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0000000004

第4章 纪实性和通俗化

关于当代小说审美倾向的对话

甲:最近一个时期,对小说创作态势的分析,批评家们似乎显得沉寂了些。不象前几年,可以振振有辞地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是否因为有人提出了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后,对创作平平的一种沉默的认可和静心的等待呢?

乙:不过,文学的轰动效应失去之说是极而言之的。仅就近年来小说创作看,虽不及前些时那样有口皆碑,也出现不少沉实厚重之作,或可形成一种潜藏的新效应。如果进行归纳的话,值得研究,也有脉理可寻。有人说,近期内一些新进的作家是走的“新现实主义的路子”,也有的从创作视角的变化名之曰“视点下沉”,还有的说是对生活的一种新调整,总之,目下的小说创作有不少篇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们的注意,其原因是它们对前些年小说创作形成的高峰提供了新的东西。而最可触摸的最易为理论家所归纳的艺术热点即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重新的审视和表现。亦即小说的写实精神。

甲:当然仅从写实的角度来认同和归纳,总有点偏仄于形式的味道,尤其是把它们归纳为一种“主义”或“思潮”时。就这类小说的审美趋向看,我认为它们的显著特点是纪实性和通俗化方面的新追求。由此,使这类小说更贴近当今读者大众。

乙:所谓纪实性和通俗化,作为一种审美趋向,在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并不突出,但近年来,却显得越来越自觉,越来越明显了。

甲:是的。在新时期文学十年发展的流变中,它们多是一种自在散漫的状态存在,又遇到各种“明码”的艺术口号和旗帜挑战。它们显得“散兵游勇状”,也多是被强大的变异求新的潮流消解成星星点点的支脉。在今天,小说创新在玩熟了各种技巧,借鉴了时兴的手法之后,在小说的本体探求确定之后,它们又重新获得了重视。

当然,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小说的纪实倾向和通俗化,是对流变了的生活,进行新的艺术观照。这种观照是基于对生活的开掘和对读者形成的审美趋向认同后的有意义的开掘,也包括了现代生活和文化环境提供了一种可能。

乙: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不同表现。

甲:纪实性倾向这一点就读者大众对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热衷来说,似并不难理解,它形成了当今读者的审美热点。小说中的纪实元素的加强一方面缘于这种接受对象的审美启悟,更重要的是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更为凝重和简约,把它浓缩和还原于自己精心构筑的艺术世界中。我倒认为对生活的原生态的表现,对生活的审美还原和提纯,是当前小说纪实倾向浓郁的重要表现。

前些年,现代主义手法勃兴的浪潮绘小说创作带来了新生面,却也因它过于讲究外在形式,使文学同读者联系的链条显得脆弱和脱节。就对外域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反拨说,写实的小说更多强调内质上贴近中国大众生活的生存心态。当着变革生活中商品经济大手搅乱了沉稳凝固的以政治文化为本位的当代国民生活时,各种思想、行为方式等等都面临着强烈冲击。小说可以用西方哲学观来解释、调侃、玩味,可以从远古的时空背景下观照,也可以真切地描摹繁难人生和躁动的灵魂。而后者对于在艰窘生存状态下苦苦挣扎的生民来说,有更多的感情的联系。

乙:读者的审美水平在大开放的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得到提高,可以从世界文化的比照中选择中国当代文学。有论者认为读者也有层次。其中的精英有强烈的参预意识,他们的审美水准影响和制约着作者作品。比如大众文化心态的“趋实”性,不应看成是一种低质的,而是文化水准提高后,对于那种民生民情和世态人生的一种文化审视。尽管小说的假定性和虚拟性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但人们还是希望能从小说艺术中看到作家真切地解剖人生、剖析世相。于是求实求真自然成为变革年代人们的阅读心态。

甲:是的,只要从几部颇受重视的小说可以看出这一点。中篇小说《烦恼人生》去年发表以来,博得极大关注。小说中主人公印家厚一天的烦难甘苦,映照出生活在各种困扰的人生的真实心态。小说以白描冷静的笔法,描写主人公置身在各种艰窘的环境中,应付着各种不同的生理的和情感的(他一会儿是父亲,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是情人,一会儿是儿子,一会儿是工人、乘客、拆迁户……)挤压。他在生活中的困惑和踟躇,无疑浓缩了当今市民心态。有人认为作品的意旨寄望于改革,呼唤改革,还可补充为对于中年人(甚至底层生活的人们)的生存环境、心理承受力的关注,是造成人生奋发振作的物质前提。社会改革中的活跃因子和动力是人,而对于人的尊重既要有精神方面的也不能够忽略物质的。当我们的历史因袭负担积厚难返时,首先解决这个极为简单而必要的问题尤为重要。

