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200000005

第5章 孤独的守望者(2)

这些年,我一直关心着在1970年5月28日遇难的那6个女知青和俞宏茹的情况,后来在网上看到在那次事故中唯一幸存的天津的知青杨大丰的文章,文中对遇难的每个战友的回忆,让我心潮难平,禁不住流下眼泪,那是些多么鲜活而美好的生命啊一哈尔滨姑娘许淑香,死的那年20岁,她是我们织网班的班长,我们亲昵地叫她“许香儿”。她长得漂亮,眼睛又大又亮,总是水汪汪地像一潭秋水般明澈。她爱笑,笑起来两个酒窝勻称地挂在脸上。当年的我们少不更事,有时闹点小别扭,有时想家抹眼泪,她总是像大姐一样帮助我们。许淑香出身很苦,很小父亲去世,她随母亲改嫁,继父是个工人,生活很紧巴,这锻炼了她特别能吃苦耐劳、干脆麻利的风格。在我们班里无论干什么活,她总是第一个上。她一点不偷懒,也不发牢骚。1970年新年刚过,我们全连进人一级战备状态,男生排进人江边的工事,女生排也转移了,只剩下我们班,大家哭成一团。许淑香坚定地说:“大家别哭!我们班9个人生在一起死在一起!我和大丰在前面带路,秀颖的身体不好,她的背包我背。俞宏茹和刘毓芳照顾好金凤、延云!”她领着我们黑夜里急行军,终于找到了连队。“5-28”沉船事件后,许淑香是第二个漂上来的,她的姐姐和哥哥来处理后事。我们把她埋在了刘毓芳的身旁。

你能听到白桦林里她们的笑声吗哈尔滨知青孙艳是我们的副班长,死时也是20岁。她个子不高,身体微胖,嘴巴噘着,笑时一对小虎牙俏皮地突出来。她爱说爱笑,遇事也爱叫真儿地问“凭什么”、“为什么”,她是我们班公认的“参谋长”。孙艳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儿,她在我们班的织网技术也算数一数二的,谁若超过她,她一定撵上去。那时我就知道,她跟打鱼排的哈尔滨知青杨和国是表兄妹,她常去找他。在那个年代,男女知青很避讳相互接触。因为他们是兄妹,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出事后,我才知道他们是恋人关系,是两家老人撮合认可的。

遇难后,她的父母和杨和国的父母都来连队处理后事。家长们在连队熬了十几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后失望地在6月18日离开连队了,几天后孙艳漂了上来。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附近的老乡到岛上捡鱼干,孙艳才被发现的。当时她尸首已不全了,就凭她背包里有我们连队食堂的饭票,才知道是我们连的人。当时是杨和国去认领的,因为无法带回来她的遗体,只好在岛上焚烧了。杨和国边烧边哭,然后他把骨灰用麻袋背了回来。后来杨和国认孙艳的母亲为干娘,并一直照顾她,为她养老送终。

哈尔滨姑娘刘毓芳死的时候也是20岁,她高高的个子,虎背熊腰,五大三粗的像个“假小子”。她说话嗓门大,一接触就知道是个爽快的人。她最大的特点是心里放不下任何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高兴时,会咯咯地笑个没完,难过时,也会闷闷地谁也不理。毓芳是我们班的壮劳力,班里的重活累活,不用班长安排,她都抢着去干。她心眼实,干活从不惜力,也不偷奸耍滑。毓芳最惦记最心疼的是她的母亲。她总跟我说母亲不容易,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来到东北,丈夫死后,她领着孩子再婚。再婚的丈夫是个工人,挣钱不多嗜酒成瘾。母亲没有正式工作,以糊火柴盒挣钱养家。即使这样穷困,母亲还会接济比他们更困难的人家。沉船事件发生后,刘毓芳的母亲和继父来处理后事。记得她的母亲第一次来到我们织网班的小屋,抱着毓芳的被褥在炕上打着滚哭嚎,那个凄惨的情景至今不能忘。刘毓芳的遗体是苏方在一个江中岛发现,我去辨认的。那时她的脸部已开始腐烂了。我从她身上取下一枚毛主席纪念章,把她衣服剪下一角,留给了她的家人。

