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5800000005

第5章 风华正茂(3)

第二节 山东头名秀才

一 县府道三试第一

蒲松龄的父亲连秀才都没中,把金榜题名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蒲松龄长子蒲箬在《清故显考、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柳泉公行述》中说:“先父性慧,经史皆过目能了,处士公(蒲槃)最钟爱之。”聪慧的蒲松龄成为父亲最寄予功名期望者。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中国古人信条。

宋真宗写过《劝学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劝学文》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座右铭,表面是劝学格言,其实是“官本位”教育权威性表述。读书才能做官;做官才能得到金钱、利禄、美女。后人将《劝学文》浓缩为三句话: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

“唯有读书高”,说穿了,是唯有做官高。古人认为,人生最大喜事莫过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就可做官,做官就有一切。

高官厚禄的诱惑,使千百年间读书人千军万马挤上求仕的独木桥;

高官厚禄的诱惑,使许多有才能的读书人在八股文中沉醉终生烂如泥;

高官厚禄,使部分读书人成为既能为国建功立业,又能写诗作赋、著书立说,如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式“文章太守”;

高官厚禄,也使另一些本来颇有才能的作家变成专门歌功颂德的“台阁诗人”,如明代“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和李东阳;

求高官厚禄不得带来的失落,或本能地与取士制保持距离,使一些读书人对这个封建社会基本制度拿起批判武器,最突出的,莫过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

从隋文帝开始,统治者为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建立分科取士制度,后称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做选拔官员主要依据,为每个读书人带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希望。唐代承袭隋朝制度并发展为进士科和明经科。宋代更加完善,形成县、省、殿三级考试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考试形式逐步完善了锁院(考试人员与外界隔离)、糊名(考生名字密封)、誊录(专人将答卷抄录后再评阅)等系列保密措施。

清朝统治者本是游牧民族,进北京后,善于吸取历朝统治法术,将科举作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手段。顺治二年(1645),蒲松龄五周岁时,清朝廷下令开科取士,有人作诗讽刺明朝遗老遗少应清廷考试:

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下首阳。

家里安排新雀顶,腹中打点旧文章。

当年深自惭周粟,今日翻思吃国粮。

非是一朝忽改节,西山薇蕨已精光。

“夷齐”指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是挖苦曾生活甚至任职明朝的士子。蒲松龄在“本朝”长大,自然不受这揶揄。

清代科举沿袭明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为“台阶”,中状元最光荣,形容为“独占鳌头”、“一登龙门”、“大魁天下”。做状元并被皇帝招驸马,多半要从传奇戏曲里找了。

科举考试文体为八股文,考试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有固定行文和书写格式。文章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有严格字数限制。必须是“代圣贤立言”之作,要揣摸圣贤口气写作,思想上对圣贤亦步亦趋,形式上绳捆索绑,是束缚创造力、想象力的文体,但读书人舍此,永远无法进入官场。

科举制是否一定阻止大文学家出现?却未必。苏轼、汤显祖、王安石都是进士“正途”出身,汤显祖还是八股文高手。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张九龄、陈亮、文天祥、杨慎、康海……都是状元。进士兼作家名人中,除唐传奇作者外,几乎无小说家。这似乎说明,八股文与诗文相近,与小说离得远。至于唐代为什么出那么多写小说的进士,是因为当初他们把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唐传奇,做“行卷”、“温卷”向有地位的官员投送的结果。《集异记》写王维向公主交“温卷”受到提拔。《唐摭言》写杜牧参加礼部考试,以《阿房宫赋》向国子监博士吴武陵行卷,得到赏识。两位载入文学史的唐代大诗人都通过“行卷”、“温卷”得到有权势者赏识,顺利取得功名。

蒲松龄迈进科举之门时,著名诗人施闰章到山东做提学道。清初文坛盟主王士禛对清初诗坛有“南施北宋”之说。“北宋”即山东莱阳宋琬;“南施”即安徽宣城施闰章。施闰章,字愚山,著有《学余堂集》《矩斋诗话》《矩斋杂记》,写过不少好诗。如《浮萍兔丝篇》写战乱中,有个山东士兵与妻子失散,就抢个民妇带着南征。路遇一人,站在路旁盯着他的后妻看,凄惨地说:“这妇人是我原来的老婆啊!我们夫妇缘分已断,我已另买妻子,咱们两家见见面,从此分手吧!”一见之下,山东士兵发现,对方买的妇女竟是自己原来的妻子。两家四人抱头痛哭后,交换妻子分手。这首叙事诗写战乱中百姓夫妻不能自保的悲惨遭遇,委婉动人,在清初描写人民疾苦的诗歌中占重要位置。

