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4600000003

第3章 文事乱弹(3)

“新市民文学”与文学新人相对于长篇的热闹,中短篇小说是在沉寂中悄悄地生长,前些时各种“新”的文学主张过后,旗号并没有带来多大的业绩效应.于是,我们看到在1995年里“新”的口号并不是主要,而新的人、新的文学内容,切实成为文坛中人所关注的。从上一年度北京的《青年文学》提出“60年代作家群”后,新人的出现,就大都纳入这样的集团中,人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定位仪,从这里考察文学加入者的身份更有意义些。可是,在眼下最活跃的作家中,还多是50年代出生的,在80年代晚期进入文坛的。这种年龄段的划分往往显得有些单一而人为造成隔断,就要有一个新的文学行动,对新出现的作家进行归类,于是,新的提法和口号就应运而生。这年度里,最为流布的应当是《上海文学》举出的“新市民文学”大旗,尽管她也属文学突围中寻找“新的生长点”的一个措施,不过,她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切入,对并不明显而不可忽视的都市白领阶层、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为文学发展寻觅了新的内容。倒不是这个口号多么有开创性,因为她着眼于文学与生活的关联,着眼于变化了的读者群所能有兴趣的事,是文化的当代性题中应有之义。文学与读者的精神联结,是文化转型时期最为切实的话题。

文学的读者对各种旗号并不关心,而真正意义上的“新”是在内容上的变化和艺术上的开拓,给读者带来扎实的东西。文学史证明,任何文学主张与旗号的确立或认同,都要有一大批新人涌现为其支撑,一大批创新的作品为其基本,提出“新”的主张过后,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些作家作品的出现,“新”过之后,是读者们的津津乐道,是对文坛的一个气象不凡的触动。这样的“唯新是举”,文坛才有活力,才引起公众的兴趣。如果仍然是熟悉的老内容、老面孔,这样的“新”并没有多少意义。

“人文精神”讨论为文化现状号脉与创作不同的是,理论批评界仍在向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开掘,有勇者们不惮对理论问题进行开掘,以图推动文化的研究能有所深入。虽然,延续了三年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对参与者来说,有着“日日新苟日新”之慨叹,然而,公众的冷淡和文坛的疲塌,也使这个讨论进行得难乎为继。一个文化多元多样的时期,流行文化的泛滥冲击,对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精神性的探索,都显得有如堂吉诃德似的悲壮。难得的是,有这个作家们提出来的探索命题,还能够证明这个时代,人文精英们的思考不辍,追求者们的赴汤蹈火的英武。稍作回顾,可以看到,这个讨论的初衷是对时代精神的价值、理想与道德等进行梳理、进行重建。自1995年初以来,由“二王”(王蒙、王彬彬)之争,又引发了所谓“文化冒险主义”、“文化恐怖主义”、“抵抗与投降”等一系列更为宽泛的文学话题,有些同一个时期的政治与时事有些关联。这些,有正面的交锋,火气也不小,不少的人都卷入其中。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讨论多是在各自认知立场上自说自话,或者还夹带有个人的恩恩怨怨,有的你来我往像京戏中的《三岔口》。其实,到了1995年,讨论的深度并不突出,却渐渐地形成了两种营垒的对立,其关键是在开放性的文化精神下,面对商业性、市场化,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如何看待。由这个问题引申出来的话题较多,比如:关于传统精神人格,关于知识分子自我反思,关于文化精神失范与坚守,关于精神家园,关于文学的道德理想与终极关怀,关于世纪末的学术精神等等,无不涉及。这是个大的文化主题,无论是文化理论,还是文学实践,都可以从这个话题来展开。不过,眼下好像成了强弩之末,在分化合流再分化几番动静之后,在某些不乏意气用事和恩怨之举的不正常交锋中,讨论的深入和坚持应当是学术精神的回归正常。