从纪实效果来说,这类小说引起的“共鸣效应”是其它类小说所起不到的。现在,大众的情绪似乎燃点很高,最为关注的又是与自己切身有关的问题。比如房子、官僚主义,物价等一些社会敏感的问题,都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但小说如果沉迷于峰回路转,写历史文化的恒久、文明灿烂与文明的失落等一味作浓郁的寻根之状,似乎太偏狭,太疏离生活和读者了。当然小说又不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宣泄器,只有真切地把握人生的情感,恰切地反映普通人生的心态,才能够既尊重读者,又为世情所容许。

乙:除了这类直接写当前生活的作品外,其他小说的纪实倾向如何看待?

甲:纪实性并不等于新闻报章式的报道。写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件和人物,那是新闻报道。而小说是通过艺术的熔裁把人生的情感,放在艺术的七巧板上放大、聚焦和提纯,即使写过往的生活,也应以当前大众心态情绪为坐标进行开掘,企求成为读者认识生活的一种参照。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写的是十年动乱中和刚刚结束时那段生活。作品的题材是不少作家涉及过的,但小说的特异之处在于它们以艰难人生中痛苦生灵的价值理想和行为方式同浓重沉闷的社会氛围进行冲撞,从人生不断追求的动机同追求的目标相违离、理想的高远受制于现实的艰窘等二难境况下抒写同代人复杂的心灵。它们既是艰难人生的咏叹调,又是痛苦灵魂的悲怆曲。这类作品还包括新近的《风景》(方方)、《懒得离婚》(谌容)等。

乙:对小说的纪实倾向可能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纪实性降低艺术性,换言之,纪实性在艺术上给小说创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甲:前已说到,我们所谓纪实性是就小说贴近人生贴近生活而言,不同于以往探索文学多从哲学层次和文化层面甚至“宇宙意识”等观照生活,也不同于经典的现实主义的所谓典型化,写崇高中的悲壮和幽默中的正剧,它是把生活进行审美还原,虽然有作家的主观选择和情感浸润,更多地是以平实的手法去描绘生活的原状。既是“生活流”又有“情绪流”,以对表现当代各种躁动的灵魂和艰难的人生为其根本,以切合读者大众精神脉息为其依归。这些小说在艺术上多是客观冷静地进行叙述和描绘,而不作经意地主体介入和渲染,并常呈通俗化倾向。

通俗化不应看成通俗文学的专利,它也是纯文学(或雅文学)的一种艺术手段。纪实性强无疑增添了小说的平民意识和大众意识(因为读者大众对艺术中的人生内容多从自己的生存境况中比照、认同),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在结构上取一种平实、亲和的角度。通俗化也许不是这类小说作家刻意追求的,但它常服从于小说描写内容而把作者、读者及描写对象三者放在平等位置上,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亲近感和审美的吸引力。

乙:请对这类小说作点具体分析?

甲:前不久文坛引起不小轰动的长篇小说《血色黄昏》,就是一部十分通俗的“严肃文学”。它的畅销和受重视并不仅是写了主人公在内蒙草原知青生活的奇特经历,主要的是它袒露了“老三届”一代人追求、奋斗、绝望、期望的不安分、不平静的灵魂。它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和气质都是生活中原汁原状,惨烈的追求和挣扎,悲壮的求生和献身,更多的是把带血色的男子汉气概面临着生死决绝的考验“过程”,较真切完整地表现出来。当然,通俗的韵味不仅在于语言结构方式的大众化,而是内蕴上的平实和接近生活原始情态,由于它写了血性男子粗砺的情感追求和理想的轰毁、幻灭、失落,让读者看到痛苦灵魂在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挤压下的悲壮,读来令人震颤。

乙:这类小说通俗化的倾向更多的是表现在精神内蕴上,表现在作者“平视生活”,不伪饰、不求哲理的装点和矫情的卖弄。尽管艺术上粗糙一些,也能博得读者好评。但新近更有一些作品揉合了当代通俗小说、情绪小说的特长,使人物精神开掘多层面地展开,似乎是投身在袒露当代人生真实灵魂一类小说的探索中。

