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8100000008

第8章 访古留韵(7)

拨开岁月沉重的烟云,尽管我们无缘目睹安西王府的华丽,但在王府的遗址上走上一大圈,也算在历史中做了一次短暂的停留。在这春日的黄昏,当我从历史中回过神来,登车离开安西王府遗址的时候,已是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血色的夕阳徐徐西沉,将要散尽它的光芒。初升的旭日是何等的新鲜光耀,如曰中天又是何等的灿烂辉煌!在生命的运动之中这一切都将过去,我们只能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踏上了回城的路途,渐行渐远的王府遗址慢慢拉上了一层黑幕,它又安静地回到历史中去了。安西王府虽然在时间上覆灭了,它的精彩始终深藏于地下,在它的精华重新见于天日之前,它依然可以有足够广大的空间做它瑰丽的酣梦。

古城遗韵

举世皆知,泱泱中华,幅员辽阔,是涵盖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每一块土地,每一方天域都有它说不完的各种各样的寓言神话、故事传奇,它们都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极具生命力的信息,也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所特别具有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向往。我的出生地和养育了我几十年的固原便是我心目中最神圣的,不论是它的历史或是它的现实,都是我一生一世想要向人们诉说的内容。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固原城墙的文章,因为古老的城墙是固原历史中最耀眼的所在,但我一直不知从何处下笔。我真正看到它时它已是残垣断壁,一截一截地颓弃在机关、学校、医院和人们居家的大杂院内,如同一个散了骨架的、病了许久的老人,再也看不到它身上有一丝一毫的雄霸之气、威武之气,只能任由人们宰割。人们在它的身上挖出窑洞居住或取砖取土修建别的什么;要是修路或者建设新的房屋就干脆把城墙连根拔掉一段,这些充其量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要说固原古城彻底地被毁掉算起来也不过四十二年时间。1971年人防工程建设中,一位军队的高级将领检查备战备荒工作时到固原一看,古城墙的存在不利于现代战争,城墙是老掉了牙的古代防御工程,早已过时,赶快拆掉,城砖倒是铺设地道的好东西,不能浪费。许许多多的城砖由此从地上转到了地下,再难见天日。深挖洞的时代,到处都是地道,就是为了防止“苏修”的核武攻击。十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恩维尔霍查和他的阿尔巴尼亚》,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一个记者进人阿尔巴尼亚,看到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碉堡,还在不断修建,全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世界上各国都在搞建设,这个国家却在准备打仗,记者就很奇怪。我们是同志加兄弟,真是何其相似乃尔。后来偶然想想,我们要是真的和苏联开战,人家打你固原干啥,难道这里的地位依然和明代一般,享有“九边”重镇的待遇?我们的古城真正的是毁于冷战思维,毁于一段不堪回首的政治。历史把一件美好的东西交到了我们手里,我们把它毁坏了又交还给了历史,这足以让一种制度一个时代蒙羞,我们需要深刻的反省。近些年开始重视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固原的一些残存的城墙得到了修复,无论怎么修复,一个完整的固原古城早已不复存在,只能在地方史料中见到它完整的身影。我也多次看到过它的身影,倒不是为它的逝去惋惜,想要去追回它昔日的辉煌,而是这样也许更好,更能给人们带来遐思的空间,在空间之中做一些反思。如果将历史与现实两相对照一番,自然就有了一些话题。

史料记载中的固原城墙何其气派,单筑城史就有两千多年。走马城头,朝代更替,几经兴衰变迁,至明代达到建城顶峰。明代固原是九边重镇之一,常常受到蒙古骑兵的侵扰,为了中原的安危,筑城防御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明王朝不仅在原有旧城的基础上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加固,而且又用烧制厚重的砖头对土墙做了包裹,使其更加坚固,俗称“砖包城”。关于固原砖包城的修建还留下了许多传说,传说生动甚至是传神。在《固原民间故事》中有一则固原城建筑的传说,它是我的前辈师友佘贵孝和任光武二位老师搜集整理的,现转录于此:

固原城建于明朝,它四周围成一圈,呈长方形,高三丈六尺,墙基座宽四丈,顶宽二丈三尺,内用黄土夯成。据说黄土全用蒸笼蒸过,所以不长杂草;外用大城砖砌成,周长十三里七分;上有锯齿形城垛三千六百个,共有城楼二十四座,炮台三十二座。在整个陇东高原上,该城堪称首屈一指,其他许多城都不能与它相提并论,唯有同心的下马关城造型可以与固原城婉美。据说这两座城出于同一个建筑设计师之手。