文学批评的名与实与创作的发展不平衡,批评显得孱弱,不说每年成百上千的影视剧中搀杂不少的劣品水货,也不说铺天盖地各类小说中平庸之作,就是一些反响较大的文艺作品,批评总是滞后,力度、深度和火候都不够,尽管这两年批评界曾发起了几次的反思,1995年里一些文化人开展了“关于批评的批评”,检讨“缺席”、“弱化”、“失语”等等精气不足的文学批评,但总觉得是乏善可陈,可是另一方面,批评的热闹表现在会议批评的风起云涌,从南到北,自东到西,常常为一部作品、一个作家开个讨论会、研讨会什么的,人情似的批评和作秀似的批评,让这类批评更多的是表彰性的。会议批评成为一种家常便饭式的,或者成为一种规模,变得十分重要了。再就是,批评好话送得多,批评变成评好,名与实背反。我们看到,在年末的媒体上,关于盗版滥印、依法护权、诉告索赔之类新闻时有所见。一方面大量的盗版侵权的事层出不穷,一方面利用法规条例维护权益并得到保障的消息也屡见报端。年内的几大宗事件,主要是对外国翻译作品,编纂者或做些手脚,或先斩后奏,虚与委蛇,当事人被惹怒了,诉诸公堂。稍有点名气的出版社和有效益的图书都曾被侵权过、被盗印过,这种文化的扒手防不胜防。作家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是出版业和文化人的成熟。当然,著作权的保护,打击非法出版物,完善图书市场,目的是建立规范化的图书市场。

现在在保护著作者的正当权益的同时,对文化社会功用性来说,则又要打破垄断,打破唯利是图,分工合作,致力于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提升,是文化建设的增强。也有的作者动辄爱打官司,以此作为“出名”的捷径,以致弄得是是非非,真假莫辨。这些都是维权路上所要经历的。

另外,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的纪念和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中国的召开,文艺创作出现了“纪念热”、“女性热”。反法西斯的文学作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挖掘鲜为人知的史料,一些重大的战役和战事,成为抗战和反战文学的首选。有些老作家宝刀不老,表现得更为执著。像周而复老先生和李尔重老革命都以亲历者的身份,以皇皇数部大制作,完成了新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而出手不凡,在圈子里有好评。这一题材在不少出版社倾力操作下,制定为“精品计划”,找作者、定选题,上下齐心抓,热闹异常。妇女文学话题在1995年里也风光了一把,本来就有些势头的女性文学,因了这一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搭车而行,虽没有渐成大家闺秀的格局,至少是得到了更为体面的高扬。女性丛书在各个书市、书摊上像化妆品一样丰富,女性作家和作者们都乔装打扮、淡妆浓抹,不一而足。还有原本就对性别意识有些愤愤不平,女权意识随时都成为抛置的炸弹,这样的女性作家们,绝对不会放过如此的机会。于是,出版女人丛书,写女性的丛书,就粉墨登场了。其间,虽不乏有精心特色之作,但更多的是搭伙着这趟车,明显就是用商业行为来赚点实惠。因而,恐怕也就随着世事的流转,此类的东西也就尘封一隅了。

1995年文艺现象中值得提及的还有,一些作家像王朔、刘毅然、余华等人尝试电影导演并拍出了影视片;一些文学玩家和写手们在商品文学和广告文学的诱惑下,傍大款、写企业家和政要的个人发迹史、发财史,如何捍卫住、保持住报告文学的严肃性和品位,也向发展中的文学提出了新要求。另外,一些文化运作方式的新现象:嘉德、翰海公司的文艺大拍卖——创下了一幅作品高达1800万元人民币的纪录;司马南揭露伪气功、柯云路的生命科学活动受挫;流行音乐的降温与高雅艺术的升温——京剧艺术、小剧场话剧、芭蕾舞等受宠;国产电影首次投资一亿元拍《大闹天宫》等等。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应了一句俗话:波澜不惊,不火不愠,众声喧闹,主调不明,杂花生树,各领风骚。

这也许是文艺走向成熟和发展的一个必然,一个标识,也许预示着的是,文艺(文化)并不作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之后,她是在静默地生长着,主调并不是每天都高亢动听的……

4.浮躁的作家沉寂的文学

也许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许是“世纪末的情绪”(不知这句借来的通用语,准不准确),眼下的文坛,热闹的是作家或者写家们,而创作却相对沉闷,文学在少数圈子里十分可怜地孤芳自赏,飘零落寞。是的,各类文学刊物仍不断地在出版,专业的和业余的作家们在忙碌着;那么多被认为是文学的长篇短制在问世,那么多打着讨论文学旗号的研讨会,仍在不断地召开着,那么多有关文学的话题被与文字有关的人士提起,然而,文学却仍是在圈子里红火,多是悄无声息、沉闷寂寞的,甚至无所作为的。这样说,一点也不算是冤枉,也不是灭文学的威风,即使在圈子里,也没有被看好。有时候,文学有了点声浪,闹腾一下,也多半有文学之外的因素。比如所写的内容稀奇刺激,迎合了部分读者的口味,比如,有某大款附庸风雅,借文学之名,行某某之实,文学成为道具和工具似的东西。也许有人说,这或许是正常状态,文学热闹是文学的不正常,文学不是靠热闹来获得被认可的。但愿是因为这样。

