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7400000001

第1章 自序

一个幽灵,雅号叫“绣虎”的幽灵,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天空徘徊。三国时期被建安文坛誉为“绣虎”的曹植,其绣,谓之文采华美;其虎,谓之才气雄杰。

我小时候就听说,这个人的故事与一首诗有关,我生长的这个地方发生的一些故事也都和这首诗有关。还是牙牙学语的孩提时,我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就会背咏《七步诗》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这首诗早已家喻户晓,老少能详。看似童谣一样通俗简易的诗句,字里行间流淌的却是人间热血。人们为这首兄弟相煎的诗洒下太多的情感和眼泪。其影响之大,远远超出诗的本身。这首刀斧下的七步成诗,一字一句都是从他那双眼睛里碰落下来的泪、血与烈性的火,都是从他内心深处舔抚着被啮咬过的伤痕独对天空和大地的倾诉!它即是曹植生命的写照,也是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折射,更是对人类生存与毁灭的痛彻揭示。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载入史册的文化名人着实不少,但以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的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常被人们景慕成典者屈指可数。譬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会想到《论语》想到孔子;譬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会想到《离骚》想到屈原;譬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会想到《史记》想到司马迁……而说起曹植,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七步诗》,想到《洛神赋》,想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白马篇》,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曹植以自己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全部心血的结晶和生命的写照告诉人们:历史可以生锈,唯有风骨长存。能把千钧历史撬动起来浸润万民心中的,只有文学的力量。

《大清国一统志》记载:三国魏曹植墓,在淮宁[1]县城南三里,魏封陈思王,魏明帝钦定墓名“思陵冢”,实为思王衣冠冢。令人惊异的是,曹植墓却是四座坟冢,自城南三里槐花岗由北至南依次排列,距南关门正四里,故称“四里冢”。也许是一种巧合,“四里冢”其实是“思陵冢”的谐音。但当地人似乎并不理会魏明帝曹睿为其叔钦定的墓名,“四里冢”依旧被周边豫、鲁、皖、苏的民众一代一代高亢嘹亮地叫着流传下来。

说来也是一种天造地设的缘分,我的出生地就在四里冢南面一个古镇,不管进城逛街还是上学,都要路过四里冢。远远望去,四座坟冢宛若矗立于平原的山丘,气象峥嵘,且总又觉得那山丘茂密的槐树丛里有一双眼睛闪烁着,无时不在注视着你,注视着这周遭的一切。即使到了十九岁那年我投笔从戎,步入军旅,这种魔幻般的感觉也如影随行。启程那天,当满载新兵的卡车驶过四里冢时,我和战友们怀着对曹植极大的崇敬,向他致注目礼,颇有几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感怀。

有心想为他写点什么的念想已存心中多年,这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觉得我和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缘分。知道或者熟悉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要了解一个死去千八百年的人,似乎并不困难,这主要是看你对他的真正了解和喜欢程度。千百年来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这么热爱曹植,有那么多的文豪大家评说曹植,我极力想探究一下缘故。当然,像曹植这样一位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古往今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必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常人不具有的特质,让人很难定性,所以成为人们话头的范本,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解读他,这会让人看到无数个自己想到的不同形色的曹植。但是我想,对他的人生做悖乎历史真实的臆断或一孔之见,都是徒劳无功的。自魏晋以来,有关曹植作品的学术文论繁多,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曹植的生平传记,已有晋人陈寿著《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作千余字记述,后有裴松之对本传作注引,其文字也不过万言。这似乎为后人留下太多的填补空间,曹植之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品评不尽的话题,多是为他卓越的才华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而津津乐道,各持己见,但对于他浸透诗行的血泪和心灵史,深究者又有多少呢?

就说《七步诗》吧,因此诗不见魏志本传,有人疑是附会,并非曹植亲作。提出这种“疑信难决”的可信度是什么?是权威还是历史?曹植为何“维系了千载的同情”?曹丕又为何“膺受了千载的厌弃”?《七步诗》除了揭示兄弟“相煎”的悲剧之外,又告诉了人们什么?那只操纵燃萁煮豆的幕后之手究竟是谁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当皇帝,在曹植眼里曹操是怎样的一个父亲?煮酒论英雄,曹植对三分天下的见解为何直言最强者并非父王?曹操兵败赤壁为何被曹植看出端倪?他对韬光养晦的司马家族为何一直持有警惕的目光?

