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即“岂道之外,又有法欤”的问题。文天祥说:古今帝王的功化证效虽有浅深迟速的不同,但同样的是,他们的“行道之心,一不息而已矣”。当天象和顺、世道太平、百姓安康的盛世,尧、舜等明君仍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行道,无一日敢息。而当后来太朴日散、风气日开、人心不古、社会不断变化之世,夏、商、周的君王则与时俱进,在道德教化之外,创立了治、政、礼、教、刑、事等典章制度来配合治理,这样一来,君王们的政务加重了,就更是要以不息之心,兢兢业业孜孜栗栗地工作了。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治国都需求帝王之道,求帝王之心,也即一不息之心。
第三个问题,即在世风恶化,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何以治世?他理解题中对汉唐的指陋,认为“不息则天,息则人;不息则理,息则欲;不息则阳明,息则阴浊”。指出汉文帝、汉武帝和唐太宗诸君还是有进道之心的,汉唐之所以不及唐虞三代,是因为三君之心往往不纯乎于天,不纯乎于理,不纯乎于阳明,而是出入于天与人、理与欲、阳明与阴浊之间,当他们存道心、持道义之时,治国就有建树;反之多欲贪利,道为人欲所制,国家治理就出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汉文帝与汉武帝和唐太宗不同,不像他们为霸道和杂家所累,所以能恭俭求道,业绩也接近商周、唐虞,但因受黄、老清静无为的异端影响,惜未有更大作为。他劝理宗以三君不能一心求道为戒,进取不息,取得超过汉唐的功绩。
上述三个问题都属哲学观、世界观的问题,他一口气写了近五千字。接下来的第四道题,即第二部分,是对国情时政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文天祥按自己的理解,把理宗提出的八项事务概括成四个方面:“天变之来,民怨招之也;人才之乏,士习盅之也;兵力之弱,国计屈之也;虏寇之警,盗贼因之也。”然后逐一以对。
如果说在回答前三道题时,文天祥对理宗是边批边拍、边捊边揉的话,在回答直切现实的第四道题时,他再也难以从容应对了。此时,在白鹭洲书院学习期间,尤其是来临安这几个月里了解收集到的国情时弊及令人忿懑的情事,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他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手中的笔就如同寒光闪闪的利剑。
第一个方面,天灾与安民。他尖锐地指出:天灾是由民怨引起的,而民怨是由皇室、官吏的巧取豪夺和敲骨吸髓的残酷压榨造成的。“今之民生困矣!自琼林、大盈(皇家私库)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缮,而民困;自献助迭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和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吾民如家鸡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呜呼!东南民力竭矣。”当今的民众痛苦不堪,“而操斧斤,淬锋锷,日夜思所以斩伐其命脉者,滔滔皆是!”他呼吁理宗持不息之心,急求民安之道,以消解民困和天灾。
第二个方面,人才与士风。他指出人才短缺是士风败坏造成的。他以激烈的言辞批评说:“今之士大夫之家,有子而教之。方其幼也,则授其句读,择其不戾于时好,不震于有司者,俾熟复焉。及其长也,细书为工,累牍为富。持试于乡校者,以是;较艺于科举者,以是;取青紫而得车马也,以是。父兄之所教诏,师友之所讲明,利而已矣。”不顾道德与品行、尊严与节操,单纯灌输知识,以获取功名利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有几个能自拔于流俗呢?他们“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于是“奔竞于势要之路者,无怪也;趋附于权贵之门者,无怪也;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者,无怪也”。这样的势利之徒,岂能成为理国治民的人才?他呼吁理宗持不息之心,改变士习,以求人才。