明代万历年间,固原城和下马关城同时开工,聘请当时一位有名的师傅做总设计。这位师傅是名扬四海的能工巧匠。他满怀信心地接受了聘请,便亲自实地勘探,精心设计,对所需的工程材料都做了准确的计算,然后让有关官员按他开列的料单提供材料。有关官员看到他作做的预算十分具体,需用多少块砖、多少石条、多少石灰,抽调多少民工,多少时间可以筑成,筑成后能保证多少年不裂缝倒塌,等等,都写得一清二楚,感到十分惊讶,尽管半信半疑,但因为这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工匠,也不好当面表示怀疑。

十年过去了,固原城和下马关城如期建成了。其他建筑材料都按工匠的计划单一点不差,唯独固原城少了一块砖。工匠听说此事感到十分意外,如同发生了一件大事故。尽管赶来验收的地方官在一旁安慰他,说这么大的工程,差一块砖头算得了什么,可他还是连声叹气,显出非常懊丧的神色。正在这时,下马关一人飞马来报,说那边如期竣工,唯独多出一块城砖,说着从马上取下一块砖头。来人话音刚落,从工匠身后闪出一个人来,朝为了试验师傅的计算水平,有意将一块砖转移到下马关工地上去了。听到这话,在场人无不肃然起敬,佩服工匠师傅的神机妙算。只见工匠一手托砖,一手挥瓦刀,跨前几步,把这砖砌在了最后的一个口子上。自此,固原城便巍然吃立在清水河呼了。

城市的建设,在古代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人们都是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来看待这件事情,所以在民间就有了许多的传说,正是有了这些传说,我们也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古人的心情,并在与他们的默默对话中感受他们的智慧和幽默。

固原博物馆有一个模型,内外两城,有十道城门,是一座曾经高高耸立在清水河畔、雄踞北方的典型的防御性古城。我的许多年轻乡党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原来有这么一座比较完整的古城在几十年前毁了,曾是怎样的扼腕痛惜,那情形真是让我无法细述。我看主要还是受了西安古城、平遥古城等等古城旅游经济的影响,说我们固原古城如何如何,要是没拆,那现在怎样怎样了得。我说不见得,毁在过去总比毁在现在好,毁在上个世纪总比毁在这个世纪好,我们这个地方现有的文化气量还不足以担负起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责,许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关于固原古老的城墙毕竟还遗存了一小段,这一小段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一段城墙现在成了我们的宝贝,在各种各样的图册上,它忧伤的形象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但它能够留存下来并不是多么光荣的,因为它是一所监狱的背墙。它的高大、雄厚正好符合专政机关的要求,它便阴差阳错地保留了下来,物和人一样,“适”者才能生存。这段城墙位于固原旧城的西北角,总体长有四百多米,其中砖包的一段有一百五十多米,城墙西侧还有一百米左右的护城河遗迹,护城河的宽度有八米左右,有的地方还遗留有护岸的青砖。以前这里很是空寂、荒凉,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城外,里面是监狱,城墙外面是荒野,一个人行走还是有点害怕的。只十多年间这里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仅这一段城墙,除去现在的看守所占用的一部分大约有三分之一外,其余三分之二,在不足五百米间,南北打通了两条大道,穿城而过,一名曰靖朔门,一名曰和平门,前者是明代的旧名,后者是新命名的,可能各有寓意。现在城墙里外建满了房屋,街市两边也迅速地繁荣了起来,固原城一下子向北扩展了数公里,城墙已经变成了城市公园,发展进程把历史一下子压缩了许多,高耸了几百年的城墙在高大的楼宇面前显得很是低矮,但它心里一定是夯实的,它的土是蒸熟了的黄土,杂草不生,不像很多楼房外表高大内里很虚,却在不断地生长着各种欲望。很多外地人来固原,来看这段城墙,他们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但他们可以自由地行走,甚至登上城墙,眺望城市的格局,他们看到的是现代的城市,回望的一定是历史。文化是能够深深地感染人的,真正的文化不是拿来卖钱的,所以我说残存的城墙更有它的分量,更符合文明时代人们的怀旧心理。

常常走过古城墙的身边,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沧桑,也体味到了什么是幸运和机遇。几百年、几千年都能顺利延续,但只需一天就可以让你不复存在,看不见的力量总藏在看不见的地方,等一切都能够透明、都能在阳光下让人们看得见那该有多好。残存的古老的城墙,身上虽然有了深深的裂痕,但散发出的韵味却是悠长而深远的。

(原载2014年第六期《朔方》)