曹植对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和五大良将各有怎样的看法?曹操让贤士邯郸淳去与曹植纵论世事,邯郸淳出来后为何连声赞叹曹植是个“天人”,向曹操建言把他当作“最可定大事者”?

太子位之争,曹操为何长达十年未决?被古人评说“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曹植,为何令人痛惜地败给了“御之以术,矫情自饰”的曹丕?曹植与曹丕皆在“用术”而“相欺以诈”吗?曹植的用术是什么?曹丕的用术又是什么?聪明绝顶的曹冲为何会突然得一种怪病而亡?“黄须儿”曹彰又为何吃枣暴毙?

“司马门事件”是曹植酒后闯祸,还是他对权贵的一种挑战?他真是醉了,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饮酒不节”是因为他更清醒地看透了威权下的阴谋与罪恶?

曹植领命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去援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他为何在这个生死关口偏偏喝得酩酊大醉?曹丕携甄氏为他饯行,将其灌醉是何用心?这其间的堂奥被五百年后的李白在《将进酒》里揭示得酣畅淋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对曹植的叹惋抚慰,还是对施术者的戏谑嘲讽?

曹操弥留之际为何急召曹彰前来见他?又为何将立世子的手谕特意写给曹彰?曹彰对曹植泣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曹植为何不与曹彰联手主位,而把难得的一次大好时机拱手让出?还有明帝曹睿御驾亲征长安,忽染疾而亡,朝臣议迎曹植为帝,而曹植又为何拒不出山,把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断然放弃?

以《七步诗》为标界,成为曹植人生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围观者在他七步成诗的举步间,看到的是怎样一双悲悯天下的眼睛?血与泪的凝结,情与思的辐射,酒与剑的狂放,又有谁能听懂那是他灵魂啼血的足音?

在中国文坛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洛神赋》中的洛神是神还是人?它真是传说中曹植与甄氏最凄美的“叔嫂恋”吗?或者像有人评说的那样,是曹植“风流逸事”的真情告白?在这个“红颜祸水”的女人身上藏匿着多少曹氏父子间的爱恨情仇?她被曹丕赐死时道出了怎样的忏悔和加害曹植的奸计?随之她招致的又是怎样的凄惨命运?

《白马篇》是曹植对功成名就不懈追逐的最后寄寓吗?但是,是历史没有让他如愿?父王曹操没有让他如愿?曹丕、曹睿父子没有让他如愿?说到底还是曹植自己没有让自己如愿?他倔强地倒下的躯体内,流淌的还是王者的血液、王者的风范、王者的期待吗?

……

这一切一切,都需厘清历史的脉络,拨开重重谜团,以舍下苦力的劳作和披肝沥胆的求索,突破故纸堆和文字的局限,让人们看到一个从云里雾里走出来,走在坚实大地上的主人公。然而,面对一个沉睡千年的旷古奇才,我概不敢悖乎真实、超乎历史而夸大其说,妄加描绘,我只能沿着他走过的人生历程作一次生命轨迹的探幽,把活现于我心目中的曹植忠实地告诉人们。

故此,诚掬著名剧作家、史学家郭启宏先生语:“借来三曹事,寓我一家言。”不吝金玉。是为序。

同类推荐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以慈禧外代表的守旧势力面对国家的衰落,不仅不想方设法及时补救,反而盲目自大、阻碍进步。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慈禧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心要效忠慈禧,但是国家的苦难局面让他深知慈禧的治国理念必将误国。在当京官期间,他一身正气,维护国家利益,深受慈禧欣赏;担任封疆大吏后,他转而全力进行现代工业建设,尤其是在武汉期间,他建起了在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基础。他的努力,对于缩小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有着积极意义。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着眼于张之洞的工业建设成就,体现“实业救国”的理念。
  • 华罗庚