第三个方面,兵力与国计。他认为兵力弱是国家财力不足所致。如今兵力不足,边备困窘到拆东补西,疲于奔命,这需要招募新兵,而国家的财力又不足。国家供作军用的钱财都到哪儿去了呢?他直斥说:“飞刍挽粟,给饷馈粮,费于兵者几何?而琳宫梵宇,照耀湖山,土木之费,则漏卮也。列灶云屯,樵苏后爨,费于兵者几何?而霓裳羽衣,靡金饰翠,宫廷之费,则尾闾也。生熟口券,月给衣粮,费于兵者几何?而量珠辇玉,幸宠希恩,戚畹之费,则滥觞也。”没钱招兵养兵,钱用到哪儿去了呢?都被皇室和宫府建楼堂馆所,穿金戴银,慷慨赏赐,大肆挥霍浪费掉了。于此呼吁理宗持不息之心,采取节约措施,专供强军。
第四个方面,盗寇与边备。“虏寇之警,盗贼因之也”,外敌的入侵由内贼引起,如绍兴年间杨幺作乱洞庭湖,金朝指使伪齐将领李成进犯襄阳汉水,与杨幺相勾结,加重了边患。所以他认为,外敌不足畏,内贼也不足畏,“盗贼而至于通虏寇,则腹心之大患也已。”所以进犯淮、蜀的蒙古军在宋军的抗击下不能得逞,但驾舟如飞的东南乱民一旦成为蒙古军的向导,才是最可怕的。他还指出:内贼还包括一些朝官,他们忘掉军队的职责,在边境违法经商,弄不好就成了外敌向导,造成“一夫登岸,万事瓦裂”的后果,这就如同“肘腋之蜂虿,怀袖之蛇蝎”,是极其危险的。他呼吁理宗持不息之心,清除内部盗贼,以巩固边备。
论述上述四个方面问题,文天祥逐一列举不堪的现状,把原因都归咎于弊政,甚至是黑暗的朝政,他呼吁理宗依照“天行健”的法则,力行不息之道,不断改革创新,去弊求利,以图振兴。他按捺不住心头的忧愤刚正直谏,甚至严辞反诘了皇帝对答卷“勿激勿泛”的要求:
陛下乃戒之以勿激勿泛,夫泛固不切矣,若夫激者,忠之所发也。陛下胡并与激者之言而厌之邪?厌激者之言,则是将胥臣等而为容容唯唯之归邪?然则臣将为激者欤?将为泛欤?抑将迁就陛下之说,而姑为不激不泛者欤?
激者是出于对国家和陛下的忠心,陛下为何要厌恶呢?难道是要臣子也成为浑浑噩噩唯唯诺诺的人吗?这与其说是诘问,毋宁说是在振臂抗议了,大有士子从道不从君之风。
最后,他从总体上提出两个对策。一是“重宰相以开公道之门”,二是“收君子以寿直道之脉”,建议皇帝革除专制之法,把权力下放到三省六部,排除外戚和宦官这些狐鼠一类干政擅权,施行公道与直道之政,用人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通言路,从众议,以谋求“天下为公”、“万物之各得其所”的清明世道。
他倡言的公道与直道,就是公平正义之道,正直无私之道。
文天祥埋头疾书,如有神助,策对的第二部分,又一气写了五千余字。
搁下笔,文天祥把试卷通览了一遍,勾去几个字,加上几个字,改了几个字,颇觉满意,便合卷离开了考席。
此时是午后未时(13时至15时)。试卷要求千字以上即可,文天祥却写了万余字,且“不为稿,一挥而就”,且提前交卷,这足可见他才华横溢。同时,或也说明他准备得认真充分,要知道,大才子苏轼当年参加殿试前还曾写过二十多篇模拟策论文章呢。
这篇洋洋万言的《御试策一道》,文天祥直言衷论,酣畅淋漓地阐释了哲学、伦理和政治观,全文宏衍巨丽,明达卓识,精神旺健,一腔正气,充盈着担当的识见和勇气。
此策对既是劝谏皇帝,也是宣誓自己,宣誓自己的人生纲领准则。
他立誓法天地之不息,坚守信仰,不断挑战腐朽与野蛮,“独行其志,坚力直前,百挫而不折,屡踬而愈奋”。
“公之成仁取义,矢志于韦布弦诵之日。”他从此拉开了奋斗和抗争的序幕,走上风雨交侵险恶凄苦的人生之路,直到南宋灭亡,他在元朝的土牢里写下《正气歌》,为实现他的人格理想慷慨赴死。
他的试卷当然符合“切至之论”的要求。然而,理宗皇帝真的能“虚己以听”吗?文天祥的这篇《御试策一道》会有一个怎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