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0100000005

第5章 大魁天下 扶丧故里(1)

早在二百多年前,文天祥的同乡、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就曾说,要说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南宋建都一百二十余年后,临安人口已超百万,城内殿阁楼台林立,市肆坊巷喧嚣,商业发达,文化气息浓厚,其繁华程度更胜当年,加上现下参加殿试的数万士子及随从进京,又正逢端午佳节前后,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参加了殿试,天祥本可以陪着父亲和文璧游览山水名胜,探访寺观祠庙,品尝风味小吃,更可去瓦舍观看民间的技艺表演,什么小唱、大曲、京词、耍令、吟叫、打硬、踢弄、相扑、傀儡、舞绾、说诨话、装秀才、划旱船、耍和尚等等,那里的节目可谓百戏杂陈,勾挠着人们的胃口。

然而父亲高烧持续不退,有时竟至昏迷,已经起不了身了。文天祥一边等着发榜,一边忙着请郎中,抓药,煎药,在客栈里尽心待奉父亲。

殿试是五月初八,发榜唱名要到二十四日。中间这段时间,考官要阅批试卷,然后由主考官从中选取前十名,交宰执复审,最终由皇帝钦定高下。

自古说御试策对是君臣之间的第一次对话,盖因这是考评士子的学识水准,同时也往往是皇帝征求治世之策的一个渠道。南宋“兴文教,抑武事”,标榜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理应格外重视这“第一次对话”。南宋的第一任皇帝似乎也做到了。绍兴二年(1132),赵构要求考生直抒胸臆,放胆建言,并提示考官说:“今次殿试,对策直言人擢在高等,谄佞者置之下等。”考生张九成果真在对策中无所畏避,直击高宗软肋——恐金、听谗、纵欲、重用宦官、忘却父兄之仇,可谓一针见血,却果真被擢为第一名。

然而朝廷从来就是两张皮,更多的时候,殿试于皇帝亲览更像是一个秀场,更像是为获取一个善于“纳谏”的虚名,考生也不傻,他们因此也多为揣摩人主意向,投其所好,以表忠诚,而力避“逆龙鳞”的言论,否则,结果就可能与考试目的相背驰。

殿试的这种流弊也败坏了士风。文天祥在他的《御试策一道》中就对这种日益败坏的士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斥学子“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入仕前只为追名逐利而学,入仕后只知道投机钻营,这些人于国于民何利?文天祥的质疑何其尖锐!可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里,考官则唯皇帝的鼻息是瞻,当今理宗赵昀已不是当年的高宗赵构了,从他宠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就可看出他的好恶。文天祥在试卷中对不良学风好一通猛批,加之揭露抨击当今朝政的激烈言辞,还指望能有好果子吃吗?

幸运的是,文天祥遇到的这届主考官是王应麟。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1241)举进士。居官期间,敢于针砭时弊,建言直谏,有直声之美名。后见权臣阻斥,无可建树,遂辞官潜心于学术,著有《困学纪闻》等六百多卷,后世相传千古第一童蒙读物《三字经》,就出自他手。他在中进士时曾说:“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后又指出,南宋大病有三:一是民穷,二是兵弱,三是财匮,归根是士大夫无耻。可见他与文天祥秉性相通,志趣相投。

文天祥的卷子到了王应麟手里,他见这篇洋洋万言策对主题峻拔,论道透彻,大气磅礴,文采飞扬,更难得的是充溢、偾张着士子的血性,挺立着士子的坚骨,便不由得叫好。他当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文天祥的卷子列入前十,呈送给理宗皇帝。

然而真正出人意料的,是理宗竟也看好这封卷子,他非但没有拍死文天祥,还把他的卷子从第七名擢升为第一名!