北京小知青李金凤是个“小六九”0969年初中毕业生〉,死时17岁。她长得漂亮,皮肤白皙得出奇,永远是白里透红,招人多瞧几眼。金凤心灵手巧,干活麻利,织网梭子在她手上仿佛像生风一样,你根本看不清她是怎么穿梭眼的。沉船事件后,金凤的父母都来处理后事,她父亲沉默寡言,母亲能言善辩,是家属们的主心骨。7月1日,金凤的遗体也被苏方发现,已经高度腐烂,棺材里往外爬蛆……后来我回天津探亲,还专程去看望她的老父亲,比去连队时老多了,我心里酸酸的。我走时三番几次地回头看他,他佝偻着腰,频频向我招手。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章秀颖是我同校不同班的同学,是我最好的朋友,死时22岁。她中等个儿,体态均勻。瓜子脸,杏仁眼,白白净净的脸庞,常显得有些苍白。她略带忧郁的眼神,常常放出沉静果敢的光。秀颖本来是可以不下乡的,大串联时徒步去延安时落下了毛病,身体不好。但她还是坚决地和我们一起走了。我们俩分到一个连队,又分到了织网班。因为她经常有病,我背着她找连队的王大夫给她开病假条,这样就可以领病号包饭。那时连队生活清苦,成天就是“两个馒头一碗汤”。病号饭是汤面里卧两个鸡蛋,有时还撒上点葱花,再滴上几滴香油,闻着都香啊。可我端来后,她以自己不爱吃面条拒绝了。她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宁愿吃苦,而不麻烦别人。秀颖死后,她的父亲和妹妹来处理后事,当时家长都提出要追认自己的孩子为烈士,唯有秀颖的父亲提出:找到遗体后,把孩子们埋在一起,给她们立个碑。我返城后,曾和她父亲商量,要把秀颖的坟迁回天津郊区。可她父亲不同意,他说还是让她和那几个孩子在一起吧!她的遗体是4个月后从黑龙江里漂浮上来的,当时遗体居然很完整。

北京姑娘贾延云死时也是17岁,她是我们班最小的,是个没心没肺的乐天派。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像百灵鸟一样鸣唱。开始说她做了什么梦,接着又说小时候的什么事儿。因为年纪小,干活时常被照顾,可她总是拒绝,逞强非要干最苦最累的活。事件发生后,延云的父母亲都来了。他们特别慈祥和善,忍着自己的痛苦还安慰我。后来我去北京时看过他们,他们还专程到天津看过我。我知道,他们每天都在想着延云!看见了我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女儿。遇难的5个姐妹的遗体先后都找到了,只有延云没有找到。20世纪80年代边境贸易活跃,有从俄罗斯那边回来的人说,对岸的一个村子里有个中国哑巴姑娘在喂马。延云的父亲听说后,还到对岸寻找过,却失望而归。2009年,我们当时下乡的那个农场,要给那次遇难已经找到遗体的5个姐妹修坟。他们找俞宏茹问掩埋的顺序,她打电话问我。我马上给农场打电话,请求他们别忘了贾延云。当时修葺的墓地已经竣工,在我的恳求下,他们又从西边扒开了个口子,给延云修了个衣冠冢。这样延云也算回家了,姐妹们得以团聚。已经在黑龙江边安家的俞宏茹真的成了她们的守护神了。

感谢杨大丰让我知道了那次牺牲的六姐妹的音容笑貌,更让读者为这些美丽年轻生命的丧失而痛心疾首。她还介绍了因为这次事件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排长刘长发的情况,他是这次事件中死亡的唯一的男性。这个只有30岁的河南人是1966年3月转业的老兵。他在部队时入党并立过一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

杨大丰说:刘长发没有什么文化,说话常带脏字,开始我们对他敬而远之,没有好印象。后来发现他心地特别好,特别善良。当年我们去鱼点补网,他很少让我们下江,总是说:“小姑娘家家的,总玩水,将来会得病!”冬天下冰网,撸冻鱼,他坚决不让我们干,生怕我们着凉。捕鱼点有什么好吃的,他总是给我们留着,然后找个茬儿,把我们叫到点上,美美地吃一顿。其实5月28日上岛补网就是为了让我们吃鱼丸子的,刚打上来的鋳鳇鱼肉特别鲜,过去只有皇帝才能吃到。工作结束后如果按他的安排,我们应该上另一条大船,这样再大的风浪也没危险。可我们谁也没上男生坐的那条船,结果悲剧发生了。他和六姐妹一起丧生的,死后又成了罪人。后来他的老父亲和弟弟从河南农村来奔丧,一进屋就给其他死难知青的家属下跪,他的父亲声泪倶下地说:是我的儿子害了你们的孩子呀!他号啕大哭长跪不起。其实刘长发也很惨,他死后3天,他的儿子出生,那时他的女儿也很小,家里又没有了经济来源,后来他的老婆是怎样拖着两个孩子熬过来的呀!刘长发是第一个从江里漂浮上来的,当时就被埋在了不知名的荒山上了。2009年,我回去参加六姐妹墓地揭碑仪式时,听说前一年他的儿子把他的坟迁回河南老家了。我想,那些死去的姐妹可能更想永远和老排长在一起的。

