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5700000002

第2章 大路篇(1)

我的歌头是喜马拉雅山,你有没有穿山的能力?我的歌腰是红石岩,你有没有钻岩的勇气?我的歌尾是雅鲁藏布江,你有没有过江的主意……---西藏民歌

第1节 冰山雪莲金

灿灿的迎春花儿开遍了山野,清悠悠的河水化开千年冰霜;喜马拉雅山迎接着东方朝阳,雅鲁藏布江的人民啊盼望着祖国的阳光。

汪俊德老人不会忘记,那朵生长在二郎山冰崖上的雪莲。它的花瓣洁白如玉,它的花蕾粉红似霞。老人说,二郎山虽然艰苦,但在战士的心中是甜美的。他是连队的文化干事,高中文化程度,有写日记的习惯,当地的风土人情,部队的好人好事他都记录。很可惜,那些宝贵的资料后来整风时丢了。我是在千佛山下找到他的,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从部队转业到省政府工作,老人对那段历史念念不忘,他还在《济南日报》发表一篇回忆文章。在他家朴实无华的客厅里,老人说起往事依然激动,不时地站起来做着动作。他的老伴让他慢慢讲,不要犯了高血压病。

老人说,他们这支部队是随军部向成都进军,参加成都战役的。进军途中,国民党的飞机跟着屁股后头狂轰滥炸,部队根本不当回事,你扔你的炸弹,我走我的路,因为上级讲的很明确,到成都就是胜利!

一天拂晓,汪俊德跟随军部闫主任打前站,还带着营部炊事班,行至遂宁县安居镇,营部司务长用银元给他们买了一头猪吃。由于极度饥饿,很快就被一扫而光。大家肚子没油水,吃了猪肉就拉肚子,这时行军速度几乎是跑步前进。忽然,从旁边山头上窜出一小股部队,连喊:“口令,口令。”闫主任指示:“小汪回令。”他以为是自己人,就发了一句牢骚:“笑话,大天亮的,要口令干什么!”谁知这股部队就宿回去了。到了宿营地司务长和炊事班一个也没回来。原来这是敌人的交警总队,想抓打前站的人没敢,把后面的炊事班给抓去了。

部队到达简阳,进入决战态势。工兵营住在一个大旅店里,各连作好了打大仗的准备。汪俊德也配备了美式卡宾枪和手榴弹,不过,他的任务是组织后勤人员。营长、教导员真忙啊,电话机旁,铃声不断。战火一触即发,怎么还不打仗?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想打个大仗,立个战功回家。就在这天夜间,营长站在旅店的门口大喊:“同志们,我们胜利啦!国民党军队宣布起义,成都解放啦!”

战士们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简阳城内鞭炮齐鸣,一片欢腾。

成都解放后,汪俊德所在的十一军工兵营驻防雅安市。1950年4月,工兵营正式脱离十一军,和西北军区一个工兵营合并,编为西南军区工兵十二团。从此接受进军西藏,修筑康藏公路的任务。

汪俊德和他的战友们向二郎山进军的日子,是1950年5月。

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我军陆续开展以克服党内、首先是领导干部内存在的居功自傲、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少数人贪污腐化、政治堕落颓废、违法乱纪等错误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5月19日,我军解放舟山群岛。从此,打破了敌人对长江口的封锁。

10月6日,第二野战军一部在西北军区部队配合下进行昌都战役。至24日战役胜利结束,迫使西藏地方当局接受和平解放西藏。美丽的雪莲盛开在珠穆朗玛峰颠;洁白的哈达捧在受尽残酷压迫的翻身农奴手中。

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指战员们,没有来得及洗去身上的战火硝烟,便义无返顾地开赴筑路前线。

也许他们是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也许他们是完全自己走出来的路。如今在西藏革命展览馆里,还挂着一张地形图,这是一位大学教授凭印象画出来的。军长在地图上指明方向,命令部队前进。我军将士便马不停蹄,昼夜兼程;他们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地进入西藏门户,二郎山下扎营盘。二郎山,海拔3437米;四川省泸定、天全、荥经三县交界处。南连邛崃山,北接夹金山,康藏公路必经之地。