甲: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家可以举出青年作家刘恒。他的《伏羲,伏羲》是前面说到的具有通俗意味的写实小说。尽管他写人的生命既苦涩又热烈的追求,但不是从象征意义上探索男性生命的刚烈沉雄,探索人类繁衍之初的生命图腾对于人生绵延不止的遗韵流风,作家是以主体情感的隐退来刻画生命的艰难历程的。新近他又以探求的笔触写当代青年种种孤独和惶惑的情态。长篇小说《黑的雪》是写一个刑满释放后的无业流民(后来办了临时营业执照)李慧泉对于生存艰难的抗争,他既有对自己行为的自尊和人格的珍视,又面临着冷漠、孤独的困扰,命运的乖戾和坎坷使他容易沉沦,但他仍恪守自己心灵的自由。他打架寻找刺激和痛快,他不近女色,只是追求异性对自己的尊重,在人格和物欲的价值判断面前,他有自己的哲学。这是一个不苟且于世俗、不合流于世情,不见容于庸常的孤傲的灵魂。同样,中篇小说《虚证》是一个自杀者的悲剧,郭普云本是一个工厂的宣传科长,因流俗时弊的刺激,他孤独地寻找自己生命的尽头,以自己的清白来换取人生的理解。这样的生命结局固不足取,是一种精神的悲观症,但却警示着人们对于活生生的灵魂和自爱的人生的尊重,青年孤独者痛苦的灵魂受的熬煎也许为流俗者所不理解,他却用极致行为来证明人生的价值在选择过程中多么蹒跚和崎岖。

乙:你对这类小说的理解,是否从它们表现了新近小说家们对生命情态的思考,然后又追寻变革时期青年一代骚动不安灵魂的精神根源,小说贴近了时代生活的思想脉搏,又以惨烈而粗犷的灵魂剖析来掀动读者感情的风暴呢?

甲:是这样的。它们的发现不是单纯意义上生命情感的描绘,而是从把握人生的精神脉息来写一代人的心态和灵魂。如果刘恒不思虑郭普云、李慧泉们的生存心态,不痛惜生命的尊重和自爱对于人生的重要,作家可以写那些显赫者们发几句高级牢骚,佐以空洞诱人的文化调料,可以放开假嗓子唱几句英雄曲,能够震动读者的心灵吗?小说前些年写多余人,孤傲的文化青年,抑或象日本人所谓“走族者”们不是多见吗,但这种遗世独立的精神疯狂症患者,只能为大众在生活的底层挣扎后抬头仰视的形象,不免有隔膜之憾。因此,今年以来,小说家们更看重了写实艺术的社会效应,这就为沉寂的文坛带来一丝清风。我不认为它的出现将改变当今文坛的走向,的确,它们把过去理论家所归纳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种种理性判断放在实践的祭坛上来检验。尽管结论如何,不得而知,而对于求新求变求得精神沟通的读者大众,是十分欢迎的。

一九八八年《天津文学》第10期

同类推荐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风中站立:诗歌卷

    风中站立:诗歌卷

    本卷收入了当代众多著名诗人的名篇和代表作品200多篇,均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品,有较高的欣赏和珍藏价值。
  •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与特征,详尽介绍了地貌形成的历史研究。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同作者一同进行了一次内华达山区的远行,感受最为和谐、最为纯净的大自然景致。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本书选取《红楼梦》中的贾府下层人物中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人,分别就他们的个性和命运遭际展开深入剖析,文笔细腻、观点独特鲜明。作者给几乎每个人物都设定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好让他们的命运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取舍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命运的“惟一性”……
  • 新诗话语

    新诗话语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最新成果,书中除了征引大量的名人名言名诗名译之外,始终渗透了作者自己对于诗歌和诗歌话语的独特理解。
热门推荐
  • dnf之虚拟武境

    dnf之虚拟武境

    相信你手中的剑,我将与你同在!痴迷于自己《地下城与勇士》之中剑神职业的林凡,有朝一日,终于唤醒了,剑士之心!初代剑士的灵魂与林凡融合!强大的鬼神之力附体!横行在世间的恶魔们!如今就是你们的死期!天仙姐姐,萝莉妹妹,跟我来!
  • 逆流城

    逆流城

    梦中的往往是自己的虚幻越是向往越会变为泡影
  • 凤求凰

    凤求凰

    [花雨授权]好傲慢的女子!凤筠豪剑眉微微一挑,眼中掠过一丝精光。凤筠豪俯身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看着凰欣亦微微变色的脸,凤筠豪笃定地微笑。“成交么?”“成交!”
  • 逆沧溟

    逆沧溟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世界,各种修炼体系缤纷争斗,谁强谁的话就是王法,一个披着各种谜团的青年一路披荆斩棘,几经生死,与强者斗,与世家斗,与宗派斗,最后与自己斗,只为......
  • 祸世仙劫

    祸世仙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人不仁以苍生为蝼蚁,千百年来,世人不断追寻仙道,到头来方才知道,所谓的仙不过是尘世间祸乱的根源……
  • 莲惑

