有了栗再温今日归乡先去洪子店的原因:要去看望搭救他的李彦林的家人,这是乡情,更是感恩。李彦林是洪子店人,一直在北平国民党政府工作,是国民党“左派”。栗再温被捕后,北平地下党组织找到李彦林,给其200块大洋。经李彦林多方周旋,四处活动,终于把栗再温保释出狱。要感谢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乡亲啊!他保出的将是为家乡挣得更大荣誉和作出更大贡献的志士。遗憾的是,此事让李彦林无法在北平立足,只身南下谋生去了。

李大钊之大义,凛然写汗青,李彦林之乡谊,舍己救人暖心间。

栗再温默默地从李彦林家出来,他加紧脚步,奔东寺而去。

东寺建在洪子店镇子东侧山坡,称延寿寺。他是去找寺前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校长李荣章。李校长是栗再温的班主任,南开大学毕业后回乡执教,思想进步。此时的李荣章校长还无法预测,这座东寺二高将熏陶出平山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栗再温、于光汉(李怀珠)、王昭、焦林义、王雨时、栗政清、韩增丰、韩怀智、齐一丁……

栗再温把几本书送给李校长,那是他近年辗转保存下来的。从侄子栗政清(正在东寺二高上学)那里得知,县里早有党组织,是由于光汉从邢台第四师范带回的火种,并在1931暑期发展了小学教师王雨时。继而发展了李谨亭、李法庄、齐计三等一批小学教师,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平山县中心支部。王雨时负责建立了“读书会”。二高在李校长的支持下成为读书会最活跃的联络点。《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论》《俄国视察记》《共产主义简明教程》,以及《红旗》《火线》等等一批进步书籍迅速在教师和学生中传阅,许多教师参加了为薪水问题的请愿、游行,共产主义思想在平山的村庄间已经编织起清晰的底网。

“知识分子是革命的桥梁。”栗再温说出这句话,是他以自身的实践而深悟的。读书识大道。正是知识为他打开心灵天窗,让他走向智慧走向理想。这要感谢父亲。

父亲叫栗有才,叫“有才”却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只是辛勤地修梯田、种庄稼,做生意,置地盖房,养儿育女。他和崔秀荣结婚,生育了4男1女,大儿栗由周英年早逝,留下栗从周、栗建周、栗志周(栗再温),儿子们相继成家,栗家渐渐成为南沟的大家庭。

栗有才平凡的农耕生涯中有着两处生命“节点”。一是他二十多岁时,突发奇病“死”去了。家人停灵举丧,悲怆不已。忽然有个堪舆先生路过南沟,他似乎被此地的好风水吸引了,左看右看,恋恋不舍,唏嘘太行惟此宝地。他到栗家寻水喝,正遇栗有才“死”去。他一阵掐算,恍然说:“不该啊,此人还有30年阳寿。”家人半信半疑,但没有埋葬。三天后果然出了奇迹:栗有才苏醒了!起身就喊:“真渴死我了!”一连饮四壶水,方转变了气色。堪舆先生飘然而去,不知姓名不知踪影。(这听起来像聊斋故事的传说,栗家以及南沟一带多人皆知,我在采访时还听人说过。)

1926年夏天,50多岁的父亲悲愤死去,竟是因为不识字种下了祸根。原来,当地有一家地主,一次和父亲做了一笔交易,欺负父亲不识字,制造了假地契,父亲在上面按下了手印,被地主诓骗去了几十亩土地。父亲大暑天到县衙去告状,被判诬告。父亲悲怒冲心,加之中暑,回家第二天就去世了,并且死不瞑目。然这次再无传奇,堪舆先生言之正中!恰栗再温暑假,亲眼目睹了父亲惨死。父亲咽气前拉着两个哥哥的手,看着栗再温说:“你兄弟俩,要千方百计供你弟弟读书识字,给我争气……”

栗再温常常不敢想这凄惨悲愤的场面,此刻眼里又饱含热泪……父亲在天之灵也许预知,归来的儿子,或如文曲星神,欲持巨擘引接一股共产主义理想洪流。

倦鸟归巢,暮色苍茫,冬日太行如睡狮模样。

“近乡情更怯”。栗再温在漆黑的夜空下突然想起这句诗,心有一丝“怯”。是啊!这外面的妻子安顿住了,这家里的“媳妇儿”可怎么打发出去呢?