夹金山,大雪山,因红军长征翻越而出名,康藏公路绕行其南。西藏的山多、山大、山高,号称“世界屋脊”,平均高度为海拔5000米左右,6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80座,真是大山似海洋、无边无垠。西藏又是亚洲众多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都是从它的北部草原流向东方;长江的上游金沙江是川藏的分水岭。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的最高河流,它的蕴水量居我国第二,仅次于长江;它是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它是西藏人民的勤劳象征。

二郎山是由川入藏的第一座高山,沿途是深山峡谷,坡陡路险。进藏部队行军全靠两条腿。粮食、铺盖、帐蓬和筑路工具全靠人扛肩挑,在肩负重荷下行军,途中仍然歌声连天。战士们还听到各种传说,二郎山很冷,耳朵一摸就掉,鼻子一揉就烂。但他们的态度很坚决,战场上牺牲都不怕。还怕冷吗?再冷也要上,再苦也要冲啊!

部队到达二郎山脚下遇到一块石牌坊,中间镌刻“贯穿斗牛”四个大字。进到山顶,又一石牌坊矗立眼前。中间镶着“登峰造极”,这就是二郎山的极顶,工兵八连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山筑路。

二郎山起伏连绵,巨石犬牙交错。古树荒草纵横遍野,荒无人烟。由于空气稀薄,烧不开水,煮不熟饭,从内地赶来的工兵战士,个个高山反应巨烈,头晕,目眩,呼吸困难。上山仅有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扭扭越过山顶,气候瞬息万变,一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儿雨雪满天,在恶劣的环境里,他们到达的第二天,就向康藏高原宣战了。

上级给予的任务是用1980个人工日,在二郎山腰部打出一条1900米的通路。那时侯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用的工具就是十字镐、铁锹、钢钎、八磅大锤和用树枝自编的抬筐。没有水泥、石灰和沥青,仅有少量的炸药,部队就是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劈山开路。

老人说最艰苦的是二郎山,部队出发时走的急,穿的还是单衣服。到了二郎山风雨交加,部队受不了,二郎山是什么情况,往西藏进军,连图都没有。当时找来个四川大学教授,讲地理的,让他画了个图,我们就顺着图走。走的都是羊肠小道,老百姓砍柴或者有马帮走过似的,我们还带着武器弹药,粮食装备,一个连队十二头牦牛驮粮食,工具自己带。牦牛运粮食,它只吃点草,到了住地,没有菜吃,就把牦牛杀了。有时后面的粮食运不来,飞机往下空投,没有航线,新中国第一代航空兵试飞前进,扔的东西也有飘到山沟里去了。吃菜就靠吃牦牛,几年下来,平均每人要吃一头牦牛。十几个团在上面,主要靠两个汽车团往上运粮食,供应不上是常有的事。

八连在二郎山的总结材料是我写的,我把好人好事,困难写了写,二郎山一会儿风,一会儿雨,一会太阳照,一会倾盆大雨。战士没有歇歇脚,上去就干,感人的事情太多了,连长说,小知识分子,你写一写,我说到工区看一看,当时把那个环境,艰苦程度都写了下来,写的时候都感动的掉了泪,一下子写了十几张白纸,我还用指北针化了个图,这个地方有树,那个地方是石头,俺连住的位置,一排二排的地方,四个排的帐篷扎在哪儿,都画的明明白白,送到营里。营长反复看,就把我给叫去了。他说,小汪,你这个材料写的好,你还画了个图。营长喜欢的不得了。营长任敬文,是东北大汉,他还没有结婚,那时侯团以上干部才准结婚。老人说,这个材料我只是把情况写了写,也没有题目,用指北针转,大体估计的位置,封面上还画了一朵雪莲花。后来被宣传股的一个女干事要去了,她是下连来搜集情况的,那时侯机关干部下连队,和战士一样扛石头,后来这个同志留在了西藏,平叛时牺牲了。她是江浙人,出身书香门第,长的是很美丽的,我记得很清楚,她的名字叫叶秀莲。

