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0500000006

第6章 远年回声(6)

我那时属于中年人,“右派”问题得到改正,刚刚恢复正常生活,虽然心里也犯嘀咕,怕再打成什么“小集团”,但比之老年作家要好,只是形式上有别年轻人。先是参加各种笔会,爬泰山、游承德、玩青田、走无锡、下云南、观三峡……,每次都觉得很开心。同伴中年长的如汪曾祺、林斤澜,年岁相仿的如姜德明、邵燕祥、蓝翎、阎纲、刘锡诚、林希,年轻的如张抗抗、叶延滨、林贤治、雷抒雁,我们都曾经一起出去过。退休后又与从维熙、蒋子龙、王巨才、舒婷、周明等,结伴到湖北、山西、江苏等地采风,那种感觉放在上个世纪,简直连想象都想象不出。

有次是去海南岛参加笔会,同行的李硕儒、徐刚、杜卫东,到了海南岛又遇到王朝柱,撒着欢儿地快乐了几天,很有点像旧文人“放浪形骸”。再后来学年轻人轮流做东,几个人一起喝早茶聊天儿,固定的有邓友梅、叶楠、张洁等,后来叶楠因病去世,我们这个茶局也就散了,只留下温馨美好的记忆。不过别的茶局依旧。

那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活动,通常是在养蜂夹道俱乐部,可以游泳看电影或其他娱乐,不愿意玩的就喝茶聊天儿。老会员至今说起依然有着怀念。近些年会员多了活动少了,一年一次的春节联谊会,就成了居京作家的盼头,到时文友之间相约见面,当作春节前一项正经事办。2013年作家联谊会未办,我接到好几个电话都说:“一年就这么一次聚会,中国作协还不搞了,今后见个面都困难。”说得有点凄凉无奈,却道出了人之常情。北京交通不方便,朋友间走动很少,电话短信有谊无情,哪能比面对面亲切。

不过,我还是有我的圈子,照样经常聚会不误。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凑一起,随便吃点什么就聊天儿,聊天儿是以王朝柱为轴心,听他讲近代历史的人和事。作家兼学者的王朝柱,写过诸如《长征》、《辛亥革命》多部影视,近百年的正史野史他都知道,他说得开心,我们听得高兴,常常是不知不觉聊得很晚。只是再没有聚会挨整之忧,这也算是这代文化人的幸运吧。

2013年3月12日

两座老校门

从网上查找别的资料,不经意地碰到故乡网站,忽然发现一帧老照片——“宁河县中学校”老校门。那朴实敦厚的样子,如同我家乡的土地,一下子勾起陈年记忆。同时让我想起天津市立中学,就好奇地在网上继续搜索,竟然又找到“津市中”老校门。这次的邂逅别提让我多么高兴啦,仿佛岁月并未流逝,我也不是七旬老者,依然是风华正茂少年。

我中学就读过两所学校,一所是河北省立宁河中学(现在的天津芦台一中),一所是天津市立中学(后改为天津一中),应该说,这两所当时的官立中学,在华北地区都是赫赫有名的,即使现在也都是当地重点中学。宁河中学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天津一中也有六十多年历史,有这样厚重历史的名校,毫无疑问,会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优秀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引为骄傲的资本。然而,比这更让我依依怀念的,则是这两所学校的老校门,它们如同饱经沧桑的老人,那张说不尽世态炎凉的脸面,什么时候想起来说起来,都会让我有牵肠挂肚的感觉。历史积淀深厚的学校,标志性建筑大都是校门,看过许多老学生的老照片,拍摄背景不是校门就是礼堂,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我痴情这两座老校门,其实是珍惜中学时光,只是年代久远忘却当年细节,记住的唯有学校面孔。

河北省立宁河中学,毗邻宽阔的蓟运河,老校门如同一张精美书页,铺展在蓝天绿苇间,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顶上加盖的半圆花饰,又增添了活泼的朝气,很能体现学校氛围。校名用浑厚的字体书写,有着浓重乡土文化味儿,悠悠书香弥漫在故乡。相隔半个世纪以后,我有机会回到故乡,特意造访了我的母校。现在校舍是一水儿楼房,比之几十年前平房校舍,当然要阔气洋气许多,只是当年模样荡然无存,特别是老校门不复存在,这所学校在我完全成了陌生,感情上并未引起任何波澜。

