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7100000007

第7章 雪中送炭(1)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这是1952年的北京大学校歌。北大在蔡元培时代和胡适时代有过三首校歌,此为第四首。马寅初出任校长后先做两件事,一是请毛泽东书写校牌,二是负责创作这首校歌。因刚刚从红楼搬到燕园,又名《燕园情》。从“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到“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既概括了北大的光荣历史,又抒发了“让中华震惊世界”的壮志豪情。

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1926年也就是江隆基正在北大读书的那年,燕大从城内搬迁到燕园,除对原有的古建筑作了很好的保护修缮外,又陆续增加了一些教学设施,代表作当属静园六院。该建筑位于未名湖之南,品字形布局,老式砖木结构,灰顶红色小门,石砌虎皮矮墙,各种树木参差交错,青藤环绕,是幽静典雅的读书之地。天津解放之后,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关键时刻傅作义将军果断宣布起义,北平因而和平解放,城内城外的重要建筑诸如故宫、燕园等都毫发未损。北平改名北京,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就在这首燃烧着青春激情的歌曲声中,江隆基踏着未名湖畔的幽幽小径,走上了新北大的领导岗位,开始了他新的人生之旅。在此之前,他自认是“革命家办教育”,从现在起他要做个真正的教育家,或者说是“教育家干革命”。

1949年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规定:“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江隆基亲自参加过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回西北后作过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

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始于1950年。这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髙等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拿出《大学组织法》讨论,其主要内容是模仿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有相当一部分代表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起初学日本,后来学美国,而美国的又源于英国。英美式的体制特点是在一些大城市里多所综合性大学并存;而苏联模式是在一座中心城市只设一所大学,其他均为专科性学院,当时全苏联只有三十三所大学,而学院已达八百多所。我国的老教育工作者大多接受的是英美教育,对苏联模式很难认同,认为照此调整会使两种模式的冲突更为突出,会留下许多后遗症,甚至还有更尖锐的意见。所以这个“组织法”虽然下发到各高校,但会议后并未得到应有的贯彻和实施。

1951年国庆前夕,应马寅初的再三邀请,由北大、南开两校发起,邀请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作了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的长篇报吿,报告分七个部分,长达七个小时。以这次重要报吿为契机,全国的高等学校才开始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

江隆基自然知道这些精神和全过程,所不同者,在此之前他领导的是教育资源相当薄弱的西北地区,现在是北大。暑假期间,已将清华、燕京还有辅仁几所大学的文、法、理各专业调整到北大使其成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而将北大理工科的一部分调整到清华使之成为多科性工科大学;一部分如医学、地质等分出去另立专业学院,很快地,便有了医学院、地质学院、航空学院、石油学院、钢铁学院、邮电学院、外语学院等八大院校。当时北京以大学冠名的,只有北大、清华、北师大和以原华北联大、华北大学为基础新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四所,其他都是学院。这些高等院校大都建在市区北郊,因而又有了新的海淀区。清华的教务长周培源调任北大教务长,北大原教务长曾昭伦调任教育部副部长,周到北大也不满一年。随之而来的还有清华冯友兰、燕大李汝祺等一批知名教授。由于几所大学的渊源不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互有差异,教师的学术派别和思想状况也比较复杂。江隆基认为,如何做好团结工作,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是办好新北大的首要问題,所以他在征得马校长同意后在欢迎大会上讲了三条,特别强调了学习和思想改造。

思想改造运动是毛泽东1951年10月23日在全国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接着中共中央发文指出,思想改造运动的目的是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清除学校中的反动遗迹,使全国学校都逐步掌握在党的领导之下,并逐步取得与保持其革命的纯洁性”。在全国开始“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后,又两次发文指出,“资产阶级思想在极大多数学校现在仍然居于实际的支配地位”,因此必须“揭发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从而确立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权”,要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在群众斗争中洗洗澡,受受自我批评的锻炼,拿掉架子,清醒谦虚过来”。“每个教师必须在群众面前进行检讨,实行‘洗澡’和‘过关’。”江隆基是了解这些文件精神和运动要求的,也了解在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把思想改造运动搞成了人人过关的“洗澡运动”,还有所谓洗“大盆”(全校)、“中盆”(全系)、“小盆”(教研室)的创造。他是经历过延安整风和其后的“三查”运动的,深知运动中过激的做法会造成对人格的极大伤害,带来难以弥补的后遗症,所以他把这次运动严格地界定在“思想改造”的范畴之内,即进行思想清理而不是政治清理。思想清理就是通过学习提高觉悟认识;通过自我检查改变自己,达到适应新政权、新时代的要求。有这样的指导思想作基础,北大的思想改造虽然也称之为“运动”,但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绝无后来那样谈“改造”色变、提“运动”心跳的心理压抑,相反倒是大家乐意接受、欣然参与的事情。

