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牵引】我的这篇文章,是建立在孩子痛苦的基础之上。因为痛苦,也因为痛哭,所以更值得一看。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许多因素。这些因素,有些,看起来是好的。比如,小红花、奖状、大人褒扬的目光;有些,感觉起来是不好的。比如哭。而这感觉不好的,有时又恰似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健康与否。做父母的功课之一有时就是调匀这些“微量元素”。
十月某日,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儿郎,不期而至的一场哭,让我体会到个中滋味。在我看来,开哭、大哭到止哭,步步推进,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可称圆满。一场哭,恰似初春的一场小阵雨,转瞬间使天空晴朗了一片。而孩子也仿佛克服了内心的一些什么东西而轻松了许多。后,晚上睡觉时,已卧下就寐的他还抬起身来向我招呼、和我交流:“爸爸,你过来,我考考你,什么符号和‘一’相同?”
这场哭是这样来的。下班回家开门进屋时,我发现孩子卧在沙发上睡着了。他的姨妈说:“今天发了语文考试卷,春丹帷考了68分。”我翻起他书桌上的试卷,发现了试卷上的一些问题,并根据问题在头脑中准备怎样教育他对待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十几分钟后,他妈妈归家、做饭,饭好后,叫了一下孩子“春丹帷,快醒,今天有三门青蟹吃(她今天出差到了浙江三门县)。”在醒未醒时,春丹帷的情绪出来了。在没有任何兆头、在我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他的眼眶开始红了起来,身体也委屈着,细细的哭声也传了出来。察觉到新情况,我马上意识到一定是考试不理想、孩子要强心理(我小时候还不是这样过)起了作用,也可能是老师对考的不好的学生的批评仍在耳边萦绕后的后续效应。这时,我轻声细语对他说:“春丹帷,我们去吃饭啦,走,一起去洗手。”小孩在半拖半拉中不太情愿跟着我去洗手。要是往日,一句“洗手去了。”就行了。今天我帮他洗手,他这时哭的幅度降了一些,已由小哭变到仅微抽着身子。洗了手后,坐在饭桌上,他的头低着,枕着双手,持续着哭的状态。“让他哭一会儿吧!”我这样想道,“哭,毕竟是儿童的专利,能很好地化解问题的。”于是我们大人们开始吃饭。在吃的过程中,父亲叫一句、母亲唤一句,不间断地叫他吃饭,他仍伏在饭桌上抽哭,哭时大时小。其间,我拿着餐巾纸去给他擦了两次眼泪,并附以语言安慰。但哭仍顽强地持续着。再过一会儿,我感到他哭峰已过,就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把他再领到卫生间去洗手洗脸。边给他洗边教育:“快洗手,我们要吃饭。爸妈忙了一天,还回来给你做饭吃,你快吃就行了。”
洗手洗脸后,到饭桌,他仍伏着,仍哭。面对持续的哭,我得采取新的行动。于是我离开饭桌,拉着他的手,将他带到卧室里,把门一关,半抱着他,让他把头伏在我的肩膀上,让他哭,并手拍着他的后背用身体语言安慰他。在他哭时,还变着不同的话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没关系,哭一下就好!”当我感到他真的是哭峰已过时,我加大教育的力度:“爸爸知道你考试,有些没做好,没关系。爸爸小时候也做错了许多的。考试就是让我们发现我们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的。发现不会做的,抓紧学一下就行了。”这时,孩子开始试着发声了。最终朦胧吐出:“动画片”。这意味着问题的转机,我暗测儿童心理:“这不过是为了转移其内心的不快、隐蔽其不快的真正原因罢了。”看不看动画片不过是小问题,考试成绩不太好所带的压力才是哭因。有了“动画片”的声音,我就知道我的安慰起了作用。于是我让他打开电视,在选择频道中,不断和他进行语言交流,并说:“看一会,就得吃饭,还有家庭作业要做。”不知不觉间,哭没了。一场哭就这样顺利滑入了尾声。于是让他看了一会电视,再去吃饭。到他重新走到饭桌边吃饭,他已基本恢复常态了。开始和他妈妈说话并且话越来越多。小孩吃饭的问题不归我管,于是我的陪哭、陪看电视的任务就完成了。
一场哭就这样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其实我知道,这不过是男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心理事件。我知道,当他长大后,他是不会记得这一场哭的,但我知道并将记得,当他哭得最厉害时,我真想发火。在心里我用这样的意识来压火:好父亲的责任是不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