我在宁河一中读书半年,由于当时世事时局动荡,就跟随全家人移居天津,但是宁中对我的文学启蒙,却是终身难以忘怀的,在一篇回忆文学生涯文字里,我曾经这样写道:“芦台镇有条叫蓟运河的河流,不舍昼夜地流向远方,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常常地独自坐在河边,看随着水流远去的点点白帆,一种说不出来的莫名情绪,这时悄悄地袭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为宽慰自己,抑或是寻找欢乐,凭着一个孩子当时的想象,记忆中的文昌阁、红对联、枣树,以及孟旧窝村的田野、柴火、篱笆,都让我把它们串到了一起,统统地放在了这条河流上,在我的眼前静静地流过。别提多么开心多么惬意了。这大概是我用心写成的第一篇‘散文’。”这里说的静坐的地方,就是宁河中学旁蓟运河段,放了学我常常独坐那里,观赏着河景胡思乱想。

天津市立中学校址,原来是个英国营盘,老校门似是中西合璧,门的上端有个圆形标志物,写着“市立中”三个字,字体是美术字写就,远远望去像个大兵站立,那圆形标志犹是大兵帽徽。校舍也是兵舍改成的,屋顶都是洋铁皮铺盖,雨天能听见嗒嗒雨声。因为是英国营盘改造,体育馆、游泳池和操场,就比别的学校要宽敞得多。我从天津一中走出来,半个世纪再未回去过,听在北京校友们讲,现在也是完全变了样。顺便问了问那个老校门,据说早已经就没有了,我只能表示遗憾和惋惜。

如果说,宁河中学给了我文学梦想,天津一中则给了我文学实践,因为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是在天津一中就读的时候。在另一篇谈写作的文字里,我是这样写的:“真正想从事文学写作,是我写的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之后。老师告诉我,这样的文章叫散文,只要经常地写下去,慢慢就会熟悉了。经老师这么一点拨,我心里开了窍儿,觉得自己还能写,从此,就更加用心了,有意识地朝着这方面发展。……这一段生活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然而对于人的一生,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如同一座房屋的根基,夯实了才会盖起高楼大厦。回想成年以后能够做点事,学会用笔倾诉心中的话语,就不能不想到中学时的日子,因为后来从事的职业,正是从那时起步的。”

这些年常常有机会跟中学生或文学青年在一起闲聊人生话题。当知道我失去过读大学机会,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如何看待未能读大学的事。我总是坦率地相告:读大学能够系统获得某种知识,有这样的机会当然再好不过,但是比之在大学读书更重要的是,一定不要荒度在中学的时光。一个人的品性形成和知识获得,往往是在中学时期夯实的。这算是我这个老中学生,不得已境况下的经验之谈。

我记忆中的这两座老校门,宁河中学的毁于地震中,我们没办法跟老天算账;天津一中老校门如何消失的,我没有问及过北京校友。几十年跟宁河中学无联系,学校如何考虑老校门的事,我自然无办法知道;天津一中北京有校友会,有人提议重建老校门,我明确表示不赞成造假古董。建筑跟动物一样有气息,而气息形成非一时之力,它是经过时光风雨陶冶,渐渐植根在躯体又释放出来,跟人有种天然的顺畅交流。这些年我走了许多地方,以假代真或改变原貌的“古建筑”,几乎随处可见却缺少气场。把这样的假古董留给后人,无论如何不是个好事情。

让我度过少年的欢乐时光,给过我最初知识的中学校,早从我的生命中渐行渐远。如今那承载着记忆的老校门,也都掩埋在历史尘埃中,让我这个这两所中学的学生,多多少少有些失落和惆怅。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这两所学校,他们把老校门照片放到网上,给予我的宽慰和欣喜似乎更宝贵更值得珍藏。不然岂不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吗?

2013年4月26日

同类推荐
  • 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这本著作共挑选了八位19—20世纪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俄罗斯著名诗人的优秀抒情诗篇,特别是以讴歌大自然、祖国、爱情等题材为主的诗歌作品,从欣赏的角度对蕴涵其中的诗人情感进行了较为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探讨。意在挖掘诗人的内心世界,研究诗人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捕捉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想与所感,研究蕴藏流淌于诗歌中的情感活质。本书适合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及俄罗斯语言文学学习者与研究者阅读欣赏。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深沉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年轮诗章

    年轮诗章

    著名诗人叶延滨诗集《年轮诗章》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叶延滨曾说他的诗是放在三个点组成的平面上的:在时代里找到坐标点,在感情世界里找到和人民的相通点,在艺术长河里找到自己的创新点。叶延滨的诗人文底蕴深厚,内在视野很开阔,他的诗犹如他的人,始终聪慧和机敏,明快、朴素,但又含蓄。他的精神向度始终是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
热门推荐
  • 武纵天下