北大党组织解放后从地下转为公开,1951年成立党委。但党员人数少,大多是解放前学潮中加入地下党的学生,如胡启立、王学珍、杨传伟、文重等,基本分布在党政工团部门。教师队伍中党员更少,中文、西语、俄语三个系的党员人数才够成立一个联合支部。这些年轻的党员干部熟悉学校情况,能联系群众,工作热情,有朝气,但思想水平、工作经验与江隆基这样的老干部比起来,却有很大的差距。校长马寅初、副校长汤用彤都是民主人士,教务长周培源、副教务长侯仁之、严仁赓都还不是党员。江隆基到任后,成立了党的核心小组,亲自担任组长,负责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运动。

江隆基是第一个从延安来北大的干部,周围是一批年轻的地下党员和在旧社会生活多年的老知识分子,以这样的队伍,既要按中央的要求搞好思想改造运动,又要按教育部的部署完成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系统性改革,其难度、其困难可想而知,他一再讲:“北大的改造,对我是一件陌生而崭新的工作。”

以“革命家办教育”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江隆基在认真分析了新北大的种种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认为解决之道首先是抓学习。学马列著作,学中国革命史,学《矛盾论》和《实践论》,辅之以辅导报告、社会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团结,建立对新中国的信任感,树立教学改革的坚定信心。北大教师中民主人士多,许多还是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如周培源又是九三学社的副主席。他把这些各党派(包括共产党)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每两周学习一次,又称“双周会”。对行政部门的党员干部要求更高,每周学习一次,但遇“双周会”时与老同志一起学习讨论。

为配合中国革命史的学习,江隆基主动承担了《矛盾论》、《实践论》的辅导任务。这个课题他以前多次讲过,但那是在延安和西安,现在是在最髙学府里面对最有学问的教授,所以他准备得格外认真。每日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夜深人静的时候,将原来的讲稿推翻,一字一句地重新写起。轮到他讲课时,都由马老主持会议,每次都是用“现在请江先生给大家演讲”这样的话作介绍。满腹经纶的马寅初在待人接物上有自己固定的一套,非正式场合,称自己谓“兄弟”,称对方谓“先生”,请某人作报告都说成“演讲”,不用“报告”一词。这种称谓关系是北大的传统,大概并非马寅初始。一位在北大当过多年领导的老同志到老不习惯,说“北大这地方就是怪,见我这样的干部叫‘先生’,叫我老伴‘夫人’‘太太’,别扭着哪!我一直想不通,叫‘同志’多好啊,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嘛!”

江隆基也不例外,也经历了由“同志”到“先生”的适应过程。他是党的核心小组负责人、副校长,但下属们都叫他“江校长”,老教授们仍叫他“江先生”。马老称他“先生”并请作“演讲”,无疑是将他放在学者教授的位置,这使本来就够严肃谨慎的江隆基更加谨慎严肃起来。马老耳背,偏偏要搬凳子坐在讲桌一侧,边听边做笔记。听到生动处、感兴趣处,往往带头高声喝彩,击节叫好,弄得江隆基有些窘迫,耳根燥热,但由此也锻炼了他的学识和胆识,感悟到了一种人格的力量。

辅导报告涉及国家领导人的都由马老出面请。一次请李富春副总理作经济建设的报告,马老在介绍时“李富春先生”“李富春总理”地绕了几遍,竟说成“李副总统”,逗得李富春哈哈大笑,全场也以笑声代替掌声。何干之是华北联大的教师,专门研究中国革命史,到人民大学后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共党史教研室,是党史学科的奠基人,曾是江隆基的部下,由江隆基请来作了一场中共党史的专题报告。这场报告效果非同凡响,一些老先生评价是“茅塞顿开,豁然一亮”。