    莲惑

    她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深爱她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女儿。可是由于阎王的失误一夕之间,与家人天人永隔。重生后的她胸含血莲而生,一出生就被视为杨家天命之女的传人,更是南齐国严太宰唯一的孙女。而这位严太宰就是前世她深爱的丈夫。爷爷对她疼爱有加。取名严慕雪。当雪儿成为天女宫宫主时,才知道原来南齐皇族君家世代身重至命绝情蛊,中了该蛊不仅自己深受蛊毒痛苦,寿命不超过45岁,而且还遗传给其儿子。而天命之女因为天生至阴之血,只有她与君家子孙所生的孩子的脐血才是的绝情蛊的唯一解药,而她的使命就是替君家解毒。一个从小与她青梅竹马在11岁时就以其母妃的传家之宝梅花镯送她做为定情物的瑞王爷君子墨,另一个是帅气睿智深受陛下宠爱的明王爷君子轩。她并不知道自己面临命运的选择。无意中命运把她推上了太子妃的宝座。而明王爷在与她定婚当天被皇上命为皇太子。本十分不愿嫁入皇家的她,知道了子轩对她的情深意重,尤其是婚后子轩为她放弃了整个后宫后,也渐渐地爱上了君子轩。并告诉了他自己是杨家天命之女传人的身份。当雪儿怀上子轩的孩子后,一次未遂的下毒事件才使她知道梅花镯原来是子墨送给他王妃的定情物,而且只有在怀上子墨的孩子后才能拿下来。与其同时,子轩与其大哥欣亲王的夺位之争也处于白日化的状态。在严太宰与子轩的运筹帷幄下,子轩最后赢得了胜利。但皇上却因此而重病不起。临终之前,皇上密见雪儿并求她一定要救救瑞亲王君子墨。然后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皇太子君子轩继位。亲封雪儿为皇后。最后皇上给了瑞亲王君子墨一根御杖,称该杖上可打昏君下可打佞臣。子轩即位后,雪儿产下一子,顺利解了子轩体内的毒。同时雪儿也以健康为代价解救了墨。此时邻国狄夷国趁南齐新君继位,国事未稳,发动战争。子墨殿前请樱带兵前去御敌。一年后前方传来南齐军在合州被围的消息,而子墨身重毒箭命在旦夕。 雪儿带领其表兄神医之后、天女宫成员与国丈一起去解合州之围。在雪儿的指挥下,合州之围被解。狄夷国灭亡。雪儿衣不解带的照顾子墨,二人因此而产生了感情。可雪儿想到子轩的情深意重,克制了这份还处在朦胧中的感情。
  • 公主殿下变丑记

    公主殿下变丑记

    北神未海,塞巴斯海恩唯一继承人,改换容颜于米卡利斯学院就读。邂逅了一群少年少女与之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冷淡毅然却又高傲的四之宫,邪魅俊美的姬八尘,忠心不二但却沉默寡言的花夙...还是温柔善良的慕华莲,亦或是半路杀出的冷酷暗黑天性带着坏坏气质的南柱赫..亦或者是......谁能一直在她身后陪她粉碎一系列的阴谋对抗各种袭击而来的难题...谁能和公主殿下一起走到最后,看看就知道啦~
  • 龙之王座

    龙之王座

    龙族皇室面临大劫,皇室成员辰夜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弟被黑龙俘虏,弟弟出逃后发现为时已晚,以为兄长已死,便踏上了历练之路试图为兄长报仇,却没想到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一场光与暗、正与邪、地与天的王座之战。
  • 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微博:欲望的,太欲望的

    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微博:欲望的,太欲望的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同时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将人类面对欲望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压抑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焦虑的防御、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解决人格发展困境的方法,对于人类不断完善自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无疑是现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耸立的里程碑,不仅对二十世纪初的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深,同时更为我们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我提供了前瞻性知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需要的是从他浩瀚的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得到人格及心灵的提升。
  • 冒牌太子妃.A

    冒牌太子妃.A

    什么什么?我穿越了?那么这些野猪是什么?天啦,只要我赢了它们,我就可以活下来,并且可以身价百倍,被有钱的人买去。啊啊啊啊,不是吧,太师要买我?呼还好,只是买去当女儿,啊,皇后的儿子看上我了?不是吧!他是个傻子?神哇,主哇,观音菩萨哇,这到底怎么回事哇?一个傻里傻气却很痴情的王爷,另一个玉树临风劫穷济贫的大侠!我的心有点摇摆不定啦!嫁给王爷也不错,有吃又有喝,而且他又那么傻,欺负他的时候,不会有人知道的!嫁给大侠也不错,一起浪迹江湖,做一对快乐的神仙侠侣。可是……