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策
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书,我无法把它归类于小说或散文,但细细读来,却又像是小说或散文。小说是这样写的吗?散文是这样写的吗?但是,谁又能说小说或散文不是这样写的呢?
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民警、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王健,就这样写了这么一部奇特的书。
在我的印象中,王健在研修班里不是个很显眼的角色,个子不高,略胖,笑容可掏,很随和的样子。但他在毕业同学通讯录上的一句留言,却让我评然心动。这句话就是:“寻找最合适的自我表达方式。”
这一句话,让我看到了王健内心的一种追求。
凡热爱文字的人都会有追求,能把这种追求定位在“最合适的自我表达方式”上,说明王健在深思熟虑之后,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一个清醒而独特的认识,并在认识之后给了自己一个卓尔不群的定位。于人来说,这并不容易,因为模仿每每是创作者起步时最初的那几块路石,而人云亦云则是最简单而且最功利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健的追求就非常令我们钦佩了,这个外表平和的小伙子,其实是个内心强大而且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人。
现在,他把这部奇特的《百步穿杨》摆在了读者的面前。匆匆拜读之后,我以为,王健的思考和他的创作实践,都当得起奇特二字,而这种奇特所展现出的,仍然是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公安作家对自己事业的执着精神。
细致观察事物是一个作家的看家本领。那么,细致观察公安事物,也可说就是一个公安作家的看家本领了。但这二者并不完全等同,显著的差异在于公安作家对于自己职业的观察体验,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因素。公安作家看向战友、群众,甚至犯罪嫌疑人的目光,始终充满了爱与憎的强烈色彩。王健笔下的数百个小故事,都来自公安生活,来自王健的观察和积累,而对于这种观察与积累,王健总结说:“警察,在随时有可能流血牺牲的职业环境里,仍然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坚韧不拔,机智幽默,忠诚履责!”这般的爱之深切,非公安作家不可得。
观察与积累之后,当然就是创作。王健在创作时是做了一番认真思考的。他的想法,在他的《跋》里讲得很清楚,我这里不再赘述。我只说,王健在他的创作中完全体现了他的“寻找最合适的自我表达方式”的理念。在鲁迅文学院深造之后,他没有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而是选择了“警营微故事”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形式,用亦庄亦谐的简练笔法,一口气讲了几百个精巧的小故事。其实,王健的创作颇有中国传统小说的意味,从中不难寻觅《聊斋》《山海经》的影子。他的独特也就在此了,他的“最合适的自我表达方式”就是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讲好今天的警察故事。
因此,我向读者推荐王健这部奇特的《百步穿杨》,推荐这些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小故事,推荐这些小故事中的甜酸苦辣。你可以拿它当小说读,也可以拿它当散文读,你更可以拿它当某种教材读。我相信,你会从中发现真实的人民警察。王健的文字“百步穿杨”,一定会射中你心坎中某个最柔软的地方。
为这部奇特的书,向王健致敬。
(作者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