要知道,当今的理宗皇帝已然是个沉溺享乐、喜狎佞人的昏君了。

那边是国门累卵,国库告窘,他这里却是荒淫无度,穷奢极欲。为博得宠妃阎氏的欢心,他不惜耗巨资为阎贵妃建功德寺,其规模之大,用料之贵,装饰之豪华令人瞠目,百姓恨极,有人在寺内法堂鼓上用大字书一联:“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两片皮。”一个阎贵妃却也不能满足色欲,后宫每年都要从民间挑选大量美女充作嫔妃。这也不够,还要召妓淫乐,名妓唐安安“歌色绝伦”,便被留于宫禁,她用的妆盒、酒具以至水盆、火箱都是用金银打制。理宗如此,他的宠臣董宋臣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为满足理宗纵欲的需要,他卖力地将佑圣观建得富丽堂皇,还大兴土木建梅堂、芙蓉阁、香兰亭。理宗身边还有一个佞人丁大全,此人面呈蓝色,狠毒贪残,靠走阎贵妃和董宋臣的路子得宠。还有一个马天骥,此人在理宗的女儿结婚时,献上罗细柳箱百只,镀金银锁百具,锦袱百条,内放一百万贯的楮币,从此官运亨通。

“天下之患三:曰宦者,外戚,小人。”正如监察御史洪天赐说的,董宋臣、丁大全、马天骥依附阎贵妃,弄权乱政,脏浊纪纲,加剧了朝政黑暗,士风败坏。刚任右相的董槐是个直臣,一向坚决主张抗击蒙军的侵扰,几年前四川守军接连打败仗,他曾请缨主持四川军事。甫任右相他就直谏,说现今害政者有三:一是皇亲国戚不奉法,二是执法大吏久于其官擅威福,三是京城司不检士,将帅不约束部下,任其胡作非为,要求除去三害,其矛头直指阎贵妃、董宋臣之流。这几个人对董槐既惧又恨。丁大全以自己是台臣之便,寻机诬陷弹劾董槐,就在文天祥参加殿试后一个月,任相不到一年的董槐就被罢免。但诏书还没下,丁大全便迫不及待地在半夜调兵围住董府,把他劫持上轿,骗他说要把他抬到大理寺去,出了北门却扔下他一哄而散。有人写下“空使蜀人思董永,恨无汉剑斩丁公”的诗句发泄不满,还有人怒不可遏地在宫门上写下“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个大字。理宗对这一切却置之不理,任由这些人为自己的享乐奔走效劳。

就是这么个宁信奸佞不用贤臣的昏君,为什么会把有违“勿激勿泛”、通篇带刺的文天祥的卷子从第七名擢升为第一名呢?

要说是理宗装,以博取一个“纳谏”的虚名笼络人心,那也太牵强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考官原来提交的第一名更加有悖“勿激勿泛”,竟然直点董宋臣和丁大全的大名加以斥责,为理宗不容,因此理宗把他从第一名抑置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而让文天祥顶替上去。但这也说不通,因为在文天祥前面还有五人,拿掉第一名,也轮不上文天祥顶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天祥在卷中主张剿灭国内盗贼以除心腹之患,正合理宗的心意。文天祥在关于盗寇与边备一题中指出,蒙古军南侵是由国内农民起义引起的,蒙古军不是不可战胜,而内部盗贼与蒙古军勾结乃是问题的症结。他于是献言道:“臣愿陛下将不息之心,求所以弭寇之道,则寇难一清,边备或于是而可宽矣。”

此说也难以站住脚,因为正如文天祥所说,“本朝以道立国,以儒立政”,实行的是守内虚外的祖法,一向把内控作为头等大事,文天祥的主张并无新意。

至于理宗为何青睐文天祥的卷子,还有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说是因为文天祥在策对中大谈理学,而确立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把理学定为官学正统,正是理宗的功劳。