娘是喜欢老四媳妇儿的,依着娘惜老爱贫的仗义劲儿,断然不会同意他的“一纸休书”。那栗家成什么人了?三里五乡都要指指戳戳了。栗再温很悔,悔当年没有强烈反对。当然,全家节衣缩食,靠买地供养一个在京城高等学府读书的大学生,代价是多么巨大!他哪里还有反叛这个家庭的理由?但是,革命道路上的知己刘旭江和他同甘苦共患难,又是多么难得。他想起去年刘旭江生下的女儿,粉团一样的女儿生病了,本来可以在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但因他的被捕,刘旭江为了不拖累组织,狠狠心将女儿包裹好,放到什刹海附近外国人开办的“育婴堂”门口,任凭孩子撕心裂肺地“呼唤”,她硬是没有回头。后来,他们一起回河南老家躲避追捕,那女儿永远没有了音信……

他生死度外,但妇孺何安?他要解决好妻子与“媳妇儿”的事情,不能让老娘伤心,也不能让同志兼妻子的刘旭江失望。

至于栗再温是怎样做通媳妇儿的工作,让一家子都接受的,这至今是个谜。

在采访中,88岁的栗政华老人也有些好奇地告诉我:“四叔回来后还到四婶子屋里睡,只是一宿一宿听着那屋里说话。奶奶不放心,常半夜去听房……”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四婶子答应了谈判条件,带着几亩地和三岁的闺女回娘家了。栗政华记得,四婶子走时还在屋里烧了一团麻,是迷信?还是挥刀斩乱麻?不得而知。无论当时有多么尴尬,无论政华的四婶子有多么留恋和不情愿,这个问题算是温和解决了。栗家的男人似乎天生有一种耐心和本领,会使用温柔而坚定的人生智慧。无论如何,如同和平解放一座城市一样,温情留存下的东西永远比暴力要多。

栗政华老人还玩笑地对我说,四叔“动员”走了四婶子,我们全家人都想,四叔一定娶了个更好看的,不比天仙也差不多吧,因为家里这四婶子就够漂亮的了!家里人急切地盼来了刘旭江这个新媳妇,大家一看,都有点“傻眼儿”了,大脚片,短头发不用说,长相可真让她们期待的心受到“打击”。更有她那冲锋陷阵的急脾气,似乎和栗家格格不入。当她第一次回家时,妯娌们都在背后指指点点,窃窃议论,开明的婆婆制止了大家,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时尚”的儿媳。从此,栗家多了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共产党员,在后来的抗战中,刘旭江在平山干得非常出色……

清晨,栗再温端起碗口印着蓝色条纹的粗瓷碗,杂面菜饭(干萝卜条、少量小米、更少的一点杂面放在一起熬成稀粥,熟后放一点盐粒再淋上野韭菜花油),味道扑鼻,浓郁的家乡味道让他精神放松。嫂子们盛饭,递棒子面饼子,和栗再温调侃调侃一两句。侄子侄女们都睁大兴奋的眼睛期待,逡巡,四叔带回的可都是新鲜和甜美。

饭后,一阵哭闹。原来是为四叔带回的一本小人书。那巴掌大的小人书散发着油墨的清香,上面印着孙悟空西天取经故事,精美极了。孩子们都来抢,该上学去的栗政华欲要带到学校去看,小一点的孩子们又不干,所以吵闹。哥哥栗政通在劝说政华。政通大政华两岁,同月同日出生。哥哥是个“小大人”。每天“负责”带政华上学,政华因为路途远常不愿意上学,政通总是不厌其烦地催促、督促,甚至为她穿鞋,包好石板,坚定不移地行使哥哥的“权利”和“责任”,一定要把这个不积极的妹妹带去学校。这种爱管事的性格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栗家的男子们多具备这个特点。

奶奶来解围了,拿出栗再温给她带回的一个橘子干,给孩子分,虽然每人只能分大豌豆般的一小块,但都安静地细细品味了。这就是家。栗再温喜欢这样的氛围,耐心地给孩子讲新鲜故事。

猛听得门外一阵“喧哗”,花妮子笑哈哈地回来了。看奶奶给孩子们分吃的,说道:“奶奶,我可是你最大的孙女啊!得要分俺一大块儿。”奶奶也笑道:“看俺这孙女啊,当了新媳妇儿,怎么脸皮比城墙更厚了呢?快看你四叔去。”听着花妮子的笑声,栗再温想起多年前的场景:一天傍晚,在洪子店开药铺的三哥栗建周忽然“捡回”一个十来岁女孩,稀烂破的袄露着黑乎乎的棉花絮。黑瘦的女孩头脑清醒,但是问她家里的事却一字不说。听见别的孩子喊奶奶,她就跟着叫奶奶。总之是要“赖”在栗家了。奶奶犹豫一阵子,说,不就是做饭多添一瓢水吗,肯定是穷苦孩子,咱就养活了吧。于是给取名花妮子,给栗再温守寡的大嫂养着。(后来我在一个资料看到,抗战中,去敌占区的战士们还捡到孩子。家里穷的过不下去,知道共产党的军队待老百姓亲,便偷偷把孩子塞到队伍中,让战士们带到解放区养育。)奶奶很宠花妮子,她性格泼辣、很能干,在栗家的大家庭里还挺“气势”的,自己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成年后明媒正娶,嫁到了外村。