黑龙江边的那位孤独的守望者俞宏茹还在吗?也许读者更关心这个生者的命运。我可以告诉你,她还在黑龙江畔的那座老房子里,和她的丈夫宋修江过着平静的日子。当然,每年的清明和5月28日那个难忘的日子,她会到六姐妹墓地为她们扫墓。有时,她也会去几十公里外的黑河市爱辉镇,那里建了一个“知青博物馆”,陈列着“5‘28”事件牺牲的6位战友的事迹,她去讲解、去告诉远方的客人过去的故事,每一次她都泪流满面。

去年4月,俞宏茹去北京看望在那里打工的女儿,可能她太兴奋了,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到同仁医院抢救,在生命垂危的时候,知青博物馆的同志在自己的网站发布了她的病情,众多老知青捐款为她成功地做了手术。7月,俞宏茹在网上发出了自己的感谢信,感谢几十个给她捐款的老知青,感谢他们又一次给她生命。她感谢的名单上第一个就是她的老战友:杨大丰!

在写这篇稿子时,我又打开了黑河的知青博物馆的网站,又看到了俞宏茹的消息:今年〔2012年)的1月19日(腊月二十六〉,知青博物馆的同志们到黑龙江畔她的家中慰问她,给她和老宋送去了1000元。

我看到了俞宏茹的笑脸,她竟比十多年前更年轻了!

同类推荐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法兰西诗选

    法兰西诗选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社宣言”——《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48)。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嬗变,法国诗歌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支奇葩,其间重要流派此起彼伏,天才诗人闪耀如群星。胡品清女士以洋溢的诗情和优美的译笔,让我们得以领略瑰丽神奇的法国诗坛之风采。
  • 世象警示录

    世象警示录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特写,第二部分案例写真,第三部分警网快讯,第四部分小说事态。收录了《怀念母亲》、《追忆父亲》、《风正一帆顺》等文章。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热门推荐
  • 天谴之者

    天谴之者

    天谴者,是被上天责罚的生灵,他(她)(它)们一出生就注定无法活到成年。可世间总有意外,当天谴者活到成年,他(她)(它)们就将迎来新的人生。
  • 魔剑乱世记

    魔剑乱世记

    自太古以来,人类一族羸弱,常为他族所食,乃历经三皇五帝之圣人,扭转运势,人族大势。划分天下五洲,逐百族于无尽海。又至上古之时,人心不齐,不周倾,天道缺。阐教截教相争,天地变色,人世间伏遍地,灾难无数,哀鸿遍野。遂封以天之上,乃有天上天,九层天上天管理,又设九幽,幽魂鬼魅,各归其所,各归其管。后乃至而今,魔剑而出,情字线牵,肆月死去四年后强势回归,乱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临天下:逆天狂妃太嚣张

    凤临天下:逆天狂妃太嚣张

    她是霍家无能的大小姐,没有灵力的废柴之躯。家主接任大典上,她却初绽锋芒!火云剑,生死契,天玄地宝尽在她手,绝世功法信手拈来。死亡之谷中生存,意外救了个甩不掉的强大男人……
  • 中法兵事始末

    中法兵事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武少爷

    医武少爷

    重回都市的叶明轩,能医善武,只求念头通达,看他如何纵横都市,一路嚣张!(求收藏)
  • 演绎爱的王国

    演绎爱的王国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不是我的不能强求”,你爱咋的咋的吧,我什么都不要
  • 幸福爱情时代

    幸福爱情时代

    富家千金收获了完美的爱情,她翻然悔悟,后悔自己做的伤害别人的错事……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千年一烊有你的易玺之地

    千年一烊有你的易玺之地

    就算是让我永远默默喜欢你,你不知道我也心甘情愿,因为至少现在能一直培在你身边,能看着你开心,看着你幸福。一直默默喜欢一直都在自己身边的千玺,千玺却有一个一直住在心里的人,连千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放下她,可是对跟妹妹一样的顾念馨却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不喜欢她和别的男生走太近。喜欢她笑的样子,喜欢她叫自己玺宝宝的声音……直到最后,她回来了,千玺才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爱她,他们会有一段怎样的虐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