关心人民疾苦的大诗人做提学道,留下不少爱才如命的佳话。

据蒲松龄记载,有个名士参加考试,试题是《宝藏兴》,意指宝藏在山间,名士却误为水下,洋洋洒洒写下去,要交卷时,才发现审错题,自知肯定落榜,就在卷末写首词自嘲:

宝藏在山间,误认却在水边。山头盖起水晶殿,瑚长峰尖,珠结树巅。这一回崖中跌死撑船汉。告苍天,留点蒂儿,好与友朋看。

不料,施闰章看了文不对题的答卷和自嘲词,分外喜欢,不仅大笔一挥取中这考生,还提笔和了首词:

宝藏将山夸,忽然见在水涯。樵夫漫说渔夫话,题目虽差,文字却佳。怎肯放在他人下?尝见他,登高怕险,那曾见会水淹杀?

考生自嘲张冠李戴,肯定没希望考取,只能留话柄让朋友开心。提学道却认为考生虽题目审错,文字却花团锦簇,既然水写得好,何以见得不会写山?岂忍心让才子落榜?……爱才的学官对考生简直是救星!

顺治十四年(1657)蒲松龄好友张笃庆参加秀才考试,《厚斋自撰年谱》记载了济南道试情况。

施闰章宣布:除完成八股文外,有诗赋特长的考生,许各展所长。

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六岁的张笃庆大胆求宗师命题。

施闰章命以《画牛》为题。张笃庆挥笔立成,上呈提学道。

施闰章读罢,十分高兴,当即告诉张笃庆“你中秀才了”(“面许采芹”)。

顺治十五年(1658)秀才考试,成为蒲松龄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全县第一!府考第一!全省第一!

宗师施闰章主持道试。试题是《蚤(早)起》《一勺之多》。

蒲松龄《蚤起》“首艺·起讲”写道:

起而蚤也,之计决矣。夫齐妇之起,何以早也?惟良人之故。尝观富贵之中皆劳人也,君子逐逐于朝,小人逐逐于野,皆为富贵也,至于身不富贵,则又汲汲焉伺候于富贵之门,而犹恐其相见之晚。若乃优游晏起而漠无所事者,非放达之高人,则深闺之女子耳。

寥寥数语,把追名逐利者的丑恶嘴脸精彩描写出来。对世情刻骨而尽相的描写,有点儿像明代小品高手宗臣的《报刘一丈书》。

施闰章兴奋地写下评语:

首艺空中有异香,百年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之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

施闰章欣赏对世态栩栩如生的描写,认为蒲松龄把一时富贵之态活灵活现在“蚤起”二字上。他欣赏蒲松龄绝不呆板委琐的文笔,认为,读这样的文章可以让人高兴得甩着胳膊玩去!

十九岁的蒲松龄在科举考试中旗开得胜,一路顺风,《淄川县志》留下这样的记载:蒲松龄县府道三试第一,“文名籍甚”。

蒲松龄恩师施闰章断案故事成就《聊斋志异·胭脂》。少女胭脂喜欢书生鄂秋隼,邻妇王氏要为二人牵线。不久胭脂之父被夜闯其宅者所杀。胭脂认为是按约定来相会的鄂生所为。县官将鄂生屈打成招。知府吴南岱断定杀人者是假鄂生名前去调戏胭脂的宿介。宿介向宗师鸣冤,施闰章看到宿介的申诉说:此生冤也!此案李代桃僵,李代为误,桃僵亦屈,凶犯另有其人。施闰章采用心理战术,令杀人真凶毛大落网,眼看要斩首的宿介得以生还,胭脂与鄂生婚事被有佛子之心的提学道成全。

《胭脂》“异史氏曰”:

愚山先生吾师也,方见知时,余犹童子,窃见其奖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小有冤抑,必委曲呵护之。曾不肯作威学校,以媚权要。真宣圣之护法,不止一代宗匠,衡文无屈士已也。而爱才如命,尤非后世学使虚应故事者所及。