    华罗庚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华罗庚》深刻地描述了他坎坷和奋进的一生,及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沧桑。
  • 皇太极传

    皇太极传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本书作者在详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将皇太极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公孙世家的传说

    公孙世家的传说

    一仙坠落,产子源大陆。万物皆有因,一切因果难说破。混元大仙传功走火入魔坠落地间产子,并命其子造混元霞殿。公孙姬因爱慕不成,铸烈焰刃逾陆,来到由源大陆分裂而成的诺伊亚大陆……十种天赋,四个种族。一个落魄家族,一位神奇少年的崛起之路。
  • 冷酷王妃的妖孽帝王

    冷酷王妃的妖孽帝王

    她被至亲之人拿去做交易,一念俱灰。她一个药罐子、无颜草包女,被亲生父亲丢弃,母亲由于不舍得,把她交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调理身体,学习医术和毒术。当24世纪第一杀手韩玉颖灵魂进入后,倾国倾城的容颜、才高八斗的学识、聪明绝顶的头脑......这些都是她的代名词。她发誓:重活一世,她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连亲人都可以背叛,其他的就更有背叛。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他,冷酷帝王,妖孽绝色,武功高强......他曾说:我不会爱上任何人,世间没有一个女子配得上我。直到遇见她,他仿佛看见了另一个自己。他发誓:生生世世只爱她一人。
  • 我的末日大导演

    我的末日大导演

    “我只看过电影,更不是演员。但在这末世,请你叫我导演”“我不是灯光,更不会摄像。但是我录下来的,都是末日的景象”“我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叫00463。”“别人的末日,我的电影取景场……那边的丧尸,脖子再歪一点,这是最后一次啊。再不听话,我就把你脖子。拧下来!”
  • 星河帝仙

    星河帝仙

    三千世界修行路,成仙路上故人稀,浴血奋战万骨枯,一路高歌欲问仙。
  • 史上第一狂妃:邪王盛宠

    史上第一狂妃:邪王盛宠

    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变成云府最受宠的小公主。五岁时家中突生变故,父亲拼尽全力将她送往另一个大陆。从此,她成为了慕容府的养女,却因不能修炼成为大陆上臭名远扬的废物小姐。哼!废物?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韬光养晦这个成语?当她初露锋芒,亮瞎众人狗眼。她惊才绝艳,腹黑强大。一路走来,各方强者以她为尊,那些原本看不起她的人对她摇尾乞怜。且看她一步步如何写下属于她的盛世传奇!
  • 修真教科书

    修真教科书

    江子齐很倒霉!身为“仙道教科书”之称的他,带着一堆顶尖仙法,却一头撞进玄幻世界。没事,我有超过万年的修仙经验,顶尖仙法无数。抱歉,我们玄幻时代不讲修仙!那说好的退婚就送老爷爷?抱歉,单身狗没资格得到退婚的机会,您可以到那边取号,预约一个跳崖的名额。江子齐懵逼了!穿越没有金手指,想要待遇靠自己?这剧本不讲道理啊!
  • 十二月的约定

    十二月的约定

    文涛在自己经营的公司刚开完会,走进办公室,正准备在抽屉里找与客户签的合同的时候,突然翻到了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是他和王娜照的,突然让文涛回想起了以前学生时代的生活……
  • 五(2)班的那些事

    五(2)班的那些事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读者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古剑奇谭之古色生香

    古剑奇谭之古色生香

    蓬莱大战时,苏苏化为散灵逝去,晴雪踏遍万里山河,终没找到他的仙灵,却因心有执念一直住在苏苏谷,辗转时光,已是900年后。晴雪意外同苏苏一样面貌的宁致远相遇,但他却说:我不是苏苏!而晴雪不以为然,次次为他受伤,使他倾心..然,次次的阻绕让幸福快速终结。大喜之日,新娘不是晴雪?她将悲伤掩映,笑中抹泪。突然光芒四起,笼罩整个世界,婚中断...真正的风雨才刚刚溅起…苏苏能否忆起晴雪?与其携手?重踏逆袭之路,只为再次拯救苍生?(本书为小雅原创,请勿抄袭和模仿)
  •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