然而,文学既然是一种有益社会人心的精神产物,是提升人类灵魂和精神的火光,烛照心灵,为暗夜和迷茫中照明,没有在更多的大众中流播,没有被更多的受众所认可,她的功能和效用,就大为遮蔽和减弱了,她的存在也可以说是有残缺的。固然,现在大家提倡休闲,提倡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有调节,但是,并不是拒绝文学,更不是取消文学。现在,文学创作貌似新人辈出,各“代”人物粉墨登场,被各种评论鼓噪,但大都属于自说自话,有的甚至流于炒卖的嫌疑。

除了没有引起稍微轰动的作品出现外,说文学沉寂又一表现是,没有代表现时水平、能够唤起人们精神力量的扛鼎之作。在近年里,虽然有几部可以被认为提得起的作品,有写家族历史的,有写民族生活风情的,有重新梳理历史的等等,但这些作品的影响也只在小范围内,而且从题材和手法上说,其创新之处微乎其微。

文学虽然需要沉寂,热闹对文学不见得是好事,但文学的社会反响应当是越大越好,不胫而走,万人诵渎,是理想的文学境界。但这并不只是一种期望。可在目前,却好像只是一个奢望。

那么,文学沉寂而平缓,而作家呢,则并不寂寞。君不见,浮躁张狂者有之,鼓噪而卖弄者有之,自命不凡而怀才不遇者有之,好像人人握昆山之玉,家家抱灵蛇之珠,人人都乃大家巨匠的苗子,写出的东西都是巨著名篇。于是,文坛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重炒作,轻创作;说得多,写得少;感觉良好,苛人责众。

如今文坛,这样说并不言重:在创作中耐得寂寞者寥寥,特别是有些长篇的作者热衷于炒卖。经常见到这样的信息,某某作家有什么什么作品,又是如何有特点,甚至如何优秀,谁谁又是多年磨一剑,终成正果,如何大气厚重云云;再有,哪个名家又有什么构思在腹中,写的什么,将来如何……这就像把一个孕妇腹中的胎儿拿出来示众,谁能否认它不会是畸形,想想也十分可笑。诸如此类不切实际的宣传充斥于某些媒体,其实是作者自己与媒介联手策划的炒作,这只能算作一种无聊的浮躁。出于宣传,媒介发布有关动态信息,但是这类东西,大多写成表扬稿、赞美诗,就没有多少意思,甚至是虚幻的误导。

有些作家借助于信息时代的媒体发生影响,甚至自己站出来为自己当说客(当然不是托儿,而托儿是一人不兼职的),大肆评说只是推销自己,甚至近乎于一种贩卖,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常见现象,作家的作品并不被读者记起,而他的一些可笑的言论、作派,则成为人们的谈资。有些作家的言说,对文坛的指点江山,或者故意口出惊人之语,造成被某些媒体看好的效果,其实也是为了掩饰创作的不足;最可怕的是在对文坛指指戳戳时,夹杂着个人的私货,这种形象屡见不鲜。还有的作者说的比写的多,以说见长,无所不能,不仅是文学,各类社会人生的大小事理,都参与其中,都仿佛是行家里手,其言滔滔,其谠论宏言,似乎颇具煽动性和迷惑性,这时候,作家的形象和角色又变换为政治家、哲学家、演说家甚至官员、人大代表等等。更有甚者,朋党意识,兄弟义气,弄些小动作,众人一词,共同鼓噪,并不在创作上下力气,耐得寂寞,而搞小团体,表扬与自我表扬。

凡此种种,文坛的发展要假以时日,不是计日程功,说世纪之交,创作要有发展,固然是号召,是期望,也是精神的总动员,可是现在的文坛的浮躁气,个中之人,都会以为积弊难改,积重难返。

我们的舆论和批评,应当加强这些方面的警示,庶几可能对呼唤大气之作,文坛新变,有些助益。反之,时下的文坛,只是让那样非文学因素来表演,太有点对不起文学这个盛名了。

但愿,这不是个人的武断之见。

同类推荐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然而,文学名著通常是鸿篇巨制,若是部部通读,一般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有鉴于此,本书用有限的篇幅,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中外文学名著,并为读者深入阅读提供指导。本书通过背景说明、名著概要、知识链接、名家评述、精彩推荐等多个版块全方位介绍中外文学名著,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名著读本。读者对象:青少年读者,中学生及以上。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热门推荐
  • 鬼道神州