远去的城堡

城堡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经济不发达、社会不稳定的历史“堆积物”,从中折射出的是封建时代及其以前的统治者及臣民们所怀有的一种封闭心理状态。统治者修城池,御敌驭民,称霸四方,自得其乐,是强权的象征;土财主建城堡,防匪防盗,横行乡里,各自为政,是富有的标志。有的城堡也专门用作屯兵驻防和存放粮草的营寨。泱泱中华大地上,数千年来,修筑建造的大小城堡不计其数,气势恢弘、无与伦比如皇城;方圆不足数亩土地,只供土豪财主居住的、把庭院四周夯起高大围墙如堡子等等。虽然大小不一,差别迥异,但都属于城堡之列。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堡保守、封闭的状态已和社会的进步不能相容,其御敌防匪的作用也逐渐丧失。进人现代社会,除有价值的被经常修聋保护,成为人们观光游览、发幽古之思的场所,仍在很疲惫地努力凸显着历史上的那一段辉煌之外,余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已成残垣断壁而独自在旷野静默着,更多的则被当作旧世界的东西捣毁拆除,其遗址上已建成新社会的高楼大厦或广场、公园。总之,不论是现存的还是消亡的,城堡都在渐渐地隐没于历史的深处,终有一天只将作为一个名词存在。

今天,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去看这些残存的衰朽的城,去看这些颓圮的堡,除了是一道走向没落的风景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古老文化和这种文化带给我们的沉重思考,当然也包括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的其中所包含着的劳动人民建造城堡的卓越智慧。

我真正接触和认识城堡,还是从我的家乡固原开始的。在固原这块地界上,现在仍然遗存着上百座城堡,城少而堡多,大多孤零零地窃据一方,浑身千疮百孔,明显已是这个时代的另类。从历史上看,由于固原地处萧关要道,一度成为西北著名的军事重镇,是历代各朝镇南争北,拓东取西的基地和据点。高大而坚固的固原城就是明证,该城始建于西汉,有“高平第一城”的美誉,后经历代不断修缮,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砖包城,建城规模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令人惋惜的是,在1971年人防工程建设中,古城被拆除了,其直接恶果是彻底动摇了固原作为北方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现在仅存的一截城墙不仅是岁月变迁最好的见证,更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和象征,它留给我们的应该是对人类文明的永久怀念和反思。小的或比较小的城堡在这里就更多一些,原州黄铎堡古城堡、七营北嘴子古城堡,西吉将台堡,隆德德顺军故址、神林堡,泾源瓦亭古城寨,彭阳古城等,它们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现在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观,为古老而悠久的固原平添了几分沧桑和凝重。面对这些历史的馈赠,怎能不让人感慨,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不堪历史重负的城堡正在离我们远去,今天我们还有机会置身于其中做某些遐想,但我们的思维一定不会囿于这城堡,我们思考的理应是与历史文化有关的一些事情,我们作为后来者有这个责任,因为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有史以来这个地方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而城堡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了解、不去认识固原当地历史文化中所包含着的更多的知识,它是我们立足于生养我们这片热土的资质,也是我们满怀激情、毫无愧色地走向未来的动力。

(原载2005年3月19日《固原日报》〕

同类推荐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本书精挑细选了30多位现当代知名作家的谈史散文,包括《漫谈皇帝》、《黄帝不死》、《挥手之间》、《天津香港的相通命运》、《匹夫董卓》、《读布哈林遗嘱》等文章。
  • 陆游文集3

    陆游文集3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热门推荐
  • 云阙图

    云阙图

    他为她苦心十一年,隐忍内敛,她只求白头永不离,倾尽风华。究竟是一袭华裳引定风云,还是素衣白袍执手天涯?云阙图出世,一切尘埃起。尘埃落定时,谁输谁赢?他说:世人不及你,唯卿入我心。她说:妾本为君生,结发不相离。她手执天下,他步步谋划。七大世家出,朝夕阁入世。她为他洗尽铅华,他为她踏平心魇。他对她是流连,是执念。她对他是留恋,是执恋。也许十一年前,大雪纷飞时,天雪山上,他与她,早已缘定天下。
  • 重生之呆萌萝莉传

    重生之呆萌萝莉传

    小小,小名呆宝,果然在死后和小说里说的一样,很狗血地重生了!而且是重生回了自己五岁的时候。上一世家人对她的态度:有点失望,失望,特别失望。这一世家人对她的态度:宠,必须宠,非常宠。呆宝做了什么错事?不对!一定是他们的看法错了。呆宝打了别人?不对!她一定只是护身罢了!呆宝又考了全校第一?当然!这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从小被腹黑的男主养大,呆宝注定不再呆萌,反而变得异常腹黑!且看腹黑男主如何养成呆萌女主!已有读者群428631759,欢迎加入。全文免费不上架哦~
  • 重生之学霸的宠妻