最高兴的是侄子栗政清。政清已从东寺二高毕业,加入了共产党,他为四叔归来欢欣鼓舞。他忍不住激动,恨不得马上把他的同志们都找了来,向四叔这个“大共产党”请教工作。

正是因了栗再温,这个大家庭先后有40多人参加革命工作。

同类推荐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剧的人生(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热门推荐
  • 遇见再相见

    遇见再相见

    很久很久以后,再次遇见,是什么样的结局。
  • 媚魂娇奴:邪王盛宠太凶猛

    媚魂娇奴:邪王盛宠太凶猛

    他是夜夜以女子身体解除苦毒的邪王她是重生归来向曾经旧爱复仇的妖女她与他建立契约入府相伴他心狠手辣唯宠她无度。“王爷,你答应过恪守礼节!可你……!”“王爷,你手放在哪里!”“王爷不要……”“嗯?”“……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致殇奇缘

    致殇奇缘

    仙无意,她有爱。他发现她已常住在心,她却早已遍体凌伤;魔虽无情,却愿颠覆苍生,也不愿伤她分毫。到生死不渝时,她心中便开始出现那个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他。他说:天君有什么好的,仙未必有情。苍生,亦是与我无关,就算于天下为敌,也绝不负你。她笑:“原来我还有你。”记得,他常伴。
  • 我就是要你

    我就是要你

    “你说我就是要你。”“可是你有没有问过我的要不要你?”“你跟我的闺蜜暧昧,却说要的是我,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吧!”他是天才型总裁,是集团的希望,也是公司矛盾的源头。她只不过是一个小职员,却因为一句话而改变了一辈子。因为公司的内斗,她被牵扯进去了,闺蜜间的情感,抵不过男女间的暧昧。没错,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要与不要,就在一念之间。小绵羊也有骚狐狸的一面。
  • 被天堂遗落的地方

    被天堂遗落的地方

    透过男主许如飞的眼,我们看到了一个兢兢业业,为理想为职责为病人死而后已的医生;透过女主傅戈烟的眼,我们看到她对麻风病患者从歧视到接受,最后爱上这群可爱病人;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处在健康人群的边缘,热爱和平、心底善良却频频遭到歧视,有些人坚强而坦然地活着,有些人选择了逃避......他们正是需要我们给予的一份信任和宽容
  • 无情天道

    无情天道

    我以,我之名义,赋予“天道”弑神之力,我以我之意志加持“天道”无情之道。
  • 超游戏世界

    超游戏世界

    2563年,世界的环境污染严重,也没有得到较好的措施,地球面临着重大危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他不是生物、物理、化学界的科学家,而是一个虚拟,专攻游戏的科学家!他研究出了一个超级的虚拟游戏,可以使人的精神完全进入游戏世界,无论身体怎么样,精神会永远呆在游戏世界!虽然很荒缪,而且仅仅是精神上的永生,可为了活下去,所有人还是一股脑的进入了游戏世界!
  • 传说之清朝六阿哥

    传说之清朝六阿哥

    (本书纯属胡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各位史上最牛的人是谁,当然是我哈哈!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是我爹。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是我哥哥。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是我侄子。哈哈,我是谁……我只不过是个歪史的过客,因为一次故宫游而直接到了,另一个空间中的清朝。成了千古一帝的六儿子。在清宫行走了10年,终于到了要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舍不得自己的皇帝爹。就在自己当了10年男儿,都快要忘记自己是女子的时候,我的四哥胤禛告诉我:他早知道我是女子,他说他爱我。这是清朝的一段歪史(确切的说都是我胡说八道)10年的时间,让个假小子阿哥尝到了人世间的父爱与亲情。10年她成为了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神话。按照史书上记载,当时康熙的六儿子的一句话被流传到了今天:只要来过这里,我就是传说。(大家好些都是俺胡说八道的)
  • 血海苍冥

    血海苍冥

    万族回归,古老的存在正在苏醒,沧桑的眼睛俯瞰苍穹,让天地都在颤栗。古老的预言:断剑重铸之日,魔尊归来之时。湮灭的岁月中的存在,纷纷现世,无数势力,齐聚仙罡,为追寻成帝的秘密,血洒天穹,尸积如山!众生愚昧,既然仁慈普渡不了这芸芸众生,那吾便以杀止戈,重塑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