这时候他的老伴插话说,是战士们都叫她雪莲花的那个同志吧。汪老说,那时侯我们战友之间的阶级感情很深厚,筑路大军中的女同志很多,我们吃在一块,住在一起,晚上睡在帐篷里,那么冷的天,谁敢脱衣服啊,睡不着了就睁着眼睛,望着明亮的天空,谈革命理想。秀莲同志读的书多,她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海燕》;她还给我们讲保尔和冬妮娅的故事,那时我们是多么纯洁,就这么躺着谈着,慢慢进入梦乡,谁也不往别处想---二郎山的天是多么蓝啊,星星是多么亮啊,那生长在崖缝里的雪莲是多么美啊!哪像现在的城市,空气都污染了,出门就是一鼻子灰,连湖里的水都臭了,鱼儿都熏死了,鸟儿也不在水上飞了,泉水也干了,还是我们的战士冒着高温酷暑下去清淤泥。他老伴儿说,你扯远了,人家同志是来采访二郎山连队的。我说,没离题,我和汪老就是在趵突泉找到这个英雄连的。

老人说,我是在围绕这个大主题讲的,我扯开了话头儿,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当时入藏军令紧急。部队参加成都战役,准备打大仗,住在简阳山野壕沟,营长命令,全天侯待命,随时准备接受战斗,我是个年轻的小干事,十八九岁,正在组织伤员和后勤人员,营长叫我去查看地型,战士们吃饭睡觉搂着枪不放。我背的是卡宾枪,最好的,干部才有。那时没什么新式武器,大多数用的是美国造,三八大盖,很杂。有一天晚上,突然来了命令,仗不打了,让我们去修路,说国民党军队起义了,成都战役结束了。有的战士想立个战功回家也没希望了。

工兵营在雅安合编,我们二连改为工兵12团8连。不久改编为工兵8团3营8连;归属济南军区时为建筑105团8连;命名时改为105团10连,后改为6连;105团撤消属军区直属工区6连;后又归属工兵8团6连;工兵8团撤消又属工程维护大队机械连。你看看,我军的一个小小连队都频繁变动,世界这么大变化还不快吗?我和你爷爷还不老吗?虽然同住一个城市,几十年我也不知这个连队在哪儿?一次偶然机会,我碰上了老团长李承培,是他告诉我的连队地址,我立即给现任的连长指导员写了信,他们回了信我才搞清楚它的变化,写了一篇稿子“二呀么二郎山”,发表在报纸上。老人坐下来喝了一口水,笑笑说,又扯远了。那时连队配一个文化干事,艰苦的环境没有文化工作可不行,这是我军的老传统。苦了累了,竹板一打,一宣传鼓动就上去了。我在家上过高中。那时侯的兵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我算是全营文化最高的知识分子了。你爷爷是全团最老的司务长,其实才三十多岁;在连队威信很高,连长指导员有时发生矛盾,他就憋着旱烟袋,过去把他们骂一顿,谁也不敢吭气,矛盾就解决了。那时侯的文化生活很贫乏,团里有个宣传队,十天半月来一次,军里有个文工团,一年来一回,十几万大军在筑路前线,跑不过来。连队有个演唱组,吹个口琴,唱个歌,讲个故事,舞不会跳,二胡不能拉,一拉能把你手沾住。唯一的活动是晚上烧一堆篝火,听你爷爷摆“龙门阵”。随后你爷爷抽出旱烟嘴儿,在他的老式“三八枪”壳上嗑了嗑,在火堆上吸着了,就侃起他的拿手好戏来,杨二郎担山填海。

“杨二郎提着从王母娘娘那儿偷来的神鞭,出了天宫,下到凡界,把鞭子一晃,”哗啦啦“地动山摇,一群大山跟斗把式地往海里跑,就像赶了一群绵羊似的。就这样,杨二郎用三尖两刃刀挑着山,用鞭子赶着山,到了海边一扔,”咔吧咔吧“连声响,像打了一串炸雷似的。不大工夫,就把大海填成了崇山峻岭,以后这一带就叫”二郎山“……说到此,战士们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你爷爷的形象和声音我都记得。我喜欢写日记,他喜欢到藏族同胞那里搜集民间传说。这些故事我都写在日记里,有《种子的起源》、《狗皮王子》、《牧童取太阳的头发》、《女娲娘娘》,有的是说牧童到天上寻种子,得到天上仙女的帮助,在人间造福;有的是说王子找青稞种子受尽磨难,得到美女的纯真爱情,在大地播种;这些故事优美动人,在工地帐篷里传诵,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食粮。