蒲松龄踌躇满志地走上求仕之路。

他不会想到,这居然是条荆棘丛生、拼搏终生而毫无建树的路。

一个有才能的学子,十九岁成全省第一名秀才,为什么后来不下十次参加乡试,“举人”头衔却总落不到“文名籍甚”的蒲松龄头上?只因为《聊斋志异》讽刺的考官冬烘、认钱不认才?恐怕不完全是。笔者认为,很大可能倒是蒲松龄视为恩师的施闰章误导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就得看看施闰章欣赏的文章是如何写的,我们接着看《蚤起》一文“首艺”后边的文字:

而齐人之妇则又不然,其疑良人也,既与妾谋,所以之,已存之心,为之计,而熟思夫之术。当此际也,必有辗转反侧,不能终夜者矣。疑其所之,计其所之,而且审思其所以。当斯夜也,必有寤言不寐,坐以待旦矣。于是窃窃然而自也,曰:“吾其起乎?”……无何,良人出,妇隐告妾曰:“姑掩关以相待矣,我去矣!”

《蚤起》题目出自《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按八股文要求,要阐述孟子在篇末所说的“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也,几希矣”。要阐述男子汉大丈夫以正当手段,为国家社稷干大事,在治国平天下的同时取得富贵荣达,让妻妾为丈夫骄傲。蒲松龄如何写?他写:齐人之妻琢磨丈夫为什么天天早起,他每天去干什么事?难道真正富贵的人需要如此早起吗?齐人之妻早就想跟踪齐人,反复琢磨,她既要跟踪丈夫,又不能让丈夫发现,动了很多心思。蒲松龄对她做长篇心理分析,还虚构出齐人与妻对话,齐人之妻与妾对话,这是严格的八股文吗?是小小说!但施闰章欣赏。这就让蒲松龄觉得,照这样写法,必定能在科举道路上高歌猛进、所向无敌。

既然《蚤起》的小说家生花妙笔不符合八股文要求,如果蒲松龄遇到头脑冬烘的考官,肯定不欣赏这类文字;如果遭遇本分的、严格按八股文要求评卷的考官,《蚤起》多半会让蒲松龄名落孙山。

联系蒲松龄教书四十年,却无一个弟子冲破举人大关,包括祖上出尚书的毕府。蒲松龄八股文构思强调才情、偏离跑道,应是主要原因。

如此看来,施闰章的赏识,岂不成了让蒲松龄输在起跑线上?

二 郢中诗社

顺治十六年(1659),蒲松龄与好友结郢中诗社。几位好友多是少年得志的秀才,如张笃庆及其弟张锡庆、张履庆,还有李尧臣、王甡,可能还有年长于蒲松龄、辈分却是蒲松龄外甥的赵金人。乾隆《淄川县志》卷六《人物志·重续文学·蒲松龄小传》,称张笃庆、李尧臣、蒲松龄“号郢中三友”。

张笃庆,字历友,号厚斋,又号昆仑山人,蒲松龄终生挚友。他家住蒲家庄西南二十余里昆仑山下,家世远比蒲松龄显赫。其高祖张敬乃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曾祖张至发明末官至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殁后赠太子太保,赐茔田八百亩。张笃庆生于崇祯十五年(1642),其年逾古稀的曾祖张至发常叫乳母将其抱至榻前,“抚摩含饴,以为笑乐”。张笃庆祖父张泰象、父亲张绂,只是贡生,未进仕途。张家在青州鹿角山有别业,动乱中为“土寇”占据。顺治五年(1648)当地势宦诬告张家在鹿角山窝藏贼寇。张笃庆父亲、叔父等被抓进监狱。张家尽力营救,卖田卖房,向当局行贿,张家人被释放,昔日相国之家,美产冰消,旧业瓦解。张笃庆十四岁跟父亲学写诗,十六岁靠《画牛》诗在施闰章手下中秀才,二十岁已写出二百余首乐府诗,得到大诗人王士禛欣赏评点。

李尧臣,字希梅,好金石,家境富裕,有大量藏书,居处跟蒲松龄接近。

王甡,字鹿瞻,也是蒲松龄好友,但他在蒲松龄人生中起的却是另一作用:因惧内成了聊斋故事原型,此是后话。

蒲松龄《郢中社序》说明他们聚合到一起写诗的缘由:

谢家嘲风弄月,遂足为学士之章程乎哉?余不谓其然。顾当今以时艺试士,则诗之为物,亦魔道也,分以外者也。然酒茗之燕好,人人有之。而窃见夫酒朋赌社,两两相徵逐,笑谑哄堂,遂至如太真终日无鄙语;不则喝雉呼卢,以消永夜,一掷千金,是为豪耳。耗精神于呼号,掷光阴于醉梦,殊可惜也。余与李子希梅寓居东郭,与王子鹿瞻、张子历友诸昆仲,一埤堄之隔,故不时得相晤。晤时瀹茗倾谈,移晷乃散。因思良朋聚首,不可以清谈了之,约以燕集之余晷,作寄兴之生涯,聚固不以时限,诗亦不以格拘,成时共载一卷,遂以“郢中”名社。