    重生之学霸的宠妻

    死亡有的时候代表着结束,但有的时候代表着行的开始。这本书讲述的是也个没谈过恋爱而重生的妹子。想让自己做个渣女脚踏N只船。不过计划还没开始就被某个男猪脚个拐走了。内容简介;卓萱和好友两人在聊天,好友说到:“哇,他成绩又好,张的又很好看,真是人生中的赢家啊。”卓萱用平淡的口吻说道;“现在长的好看没什么,要看以后,以后被长残的多多了,你看哪种十五岁的小鲜肉,那是要有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后来还不是秃头,啤酒肚...。”越说越来劲,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话被别人听见了。多年以后,某人对着电脑上的男孩子说到;“哇,小鲜肉啊。”正在看报纸的某人听见这三个字,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放下报纸,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走到完全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的某女。“我记得好像有人说我会长残吧。”某男阴森森的说道正在看电脑的某女立马做直了在发冷汗的背;“谁,谁说的,我去收拾他。你看你这张脸可是我的最爱,怎么会丑呢。”说完起身就去抱着某男的要,踮起脚尖,狠狠的在脸上亲了一口。某男的脸色并没转好,还更黑了几分;“我要是不长这样,你是不是要去找小鲜肉啊。”说完某女就被拉走了。我可以退货吗?真心的,可以退吗?这是某女心里话,不过不敢说出来,也只能想想。
  • 人面无去处,桃花笑春风

    人面无去处,桃花笑春风

    一个是毕生叱咤风云的霸主,他一世仅有的柔情都只给了一名女子,却无奈他爱的人心中早有他人。。。一个是普普通通但又倾国倾城的女子,她一生只为了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却被卷入这无端的历史长河中难以翻身。。。一个是风姿过人智谋双全的翩翩公子,却难逃自古忠义难以两全的无奈命运,他的爱他的忠均是为了造就他的王。。。以吴王夫差,西施和范蠡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演绎一段不一样的爱恨情仇。。。
  • 沧澜武尊

    沧澜武尊

    沧澜大陆,烽烟四起,正值乱世之秋。渔村少年,阴阳圣兽,闯荡乱世之中。既能冲冠一怒为红颜,亦能孤身一人了残生。试问天地之间,谁能解我。
  • 腹黑师父:徒弟快到碗里来

    腹黑师父:徒弟快到碗里来

    在她十五岁那年,她放开心接受了他,他对她万般宠爱,视她为唯一!她很幸运,可不幸的是,阎王老头却说她要死了?开什么玩笑?生死簿拿来,丫的,改了再说P:各位可爱的读者,由于寒假经常补课,弄的没时间更新,在这说声抱歉,一有时间马上更新。推荐下我闺蜜的新书,求大家能支持她O(∩_∩)O《情丝绵绵越古为婧》作者:卑微如尘属于灵异篇,喜欢的小伙伴去瞧瞧吧~
  • 王爷别跑:萌妃来袭

    王爷别跑:萌妃来袭

    被杀,以为死了,为什么有心跳,尼玛穿越了!这个狗血娘亲竟然是杀人凶手?夏苏苦逼一笑,本以为出了李府就是天堂,奈何一出门就撞上冷冰块,大哥你冷不?墨御冥邪眸一挑“亲爱的娘子你来暖床?”夏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想让姑奶奶给你暖床也要看你够不够格!”
  • 女王养成日记

    女王养成日记

    她要身材有身材,要样子有样子的女人,竟然成为‘剩女’!拚死混出来的总裁秘书职位,本以为可以就此接近那个多金英俊的帅哥总裁!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个文艺老男人来跟她抬杠,弄的她所有气质飞光光!谁知瑕不掩瑜,那眼睛之下,居然是个多金美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是谁先抛弃了你我的地老和天荒

    是谁先抛弃了你我的地老和天荒

    “曾经我也想过要做一百件事来挽留那个失去了的你但后来我才知道即使做一千件事情也无法挽回因为决定离开的人是不会再回来的真正要走的人是不会回头看看你有多可怜的即便他转身看到了躲在角落里哭泣的你也不会有一丁点的心疼所以最好的再见是再也不见”这句话知道很多年后,慕容迪才恍恍惚惚的知道了意思,可是啊,那个他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另一个她了
  • 人公将军

    人公将军

    当黄巾起义轰轰烈烈的启程,又平平淡淡结束之后可曾有人记得那张梁?当这个后世历史学家的灵魂来到张梁身上,历史会变成怎样?但见人公将军横刀立马,领导黄巾,闯出一片天“人公,匈奴造反!”管亥“杀!”“人公,曹操来袭!”张燕“杀!”“人公,夫人来了!”丫鬟“呃,这个还是免了”“我不会让支持我的兄弟们失望,也不会让埋没的人才石沉大海,三国!我张梁在此向你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