理学是在南宋儒学各派互争雄长中形成的新儒学,它的成长也历经坎坷。宁宗时的权臣韩侂胄结党营私,骄奢淫逸,受到朱熹的抨击,就把理学打成伪学,史称“庆元党禁”。史弥远开始也崇理学,但他逼死济王赵竑后,遭到理学家们的弹劾,便也反身排挤打压理学家。到了理宗,他独尊理学,跟他的身世经历有关。理宗本是赵宋宗室的远族,出身低微,他是通过史弥远为自身利益搞的政治阴谋登上皇位的,上台后又借湖州事变逼死了原皇位继承人赵竑。在上台前,理宗就师从郑清之学习程朱理学,亲政后为了稳固统治,在治国上有所作为,也为了争取士大夫的理解支持,瓦解对他的非议和反抗,又请大儒真德秀兼侍读,把“毋不敬,思无邪”作为座右铭用金字写在选德殿的柱子上,同时在全国大倡理学,并于淳祐元年(1241)下诏确立理学为道统。可以说,理学是理宗的精神支柱和统治法宝。

文天祥是江万里的再传弟子,在策对中确也深得理学要义,对理学有深刻的阐述和发挥,诸如“所谓道者,一不息而已矣。道之隐于浑沦,藏于未雕未琢之天。当是时,无极太极之体也”;诸如“茫茫堪舆,坱圠无垠,浑浑元气,变化无端,人心仁义礼智之性未赋也,人心刚柔善恶之气未禀也。当是时,未有人心,先有五行;未有五行,先有阴阳;未有阴阳,先有无极太极;未有无极太极,则太虚无形,冲漠无朕,而先有此道”;诸如“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易之道,至于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而圣人之论法天,乃归之自强不息”……凡此无不得之于气一元论自然观、朴素的辩证宇宙观等理学精要。

但要说文天祥是因大谈理学而被理宗擢升的,却显得勉强。难道别的考生能不谈理学吗?难道考官们的眼光都还不如一个理宗皇帝吗?自理学被钦定为道统,科考经义或策论,遂都以朱熹和二程的说教为圭臬,成为士子们的敲门砖,而考官也均被理学门人把持,本届主考官王应麟就是以经入仕的名儒,他们评定试卷还能有别的标准吗?

也许,上述原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那么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能使理宗赏识文天祥的卷子呢?

笔者认为,此事有必然性,或也有偶然性。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要来自文天祥扣住了试题中“夫‘不息则久,久则征’,今胡为而未征欤”的策问,以法天地之不息为主题,博学而深刻地畅发了不断奋发有为、改革新政、以图振兴的施政观。

而今昏庸怠政、贪图享乐的理宗,当看到文天祥的卷子,会不会恍若回到他意气风发、改革图新的当年了呢?开初,史弥远把他从一个村童推上了皇座,无奈做了十年傀儡,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病死,才始得亲政。这时他正值而立之年,被压抑多年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改次年为端平元年,每日与大臣论道经邦,“中书之务不问巨细,内而庶政,外而边防,丛委 ,尽归庙堂。无一事区处不关于念虑,无一纸之申明不经于裁决”。他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雄心,在政治上起用理学名士和正直大臣,经济上整顿楮币和盐业,思想文化上崇倡理学,军事上选拔良将、练兵造船、加强四川和京湖防务,全面推行史称“端平更化”的变革,并取得了值得夸口的成效。

但凡一个有过梦想的人,一个曾为梦想奋斗过的人,到了梦逝之年,他的情思免不了要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摆荡,在朝气蓬勃的当年和黄昏暗淡的今日之间摆荡,宿命感不知何时便会猝然抓住他,曾经的热血风华和激情岁月不知何时会抓住他,让他在旧梦中沉溺迷失。堕落了的、失去了锐气的理宗,当看到文天祥的试卷时,他的旧梦是否在那一刻被“法天地之不息”的火焰照亮了呢?他情感的钟摆是否在那一刻定格在那激情燃烧的浪漫年代了呢?是否就在那一刻,他触到了文天祥一颗殷切赤诚之心了呢?是否就在这一刻,他大笔一挥,把文天祥的卷子由第七名擢升为头名状元,惠幸于他,或是把他推向不幸了呢?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可以商讨。