《郢中社序》说明:读书人学八股文最重要,诗属“魔道”。但许多读书人凑到一起,大吃大喝,猜拳酗酒,浪费光阴。蒲松龄与朋友决定组成诗社,以便志向上互相勉励,学问上互相切磋,于学业也可稍有帮助。

同类推荐
  •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孟浩然身怀仕途报国之心,情系山水田园之美。然文人功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磨难、求仕与归隐的矛盾,终使一个才华横溢、耿介清高的诗人落寞而终。作者依据史料和传主诗作,详尽描述了孟浩然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与命运轨迹;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王昌龄等人的酬唱交往,与时代背景、国家隆衰形成内在参照,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文史专家何西来孟浩然一生浩情在胸,可惜大梦难成,总在落寞孤寂的路上。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传主的不幸与无奈,用心地在这不幸中检视他杰出的山水诗创作,并在其人生与诗歌的不断缠绕中书写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结构严谨,感情充沛,语言质朴,颇具诗意蕴含和感染力量。
  •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本书揭示了刘氏家族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天府豪门、军阀登场、叔侄争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枭雄、经营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热门推荐
  • 如影随形之紫色蒲公英

    如影随形之紫色蒲公英

    一场车祸,夺走了所有的幸福,她开始封闭自己,活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空间里。直到他的出现,他像一把火,慢慢的把她融化,走进她的生活。可是生活好像对她并不是那么的友善,一次又一次的给她制造困境,是什么让他们一次次分离?又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 重生之都市女仙医

    重生之都市女仙医

    她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可治任何疾病,她一手超凡入圣的符箓可治各种鬼魂,人称女仙医的她,在面对这位俊美如天神、温雅又霸道的男人时候,她只能闻声而逃。难道这个人就是她的克星?“这个混蛋,追了几千年也不嫌累。”“你逃不掉的,乖乖跟我回去成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樱狼恋爱史

    樱狼恋爱史

    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自称是小狼的未婚妻,她因为嫉妒小樱所以陷害她,小樱会怎么报仇?小狼也能明白真相,和小樱在一起吗?敬请期待吧!!!
  • 冰山千金

    冰山千金

    一个5岁被带出国的女生慕杉雅,在16岁那年霸气回归。她希望能找到一位能帮助她渡过难关的人。然而语言不通,性格孤傲的她在新的环境中遇见了一位怎样特别的人?她就此心动?还是选择逃避?
  • 穿越之庶出小七很妖娆

    穿越之庶出小七很妖娆

    我写的第一本书,多多指教,有需改动的地方请留言,谢谢
  •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里的东西是否越积越多,丢弃觉得可惜,堆放在那又没什么实用?那我们来试试将这些东西变废为宝,制作成您需要的物品!本书给你提供了家庭清洁,平日生活中节约金钱的小窍门。帮您构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 回波辞

    回波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降临之绝世帝王妃

    妖孽降临之绝世帝王妃

    一朝穿越?是偶然?时光悠悠,身为护国大将军府废柴嫡女的她,被一只巨掌推着,丰翼渐满,成功地成为了扮猪吃老虎打脸不看人的‘女恶魔’,左有神器右有萌宠,还有美男来养眼,生活不要太滋润!可是,身为女主脚,作者亲妈怎会让你如此惬意地游手好闲于世间?当一个个谜团浮出水面,久日平静的大陆又会掀起怎样一场血雨腥风?犹记得千年前,尸骸遍地,血腥漫天,他目光狠厉,屠遍了她整个种族,今再现,却是青山绿亭,美酒佳人,她笑靥如花,他日天下太平,红妆聘礼可愿?借尸还魂,鬼尸突袭,潜入鬼蜮,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亦是阴谋再现?
  • 幻想新世界的冒险

    幻想新世界的冒险

    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历史的世界!岳飞:背嵬军;战国大秦:铁鹰锐士……;吴起:魏武卒;亚历山大:马其顿方阵西方战神:汉尼拔;斯巴达三百勇士;凯撒大帝日本战国时代……混乱新世界的战火纷飞一段漫长的主角修炼史。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