上次读原著或听报告,下次必定讨论。讨论会都是畅所欲言,生动活泼,不分党派,不分老少,人人都有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不乏争论,不乏谈笑风生,也不乏诙谐幽默。

某日学习,适逢周培源、冯友兰、侯仁之、翦伯赞、朱光潜、李汝祺等一批教授从基层视察回来,他们大都是政协委员,又是校系两级的负责人,这次学习会就变成了谈心得体会的座谈会,由江隆基主持。与会者心里都有话要说,但还是公推周培源首席发言。周先生是个做学问和做人都很严谨的人,便拿出一份《光明日报》清了清嗓子说:“我给《光明日报》写了篇文章,题目叫《批判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先念一下,然后谈谈这次视察的体会。”

于是念报纸。座谈会气氛显得呆板沉闷。念过几段,马老有些沉不住气,朗声笑着打断说:“周先生别念了,报纸都看过了,兄弟也给《光明日报》写过一篇,把新中国的成就分为看得见的成就、看不见的成就和想不到的成就三种,就用这个作标题,不知诸位看了没有?里面写的全是我见到的事实,生动不生动?周先生你就讲几件下面见到的事实吧,要干货,要生动的。”说着把目光投向江隆基,“我看咱们今天的讨论就讲故事,凡下去过的先生一人讲一两个故事,好不好?”

江说:“这样很好,生动活泼,理论也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嘛。”

于是开始讲故事。周培源先讲了一个,他到东城化觉寺访问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回族妇女。一天半夜下起大雨,满街是齐膝的洪水,涌进比街道低的化觉寺,眼看几十户居民受淹。连续高温突降暴雨,居民们都睡得很实,并无觉察,而这位回族妇女因为拉痢疾睡不成觉,发现水情后挨家挨户将人叫醒,组织大家救灾,避免了水淹。他说:“这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为了群众的利益,不顾自己有病的身体在雨水里蹚来蹚去,可见她的觉悟提高很快。”

冯友兰讲了他在郊区农村的见闻。他去的那家老两口有三个儿子,解放前穷得叮当响,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现在一个儿子在工厂当学徒,一个在车站当搬运工,一个帮他爹种地。家里盖了新瓦房,桌子上摆着大座钟、收音机,院子里停着一辆自行车。他和老人正在座谈时,当搬运工的儿子回来了,也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小伙子长得很帅,穿新棉袄,系红围巾,车把上还挂着两包点心,说是孝敬爹妈的。见有客人,打开就请我们吃。这位哲学家感慨地说,“一个农民家就有两辆新自行车,大家想想这变化!”

“我去的那家还多,五个儿子一人一辆。”地理学家侯仁之插话说,“那家老头儿旧社会拉了二十多年骆驼,苦死累活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去年盖了新房,儿子下地劳动,一人一辆自行车,一双新胶鞋。晚上都去扫盲班识字、学习,打手电筒照路。农民上路打手电,这怕是几千年来做梦也不曾梦到的吧。”

同类推荐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自幼就怀有崇高的理想,她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唯一的愿望。为了这个夙愿,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护理事业。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 慈禧全传1

    慈禧全传1

    叶赫那拉氏乃是满洲的古老氏族之一。其祖先可以追溯至贝勒杨吉砮。杨吉砮的女儿于1588年嫁给努尔哈赤,即满族统治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大清皇帝的直系祖先。杨吉砮屡屡率部侵袭明朝的统治区域,但1583年他不幸于奉天战亡。
热门推荐
  • 独绝焚后传

    独绝焚后传

    25世纪星际顶尖特工杀手·变种人夜罗,意外穿越,在异世重新崛起的故事!生存。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畏惧死亡?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迷惘,我们惆怅,我们过于渺小。当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选择?宇宙的终极之美与人性的伦理道德针锋相对,即便微尘如我,也要在那万千沧桑的至极深渊中流唱残歌;哪怕是飞蛾扑火,也愿目睹幻灭的惊心动魄。直到深渊最底层的毁灭力量悄然苏醒,而生存的意义,就在于选择!
  • 高冷总裁甜宠妻养成