    鬼道神州

    乾清,坤浊?修清,修浊?哪一个才是正道?亦或是,逃不开堕落鬼道的宿命?与灭世之灾又会牵扯出怎样的故事?神州浩土,万年,千年,百年……上古水妖,妖灵灾劫,灭世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近……三山,砚池,千年隐境终成世界的关注点,清雅灵动的少年人,面对整片神州各方势力的觊觎,能否保住故土,守住那灭世的最后秘密?他又会经历怎样的蜕变?智斗,武攻,是否终能赢来霸临天下的一天?人心曲折,鬼道沉浮,人世与地狱间的少年,还有神州的命运,是超脱?亦或是,永远的陷落?!
  • 都市之职业人生

    都市之职业人生

    周新因为一场意外,变成了一个侦探,一个商场中的精英,一个黑客,一个又一个职业高手.......
  • 都市之系统逆袭

    都市之系统逆袭

    被女友嫌弃而惨遭分手的他,能否凭借着突如其来的系统成功逆袭,能否站在世界的巅峰!
  • 【拽女驾到】公主假扮天使

    【拽女驾到】公主假扮天使

    [原名:学院日记:拽女的爱情游戏]拥有绝美容貌的她们变身丑女转校樱奈尔学院,看她们如何大闹学院。却不知,自己的死对头竟爱上了自己。充满着缤纷、危机、谜题的学院生活正等着她们!“你再怎么掩饰,你那种气质都无法遮掩住。”他得意一笑。“你不要摆出一脸自以为是,会让我感到恹恶!”她反击到,她就喜欢和他做对。“我喜欢!”他眼神忽闪一道黯然,随后被他那鬼魅与俏皮所遮掩。:本文,谜题很多,需你去读解。超出平凡剧情的一篇文。
  • 灼灼雪崖

    灼灼雪崖

    当陪伴说出口,沉寂的心被唤醒,她该如何自处?一切的情楚纠缠,背叛不过是一朝一夕的事,她又该去往何方?无论怎样,花会落,雨会停,人会散,你我最终逃不过命运的审判。一意孤行如何,痛心疾首又如何,待她仓皇离去,他与她之间的情缘尽灭,从此不再相欠。雪崖之畔,孤独守候,十年光景漫长,你不在,我不在,这场眷恋都将在时空的缝隙间变得模糊。
  • 守护甜心之紫冰梦恋

    守护甜心之紫冰梦恋

    作者再此说明,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有的地方的确是抄袭的,但是请各位读者相信作者不会弃文!!!友谊的失去,真实身份,两年多的友谊与恋情,就在一个转学生的手上失去?。。。。。我放弃复仇,但不代表我原谅你!。。。。。边里唯世,你认为我即使原谅了你,但是我们能走下去吗?因为既使我原谅了你,我还有一个我更爱的人!——冷轩羽by———慕容梦雪边里唯世!谢谢你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家,也谢谢你,因为你不应该和我姐姐在一起!谢谢你,选择了背叛,让我们都找到了真正的人生伴侣!!!by————慕容梦茉详情请看作者的小说(守护甜心之紫冰梦恋)
  • 我的恶魔王子,等我制伏你吧!

    我的恶魔王子,等我制伏你吧!

    我韩玥琳倒了八辈子霉了,竟然碰上这个恶魔!不过,嘿嘿,恶魔王子,等我来制伏你吧!
  • 寒月祭

    寒月祭

    遇你,祭我魂,只为爱你。遗忘,唯有你,懵懂犹记。一个小小孩子的体内竟然沉寂着两个灵魂,他一直在努力的寻找那些可能揭开他真实身份的记忆片段。一层层的灵魂记忆随着时间被一点点的唤起,为何当看到陌生的她们的时候,心中会涌出滔天的恨意?为何当看到她流泪的时候,心中又如此疼痛?你叫什么?清欣灵?清欣灵到底是谁?我又到底是谁?
  • 游戏之仙人也恋爱

    游戏之仙人也恋爱

    一个古代少年修真证道,发现自己前世乃是上界天仙。高科技生态舱中玩虚拟网游,畅游古风仙侠的世界。降妖除魔长生不老?已经过时!横行霸道无所畏惧,奇妙旅程探索未知,游遍江山逍遥自在,天下之大任我游玩。仙兽仙器升级副本,帮会争夺小弟众多,撩妹装逼美女成群。人!魔!妖!鬼!佛!仙!群雄逐鹿天下纷争,天不仁以万物刍狗,看我顺天逆天霸天,用绝对的实力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评论!求各种支持!
  • 五年两个月

    五年两个月

    那么一瞬间爱上了,那么一刻就是永久。如果注定不能在一起,我只留下我们在一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