果真如此,文天祥的锐意进取精神在所有考生中当是最为出类拔萃的。

同类推荐
  •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不但是香港的传奇,更是华人的传奇,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从茶楼的跑堂到塑胶花大王再到地产大亨,股市大腕儿,人们看到的是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形象,但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今天这么成功的商人,是因为他智慧的管理哲学。凭借着自己的管理智慧,李嘉诚带领着长实集团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走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李嘉诚是如何做到这么成功的,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李嘉诚亲口讲述自己70年的商业生涯,从如何起步到扩大经营,从如何抓住机遇到跨行业发展,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四女生和王子

    TFBOYS之四女生和王子

    他们四个性格不同,却成了好朋友,共同成立组织,她们,从小被家里抛弃,为复仇而生结果却意外遇见他们
  • 繁华事散逐香尘

    繁华事散逐香尘

    遇见他时,她十三岁,朝露闪着耀眼的光芒,他看着她,笑得让人心烫。离开他时,她二十八岁,满目梨花开得欢畅,他避开她的眼“如今只有你才能救我。”一起生活了十五年,究竟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他是当朝首富,她只是他南行途中买回的舞女。命运若懂得怜惜,将时间停驻在最美好的年华,完美又岂会只存在于童话里?到头来,最真实也最残忍的莫过一出正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有人说绿珠可怜,有人说石崇可恨。在我看来,绿珠爱石崇,石崇也爱绿珠,只是他们的爱无法超越那个时代罢了。没错,结局是正史的结局,很惨,慎入。
  • 景色未央

    景色未央

    爱情最怕不过错过,一旦不见,便是一生,我们之间若是从未遇见,也许就不会因爱成殇。王爷:“愿与你执手天涯,而如今却只能对影成浊,流梭岁月,你怎忍我一人独留这苍茫宫墙!”女主:“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惜今生我们无缘,怨我痴傻,得来安好,失亦不怨,今生唯念,顾盼成儿一生平安,所幸至极,换我归去,心亦无悔。”当爱陨落,化茧成炊,风雪已残,在另一个国度等我可好!我愿与你相爱相守,永不别离。
  •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鬼怪出没的地方

    鬼怪出没的地方

    刚大学毕业的何方,因一次机缘挽救了一名神秘美女肖灵。两人相恋之后何方逐渐发现了肖灵的秘密:她的诡异法术和身世。何方的人生注定变得不再平凡,在经历诸多可怕磨难之后,两人发现了一个足以毁灭天地的阴谋......
  • 大行家

    大行家

    老道,“少年,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我不屑的丢给他一本书,嗤笑道,“杂毛老道,先看看本少的装逼教科书在跟我说话。”老道接过书,越看越是心惊,眼前少年真乃神人也,竟然将装逼这门学问研究的如此深刻,如此高人我理应向他学习啊!“前辈,请收下贫道的膝盖吧。”ps:本书带有恶搞性质,请不要用正常思维来阅读。
  • 尊游记

    尊游记

    盘古创世而陨落文羽受盘古之命掌刑三界身为神界掌刑史踏众神之巅峰却又受众神之妒惨被围杀当文羽命不该绝落入天宇大陆看他如何逍遥异世笑游天地
  • 少爷你很坏

    少爷你很坏

    “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骗得了我吗?”轩“你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一生一世”轩“诶吗,这么霸道啊!少爷,你真的很坏,坏的让我都想远离你,有段远我就跑多远让你永远找不到我。”凌“小丫头,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你,真的。”轩“有多想?”凌“时时刻刻,想把你变小装进口袋里永远不把你弄丢了。”轩“轩,我爱你。”凌“小丫头凌,我也爱你。”轩浪漫的夕阳下,两个人彼此约定,此生此世挚爱对方。
  • 奇幻枪神传

    奇幻枪神传

    一个多年陨落的“废物”,在一次机遇成了枪神之王的徒弟,打开了经脉,竟是“大悟灵体”!于是,少年凭着他千年不遇的体质,开启了不一样的修炼之旅……
  • 不只是剑仙

    不只是剑仙

    华夏神话传说中,成仙后,方能挥手搬山填海,弹指救死扶伤,华夏人林烨穿越到星辰大陆,一个真正能够修炼的大陆,而在这里,武道的巅峰会有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