老人说,路越修越长,故事越讲越多,我们从二郎山一直讲到唐古拉。你知道,当时部队接到命令就出发,时间很紧迫,没有来得及配发棉衣。同志们穿着单衣在冰天雪地里作业。他们挥锤打钎、钻眼放炮,单衣被汗水浸湿,冷风一吹,汗水又结成冰,衣服像盔甲一样硬,成了亮晶晶的”玻璃衣“。白天作业,归来的路上拣些柴火,燃起一堆堆篝火,烘烤衣服,准备着第二天的奋战。

熊熊的篝火,送来温暖,带来欢乐。战士们说呀,笑呀,驱走了疲劳,憧憬着未来。那脍炙人口的《歌唱二郎山》就是音乐家时乐蒙在那里体验生活得到的灵感,才创作出来的。

那时候想的不是自己吃多少苦,而是尽快打眼放炮,把石头炸开。让公路通过二郎山,石头炸开了,手扒肩扛抬筐运,真是苦上加苦,一二百斤重的大石头,扛起来就走,抬起来就跑。这样的干法,使得鞋子总是不够穿,衣服补钉摞补钉。手磨出血,肩磨出泡。浑身火辣辣的疼,晚上睡觉变换什么姿势都不好受。艰巨的任务压在肩上,只能提前,不能拖后,紧张得天天搞竞赛,人人比高低,天明上工地天黑收工,一天一个对时,从没有歇过一个星期天。只知道完成任务是天职,是光荣,那时侯的人思想纯的很。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选编有“纸币的跳跃”、“杨梅烧酒”、“北国的微音”、“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
  • 月是故乡明:凌文远诗词全集(上)

    月是故乡明:凌文远诗词全集(上)

    不知是自己整日生活在匆匆与忙碌间,忘记了今昔是何年,还是对短少的休息日已经麻木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 王安石集

    王安石集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8首,词12首,文(包括赋)20篇,共计120首(篇)。内容着重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等。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梦幻小手机

    梦幻小手机

    有一个女生捡到了一个手机,那手机。。。。。。
  • 虫宠逆袭

    虫宠逆袭

    叶枫无意中血契了一只上古时代的圣水金蝉,于是——亮度堪比白炽灯泡的梦幻萤火虫,分分钟秒杀音乐演奏大家的纯天然蟋蟀,毒性猛烈到没朋友的火焰色入侵,还有滋味妙绝的灵化版豆虫……一个个虫子粉墨登场,一场关于虫子的风暴席卷全球!
  • 重生之翱翔

    重生之翱翔

    机缘巧合,幂幂之中的魂穿了~重来一次的人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样貌又该开启一段怎样绚丽的人生之旅呢?
  • 荒古神坑

    荒古神坑

    追寻大道之法,寻古神之路,位古神之位,战异界诸圣,卫我万妙法界,护芸芸众生,神挡杀神,佛挡诛佛,成就永生之身,遨游万界之上。荒古精彩尽在荒古神坑。
  • 林双的致富日常

    林双的致富日常

    吃饭、睡觉、打秦豆!这就是小林双的生活日常吃饭、睡觉、抄秦豆作业!这是学生时期林双的日常吃饭、吃饭、睡秦豆!这是林双结婚后的日常。秦窦表示,从小就认识这么个女魔头,真是三生不幸……才换来今生的幸福!喂!明明说是致富日常的。怎么到你这儿成了洒狗粮日常?秦林夫妇表示,只要有我亲爱滴在,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打倒?什么样的银子不能搂回家?
  • 京都猫名全文

    京都猫名全文

    日式风格。(京都猫名全文版)。用一丝余香,奏响青春。ps:but!不是言情谢谢
  • 血芒星安

    血芒星安

    关于超能力,关于亲情……杀手就不能拥有情感呢,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噩运啊......二年前也是,现在还是......就让她,去偿还自己所犯下的杀孽,只是连累那些孩子了……“抱歉了,害了你们。”
  • 鸽子鸟

    鸽子鸟

    他拎着她头天晚上嘱咐要吃的油条和小笼包进来了,还夹了店家赠送的榨菜。她依然盯着鸽子,全神贯注的。“我们把这只鸽子养起来吧?”她说。“好啊,养在哪里呢?”他问。“随便哪里。”她说。
  • 金光明经玄义

    金光明经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忘水

    忘水

    我叫清欢,曾经我住在深海。现在....是一家书店的老板,我喜欢待在书店里想一些有的没的。有时候也会有人会来找我讨杯忘水。当然,我不会白给,我也需要养活自己嘛~~~在这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都市里,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