    高冷总裁甜宠妻养成

    十三年前,她八岁,他十六岁。他救了满身是血的她。从此这个娇俏可爱的女子,入了他的心,入了他的肺。纪如月,被蔺墨尘圈养在城堡里宠溺了十三年,无忧无虑地成长,只做他身边快乐的小公主。冷酷无情的蔺大总裁,那颗冰冷的,被那个他救回来的女孩温暖着,深深地沦陷,从此他温柔只为她一人。他们是彼此的唯一,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宠妻养成的故事,高冷总裁甜宠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魔龙傲游大都市

    魔龙傲游大都市

    但在这异国的土地上,他抬头望着远方,人都有思念之情,他也例外,主角回国以后带兄弟朋友一起搞得江湖一锅乱,一次意外的...令主角...先保密!大神们看下去就知道了...神马清新小妹,麻辣女警,可爱温柔的老师姐姐,护士,,一切的一切都在魔龙龙都市中,来吧大神们。支持下小鱼的处男之作
  • 藏剑山庄三少爷

    藏剑山庄三少爷

    血雨腥风再起!藏剑山庄不会武功的三少爷带着他的侍女离家出走了,传闻其掌握着一个事关江湖命脉的大秘密,得之可得天下!江湖各大势力蠢蠢欲动,藏剑山庄死敌七杀门率先动手,接着五毒、百花、剑仙门等也不安分了起来,还有神秘势力介入,如此情急之时,我们的三少爷还在撩妹,漂亮丫鬟、将军千金还有投怀送抱的师妹师姐!
  • 王爷,王妃很淘气

    王爷,王妃很淘气

    这篇文文是男女都强的,咱们的女主角是全能的哦,做饭、用毒、医术、武功、颜值什么的都是杠杠的!!!咱的男主角也不是盖的,颜值高、温柔、体贴、痴情(话说,男主角只对女主角体贴。)“王爷,王妃去青楼了,她说那里的人可美。”小厮战战兢兢的说。椅子上的邪魅美男笑了,笑的可渗人。“玖月晓,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宫陌风指着某女屁股后面的一群美男,撩人的眼睛危险的眯了起来,某女狗腿的笑笑,抱住宫陌风的胳膊,撒娇的摇了摇,然后撇清关系,“他们跟我没关系,真的!!!我保证!!!”“哼!”某男傲娇的转过了头。欢迎大家来看看,好看好看哦!!!!!
  • 陌上江湖摘青萝

    陌上江湖摘青萝

    此文又名《少年,你中二了吗?》《豹女寻爱记》《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复仇记》青萝是在豹窝里长大的,自然这胆子比吃了豹胆还大。青萝从来都是个惹事精,轻则就和几个师姐师兄师弟师妹什么的斗斗嘴;重则就踩踩草坪破坏小花,这小日子过的还挺惬意的听说后来青萝一个人就把玄机宫的弟子埋了,抹了抹泪花,就下江湖去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反派的故事:中二领袖患有短暂性离魂症的天才少年陌九,江湖人称白衣公子,有诗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时而呆萌时而毒舌但对剑术痴迷的官二代墨夷空粉衫采花贼宋安卿,貌美如玉,江湖人称粉面书生当他们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另外某女提醒:本文纯属恶搞,如有雷同请见谅
  • 无巧不成宠

    无巧不成宠

    林瑶发誓她这辈子最后悔玩的游戏就是大冒险。整人不行,反整一把,偏偏那男人还在临走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拉着你不肯放。乔以烁:“妹子别跑啊,你男朋友掉了。”楼主:才认识一天的高富帅让我跟他回家见父母怎么破?!
  • 神魔动乱

    神魔动乱

    夺天地造化,于人体内诞生,可衍化控火、控雷、飞天、遁地等神能,称之为祭灵……少年自荒域降生,同僚仅能觉醒废祭灵之际,他却骤然崛起,演化神秘祭灵混沌轩辕鼎,入密地得斩剑,口吐‘滚’字真言,剑击长空,威震四方,神魔动乱!当然,他得时不时抵挡一下体内祭灵散发的无尽兽欲气息,以及身旁嫣然一笑的国色天香……老书《收妖大师》已完结,书友群:183241948,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 欲与温酒不遇你

    欲与温酒不遇你

    裴西洛在刚开始的时候误以为李承垣就是她的一生,遇到顾洛卿才知道两个人无论错过多少次都有可能,因为命中注定,也可能是因为他陪她那么久,从一叶到知秋,从须臾到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