    武纵天下

    一个系统可造不世之材,一个天下能容万世英雄。一个来自地球的平凡少年,一个让天下叹为观止的不世强者。寒雨晚本是地球上的平凡少年,只因被从天而降戒指砸中,来到了异界。这里实力至上,这里强者为王。魔法师与修道者并存,习武者与斗气者共舞。从小长大的村庄被血洗,冒险者协会的局中局,白石王国的风云诡变,席卷大陆的亡灵天灾,圣教的残忍阴谋,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他击败了一个又一个传说。这一路英雄无数,这一生美人如云。他不要清风明月,更不要美人在怀。他要这苍天行公平,要这寰宇存道义,要这骑士的准则践行于整个世界!且看寒雨晚如何带着骑士系统,武纵天下!
  • 纯灵

    纯灵

    修真界没落,是因为灵气散逸,不如上古,以致修炼艰难,高手不出,在这前辈高人纷纷隐匿的时代,张启云偶然获得一枚奇特的法宝,纯灵珠,开始了一段踏上修道之巅的神话。感谢起点封面制作组提供精美封面,谢谢!
  • 神魔战之三界卧底

    神魔战之三界卧底

    一个挂科太多无法正常毕业的倒霉大学生,无端坠于楼下而死,却莫名其妙要完成阎罗王的任务,为了生存他周转于神魔之间......有道是,神魔不两立,人妖不共生,渐渐地,他的人生在不可逆转的改变着.......
  • 入若耶溪

    入若耶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娇妻夫人,休得无礼

    娇妻夫人,休得无礼

    刘心悦,能文能武,样样精通。然而初来乍到第一天,就穿越到花轿里去了,这都不算事,她居然把狮子当做哮天犬,还屁颠屁颠的和下人们一起逃了婚。然后穿着喜服逛个街,买个妓院,开个医馆,生活别提多潇洒。直到有一天,她出手相救了一位王爷,目的却是为了那块神通宝玉,心想可以回现代。当她偷拿了玉佩,可是腹黑王爷却不愿意了,死缠烂打,誓死追随,并且拉着她的手说:“媳妇,定情信物都给你了,快到爷这儿来!”
  • 萌萌的一世:不要再调皮

    萌萌的一世:不要再调皮

    “青梅竹马一定要在一起吗?”某女人壁咚某男说。“嗯”某男淡淡回答。“一见钟情可以在一起吗?”某女人继续壁咚。某男突然反壁咚,“那就更要在一起了。”“那我们是什么型的?”“青梅竹马加一见钟情,必须无条件在一起。”某女脸一红,“谁跟你一见钟情了!”某男壁咚又反变床咚。本文有宠有虐,男女1vp1
  • 朝华赋之雪谷秘境

    朝华赋之雪谷秘境

    纵然天赋不凡,却如前人一般背负着沉重的使命,然而遇到了心的方向,那么诸如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为此让步?哪怕天潢贵冑,仍逃不开尔虞我诈权谋心术,假使邂逅遗世独存的清泉,是不是可以为此放弃眼前荣华一世,权倾天下?如果有一场风花雪月,能让一直坚定的信条破灭;如果有一位无双玉人,能让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如果有一代乱世烽火,能否,英雄出少年??????女主冷清?无碍,这不是还有我们男一号嘛互补才是真_cp你说男主也冷怎么办?淡定!!!男二也不是白收出场费的说不定就逆袭了呢总之新人新文,请不吝指教
  • 盘龙的法师

    盘龙的法师

    一个开挂的穿越者在盘龙的日子。这是个坑,慎入。阑尾
  • 星语轻辰

    星语轻辰

    九转轮回,神之旨意,当两个天赋绝伦的少年相遇在一起,当牵涉两大顶尖势力的恩怨纠纷,他们又会怎样在鱼龙混杂的碎星乱域,塑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 圣缨学院之美好的时光遇见你

    圣缨学院之美好的时光遇见你

    她是A市某集团董事长的千金,在C市却要在冰淇淋店当服务员,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本书里揭晓)别人恶搞她,她用同样的方式还击。她考试成绩好,长得美,多才多艺,还聪明,有点小腹黑,不过内心很脆弱,她一举成为学校的大明星(一开始是被人损,后来才名副其实),还获得了珍贵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